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与魏国很多矛盾,为何却只交手过五次呢?

秦国与魏国很多矛盾,为何却只交手过五次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221 更新时间:2023/12/15 0:06:08

提及秦国崛起的过程中的著名战役,其与魏国相争了百年的河西之战绝对能够脱颖而出。可以说,秦国河西之战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魏国的实力,并奠基了秦国日后一统天下的基础,从此威名远扬。

同样,河西之战的胜利也是秦国由变法走向强盛的见证。但大家可能想不到的是,秦国与魏国之间的这段恩怨,足足持续了百年之久,期间却只发生过五次对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河西是怎样一个地区。总的来说,河西就是代指关中平原以东的一片面积较大的地区。因在黄河以西,故被称之为“河西”。在当时,河西对于秦国而言就像是汉中对于蜀汉的重要度一样,占据此地后,对于中原都可以起到进攻退守的作用,战略意义极为重要。

当然了,在秦穆公时期,秦国的野心就已经初显端倪,但毕竟当时国力整体上来说较弱,因此在其与晋国的相争中,秦国并没有如愿以偿的取得河西地区。这也就是为何秦穆公最终会暂时改变战略,将战线移至西边,以至于最终成为西戎霸主的缘故。

但,所谓风水轮流转。三家分晋的发生代表着春秋向战国时期的过渡,这对于秦国而言的确是个谜不可多得的机遇。但奈何当时的秦国依旧不容乐观,内部的军政管理尚不完善,民间私斗成风,别说齐心协力夺取河西了,就是简单的统治似乎都成了问题,统治阶层也陷入了焦头烂额的境界。

于是乎,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一大强国的魏国,便趁机打起了秦国的注意。为了进一步扩张自己的领土,魏国很快就派兵驻扎在河西地区,随时准备发起进攻。就这样,百年五次河西之战的第一次战争便由此爆发。作为进攻的一方,魏国明显是有备而来的。

魏军在当时并没有忙于开展,反倒是从河西的少梁修建了一座临时的城池,以此来充作后援和屯驻之地。当然了,秦国自然也看得出魏国不怀好意,便举兵前往少梁进行讨伐。结果,在两方悬殊的实力之下,秦国不出所料的大败而归。并同样顺着蜿蜒的黄河修建防御工事,反正进攻暂时是不可能,大不了咱就死守。但,明显魏国并没有将秦国的防御放在眼里。

在梁城修建完毕后,魏国立刻发动了十万大军对秦国进行了攻击,一路上可谓是所向披靡,打得秦国军队几乎毫无招架之力。最终,秦国河西领土尚元里与临晋二地被侵占,魏国还效仿之前在少梁的所作所为,同样从这两个区域修建了防御工事,互为犄角呈防备之事,此等耻辱如何忍得住?于是,秦国在稍作休整之后,再度发起了反扑。

结果,当时的魏国将领可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吴起,所以秦国此次的反攻不仅没有丝毫收获,甚至还被魏军一路赶到了洛水以东的地区。这还不算完,仅仅过了三年,魏军再次发起大规模进攻,至此,河西的秦军势力尽数被驱逐消灭。魏国便于此地设立了西河郡,由吴起带兵镇守。就这样,原本还能在黄河周边巡游的秦国人,现在只能在洛水捕鱼令人,别说河西地区了,自家国境线都被迫后退了几百里,简直不能太惨。

第二次河西大战则发生在周安王元年。这次之前,魏国见河西局势趋于稳定,便再度将战略中心转移至了中原地区。因此,秦国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便派兵进行反攻。结果,这次对峙持续了整整八年,基本上没有啥成果。于是乎,在周安王十三年的时候,秦人以五十万大军,浩浩汤汤的进攻由魏军镇守的阴晋。

不过,别看这次秦军的声势浩大,奈何吴起战神的称号也不是白来的。在其巨大的利益诱惑下,魏军就跟开挂了一样,以区区几万的兵力大败秦军五十万人。就这样,秦国元气大伤,国内也被一团阴云所笼罩。第二次河西大战再次以秦国的完败而告终。

