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章太炎何时被幽禁于龙泉寺

章太炎何时被幽禁于龙泉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917 更新时间:2024/1/1 0:00:53

民国初年,袁世凯窃取共和。此举遭到不少爱国民主人士的反对,名士章太炎便是其中之一。他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袁世凯的不满。1914年初,袁世凯将章太炎关押到位于宣南的龙泉寺里。值得一提的是,章太炎的弟子黄侃,为了照顾章太炎的生活起居,还特意搬进了龙泉寺。

龙泉寺资料图

这是一段广为熟知的史实。不过,在学术界,关于章太炎到龙泉寺的具体时间,一直众说纷纭。流传比较多的说法是1914年的1月6日和1月7日。

据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物》1983年1期第125页说:“(1914年1月3日)过三天,他(注——章太炎)足蹬破靴,手执团扇,扇下系的勋章,来到总统府……当天晚上,他被骗到龙泉寺,幽禁在那里。”按这篇章的说法,章太炎是于1月6日晚软禁在寺里的。《燕都》1986年第5期的一篇文章指出章太炎被关押龙泉寺的时间是1月7日。文章这样写道:“章太炎弟子吴宗慈以亲身经历,在《癸丙之间言行轶录》中的记叙较翔实可信,并且涉及到袁党奉命将章太炎骗禁龙泉寺的经过。据说7号早上,出东辕门往后门进福泽门……说话间,驱马车一直拉到龙泉寺,随即将章太炎囚禁起来。”

以上报刊、杂志、弟子的回忆符合事实吗?笔者查阅了当年的档案。

1914年1月7日有一份档案:《内右一区警察署为将章太炎送至京卫军司令部暂行看管的呈文》。这是内右一区警察署署长郑际平在当天写的呈文:“窃于本月7日下午7时,据大总统府承宣处电知饬派得力巡警数名速来本府,劝令章太炎回寓,业经电报在案……遂即一同将章太炎劝出府门,乘坐马车至石虎胡同京卫军司令部内,交由该部人员暂行看管……”这份档案说明,章太炎于1914年1月7日关押到石虎胡同京卫军司令部,并非龙泉寺。

笔者还查到1914年2月3日的《京师警察厅训令(稿)》:“当经查明章炳麟精神瞀(mào)乱,拟暂交京师警察厅另择相当住室,妥为安置。”这份档案也说明,章太炎后又由京卫军司令部转押到京师警察厅。

笔者最后查到1914年2月21日一份档案:《内右一区警察署为章太炎移住龙泉寺的呈》。内容如下:“1月7日移住于石虎胡同京卫军司令部……探悉本月21日午前十时余,章太炎乘坐陆总长(注——陆建章)马车外出,又移居于宣武门外南下洼龙泉孤儿院。该处有本厅派巡长2名,巡警8名在彼照料。内右一区警察署署长郑际平,中华民国三年二月二十一日。”这份档案清楚地揭示了答案:章太炎被幽禁于龙泉寺不是1月7日,而是2月21日。

那么,章太炎在什么时间离开龙泉寺的呢?档案也有记载。查1914年6月17日的《龙泉寺守护所呈报章太炎移居医官住所情形》,该档案这样记载:“龙泉寺守护所巡长恩普谨呈为报告事。窃于本月16号,章太炎由龙泉寺移至本司胡同徐医官宅住宿。17号巡长奉令派巡警纪吉善等轮流在该宅门前左近看守。等情前来,为此谨呈。中华民国三年六月十七日。”大意是说,巡长恩普打了报告,章太炎于1914年6月16日移到东城的本司胡同,由纪吉善等人看管。

也就是说,章太炎从2月21日至6月16日,在龙泉寺幽禁长达118天。离开龙泉寺之后,章太炎并未获得自由。直到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去世,章太炎才被释放。

章太炎不畏强权的经历也鼓舞了很多人。鲁迅先生高度评价章太炎先生:“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还要大……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月港二十四将叛乱,明朝失败的海域和贸易治理的缩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自立朝开始就实行“海禁和朝贡”相结合的贸易制度。除了朝廷许可的部分外藩可以在规定时间、地点与朝廷通商。严禁私人下海并与外藩贸易,即“片板不许下海”。但在生计压力、利益诱惑下,从洪武时期沿海地带(尤其是福建地区)就频繁出现走私活动,而且愈演愈烈。为了严申海禁,朝廷采取了两项措施--内迁和保甲。内迁

