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让太学生们 丈量耕地、督修水利

朱元璋让太学生们 丈量耕地、督修水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892 更新时间:2023/12/11 16:33:31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后来参加反元农民军。1356年占领集庆路,将其改名为应天府(今南京),并于1368年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两个地方上主管教育的官员到京城(今南京老城区)汇报工作,皇帝顺便问了句:“你们那儿,老百姓过得咋样啊?”俩官员大眼瞪小眼,“默契”地回答:“俺们主管教育,民间疾苦这事儿,不归俺管!”朱元璋气得够呛,把两人训斥了一通,将其流放不说,还在教育系统“通报批评”(榜示天下学校)。

批评是批评了,可教育机构往没往心里去、“两耳不闻窗外事”之风是否得以扭转,朱元璋心里没底。于是,两年之后的洪武二十七年(1394),朱元璋又搞了一次运动。

为什么说是“又”呢?因为7年前(1387),朱元璋已经搞过一次了。那一次,他让国子监(遗址位于今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一带)的太学生们奔赴各地,丈量土地、房屋、山林、池塘,登记造册,制作成“鱼鳞图册”,供朝廷决策参考。这是相当重要的工作。当年刘邦率反秦农民军攻进秦朝都城咸阳,别人都在抢珠宝女人,唯有萧何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抢秦朝的地图、户籍等档案资料。没有这些资料,统治者决策就是盲人骑瞎马。

这么重要的工作,朱元璋交给国子监的学生去做,一方面是因为他对各级官员并不信任,担心他们以权谋私;另一方面,则是要通过让太学生走出象牙塔、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来锻炼自己、提升能力。

显然,朱元璋眼中的人才,绝不是能背几章《论语》、演讲几段文字就行,而是要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农业是明朝的命脉,把太学生们放到农村一线去锻炼,和现如今到跨国公司、高科技公司去实习,没太大差别。

让太学生们去实地丈量、制作鱼鳞图册,看来效果还可以。但从那两个教育官员的表现来看,到实践中去的思想,并没有深入人心。于是,1394年朱元璋又想起了国子监的太学生。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朱元璋面对京城的融融暖意,想的却是未来的事情:农民是播种了,可秋天能不能有收成呢?播种再辛苦,有个洪涝灾害,还是白忙一场!

于是,朱元璋发了一道上谕:“人之常情,饱则忘饥,暖则忘寒。卒然不,将何以备?”要求人们除了种植普通农作物,也要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种植桑枣棉花等,以备不测。

这一年农历八月,阴雨天又给朱元璋提了个醒,决定大力兴修水利。然而,水利工程往往是腐败的重灾区。历朝历代,治黄治淮也好,治运也罢,贪官一抓一大把。朱元璋对此心知肚明,他灵机一动,又想到了国子监的太学生。

鱼鳞图册靠他们,能得到较为准确的一手资料;水利工程也得靠他们。于是,又一次运动开始了——运动名称叫“上堤下水”或许合适。

不是让国子监的学生亲自去修筑堤坝,而是让他们当监工,督修水利。太学生可能没什么经验,但也没有利益瓜葛,初涉社会,敢打敢冲,何况头顶圣旨而来。就算不能杜绝贪腐,但情况至少会有改观,地方官员至少会有忌惮,“豆腐渣工程”肯定会少一点。

效果也不错。到第二年冬天,全国共开塘堰40987处,开河4162处,建设堤岸5048处,成效斐然,水利工程惠及之地,“田畴日辟,一时称富庶焉”。

通过运动将太学生锻炼成一支人才队伍,这也算是朱元璋的一大发明吧。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1940年日本在我国宁波投放鼠疫病毒概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惨绝人寰的细菌战1940年宁波鼠疫史实疫情概况1940年10月27日晨约7时,天色阴霾,一架单翼日机入侵宁波城区上空,散布荒谬传单。传单上画着日、德、意国旗和有两手相握、表示“中日亲善”的图画,还说什么“重庆正在闹饥荒,民不聊生,日本人民则丰衣足食,尚有余粮来接济你们”等谎言。散布传单后,该机向西逸

