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明当初占据半壁江山 南明为何坚持十几年就灭亡了

南明当初占据半壁江山 南明为何坚持十几年就灭亡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301 更新时间:2024/1/3 12:28:10

明朝南迁后,拥有半壁江山的南明政府为何仅仅坚持了十几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明朝灭亡后,明朝残余势力在南方重新组建了大明政府,史称南明。作为大明的继承者,南明政府仍然掌控着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土地,仍然拥有半壁江山。当时的南明政府不仅拥有上百万军队,而且控制着富庶的江南,可以说仍然颇有实力,完全有能力和清王朝掰一掰手腕。不过南明政府拥有如此雄厚的资本,但却没坚持多久就灭亡了,让人不禁唏嘘不已。那么明朝南迁后,拥有半壁江山的南明政府为何仅仅坚持了十几年?

首先,南明虽然仍然掌控着半壁江山,拥有上百万军队,但这只是纸面数据。明朝南迁后,实际控制区其实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比如当时的西南地区,虽然面积很大,但大部分属于羁縻地,明朝根本无法实行有效地控制。而四川和湖北,一个在大西政权的控制下,一个被尾大不掉的左良玉控制。当时明朝实际控制区仅仅东南数省,其中还不包括郑家控制的福建。所以明朝的实际控制区是比较有限的。当然,即使如此,由于明朝掌握了富庶的江浙一带,所以实力还是很雄厚的,仍然有和清军抗衡的资本。

不过,南明政府虽然资本很雄厚,但却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群龙无首、内讧严重。由于崇祯在群臣的阻拦下没有南迁,也没有把皇子安置到安全的地方。因此北京城破后,在战乱中诸皇子不是失踪就是被杀,所以南明政府缺少一个正统的皇帝。南明政府所有的皇帝都是远支,在地方豪族和权臣的拥护下,南明出现了好几个皇帝,导致南明政府内讧严重。直到南明灭亡前,南明的几股势力还在明争暗斗,谁都不服谁。内部的分裂和混乱大大削弱了南明政府的实力。同时,由于明朝已经腐烂不堪,所以明朝已经失去了对很多地方的实际控制权,很多地方根本不听号令,一些手握重权的将领甚至有不臣之心,比如左良玉。左良玉盘踞在湖北一带,手下拥兵六十万,其军队数量几乎占到了南明军队的一半。

当李自成部被清军击败后,闯军余部南下在长江北岸大败左良玉军队,左良玉见不敌闯军便拣软柿子捏,借太子案为由,在亲信黄澍的教唆下,发兵南下勤王,攻打弘光政权。可以想象,南明王朝的形势有多严峻、形势有多糜烂。南明唯一能依仗的就是史可法、高杰等人的江北四镇军队以及招安的反明农民军(如李定国)和海盗(如郑成功)。但这些部队参差不齐,很多部队缺乏战斗力不说,而且忠诚度很低,很多部队动不动就向朝廷索要军饷和粮草,但打仗的时候还没打就投降了。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南明政权,自然打不过如狼似虎、团结一致的清王朝。

如果南明军民能够团结起来,凭借江南的财力和人力,未必不能和清王朝抗衡,甚至有很大可能性翻盘。但南明各股势力并没有携手抗敌,而是各自为政、内斗不休。即使李定国和郑成功二人同样因派系之争而拒不合作。最终,南明各股抗清势力被清军各个击破、一一消灭。如果当初崇祯把太子提前弄到南京,或许大明朝会和南宋一样,继续延续一段时间,甚至有望收复失地。只能说,崇祯帝和诸大臣太糊涂了,尤其是那些大明文官,真的太自私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邦知道吕后心狠手辣 刘邦临死前有什么办法保护戚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对刘邦死前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戚夫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近年来,宫斗的戏码在影视剧中频繁的上演,其实很多时候,真实的情况要比演的残酷太多了。汉朝的时候,刘邦的老婆是吕后,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感情也逐渐淡了。而刘邦喜欢上了戚夫人,甚至还有打算要立戚夫人的儿

  • 朱元璋为何如此痛恨贪官?他是如何处置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夏商周时期距离我们已经非常遥远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就得到了改变。这时候处于诸侯争霸的局面。简单说就是一段大乱世,这一时期各路诸侯一直争战不休,从未停止。直到秦始皇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秦始皇在39岁的时候一统六国,成为了天下霸主,建立了秦朝。从此之后我国进入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时期。到了元

  • 参与建造秦始皇陵墓的工匠最后都是如何处置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时候,参与到古代皇陵建设当中的工匠们,最终都会被杀掉,毕竟皇陵里面珍宝无数,皇帝当然不希望这些宝物被人盗取,不希望自己陵寝中的构造或者秘密被外人所知道,所以杀人灭口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参与秦始皇陵构造的人都被杀死了,为什么司马迁的《史记》中还能有关于秦始皇陵的记载呢?修筑

  • 鄂贵人出身名门,为何会遭到乾隆的冷落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等级制度要比大家想象中的更加严格分明,无论在前朝还是在后宫,出身能起到的作用都是很大的。大家只要略微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那些能够坐到皇贵妃或者贵妃等较高位分的妃嫔背景一般都不可小觑。像令妃这样包衣旗女子逆袭当上皇后的,几百年来也只出现过寥寥几个而已。换言之名门贵族培养出来的女子进宫后得到皇帝青

  • 睢阳之战的经过如何?张巡为何宁死不投降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唐代名将,似乎很少有人会把张巡摆进顶尖水准之中,然而,手里只有两三千兵马的他却带着麾下官兵同数量近20倍于自己的叛军打得有来有回,最终还能全身而退。一座并不算太大的雍丘城足足消耗了敌军十个月的时间,极大延误了对方的战略部署;睢阳会师后,张巡手中可用的兵马翻了两番,但局势却更差了——他们面对的是来

  • 唐朝时期长安为何会有百万人口?朝廷是如何管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人口向大城市,主要是向都城的流动与集中,是由唐到宋城市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古典城市化。据估测,唐都城长安人口数量约为百万,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由此带来的人口压力是中国

  • 古代的农民为什么很少主动去开垦荒地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人口并不多,怎么样都不会多过现在这个时期,而且因为会有一些改朝换代、版图的扩张或者缩水,所以土地面积也不一样大,但是也都能算得上是地广人稀了。但是有一件事情却又很奇怪,古代的农民们为什么只能去受那些地主们的气,给他们耕地,却不自己去想办法开荒呢?古代的土地并不少,为什么他们不去开荒?这个问题值得

  • 元朝恢复科举制之后又废除了,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关于元朝的科举制的研究历来是学界之热,在近几十年里更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纵观前人研究成果,大都指出了元科举制的独特性,即区别于其他朝代科举的特点。同时也理性看待了元科举作为一项政治制度,在维护统治方面起到的作用

  • 蒙恬临死前说了什么?为何曹操会如此动容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在当时打下了一番天下,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他还是一位有才华的文学家,刘备和他比起来不知道差多少,刘备麾下的人马都是靠他哭出来的,而曹操麾下的都是人家主动投奔而来。刘备逢人便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生怕别人不知道,然后抛出匡扶汉室的志向,类似于现在的一些老板,给员工

  • 古代女子出嫁带的嫁妆里边 为什么要放着几件不值钱的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新娘的嫁妆,主要有这几样东西,其中一样让人难以启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习俗,婚姻大事也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此都是非常重视的。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婚姻习俗也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