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所谓民国“十年黄金时期”:1927年-1937年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

所谓民国“十年黄金时期”:1927年-1937年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1 更新时间:2023/12/19 2:12:15

提起民国时期,人们想到的往往是那个时期数不尽的人才子,是中国人民意识的觉醒,是冲破封建束缚下文人墨客之间的爱情纠葛。

1927年到1937年在历史上被称为民国的十年黄金时期,在当代人的评价中,不少人将这一时期称为中国思想、工业发展的开端,认为中国如果一直按照当时那个劲头前进,必然前途一片光明。

但同样有人对这十年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国民党拥护者的“洗白”之词。在这个十年中,中国经历了哪些事情,而国民政府又是怎样管理中国的呢?

放弃钢铁产业

衡量一个国家某一时期的实力要看经济,而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钢铁产业必然是其中的一个标志性数据。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钢铁产业一直都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对象,而东三省也在国家的政策下一度成为工业强省。而在民国所谓的“黄金十年”中,国民政府却反其道而为之。

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中国的钢铁产业起步相对较晚。1890年,中国才拥有了能够自主生产钢铁的汉阳钢铁厂。这家诞生于洋务运动的钢铁厂由清朝名臣张之洞主持建设。

厂内一共只有小高炉、小平炉和小转炉各两座,整体建设却花了整整四年时间。从那时起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的前一年,中国的钢铁总生产量为760吨,在这其中,还有600多万吨的钢铁是在日本侵华时压迫人民生产的。

而新中国成立之后短短七年时间内,中国的钢铁总产量就几乎是这五十年产量的两倍,可见国民党政府对于当时的钢铁工业有多么的不重视。

1927年,国民党上台时,中国的钢铁产量仅有3万吨,两年后,这个数字涨到了5万吨,而同时期的日本年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384.4万吨,而工业同样不发达的印度此时的钢铁生产总量也达到了中国的1.25倍。

钢铁产业不仅仅代表一个国家在经济上的实力,在战争时期更能反映一个国家在军事上的能力,枪炮弹药的生产无一不是要用钢铁的,中国大敌当前,国民政府难道不打算发展军业吗?答案是否定的。

蒋介石政府对钢铁的需求同样也是巨大的,但是国民党政府却没有打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比起自己辛辛苦苦地建设工厂,国民党的官员更希望轻轻松松就把功劳拿到手,最好还能有点油水可以捞,于是,从国外进口成为了许多国民党官员喜欢的生意。

一批钢铁从外国进口到中国,经过一次转手就可以捞到将近百分之三十的回扣,这样的生意国民党的高官自然趋之若鹜,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压抑了钢铁产业的发展。

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的钢铁产业还走上了下坡路。在洋务运动时期,虽然清政府落后无能,但是已经有一大批人意识到发展现代重工业的重要性,而在蒋介石在位期间,国民党的官员却把这一重要任务抛到了脑后。

遏制轻工业

由于中国本身就落后,再加上国民党高层想要捞点好处,在钢铁这样的重工业上,国民党采取了遏制的政策。而在中国相对发达一些的轻工业也同样没有受到国民政府的重视。

在中国的近代史中,专门提到过不少著名的民族企业家,他们是那个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国民政府作为主导资本主义社会的政府没有保护这些弱小的萌芽,反而成为了欺压这些企业的一份子。

根据民国当时《上海市年鉴》的统计,从1928年起,在中国注册的工厂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自身所占有的资本都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也就是说,国民政府接过领导的旗子之后,中国每年新建的厂子反而越来越少了,原来建起来的工厂每年也在不停地缩水。

而另一边,国民党政府还在对外吹嘘,自己这十年在工农业产值方面取得了7.7%的增长,这样大相径庭的数据都是由国民政府自己统计出来的,而这样“傲人”的成绩也是国民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与手段换来的。

