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电影《满江红》:历史叙事与价值情怀的变奏曲

电影《满江红》:历史叙事与价值情怀的变奏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741 更新时间:2024/1/7 13:34:40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电影《满江红》上映以来,票房领先,热议不断。从内容上看,它展示了岳家军和秦桧的对抗,但从没说自己是历史剧,片头也强调“故事纯属虚构”,因此没必要苛求它必须符合历史逻辑。

虽然是在历史线上虚构的故事,但并不妨碍它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叙事和大众教育元素。相反,电影极力渲染的,恰恰是基于历史常识基础上的家国情怀和文化传承。其历史背景,可以三个关键词概括之。

其一,“刺杀”。历史上的秦桧确实遇刺过。就在岳飞死后八年(1150),秦桧乘轿途经临安的众安桥,遭遇殿司低级军官施全袭击。然而,行刺失败,秦桧受惊但毫发未损。

对于施全的刺杀动机,有两种记载。

一是清代学者徐乾学在《资治通鉴后编》所述,施全反对议和,主张为岳飞平反昭雪,指责秦桧“举天下皆欲杀虏人,汝独不肯,故我欲杀汝也”。

二是南宋学者李心传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所述,对金议和后,军人不得封赏、客死流亡之事时有发生,因而施全“潜携刃伺桧出,乞用兵因而鼓众作过,若不从,则害桧”。即逼迫秦桧对金用兵,达到提高军人待遇的目的,如若不从,则刺杀之。

施全行刺失败,被处以极刑。他的死,代表了两种相向而行的社会呼声。那就是昭雪忠臣,诛杀奸臣;重整军队,精忠报国。电影中行刺秦桧的情节设计,与施全案有几分相似。

其二,“小人物”。电影讲述的虚构故事发生在岳飞死后四年(1146),围绕金国礼仪官遇刺事件,展现了一众小人物的挣扎和斗争。在历史上,南宋与金的斗争,绝不仅仅是大人物之间的纵横捭阖,在诸多关键时刻,诸如施全这样的小人物起了重要作用。

比如狱卒隗顺。在岳飞含冤遇害后,他连夜将遗体冒险背出临安城外,偷埋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为日后辨认,他还把岳飞佩带过的玉环系于遗体腰下,在坟前种了两棵橘树。其后多年,隗顺守口如瓶,直至临终方告知其子。几年后,岳飞遗体得以迁葬西子湖畔。

再比如牛皋,投军之前只是靠卖柴为生的樵夫,唯有力气大和射猎准,妥妥小人物。参军后一跃成为猛将,出生入死,屡立战功,为岳家军书写了传奇。岳飞蒙冤后,他坚决反对议和,拒绝阿附权臣,而遭秦桧设局毒死,将精忠报国进行到底。

其实早年的岳飞何尝不是“小人物”。正是在靖康之变、宋金对峙血与火的考验中,从一介农夫成长为带兵统帅,书写了“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豪迈气概,发出了“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的最强呐喊。

每个“小人物”的故事组合起来,便是岳飞的高大形象。因此,电影《满江红》没有出现岳飞,却让“岳飞”在每个人物的身上无处不在。

其三,“顶层考量”。秦桧为什么要执意求和?为什么要害死岳飞?密信送到京城,宋高宗就一定会干掉秦桧吗?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从来就没停过。不过,主流观点的结论,基本是站在结果看原因,站在今人看古人,站在现实看历史。

位居决策顶层的宋高宗,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维度,跟岳飞是有差别的。

他看到的是,南宋立国不久,以半壁江山的财力,不但难以支撑旷日持久的战事,也扛不住金人几次三番的“搜山检海”。

他看到的是,战事连绵不绝,武将们坐拥重兵,各有防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渐有失控之势。这与主张“重文轻武”、“以文制武”的“祖宗之法”颇多不符。

因此,在抗金斗争局面好转后,宋高宗决心“见好就收”,求得和局,并削夺武将兵权。岳飞、韩世忠的“鸟尽弓藏”,是南宋社会为这些高级将领“量身定做”的必然结局。

秦桧的所作所为,既有宋高宗的授意,又包藏小集团的私利。求和,既有秦桧的“通敌”算计,又确保了南宋的偏安一隅。

作为文艺作品,电影《满江红》要讲故事,更要展现其正面价值观和大众教育元素。

——理想。一众小人物,职业各异,戏份各异,为了同一个理想聚合在一起。刺杀秦桧只是理想之一,更重要的是扩大岳飞的影响,传承岳飞的精神。全军共诵《满江红》的场面、秦桧替身也爱国的剧情,看似清奇,但表达的却是精忠报国无处不在的价值取向。

——奇想。小人物们之间,有战友间的托与付,有兄弟间的恩与怨,有夫妻间的泪与痛,夹杂着跌宕起伏的剧情、曲折反转的人设、抽丝剥茧的真相、徐徐放大的格局,将友情、亲情、爱情刻画得细致入微。舍小家、顾大家,舍个人、顾国家,先人后己、舍生取义,这何尝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呈现呢?

