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战役:大明王朝的哀歌,萨尔浒之战,三路明军为何皆败?

中国古代战役:大明王朝的哀歌,萨尔浒之战,三路明军为何皆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062 更新时间:2023/12/18 14:42:48

公元1619年2月,大明王朝关外白雪纷飞。然而一场大战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明朝派出四路大军围攻后金都城赫图阿拉)

萨尔浒之战

战争背景

自万历朝鲜战争时后明朝国力衰弱,对东北女真部落管辖松懈,瞅准时机的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趁势崛起,统一女真各部。(叶赫部除外)

努尔哈赤终于在西元1616年建国后金,宣布独立。后金受地域限制,只能向明朝领土掠夺,扩展势力。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由入侵明朝。此时明王朝关外机动兵力只有2万左右(多为陈兵旧器)。抚顺,清河等军事重镇,被后金军队陆续攻陷。

后金攻陷抚顺、清河路线

后金对大明王朝的无情藐视,彻底惹怒当朝万历皇帝,他发誓要将努尔哈赤的后金政权踏平,以正朝纲。萨尔浒之战由此拉开帷幕!

大明王朝战争动员

1.万历皇帝委任兵部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全面负责辽东防务。大明朝廷为达到军力完全制衡后金,朝廷特从川、甘、浙、闽等省抽调部分士兵增援辽东前线。同时命令女真叶赫部和朝鲜军队出击驰援。

明朝火器部队(动画效果)

2.经过长时间战争,筹备辽东战场的明军集结完毕,共10万余人(说20万,号称47万)。不过因为粮饷不足,部队无法开拔。朝廷为达到进军目的,先拨款25万两白银,后从加征辽饷缓解财政压力。

大明王朝战略计划

杨镐及其同僚商议确立“

兵分四路,分进合击。集中兵力,攻打后金

”的战略决策。万历皇帝予以通过,便不断催促杨镐出兵。

辽东经略杨镐集结兵马会师辽阳并进行誓师。因为天降大雪,出兵日期延期至2月25日,明朝四路大军终于向后金都城赫图阿拉进军。

明朝西(中)路大军(抚顺路),从沈阳出抚顺,进攻赫图阿拉。

明朝北路大军(开原路),从开原往南进攻赫图阿拉。

明朝东路大军(宽甸路),从宽甸往西进攻赫图阿拉。

明朝南路大军(清河路),从清河往北进攻赫图阿拉。

明朝四路大军行军路线

四路大军进军战况

西路大军以杜松为主将,率军3万人。自2月29日从沈阳出发,星夜举火把急行军。

杨镐命令他二月初二进驻鸦鹘关,建立防线。杜松军队行至浑河时不接受下属宿营建议,想要冒进取功。没办法,明朝军队只好骑马过河,没想到努尔哈赤早料到明军渡河。并早已将上游堵截,等杜松军队过河一半时,突然决堤引河水。浑河水位线猛涨,杜松军队被淹不计其数。

明朝西路军行军路线

杜松军辎重部队因为河水水位线过高,只好放弃渡河,待时机成熟时,再向杜松主力军队靠拢。杜松撇下辎重部队后,下令急行军,将三万军队一分为二。其中两万人进驻萨尔浒大营,杜松率其余一万人驻守吉林崖。

努尔哈赤得知杜松军队分军,他急忙率领麾下八旗骑兵向杜松部攻击。其中两旗围攻吉林崖,主力六旗围攻萨尔浒大营。经过几个小时的惨烈厮杀,明军步兵完全劣势于善于骑射的后金骑兵,全营溃败。明军损失惨重,血染浑河沿线。

后金骑兵(动画效果)

杜松得知萨尔浒大营已被攻陷,大为震惊。他急忙布置军队固守吉林崖。努尔哈赤汇聚得胜的六旗骑兵,合成八旗主力,强攻吉林崖杜松大营本部。最后,杜松力战殉国,所部官兵全军覆没。

