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预”言家刘伯温:不光是活在民间传说中,更活在古代文学上

大“预”言家刘伯温:不光是活在民间传说中,更活在古代文学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922 更新时间:2023/12/30 18:26:38

明朝永乐皇帝的电视剧《山河月明》,一众老戏骨的戏技真是棒棒的,就可惜开国军师刘伯温的戏份太少,在各大历史节点一晃而过就匆匆下线了。好在不多的镜头,也仍然拍出了这位智慧谋臣的睿智深刻,正符合我对刘伯温这个历史人物的猜想。

在历史上,神机妙算的明代开国军师。说到历史上神机妙算的军师谋臣,敢跟诸葛亮来相提并论的,估计也就是明朝的刘伯温了。所以有云:”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刘伯温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智囊作用。

在民间传说中,神乎其神的“大预言家”。因为他精通星象推理,在民间传说中,更是被传成了一位神乎其神、能掐会算的占卜家、预言家。他所写的《烧饼歌》,用四十余首隐语歌谣,隐晦地暗示了大明帝国后六百年的气数和命运,成为在民间流传相当广泛的古代“十大预言”之一。

可是,如果只是把刘伯温看成演义小说中“近妖”的军师、预知未来的占卜半仙,未免流于浮夸和戏说。要知道,这位小时候是“牛娃神童”、大了是开国智囊的顶级谋臣,在我们的古代文学史上,在孩子们的大语文考试体系中,重要性也是大大的。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篇著名的政治寓言散文。这句人人皆知的俗语,正是出自刘基的《卖柑者言》。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剖其中,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乎?甚矣哉,为欺也!”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闻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予默然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这个故事说的是什么呢?市场里有一个擅长储存东西的人。他能将柑子储存很久,在没有柑子的季节里拿出来高价贩卖。有人重金买来一个外表金黄,色泽喜人的柑子,剥开一看里面都是坏的根本不能吃。这就有了上述“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这番话,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深刻讽刺了有名无实者的丑恶嘴脸。这篇也被选入清末文选《古文观止》当中,成为两百年来私塾中必须背诵的经典篇目。

而寓言题材正是文言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先讲一个简单明了的生动故事,再提出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寓言这一重要的文学体裁,几乎贯穿了孩子们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的整个古文学习阶段。比如在初中教材中,就有来自《吕氏春秋》的《穿井得一人》,《列子》的《杞人忧天》、《愚公移山》,欧阳修的《卖油翁》,纪昀的《河中石兽》,庄子的《北冥有鱼》、韩愈的《马说》,还有高中课文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等等。

它内容或是讽喻,或是教训。文章结构简短有力,多使用借喻手法,让深刻的道理在简单中体现出来。文言文寓言,是孩子绕不开的学习与考核的重要内容。著作《郁离子》,是中国寓言文学上的里程碑式作品。刘伯温有一部寓言文学集《郁离子》,正是是中国寓言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

这部专集受到了先秦寓言、韩愈寓言、柳宗元寓言的影响,在文字上很有《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风格,在内容上则继承了柳宗元寓言的“社会讽刺性”和“踔厉风发”的特点,且更加广泛,气势更强烈。我们经常在课外教辅上会读到一篇寓言《工之侨献琴》,正是出自这部《郁离子》。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文中以工之侨二次献琴的不同遭遇,揭露了社会上评价、判断事物优劣仅凭外表,而非考究内在品质的现象,告诫人们切不可被表象所迷惑、蒙蔽。

“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刘伯温是元明之际一位举足轻重的诗文大家,诗文古朴雄放,力主讽喻之说,重视时代风格,他经世致用的文学思想,对于扫荡元末文坛的纤弱,为明初新文风的振起,在理论上起了开道的作用,甚至为晚明讽刺小品的勃兴起到了先导作用。他与宋濂、高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他更是明初”浙东四夫子“之一,另外三位的是宋濂、章溢和叶琛,全部都是当时著名的大儒,明朝开国的智囊团。所以,智慧的刘基,既是一位精通星象推理的“大预言家”,又是一位文学卓著、哲思深刻的“大寓言家”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历史上最牛老丈人独孤信,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557年,北周大冢宰赵贵府中,传出惊天动地的厮杀声,赵贵怒目圆睁地喊道:“独孤信误我!”可惜悔之晚矣,他举起利刃,奋不顾身地朝权臣宇文护砍去,却被围攻的军队瞬间淹没,宇文护冷冷一笑:“一个不留!”赵贵口中的独孤信,乃西魏的“八柱国”之一,也是当朝外戚,年轻时,为了躲避北地战乱,投奔起兵的葛荣。尔