再之后,曾见证了魏国辉煌的秦献公立下大志,决定一心先搞好国家内部的建设,暂缓对外的军事行动。于是在他的领导下,秦国掀起了一阵变法改革的热潮。就这样,秦国在经历了整整十八年的养精蓄锐之后,不仅弥补了自二次河西大战后受损的元气,同时实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许是老天相助,当此之时,吴起遭陷害被迫逃离了魏国,而魏国在当时又只垂涎于中原,对于占据的秦国领土并没怎么重视。因此,秦军趁此机会发起了第三次反扑,也就是第三次河西大战的爆发。这一次,秦国先是夺取了魏国占据的武城地区,取得一次小的胜利。

后来在魏、赵两国的合力抵御下,秦军一路上依旧屡战屡胜,甚至还曾一度打到了魏国所属的河东地区,可谓是扬眉吐气了。后来,魏国见战局不容乐观,便急忙请求赵国支援,秦军这才从魏国的领地上撤退。不过,这三国也不是省油的灯,在秦军撤退之后,魏国立刻与韩国和赵国翻脸,以一敌二。

就在这时,秦献公急忙抓住机遇,派兵偷袭魏国后方,令其首尾不得兼顾。这一次,秦国不仅大获全胜,还俘虏了对方的主力大将。不过,在吴起之后,魏国的军事将才庞涓也是个狠角色。稍作休整后的魏国,再次对秦国进行了猛烈进攻。这一次,魏军不仅攻破了河西防线,并且进一步向其都城栎阳施压,迫使秦国再度迁都。

因此,总体而言,这第三次河西大战秦国其实还是以失败而告终。秦献公去世后,继位的秦孝公再次决心变法图强,终止了对外战事,一心图谋发展之道,积攒国力。但说白了,秦国其实依旧在等待可乘之机。结果,这次并没有让秦军等太久,在赵国大举进攻卫国时,前往支援的魏军主力与赵军陷入了僵持的胶着战。

而就在两大主力军对峙之时,秦军趁虚而入,于后方袭击了魏国的防御工事,先后夺回了河西少梁地区,并进一步入侵韩国,一路打到了韩国与魏国的交界线。并且仿照魏国之前所为,于两国边境线上大修城池以驻守,防备魏军进攻。而这时尚处于前线的魏国又遭到了齐、楚联军的进攻,以至于其主将庞涓都遭擒获,给魏军带来了巨大损失。

紧接着,秦军再度大举进攻。这一次,老秦人不仅占据了魏故都安邑,甚至还包围了魏国的战略要地固阳,不可不谓之英勇神武。不过,被激怒的魏国也不是好惹的,魏惠王先是于前线紧急调停,随即转过身狠狠收拾了秦军一顿。最终,秦孝公终因不敌魏军的进攻,便主动献出了之前所占据的地区,遣使休战。

虽说这一次秦国的战果丰厚,但毕竟到头来仍旧算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然而,这一次没等双方休战太长时间,第五次河西之战便很快爆发了。这一次,明显是魏国找事,也算是自己把自己的家底败了个精光,还与各国都结下了不少梁子。于是乎,秦军趁魏国主力于马陵惨败的机会,大局进攻河西地区,并成功将其地区夺回,顺带俘虏了公子印。

再之后,秦军将战线继续往东推移,直到渡过了黄河,大败魏军支援军后,俘虏其主将魏错。但随着秦孝公去世,继位的秦惠文王则暂时放弃了胜利的果实,继续投身于对内政国力的整顿上。这一休整就过了足足六年的时间。六年之后,秦国再度发兵大举进攻魏国在河西的布置兵力,并最终大获全胜,至此,河西地区以尽数被秦国所收回。

后来,秦军不顾魏国的请降要求,继续进攻其河东地区,完全控制了黄河地区,算是为后来进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秦国与魏国在河西地区上存在百年余久的恩怨,最终仍旧是以秦国大获全胜为结局。

不过,从本质上来说,如果不是魏国自己将家底儿败了个干净,野心过于膨胀的话,也根本不会给秦国创造出可乘之机。只能说,魏国放弃了天赐良机,而秦国却通过努力最终取得了主动权和胜利的果实,强弱之间的转换也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性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流行表哥娶表妹的戏码 古人为何很少生下有痴呆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盛行“表哥娶表妹”,为何却很少生出痴呆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近亲结婚在现代文明社会是被国家严令禁止的,只因他们诞生的后代大多是个痴呆儿,甚至早早夭折,活不到成年之际,不仅无法为社会提供价值,反而消耗大量资源,对国家来说是一种负担和累赘,可在古代,近亲结婚

