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恬临死前说了什么?为何曹操会如此动容呢?

蒙恬临死前说了什么?为何曹操会如此动容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88 更新时间:2023/12/25 12:13:45

三国时期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在当时打下了一番天下,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他还是一位有才华的文学家,刘备和他比起来不知道差多少,刘备麾下的人马都是靠他哭出来的,而曹操麾下的都是人家主动投奔而来。

刘备逢人便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生怕别人不知道,然后抛出匡扶汉室的志向,类似于现在的一些老板,给员工画大饼,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忽悠进公司再说。曹操的方式简单却很实际,根据能力给出优厚的待遇,只要才能过人,定会予以重用。曹操哭的次数不多,也不屑于用此等手段求贤,蒙恬自杀前说了两句话,为何能让曹操读一次哭一次呢?

人生如戏,重在演技,或许曹操的城府很深,有时候流泪是故作伤心,但他对蒙恬的那两句话,确实是感同身受,情不自禁落泪,绝不是假装。介绍这两句话之前,先了解一下蒙恬其人其事。秦朝虽然非常短暂,犹如昙花一些,秦始皇却是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一方面因为他本人的确是雄才大略的帝王,另一方面则是他善于用人。

蒙恬的家族式很厉害的,祖孙三代都是秦超高级的将领。他的祖父蒙骜是秦昭王时期的功臣,他的父亲蒙武曾经大破楚军,斩杀了项燕,还降服了当时的楚王,彻底灭了楚国。蒙恬的贡献则更为显著。蒙恬在史册记载的成就就有三个,野史中有两个。我们先来看一下史册记载的成就。

第一是修长城,据说现在的宇航员能够在外太空清晰地看到中国标志性建筑万里长城。而长城的主要负责人就是蒙恬。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是抵御匈奴。其实之前的诸国已经修了长城,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有国家合并成了一个国家,蒙恬就利用燕国、赵国、秦国等国的地形优势,重新规划设计,然后连接驻兵。长城在建立初期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对于来势凶猛的匈奴还是起到了一定的阻挡作用。

这第二就是修高速公路,秦始皇觉得修完长城之后呢,还应该修一些路来是自己建立的国家更丰富。他是这些规划的总策划师,而蒙恬就是总的工程师。这高速公路据史册记载就是秦直道,它的起点是甘泉宫,终点是九原郡,全长一千八百里。不过蒙恬干了几年后,秦始皇这个总策划人就去世了,而这项大工程就半途而废了。

第三是对抗匈奴,这一点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我们看历史时会发现这个匈奴是一个很烦人的角色,几乎历朝历代都会受到它的困扰。基本上都是打也打不过,就算是打过了,也灭不掉,没过多长时间,它们又会回来继续骚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派蒙恬去对付匈奴,这蒙恬不论是武力还是带领士兵的能力都是非常厉害的。蒙恬率领大军攻打匈奴,一直把他们打得狼狈不堪,之后匈奴一听到蒙恬就心惊胆战,再不敢来犯。

蒙恬虽然是土生土长的秦国人,但他祖籍却在齐地,他爷爷蒙骜在齐国不被重用,听说秦国广招人才,立即举家迁到秦国,然后递上简历,不久后就通过应聘为朝为官。

蒙骜作战勇猛,晋升的速度很快,凭借出色的战功官至上卿。作为名将之后,蒙恬和弟弟蒙毅没有给祖先丢脸,都是秦始皇最信任的将领。对于两兄弟的安排,秦始皇也有自己的打算,蒙毅在咸阳做官,蒙恬则被派到北方抵御匈奴,一内一外相得益彰,而且蒙恬还是公子扶苏的老师。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秦始皇把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交给蒙恬,还把最具才华的儿子扶苏交给他培养,纵观当时文武大臣,受宠程度皆不能与蒙恬相比,包括丞相李斯。俗话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性格耿直的蒙恬,曾建议秦始皇把宦官赵高杀掉,可惜秦始皇没有这么做。

从此以后,赵高表面上对蒙恬毕恭毕敬,内心却恨之入骨,只是不敢乱来。公元前210年,四十九岁的秦始皇驾崩,赵高竟然与李斯联合起来,篡改始皇遗诏,不仅把不学无术的胡亥扶上帝位,还下旨逼迫本应该继承皇位的扶苏和将军蒙恬自杀,因为担心他们二人带兵杀回咸阳。

蒙恬虽然耿直,但他并不傻,认为此事有蹊跷,劝扶苏别冲动,先回咸阳了解情况,到时候再自我了断也不迟。只可惜,扶苏直接抹脖子了,蒙恬心灰意冷,也追逐扶苏而去,并在临死前说道:“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第一句话,蒙恬阐述祖孙三人效忠秦国的事实;第二句话,是说自己手握三十万精兵,如果想要谋反,带兵杀回咸阳,几乎易如反掌,但他没有这么做,是因为铭记祖训,宁可冤死也不谋反。历史上名将那么多,遗言必然也不少,为何曹操每次都蒙恬的这两句遗言,就达到“未尝不怆然流涕也”的地步呢?