1928年后,国民政府为了能够聚集更多的资金,在之后的6年中多次与多国政府进行谈判,进出口关税在这六年里前前后后进行了四次调整。

海关关税的升高使国民政府发了一笔横财,政府内部的资金短缺问题得到了缓解,尝到了甜头的国民政府开始货币伸出黑手,准备通过经济手段再赚一笔。

1935年11月,全国开始实行法币制度,将原本流通的银币更换为纸币,将货币与关税牢牢攥在手里的国民党政府此时已经掌握了中国的国家命脉,但这个政府并没有打算为自己的企业服务,相反,这些企业正是他们“欺压”的重要对象。

民国时期,荣氏兄弟是最为著名的一批实业家,他们家的面粉厂生意曾经也是蒸蒸日上。1902年,荣宗敬与荣德胜兄弟二人开始做起面粉的生意,一开始顺风顺水,在继续发展资本经济的中国,许多财力物力迅速聚集在了兄弟手中。

1906年,两人趁着面粉事业蓬勃发展,又开辟新的领域,进军纺织业,但是,兄弟两人的生活其实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光鲜亮丽。

在国民政府的打压下,两兄弟手下除了三家面粉厂之外所有的资产都被用于抵押贷款,而且这些贷款就像滚雪球一样在不停地提高,在这其中,九家纱厂的资产共为2200万元左右,1934年,这九家纱厂的负债就达到了2100万元左右,为了偿还这些债务,兄弟二人只得将这其中的二厂与五厂交给债券集团保管。

历史书中说,那时中国的民族企业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而国民政府正是在民族企业头上踩上一脚的人。

轻视军工产业

如果硬将上面两条国民党的敛财行为解释为战争需要,那么国民党轻视军工产业的事情就完全解释不通了。

在抗战时期,对于国家最重要的就是军工业,一旦一个国家不能生产足够的武器,需要依赖进口时,这个国家在战争就就相当于被外人扼住了喉咙。

阐明这一点最好的一个例子便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与越南之间的战争,在战争后期,中国与苏联之间恩断义绝,苏联转手就为越南提供了武器,支持越南与中国作战。

那时新中国还百废待兴,如果真的和苏联打起来可以说是毫无胜算,但是与拿着苏联武器的越南打,却顺利取得胜利。

这中间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越南自己又生产不了什么先进的武器,全都依靠苏联,而苏联没有办法供应足够的武器给越南,结果到了战场上武器供不应求,最后败给了中国。

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于军工按理来讲应该高度重视,但事实上,在1943年,重庆18家与军工紧密相关的铁厂倒闭了14家,为数不多的四家钢厂也有一家维持不下去,而其他的企业也并非一派热火朝天、忙碌生产的样子,机器经开着的场子不及整体的十分之一。

进口的兵器确实要比国内生产的先进,可是单靠进口的那点枪支弹药完全撑不起抗日前线队伍的需求。

同时期就连条件艰苦的共产党还要在黄崖洞建立自己的兵工厂,研发武器,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在军工方面下大功夫。

小结:

由此可见,一些人所鼓吹的民国“黄金十年”只是一个华丽的壳子,这十年间,国民党并没有有效地对国家进行治理,相反,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与手段将大笔的财富聚集在自己手中。

作为领导者,他们没有想明白自己属于哪个阶级,为谁服务,作为中华儿女,他们没有认清楚现在的社会究竟是怎样的,应该做什么。

他们打着拯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中的旗号,心中却全都是生意,这样的政府无法打赢仗、无法发展好经济,更无法治理好一个国家。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真正的历史是古代没有所谓的武林只有战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解读是个技术活,史书的最大功能是政治需求,给历朝历代做参照的工具书。今天的研究者也当它是工具书,但这是个意外。因此娱乐和其他需求都不是史书的本质。而读史出错也恰恰源于此。比如有人把春秋战国时期的能人列到武林中,然后还做了个比较谁更厉害。资料:一、春秋时代的武学高手1、专诸、要离、庆忌。2、养由基