  • 百战百胜的戚家军为何在明朝末期消失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社会以名字命为军队的不多,像岳家军,杨家将等,但是像这样的军队那都是有着不凡的影响力和战斗力的军队。往往都是百战百胜,所向披靡。像今天我们说的戚家军一样,但是这样厉害的一支军队是怎么退出历史舞台的呢?在这几支军队在,戚家军的声名丝毫不次于岳家军,而更具鲜明特色的是,戚家军是以抗击倭

  • 狄仁杰汇报案情有所隐瞒,为何武则天不追究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神探狄仁杰》系列可以说是中国最优秀的系列电视剧之一,其中对于狄仁杰与武则天之间微妙关系的描写尤胜很多打着“历史”旗号的电视剧,比如“幽州案”武则天与狄仁杰的相视一笑。狄仁杰在结案报告里巧妙地回避了李青霞(金木兰)和虎敬晖(蝮蛇)的部分真相,武则天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两人才会微妙地相视一笑。那么武则天

  • 在古代捉拿敌人时,都会以摔杯为号时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不少电视剧当中,都有“摔杯”发送信号的情节。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摔杯为号”通常发生在饭局中。当然了,这不是普通的饭局,而是即将发生政变的饭局,是即将擒拿某个政敌的饭局。关于这种饭局,古代还专门有一个词,叫做“伏甲设馔”。从古至今,发生过的“伏甲设馔”可以说不计其

  • 面对六国的压力,为何秦国能够一挑六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秦国却能一挑六,确实了不起。秦国为什么能赢,千年以来,文人墨客看法不一,例如西汉大才子贾谊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把仁义看做是秦国成功失败的胜负手;而大诗人苏轼老爸则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在他看来,秦国的成功是因为对手的问题。上溯400年,没有人相信秦国可以

  • 谯蜀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最后又是如何被消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谯蜀,又称后蜀、西蜀,是由汉人谯纵建立的政权,不知道没关系,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谯蜀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割据巴蜀的一个政权。谯蜀因东晋内乱得以建立,又因东晋平定内乱,实力恢复而被东晋消灭。那么谯蜀是如何建立与灭亡的呢一.举兵反晋谯纵出身世族,因此他自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为人谦和谨慎,很有名气。巴

  • 李斯有哪些功过?他算功臣还是奸臣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李斯是秦朝丞相,也是协助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功臣。不过李斯虽然对秦国有功,但他却和赵高伪造秦始皇的遗嘱,导致秦朝迅速陨落,李斯究竟是算功臣还是奸臣呢?或许在很多人眼里,李斯犯下了诸多不可饶恕的罪状。而李斯的下场也很惨,最后被赵高所猜忌,落了个夷灭三族的结局。所以李斯的一生是充斥着许多争议的,这样的人物我

  • 古代妃子作为皇帝的女人 妃子们的待遇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的妃子都是什么待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妃嫔在后宫生活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最初的目的是为皇帝生养子女,延绵子嗣开枝散叶罢了。她们的地位实在难以和“母仪天下”的皇后相比,虽说皇贵妃乃后宫妃嫔之首,但是皇贵妃终究不能与皇后相提并论。皇后为

  • 松锦之战发生于何时?明清双方的损失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松锦之战是决定明朝命运的一战,是由皇太极发动的。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三月,清朝皇帝皇太极亲率大军攻打明朝辽东重镇锦州。并且,为了大量杀伤明朝有生力量,皇太极定下了围城打援的战法。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三月,清军完成对锦州

  • 真实的赤壁之战经过如何?和演义有哪些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华夏民族历史悠久,东汉末年乃至三国时期可以说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了,在这个乱世之中,出现了无数英雄豪杰,也进行了一场又一场酣畅淋漓的战争,其中赤壁之战可以说是最为大家熟知的了,如果没有这一战,或者这一战的胜利者是曹操,那么就绝对不会形成后期三足鼎立的情况,更别说三国的诞生了,所以说这场战役也可以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