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从德运之争来分析,正视历史偶然与必然

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从德运之争来分析,正视历史偶然与必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035 更新时间:2023/12/30 4:23:57

自秦汉大一统朝形成以来,正统问题便成为中国传统政治学说中一个永恒的问题。辽金王朝的正统性之争,自始就是与种族问题纠缠在一起的,他从一个侧面彰显了近千年来华夷观念的演变轨迹。

辽朝虽然始终坚持草原本位,但自从燕云十六州汉地入辽后,化的荣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契丹人对汉文化的认同,一个明显的标志便是华夏正统观念的形成。契丹人的青牛白马的故事反映了本民族无根的意识,而道宗末年修成的耶律俨《皇朝实录》却称“辽为轩辕后”,无疑就是对华夏文化的明确认同。而关于辽朝在德运中位置,其实是很难考证的。

关于辽朝的德运问题,虽然仅仅有金代文献中“辽以水为德”一条孤证,使得我们对于辽朝的正统问题研究有了极大的困难。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辽朝中后期的正统之争以及后世对于辽朝性质的研究对于辽朝的地位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辽朝代后晋而立,而也将后晋所谓的传自于秦的传国玉玺据为己有。但据历史考证,后晋的这枚玉玺其实是石敬瑭自己所铸,并非秦玺。辽朝自然也明白这个问题,但反而是将此大加宣扬来保证他的正统性。也就是辽朝的道统其实是来自于后晋。当然这种说法自然遭到了朝人的抵制,对辽朝的行为也多于贬斥,毕竟宋朝可是一直自诩自己为华夏正统。

金王朝的建立者“生女真”原本是文明程度较低的一个部族,被宋人称为“夷狄中至贱者”。女者入主汉地之初,尚无华夏正统观念。自熙宗改制后,金朝迅速走汉化道路。到了海陵王时代,女真统治者已经具备中国大一统王朝的观念

五德始终说自秦以后称为讨论历代王朝正统性的理论基础对话平台,而金朝则是最后一个试图通过“五运”说以寻求其政权合法性的王朝。关于金朝德运的问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而金朝官方文献的记载则应是金德。当然此后的讨论也有土德的说法,甚至还有水德的说法,更有火德之说,金朝的德运之争,几乎占据了五德的全部。但几乎无非是结局金王朝的正统问题。

金朝时期曾有过激烈的德运之争,其初衷是解决金王朝的正统问题,而在此过程中却面临着两种文化的抉择。金德、土德之争,其实质是保守女真传统文化还是全盘接受汉文化的分歧。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后唐为金,石晋为水,刘汉为木,亡宋为土,……则本朝取宋,自为金德”。

自晚清至民国,由于民族主义思潮盛行,传统的华夷观念又开始抬头,于是对于宋辽金史观在知识分子之中引起共鸣。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历史学家习惯于以他们所擅长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民族情感,而宋辽金正统之辩不过是充当了一个载体而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十三洋行”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自唐朝以来,广州一向是我国最重要的商业港口,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必不可少的港口。在不同的对海上贸易时期,广州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到了清代,广州是十三行又是我们对外贸易的特殊组织,成为了清政府特许的、具有半官方性质的对外贸易垄断组织。清政府利用广州的行商来管理外贸,使得广州成为了东西方贸易的主要组成

  • 辽沈战役前,廖耀湘曾提出一个方案,如果能够执行,结局或许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大家都知道在辽沈战役中,国民党方面由于蒋介石和卫立煌两人之间的观点不同,导致50多大军在进退两难之中全军覆没。有人从军事角度上分析说,蒋介石提出的“撤兵锦州”的方案较为合理,因为如果撤军到锦州,占据不利的话还可以及时撤退到关内。可是又有人说卫立煌提出的“固守沈阳”的方案比较稳妥,因为当时要是贸然转移

  • 钱穆先生:打破中国古代只是农村社会的假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近人多说,中国是一封建社会,或说是农业社会。但工商业大都市之兴起,远在两千年以前,绵亘迄于清末。如苏州,乃春秋吴国之都城,历代皆为名城。至北宋末,金兵渡长江,苏州一城居民死者达五十万人。广州自秦迄清,为中国南方海外通商要埠,唐末黄巢之乱,广州有大食商户死者达十万人。扬州自汉代迄清末,其地繁华,屡见文

  • 为何古装剧背景,除清朝就是唐朝还有宋朝,这几个朝代编剧不敢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大部分是通过史书和影视剧,更多的是来自影视剧。演员用精湛的演技,让我们对中国某个朝代的背景,有所了解,即便是不专门的看历史,潜移默化的对历史,有所了解。因为有几个中国的历史朝代,被拍成影视剧的太多了,尤其是清朝,是古装剧最喜爱的历史朝代。一个夏天,有两三部古装戏,背景都是清朝。追剧

  • 80年难以忘却的南京大屠杀创伤记忆,唯有“铭记”才能将它抚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1937年8月15日,在医院醒来的吴秀兰嚎啕大哭,倒不是因为自己的左腿被炸得锯掉,右腿被剜去一大块肉,而是她的3个女儿都不见了。吴秀兰老人记得十分清楚,南京上空响起了凄厉的防空警报声时,正是15日下午13时10分。惊慌失措的市民们还没反应过来,就有20多架日军战机对南京城进行轰炸,投下250公斤炸弹

  • 略论历史上的避讳,看看历史人的矫情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广义上的避讳有好多种意思,我们这里主要说的避讳禁忌专指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现象。帝制时代的统治者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能直接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掉脑袋的危险。我们甚至可以说,他们只是一种矫情的处世态度,当然,只是戏称。避讳起源于西周,但当时

  • 他是上海的土皇帝,建立了非常显赫的事业,后代生活幸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提起杜月笙,他绝对可以算是民国时候上海滩的明星人物。他原来的名字也不叫这个,而是叫做杜月生,后来章太炎就建议他改一个名字,建议他将名字改为镛,后来他又起了月笙的号,在去到上海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青帮非常出名的一个人物,被很多人认为是上海的土皇帝,那么杜月笙是如何坐到这个位置的呢?杜月笙在非常年

  • 韩国王室今何在?后裔曾在首尔的宾馆里登基,自称大韩帝国女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咱们知道在古代中国、日本和朝鲜(韩国)都是君主制国家,而现代日本依然保留着天皇,但中国和韩国都已经没有君主了。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没有子嗣,也就没有留下后裔,但韩国的末代皇帝就比较厉害了,他死后韩国政府为他举办了国葬,而朝鲜高宗孙女在2006年居然在韩国登基,自称“大韩帝国女皇”,实在是骇人听闻!在古

  • 此人考中状元后又被取消,老僧却道贺说:必将位极人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长河中,每每一位贤德明君的诞生往往其身边都少不了贤良忠臣的扶持;封建王朝的君臣之道也好似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有着识人之明的明君如同伯乐一样发现良臣的才能然后收为己用,辅佐社稷基业。唐朝时期涌现出多位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明君,其中,在唐穆宗统治时期出现一个叫郑朗的官员,他善于

  • 满语该不该被救回来,它并没有消失,而是被保留下来,在此方言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满语该不该被救回来,它并没有消失,而是被保留下来,在此方言中中国经历了好多个朝代,在清朝之前,中国一直是汉族统治,在明朝灭亡之后,满清入关,取代了汉族的统治,天下易主,成为满清人的天下。满清的祖先,努尔哈赤,建立了政权,取代了汉朝,入关坐上了皇帝宝座,满人成为天下的主人。而统治中国上千年的汉人,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