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珍妃被逼跳井死的冤不冤?看了珍妃做的事,简直触碰慈禧的底线

珍妃被逼跳井死的冤不冤?看了珍妃做的事,简直触碰慈禧的底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571 更新时间:2024/1/4 19:19:09

现在很多人去故宫参观时必去的一个地点就是珍妃井,珍妃正值妙龄之际却被逼投井身亡,也是令后人感慨万分。千百年来,对于珍妃投井一事饱受争议,很多人觉得慈禧逼迫珍妃投井实属歹毒,却不知珍妃的红颜薄命都是她自己作的。

珍妃可谓是光绪皇帝的“知音”,是光绪皇帝最宠爱的妃子。历代皇帝到了年纪都会进行选妃建立三宫六院,在珍妃十三岁时恰逢宫中选秀,她与十五岁的姐姐瑾妃便一同步入了高墙宫闱中。光绪皇帝册立了不少妃嫔,且选了隆裕皇后作为自己的妻子。隆裕皇后其实是慈禧的亲侄女,不过因为隆裕皇后相貌平庸,再加上光绪皇帝知道她是慈禧安插在他身边的探子,所以并不喜欢他这位大表姐。

反观十三岁的珍妃长相清秀且活泼靓丽,光绪皇帝自然被珍妃给吸引住了,自此便对珍妃尤为宠爱。不过珍妃并未满足于光绪皇帝的宠爱,反而恃宠而骄干预朝政。光绪皇帝一直被慈禧打压,虽有远大抱负却无法施展。珍妃在得知光绪皇帝的想法后非理解他,并支持他大胆去实施。这不就是明摆着与慈禧唱反调吗?慈禧得知后非常不满,认为珍妃在挑唆皇帝与她离心。

后来珍妃为了支持光绪皇帝,便开始学习慈禧干涉朝政,拉拢官员、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使光绪能够与慈禧抗衡。慈禧太后发觉后并未直接捅破,而是发现了珍妃的秘密。珍妃本身就花钱大手大脚,对宫中的宫女太监也尤为阔绰,不过妃子的俸禄根本无法支撑如此大的开销,胆大的珍妃心生卖官鬻爵的愚蠢想法,慈禧得知后便下令严查,珍妃却不知悔改称自己是效仿慈禧女人干政。

珍妃不知道的是慈禧非常精明,慈禧卖的官多是虚职,而珍妃此举可谓是触及了慈禧的底线。本身慈禧珍妃两人就不对头,现在积压很久的矛盾直接触发,加上八国联军入京,慈禧不愿带她走,又担心她被列强侮辱,所以才会逼珍妃跳井自杀。这样想来,慈禧的所作所为虽然狠戾,但是珍妃死的却也不冤!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康有为提倡“一夫一妻”,却娶6个老婆,除了漂亮,这1点真是“老不羞”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谈及近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不得不提的就是康有为。康有为这个名字起的很好,男人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康有为确实做到了男人应该有所为。康有为能够登上历史的舞台,还是因为他“公车上书”。甲午海战之后,清朝在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这个消息传回本国之后,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康有为当年也是一个热血青年,想要一

  • 曾国藩看病的药方,却成家训流传了下来,影响了曹德旺50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人在不同阶段,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境,这些困境或许与人际、家庭、教育、职场……有关。总得来说,没有人能一帆风顺,普通人也好名人也罢,都经历过或大或小的困境!而身在困境,如何“自救”,将成功人士与普通人区分开来!所以,身处困境不可怕,采用什么方法解决是关键!说起曹德旺,他虽没有马云、任正非这些商业大佬出

  • 司马光砸缸都知道,但水缸里的小孩是谁?难怪老师不敢跟你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据《宋史》记载:“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史书一字千金,短短几个字就描写了司马光救人的过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在下就不重复了。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是有两个主人公的,一个是砸缸的司马光,一个是落水的小孩,很多人都知道司马光,那么缸里落水的小孩

  • 秦桧跪了千年,为啥他老婆也跟着下跪?其实,秦桧老婆比他更可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这句话出自《西湖游览志馀·佞幸盘荒》,是秦桧说的一句话,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东窗事发”。东窗事发的意思是不可告人的事情泄露了,已经藏不住了。那么东窗事发究竟指的是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呢?这件事情就是秦桧和他的老婆密谋杀死岳飞。众所周知,秦桧是杀死岳飞的凶手,而他的老婆王氏是帮

  • 成吉思汗减少杀汉人,多亏了这个道士,金庸还把他写进了《神雕侠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主要分为全真教、茅山教、正一教等。在道家中出现了很多一代宗师,如张道陵、张三丰、丘处机等,他们济世救民,心怀天下。乾隆曾说:“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乾隆所说之人不是别人,正是丘处机。丘处机是全真

  • 李定国:大明王朝最后的军神,逼得清廷一度想放弃南方七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李定国,陕西人氏,家境贫寒,幼年父母皆亡。十岁时,为了生存,李定国自愿加入了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后来,在一次军营视察中,张献忠见李定国相貌不凡,双目如炬,认定此子日后定非凡人,便收养做了义子。李定国10岁上战场,经过张献忠的历练和培养:待到17岁时,便能独自领兵两万,跟随张献忠攻打河南和湖北:待

  • 包拯离世后,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御猫展昭去哪里了?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记得以前有部电视剧的主题曲是这样说的,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说的正是包公包拯。影视剧形象里的包拯又被称为包黑炭,常以面黑但是额上有月牙的形象出现。包公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堪称古代黑暗官场的一股清流,就像歌词提到的那样,铁面无私辨忠奸。包拯为无辜贫苦百姓主持正义,不畏强权,正是因为如此,他深

  • 《四知》第十八期 ‖ 咸阳人杨良瑶:先于郑和最早下西洋的外交使节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传统学术界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因而郑和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节。但是,根据泾阳县近年新出土《唐故杨府君(良瑶)神道之碑》(现藏泾阳县文庙)的记载,我国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节应是唐代中后叶的杨良瑶。杨良瑶,字良瑶,原籍弘农郡人,后落籍唐京兆府云阳县龙云乡,即今陕西

  • 马未都:司马光没有砸缸,宋朝烧不出大缸,结果被一成语狠狠打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如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而这个故事背后所体现出的聪明才智,更是让无数人佩服不已。然而,近日,学者马未都却提出质疑,认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并不真实,因为宋朝根本烧制不出大缸。这一观点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有人表示认同,也有人提出质疑。那么,马未都的观点是否站得住脚呢?让我们一起探讨。首先,我们来

  • 宋仁宗要废后,大臣不同意,皇帝伸出脖子“看看她给我挠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自古帝王家婚事,都是身不由己。汉初,吕后为了巩固皇权,把自己的亲外孙女张嫣,嫁给了自己的儿子汉惠帝。汉惠帝终其一生也没有碰自己的亲外甥女,也没有因为不喜欢而废后。张皇后死后还是处女,被民间奉为“花神”。汉武帝金屋藏娇,娶了陈阿娇,把自己推上了王位。陈阿娇仗着窦太后撑腰,蛮横跋扈,太后死后,武帝找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