  • 太监冒死向慈禧太后上书谈论国事,结果被斩首,梁启超称他为烈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满人入关后,吸取了明朝的教训,严禁太监干涉朝政,否则一律处死。宦官从政的现象几乎绝迹。然而,在慈禧太后统治时期,有一个太监公开写了一封信。虽然后来被处死,但他的行为却得到了很多有识之士的称赞。这在宦官干预政治的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现象。这个传说中的太监就是寇连才。寇连才,顺天府昌平县人。他是一个守法的

  • 中国唯一的世界历史名城,十三朝古都!带你梦回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西安,古称长安。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长安是十三朝古都,也是中国唯一一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历史名城的城市。开罗也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和3000多年的建都史,创造了无数灿烂的文明。丰昊都城、秦咸阳宫、汉未央城、唐大明宫等等

  • 还历史一份清白,武大郎家境殷实,潘金莲知书达理,二人恩爱到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对于“武大郎”与“潘金莲”这两位人物想必很多也是非常熟悉的。当然这个更多地是得益于《水浒传》的流传,不管是从电视剧,还是著作中,武大郎与潘金莲的事情是已经被“定性”,不可能再被翻案。但在历史长河当中,真实的情况会如此吗?据悉武大郎的真实原型,与影视作品当中所塑造的人物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面。武大郎,名

  • 杨尚昆、彭德怀、聂荣臻、黄克诚等回忆长征时的会理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杨尚昆回忆会理会议过了金沙江,追敌被我们甩在江南,远远地相隔一个多星期的路程。主力红军在会理附近休整,三军团奉令攻打会理城。会理是川滇间的交通要道,守敌是国民党“川康边防军”刘湘的一个旅。红军一到,北面的西昌守敌就派一个旅来增援。敌军凭借坚固的城墙死守待援,三军团屡攻不克。5月12日,中央通知彭德怀

  • 文绣和溥仪离婚后有多惨?穷困窘迫到了极点,竟干起这样一个职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末代皇妃额尔德特·文绣,字蕙心,自号爱莲,又名傅玉芳,满洲镶黄旗,蒙古族。1909年12月20日,她出生于北平方家胡同的一个官僚贵族家庭。祖父锡珍是清朝最末一位吏部尚书,在安定门内留有五百余间房产。文秀之父端恭虽是锡珍长子,却是个屡试不第的庸凡之才,仅做过内务府的主事小官。端恭先后曾娶过两个妻子,原

  • 吕雉:史上最狠斗小三,看了这些经历,你还说她心狠手辣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很多人提到吕雉这个人,都会觉得非常的可怕,根据戚夫人后来的惨状,这位原配似乎是历史上公认的狠心。可是一个女人修炼到这种狠辣的程度,也不是她自己的本意。下面咱们就来说说吕后的一些经历,看看她的果决狠辣是怎么形成的。她本来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老父亲找女婿的眼里还是非常不错的,一眼就看上了当时一脸混混模样

  • 晚年郁郁而终的隆裕太后,死后为何赢得国人的同情与尊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死者伟大,也算应得。更何况,玉隆太后晚年的生活也不尽如人意,也没必要对她指手画脚。更何况,按照当时的说法,她不过是个好色之徒,跟她斗到永远也没意义。所以,她得到了一个老男人该有的尊重,也就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了,毕竟她的身份在哪里,往日辉煌,可谁也不会如此冷漠。且说玉隆太后生不逢时,却赶上了好时机,一到

  • 投敌还是假降?李秀成被俘后的所作所为,太祖用八个字精辟点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1。李秀成的“忠贞不渝”李秀成和石达开一样,不相信洪秀全的天父天兄主帝神论。用清朝的话说,就是“不甚附邪”。李秀成本人虽然是农民出身,但具有一定的政治头脑。从他在石达开离京后给洪秀全写信的原因来看,可以算得上是太平天国后期武将中的佼佼者,也是清军中最大的武将。他的竞争对手之一。这是李秀成的能力,当然

  • 唯一葬入皇陵的太监,陪崇祯帝殉国,顺治帝、康熙帝为他树碑立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王承恩是晚明都城顺德府邢台县人,是皇陵中唯一下葬的太监。大太监曹化淳的首领。曹化淳极受朱由检宠爱,在其师父即位后不久,即被提拔为司李秉璧太监、东昌提督、提督京营事务。由于王承恩的机警、聪明、周到,深得曹化淳和崇祯帝的器重。王承恩是崇祯皇帝身边最靠谱的太监崇祯十二年(1639年)二月,曹化淳因年老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