  • 白鹭洲“藕香居”的前世今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民国时期,南京白鹭洲公园曾有一座著名的景观建筑——藕香居。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始建至今,这处景观至少改变过四次面貌,最后一次还挪了地方,以致现在鲜为人知。水中茅屋“藕香居”(约1924-1935)白鹭洲公园的前身为明成祖朱棣的皇后(明中山王徐达之女)赐予娘家的一块菜园,初名“徐太傅园”或“徐中山园”,

  • 55年瞿秋白被葬入八宝山,宋希濂狱中痛哭不止,主动坦言当年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当中国人民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时,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发生了战争,从这场战争中人们也意识到,战争的危机从未真正地消除过。晚清时期,积贫积弱的中国成了列强眼中的肥肉,人人都想从这里分一杯羹,从此中国人民历经了近百年的屈辱历程。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上,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 陈友谅是如何架空并控制天完政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天完政权迁都汉阳后,丞相倪文俊专权,企图杀徐寿辉降元,事败,被部下陈友谅杀死,天完实权由陈友谅掌控。徐寿辉徐寿辉,湖北罗田第一美男子。由于在做布贩时经常被元朝官吏勒索,对朝廷十分不满。看到红巾军壮大的气势后,徐寿辉开始宣传明教。还找来两个帮手:麻城铁匠邹普胜;江西和尚彭莹玉。几个月后,徐寿辉在大别山

  • 49年败逃时,这位国民党高官违抗命令,把一座城市完整地保存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相信很多观众都知道,在一九四九年的时候,新中国即将成立,蒋介石并不甘心失败,他将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国民党将士们,纷纷召集到了南方地区,企图凭借这些兵力负隅顽抗。在撤退的过程当中,蒋介石也为他们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把工业设施破坏掉,防止落入新生的人民政权手中。也正是在那段时间当中,驻守山东省青岛市的刘安祺

  • 17部经典老电影,1980年上映,至今难以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1980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电影事业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是年,新中国第一部侦探片《405谋杀案》上映,讲述70年代末,我公安人员根据一起谋杀案件,挖出反动分子的故事。这也是我国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影片,很难想象在当时电影票很廉价的情况下,是如何实现的。在广大农村地区,当时电视机还没有普及

  • 我国历史上的“三大谜团”:正因为如此神秘,专家们直到现在才找到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是著名的没有人物的武则天纪念碑。相信大家都知道武则天,这位千百年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有过很多丰功伟绩。人们可能会认为每个皇帝在临终前都会命人将他一生的丰功伟绩刻在自己的墓碑上,但武则天却恰恰相反。这一举动毫无意义,以至于没有人能真正解释武则天为何无言立碑。一个有着如此良好发展潜力的国家,本该对

  • 1933年,胡适住院,妻子推门而入,却见昔日伴娘,正把脸贴在丈夫胸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1933年,胡适生病住院。妻子江冬秀去看望,推门而入时,却看见昔日的伴娘曹诚英,正把脸贴在丈夫的胸膛。江冬秀脸色一沉,夺门而去。没想到她之后的做法,让胡适目瞪口呆,迷途知返。江冬秀与胡适,14岁就定下了娃娃亲。对此,胡适十分不满,可江冬秀却一往情深。胡适借口读书,动不动就要退亲,幸好老母亲坦荡公正,

  • 1831年,奕纬因师傅管教太严,对师傅吼道:“以后我就是皇帝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1831年,奕纬因师傅管教太严,对师傅吼道:“以后我就是皇帝了,等我当了皇帝,第一个杀的就是你。”师傅听后,害怕地向道光皇帝告密。听闻儿子如此狂言,道光帝怒从心起,马上对太监下令:“你们,速去把大阿哥叫来,就说朕有急事同他商议。”不知所以的奕纬听说父皇急召自己,高兴得喜上眉梢,马不停蹄的赶往了书房。

  • 1个扫兴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刘伯温,被神话了。00上一篇《刘伯温比李善长,谁厉害?》中,老王简单交代过,刘伯温在世的时候,地位比不过汪广洋,更比不过李善长。甚至,还不如宋濂。感谢伙伴们的留言反馈:那刘伯温是怎么成的现在后世的印象的呢?01刘伯温考取了元廷的进士,后来升任江浙儒学副提举,主管学校事务。刘伯温可能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