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越国那么强,为何战国时期没有越国呢?

越国那么强,为何战国时期没有越国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794 更新时间:2023/12/28 19:42:14

自从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霸天下,开了激烈战争,相互之间东征西讨,前后出现了数位霸主,史称“春秋五霸”。当三家分晋,历史走进战国,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灭国战争更加频繁,形成七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这就是“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可是对于这五个人选,后世专家都有不同的看法。但不可否认,春秋末期最强大的诸侯国是越国,勾践是那段时期的霸主。

公元前473年,经过二十年的卧薪尝胆,勾践消灭吴国,北上渡过淮河,在徐州和齐国、晋国会盟。势力一度北达齐鲁,东濒东海,西达今皖淮、赣鄱,雄踞东南,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既然如此,越国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呢?《史记》有记载,“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主。”是因为越国的实力变弱?并非如此。自从越王勾践去世后,越国的实力并非减弱,反而一直在上升,直到越王朱勾时期实力达到顶峰。《墨子·非攻下》有记载,“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今以并国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

当时,晋国陷入内乱,几个豪族相互征伐;齐国也不弱于晋国,姜氏有被田氏取代的危险;而近邻楚国自从被吴国揍一次后,还处于恢复阶段。

王翳之后,越国陷入长时间的内乱,国力持续衰弱,从国都不断南迁就可以看出。从勾践时期的琅铘(如今的青岛附近)到吴地(如今的苏州)再到会稽(如今的绍兴),越国中心的南迁表示再也无力参与中原的战争。越国退出中原,偏安东南一角享受七十年的安逸,齐国和楚国却趁机崛起,压缩越国的生存空间。直到越王无疆时期,他虽然有一番志向,希望重振昔日光辉,参与到中原之战,但已经来不及。众所周知,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个国家,但是这个概念并非出自当时,而是后世的概括。

从某种角度说,战国七雄是指战国时期活到最后的七位诸侯国,仅从实力来看,宋、鲁、中山、越等诸侯国都有机会名列榜单,至少不比东北角落的燕国弱。显然易见,越国之所以没能跻身战国七雄,并非它的实力不强,而是没有活到最后。春秋时期,吴国所在的苏南是沼泽,越国所在的浙江是山区,这些地方并非肥沃之地,不利于产量,所以无法与中原诸国争霸。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所以能成为霸主,自身强大是一方面原因,最主要的还是晋、齐等传奇强国发生内乱。

另一方面,越国吞并吴国后实力大增,吸收了大量吴国贵族,虽然有好处,但也形成了党派之争。如此一来,加剧了越国内部的权力斗争,连续几代都出现了弑君,实力自然逐渐衰弱。

战国七雄与其他诸侯国的区别,并不只是被秦国最后灭掉,而是因为他们各自都有不同程度的变法,在军事和经济上都有增强。越国地处东南,在当时而言,是蛮夷中的蛮夷,与西部的秦国极为相似,从这一点来说,如果越王英明,商鞅也会在这里取得成功。

唯一不同的是,越国没有秦国的地理优势。如果越国不能吸取人才推行变法,迟早也会被齐国和楚国吞并,不能跻身战国七雄之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手下有卧龙和凤雏 蜀汉为什么还是最弱的一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对卧龙凤雏都在刘备手下,为何蜀汉仍然是三国中最弱的一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卧龙凤雏,得其一就足够定天下。那意思是诸葛亮和庞统二人,能够得到其中任何一个的辅佐,就能完成像大汉朝一样重新开创一统天下的局面。但是事实上呢?此二人最终都被刘备用作军师,但在夷陵之战后

  • 刘邦的泗水亭长是个什么官职?有多大权利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常说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出身低微,是一个从底层经过一番努力才当上皇帝的人,可是我们明明记得刘邦出身泗水亭长啊,难道这不是秦朝时期的官?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刘邦的泗水亭长是个什么官职。亭长一职最初起源于战国时期,有在临近他国之处设立亭的习惯,并且安排人员担任亭长的职务,以起到防御的作用。到秦朝的时候,开

  • 顺治八个儿子五个不到20岁就死了 清朝皇子死亡率为何那么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皇子的死亡率为什么那么高?顺治的八个皇子,五个没活到20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人讲究多子多福,皇帝们尤为重视这一点,因为他们最怕万里江山没人来继承,导致皇权旁落他人之手。皇帝们之所以要把成百上千的妙龄女子选入后宫,搞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 清朝灭亡后,八旗子弟都去了哪里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清政府彻底倒台后,那些八旗子弟而为了生存不得不更改姓氏散布在世界各地,也许不改姓氏可能活都活不下。事实上,满清八旗子弟改汉姓的趋势,并不是从清政府灭亡才开始的。早在乾隆年间,不少满族百姓就开始尝试将姓氏改为汉姓。但由于缺乏经验,改出来的汉姓往往闻所未闻,非常不规范。因此,乾隆皇帝还曾下旨,要求八旗子

  • 朱元璋二十多个儿子,为何独独器重朱标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二十六个儿子,谁敢溜到朱元璋面前和大哥朱标争一争,这个后果确实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并不是说大哥朱标没有容人之量,我的意思是,朱元璋可能会在朱标反应过来之前,跳起来狠狠地把这个不开眼的儿子痛打一顿。当年朱元璋有长子朱标之后,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把朱标当场成继承人培养的,文官武将都给安排的最好的,自

  • 宋朝时期的大臣手里上朝时会有一块板子 这东西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对为何宋朝大臣们上朝都要拿着一块板子呢?有何用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不仅是宋朝,清朝之前的朝代,大臣们上朝的时候手里一般都会拿块板子,那玩意儿叫朝笏。早在先秦时代,朝笏就已出现,当时诸侯们觐见周天子的时候,需要带着朝笏。在纸张之类尚且没有发明出来的时候,大臣

  • 曹操那么坚持的要襄樊,为什么曹丕轻易就放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曹操曾经不顾病躯亲自指挥作战,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襄、樊两城。那么在曹操死后,曹丕为什么轻易就放弃曹操的战争成果?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曹操逝世时,曹魏集团内部所面临的局势说起。局势:危机四伏,稍有不慎可能全盘皆输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被汉献帝册封为魏王,位在诸侯王之上,拥有奏事不称臣

  • 明朝对西域的控制范围为什么只能止步于河西走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明朝对西域的控制范围为什么只能止步于河西走廊?其实主要原因是西域的重要性,相比前代大大降低了。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原因。第一,从战略的角度来看,相较于汉唐两朝,甚至是后来的清朝,明朝所面临周边局势的威胁要大的多。东西两汉解决了匈奴,而唐朝灭了东突厥,清朝实行满蒙联姻政策。这些在一定程度

  • 古代催婚到底是什么样的 不结婚都要上升到法律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是怎么催婚的?除了缴纳“单身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曾经有专家学者提出对现代社会的单身男女们收取所谓的“单身税”,此言一出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广大的小青年们无不义愤填膺,单身怎么了?单身吃你家大米了?没有遇到合适的之前为什么就要这么草率

  • 朱元璋建立锦衣卫机制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由布衣天子朱元璋建立,从元朝末年开始,天下就出现了动乱。这时候的元朝已经是岌岌可危了,不过朱家在这时候没有过得很好,朱元璋有很多兄弟姐妹,可在这样的乱世之中,能够吃饱饭就已经是不错了。朱元璋少年时期给地主放牛。可是好景不长,朱元璋就因为偷吃小牛犊被地主赶出了家门。从此朱元璋就进入了乞讨的生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