  • 唐代年号,怎样变成江苏千年老地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年号”是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最早是由汉武帝创制的“建元”年号。此后,历朝历代,封建帝王都使用年号,有的在位期间使用几个或者十几个年号,有的在位期间仅使用一个年号。对于普通人来说,年号既熟悉又陌生,汉代到宋代的帝王年号并不广为人知,而明清两代年号却几乎家喻户晓,明代年号洪武、永乐、嘉靖、万历

  • 万历28年不上朝,不是因为贪图享乐,是因为他是残疾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清朝的皇帝是所有王朝中最勤政的皇帝,这点大家都是知道的。清朝的皇帝巴不得日夜加班开会,他们认为这样自己的国家才会发展的更好。在别的朝代呢很多皇帝也会时不时的进行上朝和大臣们商讨国家大事,但是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位皇帝28年不上朝了,同时这位皇帝在明朝的在位时间也是最长的。他就是万历皇帝。万历皇帝绝对是历

  • 礼仪之争——中西文化之间的第一次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下令当众销毁鸦片。1840年6月,英军封锁海口,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鸦片战争就此开始。1842年8月清政府派代表与英军议和,8月29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美国与法国见到英国铜锅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巨大的利益。因此,美国与

  •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晚年回忆:皇后沐浴从不用手,过程让人难以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宦官,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批特殊的人群,也俗称为“太监”,这些人群不能生育,一辈子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伺候好主子。他们最好是记性好又机灵,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主子,他们最大的光荣,就是被夸“贴心”,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他们对皇上皇后以及各宫娘娘们的情况都非常了解。太监在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部是被“阉割”的人,

  • 黄文弼:楼兰国历史略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楼兰国创始于何时,记载缺乏,无可征信。但其名称之初见于中国载记者,以汉司马迁《史记》为首。汉文帝四年(公元前一七六年),匈奴冒顿单于遗汉文帝书云:“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按当作三十六国,‘二’字恐误),皆以为匈奴。”此为记录楼兰名称之始。然此时汉朝对西域诸国情形尚不明晰。汉朝之首认识西域诸

  • 1934年南昌机场突遭大火,十几架飞机被毁,真凶竟然是航空署署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1934年6月,南昌机场突然莫名其妙地爆发了大火,蒋介石刚从意大利购来的十几架霞飞式轰炸机被烧毁,位于现场的最高官员、航空署署长徐培根被民众和记者团团围住。面对愤怒的百姓,徐培根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忍不住地流泪。这批被烧毁的飞机是用千万华侨的血汗,无数市民的积蓄,乃至妇女的首饰和学童的零花钱购买的。在

  • 清朝有位才女,科学成就非凡,国内知道的不多,国外却火了200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在清朝乾隆时期,出生了一位江宁府上元县(南京)的才女——王贞仪。她的名字,对于我们这些国人来说,可能并不熟悉。然而,她在国外却已经火了200多年。王贞仪,一个被历史遗忘的名字,但在科学领域的贡献却无法被忽视。她生于1768年,早于居里夫人近100年。才女的家庭背景,为她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她

  • 杜月笙发迹前,在黄金荣公馆抓了一个小偷,从此开始他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要说到杜月笙的一生,也许很多人都说,他一生最得意的事情是当上上海滩的老大,毕竟这样的地位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及的。不过,直到杜月笙晚年都一直念叨的却不是这件事,而是在他发迹前,还在黄金荣公馆里面当“小跑”的时候,替黄太太抓了一个偷鸦片的小偷。杜月笙的贵人,必须得提黄金荣。杜月笙非常机灵能干,所以在八股党

  • 此邻国由陈氏后人建立,只因手下大臣谋反错杀一人,成了中国一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毗邻中国众多邻国中,有这么一位奇葩邻国,自古便与中国的关系非常,也曾经一度成为中国的一个省。想必大家不难猜到,它就是在上世纪中期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越南。提起越南与中国的事情有很多,今天笔者带大家先了解越南如何成为中国的一个省。有关这个问题不得不提到胡季犛这个人,作为中国人相信很多人都是不认识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