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故宫文物迁徙历史:故宫文物经历了几次迁徙?

故宫文物迁徙历史:故宫文物经历了几次迁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79 更新时间:2024/1/15 12:47:22

2017年的年末,一档由央视制作的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刷爆了中国人的社交媒体。为庆祝故宫建成600周年,故宫博物院联合全国8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推出的这档节目,一经播出就唤起了中国人对于我们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共同回忆。

节目已经播出五期,就吸引了上亿观众收看,这场场关于中华文化一遗存的科普大会,让每一个看过节目的人们祖国对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充满了敬畏之情。

历史君作为一名有粗浅历史知识的中华文化守护着,每周都会定期收看节目,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节目中除了会讲述每个文物的前世传奇之外,还会讲述这件文物的今生故事。

文物是时间的承载者,是历史的记录人,是今人与古人即使相隔千年也能够形成情感共鸣的重要工具。它同样也是一个无言的讲述着,时刻为我们讲述着千年来它经历过的传奇故事。

今天历史君也作为讲述人,讲述一段让自己感动到落泪的奇迹——故宫文物南迁,这件在民族危亡的历史背景下,由一群普普通通的故宫人所创造出的奇迹,虽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但于是着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独特的感情和万分的珍视。

1911年底,统治中国近300年的清朝随着溥仪退位而终结,中国在满目疮痍中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华民国。

在北洋大臣和国民政府关于溥仪退位的谈判中,清帝退位仍居紫禁城,是达成协议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在民国初建的时候,紫禁城的一切依然属于满清皇室,而不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文化宝库。

在满请皇室在清亡后居住在紫禁城的近12年中,紫禁城内的很多文物被盗卖和破坏,引起了社会强烈的谴责。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并组建了一个由全国各界名流担任委员的“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组织人员对故宫内的所有文物进行鉴别了记录整理。

经过近一年的紧张统计,共整理出各类文物、书画、帝王后妃服侍、家具等等共9.4万个编号117万件文物,这些文物都是明清两朝近550年从全国各地收集而来的奇珍异宝、大量绝版书籍、文献档案都在其中。

整理后的刊出的物品被整理成《故宫物品清单报告》共6编28册。在整理过后,委员会宣布筹备设立故宫博物院,设置了古物馆、图书馆,举办了各类展览,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一时间全中国的文化大师和学者汇聚一堂,故宫博物院的名声也盛极一时。

1925年10月10日,筹备近一年的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普通国民开放。

这一天北京城万人空巷,人们争相进入这个几百年来的禁区,试图目睹这个神秘皇城的宝藏,全国各大媒体也纷纷将故宫博物院的开放列为当日头条,全国为之震动。

1928年北伐战争结束后,故宫博物院被南京国民政府接管,同年十月,国民政府颁布《故宫博物院组织法》,正式规定了故宫博物院归属国民政府。

当时的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文物集中点,也是荟萃中华文化精华的地方,但是好景不长,因为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刚以新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故宫文物,又要面临一次重大的考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迅速败退到关内,平津地区受到日军的直接威胁,华北不保,故宫博物院将搬迁文物的计划提升日程。

在1932年日军即将毕竟长城之时,故宫博物院决定对故宫内的精品文物进行打包装箱,运送到南京躲避战。1932年8月开始,打包工作陆续开展。

因为时间紧迫,只能挑选部分精品带走,这让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十分的为难。作为文物的守护人,他们很清楚故宫中的每一件藏品都是代表中华文化的精品,舍弃任一件都让人难过。

但是国难当头,人力物力有限,只能带走一部分,很多故宫的工作人员在挑选文物时更是不住地流泪。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民国四大美女最终归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民国的美女如云,从银幕前的电影明星、帷幕后的戏剧名旦以及交际场上的胭脂女郎便可略知一二。民国还是一个女性开始活跃的时期,大众评选的电影皇后、金嗓子也是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若要评选出“四大美女”来,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是:陆小曼、林徽因、周璇和阮玲玉。陆小曼《图说陆小曼》中说她“从此素衣服丧,绝迹于公开场