——念想。刺杀行动的小人物们都死了,但片中唯一的“希望”桃丫头还活着。躲在石狮子后面,吟诵着《满江红》。这是小人物们的念想,更是岳飞精神代代传承的写照。

历史剧不是历史,却要高于历史。这个“高”,不仅在于尊重历史定论,尊重史实依据,更在于以史为鉴,以文艺作品自身的特色来资政育人。尽管有“鹏举绝笔”之类的细节瑕疵,但电影《满江红》以小人物的视角,融合了宏大历史叙事和弘扬家国情怀,还带动了全国影迷回顾宋史、吟诵宋词,掀起一波南宋文化热。这是正能量、好现象。

片尾,千军齐诵《满江红》的场景,满满暖意,备感提气。新时代,新征程,创造美好生活,不正需要这样有底蕴、有温度、有共情的家国情怀来学有长进、催人奋进吗?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不仅仅是好色,存活五十四年的南方小国,四任皇帝净做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南汉的所有皇帝,却都是昏君或者暴君,其昏庸暴虐可以说是史上无人能比。唐朝后期,国运衰微,各地节度使效仿安禄山,纷纷割据自立。岭南东道节度使刘隐,占据岭南,独霸一方。刘隐伤后,其弟刘岩年称帝,先建国号为越,然后改国号为汉。刘岩的皇宫上空,有一片龙状白云飘过,然后邀宠者就说是白龙在天的祥瑞。刘岩因此欣喜

  • 历史上的特例“男皇后”,容貌艳丽,如美妇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好多达官贵族都喜欢男风,比如比较有名的卫灵公的宠男弥子瑕,而许多后世的学者,将其归结为战乱四起,礼教松弛,社会对于婚爱的引导失去作用。当时有一名皇帝叫陈蒨,他是南北朝的第二任皇帝,称号为陈文帝,他的人就像他的称号一样,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并且长相俊美,是当时非常有名的美男子一

  • 西凉悍匪马超:从已知历史来看,我们低估了这位乱世枭雄1797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说到马超,郝彤估计10个人里就有11个人会想到五虎将!无可厚非,毕竟在《三国演义》之后马超的装束确实更符合我们心中将军的身份(不过仔细看马超你会发现他长得不像一个将军)。另外,昊桐还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每次我们聊《三国演义》的时候,总会有很多人用♬来和我们聊天。简而言之,谈话只有一个目的。你错了

  • 皇姑屯事情张作霖必伤无疑,日军准备2套刺杀方案,策划2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唯一一位伤于外族刺杀的地方元首张作霖,他虽生于乱世,却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身为一个我们人应有的气节,所以对他无可奈何,又恼羞成怒的国外军国主义分子,想尽一切办法除掉他,不过张作霖伤也不会想到,国外刺杀的的方案其实计划了两年之久,并且还是两套方案。国外当年所推行的满蒙独立一直均未程度,最新的的原因就

  • 从夏朝开始,了解中华古代教育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教育一词来自于《孟子·尽心上》,教育被人们划分了两种,一个是广义的教育,是单指学校的教育。而学校教育中,含有以下几个组成要素,分别是: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影响。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学校当中,通过专业培训的老师,在课堂的教学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都起着关键的主要引导者的角色。而

  • 乾隆皇帝千金买菜缸,现代鉴宝专家:真是第一惊世国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清朝皇室子弟的教育都特别严格,众皇子六岁开始读书习武,所以,清朝皇帝文化水平都比明朝皇帝高。其中,乾隆皇帝更是饱读诗书,喜欢吟诗作画、看书藏书,还派人编书。著名的《四库全书》就是他下旨让纪晓岚带人编撰的。沈阳故宫收藏着乾隆皇帝御制的“西番莲赋”刻石,这是一件诗画合璧的珍贵清代宫廷文物,它再现了清代君

  • 国外关东军和日军有何不同?关东军为什么不听天皇调遣,随意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抗日战争是中华儿女用热血谱写的华丽诗章,在长达14年的侵略战争当中,国外在我们大地犯下了罪行罄竹难书,面对国外先进武器,中方牺牲相当严重,在这些侵略的日军当中,有一支特殊部队。这支部队被称为“皇军之花”,他们在日军当中拥有最强的战斗力,最先进的武器,以至于到后面连国外天皇都难以调动这支队伍,他们就是

  • 不是出自五大名窑的瓷器却价值不菲,其中三件被日本奉为“国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说到瓷器你会想到什么?对于瓷器不太了解的朋友肯定首先会想到青花瓷。青花瓷是瓷器中的珍品,但在瓷器大家族里它也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而已。在古代瓷器甚至是中国的象征,英文单词china有两个含义,一个意思是中国,另一个意思则是瓷器。瓷器是由陶器逐渐演变而来的,到了宋朝便进入了瓷器发展的黄金时代。宋朝商业发

  • 蒙古世界除了黄金家族以外,这两个家族也是一方霸主,威震亚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黄金家族大家都知道,狭义上就是成吉思汗的孛儿只斤氏,又作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世界的公认皇族。从1206年成吉思汗君临草原,直到1636年林丹汗败走青海,一直是草原“法统”上的霸主。其实,在蒙古世界中除了这黄金家族,还有两个强大的家族,在历史上地位非凡:一个家族称霸中亚和北亚,让明朝和清朝胆颤心惊;另

  • 战争中的一些人严刑拷打招供之后真能“保命”吗?都是假别让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战争中的一些人严刑拷打招供之后真能“保命”吗?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啊!说可以保你一条命,那还不是为了套你话,不然说不说的反正都要死,还透露信息干嘛。电视剧里我们常常可以看见被拷打的画面,岔路口的两条路,自然就是说与不说。不说的后果就是一直被打,直到被打死。那么说了呢?真的就可以活下来了吗?上面小编就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