三月初二,明朝北路军马林所部行至尚间崖一带。斥候来报,杜松所属军队全军覆没。

马林倒吸一口凉气。他与参将商议后,决定把军队一分为二进攻后金。防备大军遭合围歼灭,马林率部驻守尚间崖一带,另一部由副将统领潘宗颜率部驻守裴芬山。

明朝北路军行军路线

不过,明朝西路大军还留有龚念遂部的辎重部队。因为留在浑河,未受攻击。辎重部队副将龚念遂率军驻守额珲鄂漠,与其余两路明军形成“品”字型攻势。努尔哈赤知道所部八旗兵力不足,绝对不能分兵进攻。于是,他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先围歼尚间崖的马林部大营。同时派出少量骑兵佯攻额珲鄂漠、裴芬山。马林所部战车很快被机动力极强的八旗军队歼灭,马林率领数名亲信仓皇逃跑,其余军士全部殉国。

明朝骑兵

尚间崖、裴芬山两营明军,很快也被八旗骑兵突破防线,悉数歼灭。至此明朝北路军、西路军全军覆没。不过明朝南路,东路大军势力庞大,依然有机会吃掉后金军队。

因为南路军队行军缓慢,努尔哈赤决定先攻击明朝东路军刘铤部。

三月初四,努尔哈赤与代善率领八旗军队进驻

阿布达里冈

伏击山谷两侧。大雪依然不减,天寒地冻,部分士兵几天未进食,战力低迷。

努尔哈赤担心刘铤停军整顿,造成自己兵力战线无法顾及南路明军。他命令一部分八旗将士穿上杜松部明军衣服,混入刘铤军队。假明军狡称杜松军队即将到达赫图阿拉,希望南路明军快速合围。

明朝东路军行军路线

这时,贪功的刘铤决定命令明军继续沿山谷行军,行至瓦尔喀什旷野地带。代善,努尔哈赤率领伏击的两侧军队乘势攻击河谷地带的明军,受地域限制,明军火炮部队未能发挥其优势。明军被切成几段,分割包围歼灭。刘铤率部急忙突围后撤,遭到八旗骑兵埋伏,刘铤力战殉国,所部军队亦全军覆没,策应的朝鲜军队全部投降于后金。

值得一提,明朝南路军李如柏部因为行军缓慢,未遭到努尔哈赤攻击。此时,在沈阳坐镇指挥全局的杨镐,得知三路明军皆败。他急令剩余军队撤军,李如柏率部顺利逃回清河。至此萨尔浒之战经历五天,明军大败。一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后因受官场弹劾,李如柏无奈自裁。

南路军撤退路线

反思(明军惨败的原因)

按古语说法:日月风云,天阵也。山林水泉,地阵也。兵车士卒,人阵也。

明、后金对峙路线

1.天阵(天时):农历二月份,关外大雪,天寒地冻。明军多为南方部队,不适应作战环境,导致失败之一。

2.地阵(地利):受关外山峦密林地域限制,明军装备优势(火器、战车)大打折扣。作战艰难,导致失败之二。

3.人阵(人和):四路总兵有行事鲁莽,急功冒进,贪生怕死,不能协同作战。致使合围失效,导致失败之三。辽东经略杨镐指挥不当,无法掌握全局。

4.兵阵(战略):四路明军未在有效的时间对后金军队形成合围,致使两翼暴露,后金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导致失败之四。

萨尔浒之战,明朝损失大量青壮年军丁,粮食辎重,武器装备,还有三百余名随行文武官员战死沙场。

萨尔浒之战对于大明王朝无疑是颜面扫地,大明权威受到后金戏谑。以至于明朝对于辽东地区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辽东战场主动权从此易主,萨尔浒战役奠定了明清历史的转折基调。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曾给各省改名,名字一个比一个搞笑,看看你家被改成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太平天国运动可谓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然而,除了起义的激进和壮烈之外,太平天国还曾在其短暂的统治时期,为各省和地区进行了一场名副其实的“改名大会”。这场“改名大会”不仅改写了地名,还将人名和称呼涉及其中。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改名故事,看看你的家乡在太平天国时期被改成了什么样子。一