  • 顺治身为皇帝有最好的医疗服务 顺治为什么24岁就去世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清代众多的皇帝当中,顺治算是一个相对低调的,他的统治地位不如康熙那样震慑四野,不如他的勤奋和勤奋,也不如乾隆那样的花天酒地,一生不过二十四年,可谓是十分的短。按照常理来说,二十多岁的年纪,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身为一国之君,可以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可是顺治帝怎么会在风华正茂的时候就去世了,这和他当

  • 从1949到1976:为什么要搞人民公社,公知从来不告诉你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人民公社是我们的一个创举。它曾经是我们应对危机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想尽量避开意识形态来解释人民公社这一时代产物,原因在于你用意识形态去解释,总有人会以意识形态来挑战你。所以,我们现在从经济学角度来解释,从应对危机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解释。人民公社的产生,追根溯源在

  • 万历皇帝朱翊钧:推翻新政,20年不上朝,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276岁的大明王朝宣告灭亡,此时距离万历皇帝朱翊钧逝世仅过去了24年。现代有不少学者提出"明亡于万历"的观点,认为早在万历年间就已经埋下了明朝灭亡的祸根,那么四百年前的历史真相又是什么呢?昙花一现的"万历中兴"任何朝代的灭亡,都是多方面因素并行导致的结果,明

  • 金门炮战:打破美台勾连,用胆识和智慧,证明美军是“纸老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佩洛西窜台之际,华春莹曾引用毛主席“纸老虎”的论断,并顺便科普了一下,“纸老虎”论断是1946年美国记者斯特朗造访延安,毛主席和他交谈时,首次提出来的。毛主席称:“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震动。其实,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金门炮战时,毛主席又曾重提“纸老虎”论断,那么他为何为重提呢?

  • 90岁将军死于车祸,昔日战友寄来一张白纸,到底何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1997年10月23日,刚过完90岁生日的郭汝瑰将军不幸遇车祸逝世。一个月后,郭将军的儿子收到一封来自台湾省的信函,而信封中只有一张白纸,别无它物。早在80年代末,郭汝瑰“共谍”的身份解密后,台湾省舆论哗然,不少人都对他喊打喊杀。“郭汝瑰以国防部作战厅厅长之职,为国府‘运筹帷幄’之中,却让中共决胜千

  • 1954年劫持苏联油轮,俘虏49名船员,老蒋差点引发几国大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在1954年5月,有一艘来自苏联的货船从乌克兰出发,这一艘货船被命名为“图阿普谢号”,此行的目的地就是中国,要将船上的10000吨煤油顺利的运往中国,但是没想到的是在6月份的时候,蒋介石收到了来着美国的挑拨和唆使,在台湾巴士海峡突然劫持了这艘来自苏联的万吨货船,并且还劫持了船上49名船员,这究竟是怎

  •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解放后隐居寺庙30年从不洗澡,体面走完了余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人类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但是这些改变就像是一颗微不足道的珍珠,在无尽的世界里,开始和结束都在一瞬间。"这几个字里,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一丝苍凉,然而当我们回顾过去的时候,却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世界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无法阻挡的地步。无数年来,这个世界就像是一座巨大的机械,每一个人都是这座机械上的一枚螺丝

  • 刽子手行刑前收到死囚的贿赂,令人闻风丧胆的腰斩究竟有多痛苦?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人们很难想象古时刑罚究竟有多残酷,大名鼎鼎的腰斩让人们闻风丧胆,犯人在行刑之前甚至会笼络刽子手,只求在刑场上能给个痛快,以免遭受太多痛苦,由此便能看出,腰斩远比死亡更恐怖。部分史学家经过推究发现,中国古代刑罚表面是惩治坏人,维护正义,其实背地里颇有些报复的意思。春秋战国时期,腰斩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当

  • 1977年,一老农街上闲逛,突然被专机接到北京成为了将军,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你怎么想的我决定不了,但我是遵照上面的指令,我做的工作你也管不着”。洪学智气冲冲地对彭老总吼完,头也不回地就走了,只留下彭老总一人呆在原地,半天没有回过来神。洪学智作为建国的功勋者,已经很久没有人如此嚣张地对彭老总说话。可彭老总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洪学智的坚持,彭老总等一众司令部成员,才在敌人上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