  • 12张珍贵的历史照片,看完后又涨知识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这张照片是1967年10月8日在玻利维亚拍摄的,躺在担架上面已经牺牲的人就是领导古巴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格瓦拉。1966年到1967年间,格瓦拉一直在玻利维亚从事革命活动,他被俘虏后,玻利维亚总统下令处死了他。当时执行命令的士兵都不敢下手,后来他们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了由一个人去执行这个命令,站在后

  • 故事上联:“子龙长坂坡救主”,文人下联成千古绝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现在,虽说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对联在我们的生活中却越来越少见,也只有在过年更换自己家对联的时候才会见到。当下,人们对对联的重视程度已经大打折扣。相比于教育程度较低的古代甚至还大有不如。无论来往商贾,还是高门府邸中的朱紫贵人。都时不时能对上几个对联。有贩夫走卒耳熟能详的“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

  • 明知互市会给女真人给予生存的契机,为何明朝皇帝依然要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在女真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明帝国的历代统治者在某种程度上都或多或少的给予了其一定的帮助,这些帮助有的是明朝政府以东方大国的身份强行“丢”在女真人头上的,也有的则是以一种有目的的形式给予对方一定的支持,但总而言之,女真人在发展和崛起的过程中明朝统治者都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

  • 为什么朱元璋被称为“明太祖”,朱棣被称为“明成祖”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帝王将世系帝王的神位按照一定的制度移到远祖的庙宇中。这就是皇室迁徙制度。开国元勋根据与现任皇帝的远近,固定一个,移动六个。自土木堡事变后,明朝和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几乎灰飞烟灭,外朝只能靠文臣为支撑。这些文官集团的官员,大多是通过科举考试后成为官员的。他们往往遵循儒家经典礼仪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进

  • 银牌天使、不良人、太子冼马,15种古代奇葩的官名,很多人不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书籍和影视剧中会出现各种官职名称,常见的有丞相、将军、县令、尚书省、三公九卿等等,但也有一些很少有人知道的官名,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看看你知道哪些?一、银牌天使银牌天使这个官职最早由唐代设立的,也称银牌郎君,皇帝派遣使节去他国拜访或者到地方巡查时都会派一块银牌,使者所到之处就相当于皇帝亲临。银

  • 古代的这些官职,听着像是不入流的小官,实际上权力大得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看古代电视剧的时候都听到过很多文官的职位大家对这些职位也都不了解除了经常听到的宰相,侍郎和尚书这几个职位之外其他的就不是很了解不是很知道是什么,而你以为其他不常用的官位,以及他们的位置很低,权力很小,其实你错了,实际上它们的作用是非常大。在古代的时候,朝廷上的官职和今天的差异有很大的

  • 揭秘秦始皇去世前的三件灵异事件,至今无人能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以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这两种制度沿袭了几千年之久,是封建王朝建立的基础,而发明这两种制度的人正是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皇帝秦始皇,也正是自秦朝之后,中国封建王朝的发展正式步入了正轨。秦始皇也因此被后世的帝王所推崇,只可惜这样一位传奇的帝王并没有在位多

  • 古代的窗户纸真的一捅就破?又如何防止被偷看?古人:你想屁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朋友们,现在让你回想一下,你来到这个人世间,又有多少个年头了呢?一晃眼,十几年或数十年就过去了,再一晃眼,可能人这一辈子也就走过了吧。而人不过是匆匆忙忙来到世间,度过数十个年头罢了,人类存在着人世间,才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呢!且不说人类,也不只说着我们目前的生活,就说过去的古代吧,古人的生活与我们相差还

  • 古代男子不是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女孩,而是迫不得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男子为何都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女孩?其实这并不是古代的男子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女孩,实则另有难言之言。大家都知道,十三四岁的女孩根本就没有时尚完全,都还只是一个孩子,但为何他们的父母却要如此着急的要将她嫁出去呢?这就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在古代衡量一个地方的国力的主要因素就是人口,统治者为了人口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