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古代的农民很少去开垦荒地呢?

为什么古代的农民很少去开垦荒地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731 更新时间:2023/12/10 22:21:28

古代中国没有鲮次栉节的高楼大厦,只有广袤一览无遗的土地,而且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以农业生产为重中之重,古代有着如此优质的先天条件,为那些穷苦人民,宁愿被地主剥削,也不愿去开荒农田呢?

古代土地制度

在原始社会,土地是公有的,大家一起耕种,然后平均分配,一起繁衍后代。到了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土地制度就变成了井田制,正如《诗经》所说“普天之下,莫非土。”

于是就规定了天下的所有土地都归国家所有,当时的土地分为三种。其一,归天子所有;其二,赐给诸侯臣子,世代继承,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得进行土地买卖;其三,这些分封下去的土地,诸侯大夫们需要定期缴纳赋税。

井田制,顾名思义就是将土地分成多个方块,中间有水沟纵横交错,划分成类似一个“井”字。

经由秦时商鞅变法之后,将土地制度,更改为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允许将土地自由买卖,在这样的条件促使下,让地主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当时国家有“官田”,也就是从前的井田制,每家每户都需要耕种官田缴纳赋税。在进行土地制度更改后,农民开始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于是就转变为自耕农,也是当时徭役赋税主要的承担者。

当然作为天下地拥有者,皇帝不仅有公田还有私田,耕种的人不能将土地买卖或者转让,只有耕种的权利。而一些世家贵族地主,靠着占有公田转为私田,受到皇帝的赐,以及买卖土地变成所谓的“地主”。一些没有自己土地或者是靠着自己薄田,无法养家糊口的人,地主们就会将土地租给这些农民,然后通过剥削农民来获取利益,被称作“租佃关系”。

被剥削仍然埋头苦干,任劳任怨

在人类开始进行等级制度划分之后,就不存在公平二字,就有高低贵贱之分。这种打破了社会平衡的制度,导致了土地所有制,不能被合理地进行分配,这样就使得人类等级分类愈发森严。而天下如此多的土地,农民却不敢轻易开垦的原因,就是在土地所有制的分配之下,所有可以利用的土地都已经被明确标上记号,归好了分类。这些土地大多属于帝王,是皇田,其次是被赐予土地,可以进行土地买卖的地主。

最后才能分配到农民手中,而且大多都是薄田,很难种活植物,而且土地很少,缴纳完赋税都无法养家糊口。若是有农民想要去开垦无人之地,去开荒田地,无论这块土地有没有被人占有,都是属于违法行为,会受到刑罚处置。

因为无论是有没有被使用的土地,都是要么属于君主,要么属于地主,想要开荒必须经过土地主人的同意。而且古代刑罚,让人恐惧万分的就是,在身体和精神上进行双重折磨,所以令人生畏。这些农民宁愿去给地主卖命,被肆意剥削,也不敢轻易去开垦荒地。但到了天灾人祸、灾荒频发的年代,官府就会根据情况,让农民们开垦荒地,扩大粮食种植范围,挽救粮食不足的情况。但开垦荒地本就艰难,加上天灾的影响,开荒就变得愈发艰难。首先,开垦土地需要分析土地的土质,是否适合植物的生长,若是不适宜植物生长,那么就算费尽心力开垦出来,也没有办法使农作物收成变好。

其次,农作物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资源,平时开垦土地,都需要找到附近有水资源的地方,更别说在旱灾缺水、洪灾农作物被泡坏,这样的情况下去开垦荒地,依照当年的技术,任凭谁也办不到。

最后,农民们缺乏开垦荒地的实用工具,当时除了人工种地,还有牛作为不可或缺的的劳动力之一,因为人的体力以及力量都是有限的,而数百斤的牛就可以大大的解决这一问题。但在那个年代,这样节省时间和人力的劳动力,自然价格不菲,连官员的月例都需要节约开支来购买,更别提普通的农民。

