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手下有卧龙和凤雏 蜀汉为什么还是最弱的一方

刘备手下有卧龙和凤雏 蜀汉为什么还是最弱的一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226 更新时间:2024/1/25 18:46:08

对卧龙凤雏都在刘备手下,为何蜀汉仍然是三国中最弱的一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卧龙凤雏,得其一就足够定天下。那意思是诸葛亮庞统二人,能够得到其中任何一个的辅佐,就能完成像大汉朝一样重新开创一统天下的局面。但是事实上呢?此二人最终都被刘备用作军师,但在夷陵之战后称帝的刘备一方,仍然是三国中最弱的一个;也是最先灭亡的一个。那么这样算起来,所谓的卧龙凤雏,得其一就足够定天下的说法,是被现实无情的DA脸,根本无法自圆其说嘛。实际上卧龙凤雏在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这样的称呼。诸葛亮和庞统在真实的三国史上确实有这两个人,也都算得上是当时的文化名人和谋士资源。甚至诸葛亮还是蜀汉早期和中期的实际执政者。近2000年来也一直作为文化人的道德楷模和能力高超的代表。毕竟一个草庐出身的文人能够掌握一个地方政权的实际统治13年;

这在上下5000年的历史中,甚至世界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而诸葛亮也成了后来大批文化人的羡慕甚至幻想可以模仿的对象。也就是既可以显示自己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都是双一流;而且手里还真正有绝对的兵权和行政权力。而诸葛亮之后的历代文化人,几乎100%做不到诸葛亮的地位。因为后来的文化人即使当上了宰相,也不过是皇帝面前的一个摆设,几乎没有可以像诸葛亮那样成为一个地方政权的,长期说一不二的实际执政者。也许明朝的张居正在一定程度上有类似诸葛亮的综合地位,但是张居正也最终被万历皇帝所清算。而诸葛亮在生前和身后都是屹立不倒,一直是楷模;其家族也没有受到明显的后期打压,这自然是诸葛亮之后有Z治野心的文化人们所羡慕和希望的。也正是诸葛亮在历史上的。

这些特殊地位和综合影响,因此在三国演义中才生生编出了卧龙凤雏的说法。其实凤雏庞统的历史地位和诸葛亮完全没法对比;只不过古文化中喜欢好事成双,语言对称,有龙必然需要有凤来陪衬,这种传统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惯性了。因此三国演义的作者才人为编出了卧龙凤雏得其一可以定天下的后期人造传说。换句话说,得到卧龙凤雏就一定可以统一天下,其实是明朝才有的说法,在真正的汉末是根本不存在的。虽然刘备当年有可能确实是三顾茅庐去请过当时才20来岁的地方文化名人诸葛亮出山。但是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并不是加入刘备集团之后,就立即成为军师和绝对的CEO;仅仅用一个火烧新野就让刘备集团的关张这类原始股东们心服口服。在真实的历史上,年轻的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后,

一开始只是仅仅做一些主管粮草后勤,或者是兴修地方水利,组织百姓支援前方作战的基础性工作。只不过诸葛亮做任何事情都能井井有条,非常扎实有成绩,再加上一开始的隆中对,就把刘备暗中比喻成刘邦,让刘备从心里舒服。再通过一段试用期之后,发现诸葛亮果然是个踏踏实实做实事的人才,才最终在白帝城托孤。这才让诸葛亮从一个普通文官一下子变成了后来的执政者。即使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对仍然只有40岁的诸葛亮并不是绝对放心,因此同时托孤了地方实力派李严等人。最终当然是诸葛亮打压了李严集团之后,才真正在蜀汉说一不二。这说明诸葛亮在Z治上也不是那么的没心没肺,只有一门心思鞠躬尽瘁;对于影响自己权力的绊脚石,该拿掉时也绝不客气。至于凤雏庞统,

还没等到做出明显的成绩,就被乱箭射死了。因此即使卧龙凤雏的说法到明朝才有,那么也是文化人相互吹捧,拔高自身的小把戏而已。在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和庞统对蜀汉政权的建立过程,其贡献完全没法和刘关张赵对比。当诸葛亮和庞统开始发挥哪怕是军师中郎将的建议权的时候,其实已经是赤壁之战之后,三分天下已有基本雏形的时代。而诸葛亮开始北伐的时候,只能是曹操和刘备这些时代主角都已经落幕后的垃圾时间。而论才智和历史影响,卧龙凤雏并不比荀彧郭嘉贾诩张昭这些同代的文人谋士们强到哪里去。只不过蜀汉人才相对特别凋零,才有了诸葛亮的一枝独秀罢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邦的泗水亭长是个什么官职?有多大权利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常说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出身低微,是一个从底层经过一番努力才当上皇帝的人,可是我们明明记得刘邦出身泗水亭长啊,难道这不是秦朝时期的官?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刘邦的泗水亭长是个什么官职。亭长一职最初起源于战国时期,有在临近他国之处设立亭的习惯,并且安排人员担任亭长的职务,以起到防御的作用。到秦朝的时候,开