原来,曹操的情况跟蒙恬有点像,他和祖父、父亲都是东汉的大臣,且高居要职,曹操本人始终以臣子自居,没有觊觎过皇位,世人却骂他为篡汉之奸臣,尤其是刘备,一直把曹操视作奸臣。曹操的眼泪,不仅是为蒙恬而流,更是为自己而流,或许是感觉自己太委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女子出嫁带的嫁妆里边 为什么要放着几件不值钱的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新娘的嫁妆,主要有这几样东西,其中一样让人难以启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习俗,婚姻大事也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此都是非常重视的。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婚姻习俗也发生

  • 将军造反的时候,为什么士兵要冒着风险跟着谋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难怪古代武将谋反,士兵们选择跟随一起造反呢?原来这里另有玄机在古代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的就是造反的事情了,当然如果是农民的起义,这个危害存在,但是很多朝代的统治者都是能够平定这些叛乱的,历史上真正成功的也就李自成这一个了,最让统治者担忧的其实还是手中武将的谋反行动,那么这个军队既然都是国家的,为什么怎么

  • 夷陵之战时,若带上诸葛亮能打过陆逊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花费了很多笔墨去描写诸葛亮,在书中能够和诸葛亮并肩的人物并不多,可是遗憾的是,诸葛亮追随的主公没有选择一直相信诸葛亮,没有得到最后的胜利。夷陵之战时,若诸葛亮在,能打过陆逊吗刘备在最开始的时候底子是非常弱的,他既没有深厚的背景,也没有非常强大的能力,如果不是遇到了关羽和张飞,

  • 成济替司马昭解决了曹髦,为何却被处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曹髦不甘作傀儡,拔剑登辇讨逆贼。成济不懂识实务,挺戈弑君把命陪。曹魏末年,司马氏替代曹氏的趋势世人皆知,不可逆转。公元260年,皇帝曹髦不甘心为人傀儡,终于决定奋起一击。出发前,尚书王经曾劝说曹髦:“春秋时期就有鲁昭公因不忍季氏专权而出兵讨伐,结果兵败出走丢了国家,为天下人耻笑。您现在这样做,后果不

  • 王艮因为长的丑被朱允炆嫌弃,为什么还要为了他去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王艮因为长的丑被朱允炆嫌弃,为什么还要为了他去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王艮出生在江西吉水带源,在洪武末年的时候,他成功通过科举考试,在江西乡试中排行第一,后来又相继参加了会试、殿试,最终在建文二年的一场策对中获得进士一甲第二名,也

  • 刘备提醒诸葛亮提防两个人,为何诸葛亮没在意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刘备自称是刘皇叔,并且还一直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发起了起义,在诸葛亮,张飞,关羽包括几位诸侯的合力下,终于占据了荆州,益州和汉中这三个战略要地,这才得以立足。刘备在前期的时候起步很低,他为了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宏愿,便招兵买马,而且还收揽了不少出色的将领,其中诸葛亮就是一位。诸葛亮作为蜀汉的军

  • 精绝古城是否真的存在过?为何会消失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前不久由黄渤和陈坤主演的电影《寻龙诀》,以及靳东和陈乔恩主演的电视连续剧《精绝古城之鬼吹灯》很受观众的喜爱。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剧情中出现的美丽的壁画和精美的雕像更是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小编自己也曾想过去干那盗墓之事,更希望拥有自己的洛阳铲.摸金符和黑驴蹄子,但终究只是想想而已,未曾有过任何行动,

  • 神宗和哲宗梁超的党争产生了什么影响?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熙宁变法,是发生在宋神宗在位时期,由时任参知政事的王安石针对北宋面临的积贫积弱局面掀起的变法运动,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北宋自宋神宗启动“熙宁变法”(也叫“王安石变法”)后,一直到宋哲宗逝世,宋徽宗登基之初,连续三十余年党争不断。期间新、旧两党轮流上台,轮流互贬,严重影

  • 崇祯励精图治为何没能挽救衰落的大明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骨气的朝代,可以纵观明朝从建立到灭亡,明朝始终没有向别人割地赔款,没有向少数民族进行和亲,更没有向异国进行贡奉。明朝人是有骨气的一代人,不管是皇帝,还是下面的平民百姓。明朝只有战死的皇帝,始终没有被俘虏的皇帝。这样的一个骨气铮铮朝代,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明朝灭亡了,却还有后人

  • 陈贤在靖难之役中用命换来的爵位是怎么被儿子弄丢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陈贤在很早的时候就跟着太祖皇帝朱元璋一起打拼天下,后来他在靖难之役中用命换来的爵位是怎么被儿子弄丢的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明朝建国后,陈贤时而跟着傅友德、沐英等大将去征讨,盘踞在云南一带的旧元梁王,把匝刺瓦尔密,时而跟着蓝玉大将军北征残元,在捕鱼儿海一带大胜敌军,最终得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