到后来随着农田的开垦范围扩大,对于牛的需求增多,价格开始暴涨,导致连官员都无法支付购买牛的价格。而且开垦荒地的时间周期比较久,而历朝历代都会征收赋税,农民们可能开垦完荒地之后,无法缴纳赋税。于是农民们不敢铤而走险,所以宁愿被地主剥削,都不愿开垦荒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郁新只是一个户部尚书,为什么有胆子裁减亲王的俸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郁新只是一个户部尚书,为什么有胆子裁减亲王的俸禄?而且裁减的还不少,直接裁掉了亲王俸禄的五分之四,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解其中原因,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吧!郁新是明朝初年的一个知名官员,出生在凤阳府临淮,他于洪武二十一年成功考中进士,被委任为中书舍人,后来又先后当过翰林、侍讲。史书记载郁新的样

  • 古人为何喜欢在城池外面修建护城河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护城河,是我国古代围绕城墙或主要建筑物开挖的人工河流,不管是大型城池还是小型坞堡,甚至是一些小村落都会修护城河。有的护城河有上百米宽,我国有史料记载的最宽的护城河是宋朝时期的襄阳护城河,它的平均宽度超过180米,最宽处达到250余米,堪称天下第一护城河。那么为什么古人热衷于修护城河?第一,古代战乱频

  • 为什么春秋时期会涌现出那么多的思想大家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有非常多的思想家,如道家的老子,儒家的孔子,墨家的墨子,还有法家的李悝等等,但我们发现这些思想门派的祖师级别的人物却大多是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明明各个诸侯国直接经常打仗,为何还能出现那么多伟大的思想家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没多久,周朝就被

  • 古代太子被废之后 他们的结局都很惨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太子被废掉都结局凄凉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事变化无常,没有谁能够保证自己永远不会发生意外,连皇帝也不能。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如果皇帝突然发生意外,自然是立刻就需要人来继承皇统的,否则将朝纲大乱。而“太子”便是皇帝在生前被指

  • 古代女子被卖到青楼之后 古人为什么不选择逃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被卖身到青楼的女子,为何不敢逃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比较低下。很多女子为了生存,只能去到青楼过活。但是古代的青楼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妓院,在青楼里面,有很多才艺双绝的人,她们卖艺不卖身。当然也有卖身的妓女。可是在古代并没有身份证,青

  • 古代将领造反士兵为什么要跟着 反对或者不响应就不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古代将领造反,为什么士兵都跟着响应?反对不行吗?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来造反等同叛乱,当权者极为痛恨,在古代对应的便是诛灭九族、凌迟处死的极刑。造反,意味着与现有政权决裂,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然而,上下五千年,造反者大有人在,甚至有缕缕不绝之势。

  • 司马懿能造反成功,是因为曹睿安排的托孤大臣太少的原因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导致高平陵事变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最重要的。曹睿安排的托孤大臣太少了,只有司马懿和曹爽,就算加上,郭太后也就只有三个人。司马懿在人际关系中三个人是最不稳定的,一般最后只有一个主导者。最后必然要有事情发生,但是最后这个主导权是谁的,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曹爽和司马懿一直斗来斗去,一开始是曹爽占据了

  •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在做什么 他们为何没有出来救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不了解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说到北宋名将,很多人都会想到杨家将。其实许多人都有这种想法。首先是影视剧的影响。在很多的影视剧中都有关于杨家将如何忠勇报国。其次,民间一直流传着各种版本杨家将的故事。从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杨家将

  • 明朝的宦官在大明的历史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每当想到太监,我们总喜欢在前面带一个“死”字。死太监,似乎才更配得上太监这个词。作为普通人,我们对太监的认识,多数都是来自各种演绎和影视。而真正的历史学家又是如何看待太监这个问题的呢?比如著名的历史学家蔡石山先生。但很多人,根本不会去读那些学术性很强的著作。他们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听。反正,谁只要敢

  • 在唐朝时期,女性hi如何修饰自己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的强大,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很多方面都有体现。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中国古代十分讲究女性的修饰,所谓“妇貌不修饰,不见君父”。妇女修饰容貌被提升为普遍的必须遵守的社会道德。古代有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女子修怖容貌不仅以情感为动机,而且也被理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