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灯笼有何起源?有何讲究?

历史上灯笼有何起源?有何讲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997 更新时间:2023/12/27 22:24:30

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这是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1914年起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在此之前,春节叫新春、新岁、岁旦、元旦、元日等,老百姓称之为过年、过大年。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着大红对联、大红福字、家里挂着大红灯笼。到处一片红,到处喜气洋洋。我国挂灯笼、写对联和贴对联都有许多讲究。

大红灯笼高高挂

灯笼起源于秦朝,那时候的灯笼主要用于照明。过年挂灯笼,元宵节观灯的习俗起源于西汉时期。

灯笼成为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灯笼种类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灯笼上画着吉祥的图案和祝福的吉祥话,灯笼红色是朱砂的颜色,而朱砂是风水上讲去邪挡煞效力极强的宝物,所以自古逢年过节,就有在大门上挂红色灯笼的传统。

《红楼梦》里的灯笼挂出了最高境界。

只见清流一带,势若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得如银光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之类作就的。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船上亦系各种精致盆景诸灯,珠帘绣幕,桂楫兰桡,自不必说。

《红楼梦》里的灯笼不是简单的挂灯笼,而是灯笼和景物合二为一,相得益彰,这是挂灯笼的最高境界。

挂灯笼的讲究。

1.对称。大门上的灯笼一定要对称,高低以及距离都要适中。

2.挂南不挂北。挂红灯笼一般要挂在南面,东面或西面,最忌讳挂北面。因为北方水克害好运,是不吉利的寓意。

3、挂双不挂单。古人讲究好事成双,福寿双全,挂灯笼也一样,需要成双成对,决不能挂单数的灯笼。

挂灯笼的时间。

过年挂灯笼的时间有讲究,一般是在大年三十挂上灯笼,一直挂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古代元宵节后把两个灯笼互相一撞,灯笼着火后销毁,叫碰灯。

挂灯笼的寓意。

灯笼除了照明以外,还寓意“鸿(红)运当头”、“人丁兴旺”、“彩龙兆祥,民富国强”。

红色的灯笼寓意鸿运当头。“灯”与“丁”读音相近,灯中有丁,丁就是人丁,意味着人丁兴旺。许多灯笼挂在一起仿佛长龙一般,寓意彩龙兆祥,民富国强。

二十四写大字

腊月二十四,除了扫房子,还有一个说法是写大字。写大字就是写春联或者叫对联、对子。

过年时,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

古人没有印刷好的春联,所有的春联都是用毛笔书写。有读书人的家庭,买红纸自己写;不识字的家庭请人写对联,然后给人家润笔费。《红楼梦》里的贾雨村滞留在葫芦庙的时候靠卖文为生。他应该给老百姓写过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安石有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用新桃符代替旧桃符,就是用新对联换下旧对联。

春联对仗工整,用简洁精巧的文字辞旧迎新,抒发美好愿望。写春联、写福字,意味着过年的序幕正式拉开。过年贴春联,象征红红火火,趋利避邪,来年更加吉祥如意。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为何诸葛亮建议刘备赐死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人人尽知刘禅乃是刘备之子,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刘备还有一个比刘禅大很多的儿子,而这个儿子竟然因为诸葛亮的一句话被杀掉了,还引来后世对诸葛亮的诸多非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在孙权占据江陵的时候,距离关羽咫尺之遥的就有好几个坐拥重兵的将领,其中一个,就是镇守东三郡的刘封。刘封原本姓寇,刘备来到荆州的时候还没有

  • 汉武帝为什么会选择年纪最小的刘弗陵继承他的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一代雄主,文韬武略,那么汉武帝为什么会选择年纪最小的刘弗陵继承他的皇位?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解其中原因,接着往下看吧~汉武帝刘彻有六个儿子:太子刘据、齐怀王刘闳、燕剌王刘旦、广陵厉王刘胥、昌邑哀王刘髆,还有就是年幼的刘弗陵。太子刘据就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被小人诬陷,被迫起兵

  • 明朝为什么不在努尔哈赤发展前期就灭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老古话说得好:防患于未然。那么明朝为什么不在努尔哈赤发展前期就灭掉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关于努尔哈赤,有“凭借十三副铠甲起兵”的传说——铠甲有十三副,兵马能有多少?他的起兵规模能有多大?而关外大大小小的土匪武装有多少,明政府管得

  • 为什么汉武帝一定要杀钩弋夫人不可?钩弋夫人的背后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汉武帝一定要杀钩弋夫人不可?钩弋夫人的背后有谁?对此,汉武帝给出的理由是担心“子幼母壮,必乱朝纲”。但其实,钩弋夫人背后的外戚才是他担忧的重点。从汉武帝的角度来说,他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汉朝的经验,汉惠帝年轻并且仁懦,吕后专权,大肆迫害刘氏宗亲;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对汉文帝有巨大的影响力;汉景

  •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为何能够成功施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代有个很出名的事件叫胡服骑射,因为这件事情赵国的赵武灵王成为一代雄主,赵国军事力量一跃成为可以对抗秦齐的强国。但作为周人体系中的赵国,要在军事上彻底推行北方戎狄部族的作战模式,这与商周以来的车战模式大相径庭,向来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原人,对此是相当不屑的。因此当赵武灵王要在赵国推行军事变革的时候

  • 蜀汉灭亡的责任在刘备还是刘禅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一、为何不是刘备?蜀国是三国中第一个被灭亡的,且亡得不但稀里糊涂,还憋屈异常。那么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只能怪刘禅吗?有句话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其实就是强调“栽树人”的重要。对于一个王朝来言,同样如此。故而就又产生了另一句话:前因后果!那么蜀汉第一个灭亡,莫非刘备是罪魁祸首?想来也对,毕竟刘备开国没

  • 朱棣登基的时候,陈思贤坚持不迎诏,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陈思贤是明朝建文年间的一个忠臣,朱棣登基的时候,陈思贤坚持不迎诏,那么他的下场如何?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思贤作为一个老师,自然也十分注重以身作则,给底下的学生做出一个榜样。当时每当朝廷派人过来漳州查看一番的时候,陈思贤在参拜使者的时候,每每都会毕恭毕敬地向使者请

  • 真实的战国时期是什么样的一段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历史上秦统一中国前属于东周的一段历史时期。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一:战国时期的官制战国各国都吸收春秋时君权下替的历史教训,建立新的官僚体制以纠过去宗法贵族把持国家大权之失。战国时中央最高的官吏为相邦。相邦是百官之长,治理朝中百事,对大小官吏有赏罚之

  • 敢给朱元璋驸马一个下马威的徐宗实,最后下场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脾气不好,但是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勇士,敢于给朱元璋的驸马一个下马威,这个人就是徐宗实,那他最后的结局好吗?被杀了吗?徐宗实,少有才,洪武十五年,他得以入京为朝廷效力,朱元璋看了他的奏章之后,发现这个人还是比较务实的,言辞也很恳切,于是下诏将其委任为铨曹任司风纪,但徐宗实推

  • 缙绅之中的翘楚杨旦一生做了哪些事?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明朝初期明臣“三杨”之一的杨荣的故事。杨旦是明朝中期的一个官员,官至吏部尚书。他在成化十九年的时候,成功通过科举考试考中了举人。然而在四年后参加会试的时候,却惨遭落第,直到弘治三年才成功考出了第二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