  • 实力强大的东北军,在西安事变后,怎么销声匿迹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东北军的前身就是张作霖建立的奉军,在北洋军阀时代,这可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军队。正是基于背后的实力,所以张作霖才几次三番地打进关内,成为北洋政府的末代统治者。不过在惨败给国民军后,张作霖败退东北的路上,被日本人炸死了。张学良接班后,通电全国,宣布接受南京政府管辖,这也是东北易帜。随后奉军改编为东北军,开

  • 主动退位还是被逼下台?扒一扒明朝第一位废后胡善祥的坎坷人生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历朝历代,皇后作为一国之母,协助皇帝管理后宫,身份地位极为尊崇。皇后是否贤德,也是判断皇帝是否贤明,乃至国运是否昌盛的重要指标。故而历朝以来,皇帝对于废黜皇后都是慎之又慎。今天笔者就想谈一谈大明王朝的第一位废后,明宣宗朱瞻基的原配胡皇后。这位以“贤”著称的皇后,一路上千辛万苦地从太孙妃、太子妃再成为

  • 夏朝明明有文献记载,可为何西方学者却一直不承认?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中华文明的开端。但西方学者却一直不承认夏朝属于古文明,甚至认为夏朝是不存在的。那么西方人为何不承认夏?众所周知,现代考古学的文明界定标准是由西方人制定的。西方人判定文明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成熟的文字系统;一个是大规模建筑群,也就是城市;后来中国人又加了一条青铜器。按

  • 从宫女到皇后的距离有多远?对她来言,就差太监犯一次错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自古对于皇上来言,总会定期或不定期的,从皇宫内放一批宫女出去,自然也会再选一批入宫,如此循环运转,保持皇宫内的新鲜血液。汉朝虽初建也是这种模式,不过这事基本上都是由皇后主持,皇上很少管的。吕后身为有史以来第一位皇后,也曾主持过释放宫女出宫的事,但跟后来不同的是,这次放出的宫女,是被派往各地皇子的封地

  • 从英主到昏君:明英宗形象嬗变探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多位皇帝历史形象不佳,连带影响了后人对明朝历史地位的评价。然而他们在明清史籍中的形象前后并不相同,而是存在一个演变历程。最典型的案例非明英宗莫属。他在明清史籍中由最初近乎尽善尽美的英主,渐变为功过参半的中主,最后定型为始终昏聩、大权旁落的昏君。一、英主:《明英宗实录》对英宗形象的塑造明英宗朱祁镇

  • 历史解密:杨坚的皇后有什么过人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文献皇后独孤氏,名伽罗(公元543——602年),隋朝云中(今大同)人,周大司马独孤信之七女。独孤信见杨坚相貌奇伟,器宇轩昂,故将伽罗女许配为婚,时年十四。隋文帝即位之后,封为文献皇后。文献皇后柔顺恭孝,谦卑自守,很受隋文帝宠爱。文帝上朝时,她与帝同辇而进,至阁乃止。候其退朝之后又一起回宫,同吃同乐

  • 从建文到永乐,朱允炆为什么要削藩?朱棣篡位后又会如何对待藩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四月,荆州湘王府。看着前来捉拿自己的朝廷官兵,29岁的湘王朱柏一脸淡然,只是紧紧握住王妃吴氏的手,把最后的温柔给了这位心爱的女子:苦了你了。吴氏是开国元勋靖海侯吴祯的女儿,可不是只会哭哭啼啼的寻常女子。一颦一笑之间,夫妻二人心意已通。湘王府中燃起了熊熊大火,很快便将朱柏夫妇

  • 祖宗十八代都指啥,长见识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上序称谓:生己者为父,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下序称谓: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

  • 他曾血战台儿庄,远征缅甸,最后却成了,大陆最后一位落网的国军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1907年的江西临汾,在当地一官宦家庭,诞生了一位男婴,取名叫:郑蕴侠!他的父亲曾留学日本,是东京大学的高材生,同时还是同盟会员,在孙中山的大元帅府内任职。出生在如此得天独厚的家庭内,郑蕴侠简直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长大后他先是考入上海法学院,跟着又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跟林彪、张灵甫是同期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