  • 顺治八个儿子五个不到20岁就死了 清朝皇子死亡率为何那么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皇子的死亡率为什么那么高?顺治的八个皇子,五个没活到20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人讲究多子多福,皇帝们尤为重视这一点,因为他们最怕万里江山没人来继承,导致皇权旁落他人之手。皇帝们之所以要把成百上千的妙龄女子选入后宫,搞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 清朝灭亡后,八旗子弟都去了哪里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清政府彻底倒台后,那些八旗子弟而为了生存不得不更改姓氏散布在世界各地,也许不改姓氏可能活都活不下。事实上,满清八旗子弟改汉姓的趋势,并不是从清政府灭亡才开始的。早在乾隆年间,不少满族百姓就开始尝试将姓氏改为汉姓。但由于缺乏经验,改出来的汉姓往往闻所未闻,非常不规范。因此,乾隆皇帝还曾下旨,要求八旗子

  • 朱元璋二十多个儿子,为何独独器重朱标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二十六个儿子,谁敢溜到朱元璋面前和大哥朱标争一争,这个后果确实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并不是说大哥朱标没有容人之量,我的意思是,朱元璋可能会在朱标反应过来之前,跳起来狠狠地把这个不开眼的儿子痛打一顿。当年朱元璋有长子朱标之后,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把朱标当场成继承人培养的,文官武将都给安排的最好的,自

  • 宋朝时期的大臣手里上朝时会有一块板子 这东西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对为何宋朝大臣们上朝都要拿着一块板子呢?有何用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不仅是宋朝,清朝之前的朝代,大臣们上朝的时候手里一般都会拿块板子,那玩意儿叫朝笏。早在先秦时代,朝笏就已出现,当时诸侯们觐见周天子的时候,需要带着朝笏。在纸张之类尚且没有发明出来的时候,大臣

  • 曹操那么坚持的要襄樊,为什么曹丕轻易就放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曹操曾经不顾病躯亲自指挥作战,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襄、樊两城。那么在曹操死后,曹丕为什么轻易就放弃曹操的战争成果?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曹操逝世时,曹魏集团内部所面临的局势说起。局势:危机四伏,稍有不慎可能全盘皆输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被汉献帝册封为魏王,位在诸侯王之上,拥有奏事不称臣

  • 明朝对西域的控制范围为什么只能止步于河西走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明朝对西域的控制范围为什么只能止步于河西走廊?其实主要原因是西域的重要性,相比前代大大降低了。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原因。第一,从战略的角度来看,相较于汉唐两朝,甚至是后来的清朝,明朝所面临周边局势的威胁要大的多。东西两汉解决了匈奴,而唐朝灭了东突厥,清朝实行满蒙联姻政策。这些在一定程度

  • 古代催婚到底是什么样的 不结婚都要上升到法律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是怎么催婚的?除了缴纳“单身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曾经有专家学者提出对现代社会的单身男女们收取所谓的“单身税”,此言一出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广大的小青年们无不义愤填膺,单身怎么了?单身吃你家大米了?没有遇到合适的之前为什么就要这么草率

  • 朱元璋建立锦衣卫机制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由布衣天子朱元璋建立,从元朝末年开始,天下就出现了动乱。这时候的元朝已经是岌岌可危了,不过朱家在这时候没有过得很好,朱元璋有很多兄弟姐妹,可在这样的乱世之中,能够吃饱饭就已经是不错了。朱元璋少年时期给地主放牛。可是好景不长,朱元璋就因为偷吃小牛犊被地主赶出了家门。从此朱元璋就进入了乞讨的生活,在

  • 曹操去世后,为何曹丕不愿意挟天子令诸侯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汉献帝是被董卓扶立的,董卓之所以要立汉献帝,就是觉得他当时年纪小好控制。但怎奈董卓命薄,进了京师控制了皇宫,过了几天权臣的瘾,不料却被亲信吕布所杀。董卓死了,后来汉献帝又落入了曹操之手。这位乱世枭雄得了汉献帝,于是玩起了挟天子令诸侯的把戏。在曹操那里汉献帝更是个傀儡,虽然他曾试图翻身,但最终却是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