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桃花扇》是洗白文?才子佳人很美好,但真实历史很残酷

为什么说《桃花扇》是洗白文?才子佳人很美好,但真实历史很残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587 更新时间:2023/12/4 19:32:32

昆区《桃花扇》

著名清朝小说《桃花扇》的故事,即便不知道内容,但这个题目大家也都耳熟能详。小说《桃花扇》是康熙孔尚任所创,故事取自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展现了李香君秦淮少女时的可爱,敢于反抗阉党的贞烈,国家灭亡时的凌然,看破红尘后的悲剧,这四种形象展现了李香君一生的不同阶段。秦淮八艳中仅有李香君英年早逝,而造成其悲剧的源头便是复社四公子中最无耻、骨头最软、落水当汉奸的侯方域。今天就来讲讲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故事。

一、北京沦陷前后的侯方域

一般常见的文章中,人们多以李香君为主角,通过李香君的生平来诉说其遭遇,而笔者认为,李香君并非自由民,不过一介妓女,其实她并无能力左右自己的命运,当侯方域作为帅气多金的士子偶像出现在李香君面前时,李香君必然会被其所吸引。与其年老色衰后“老大嫁做商人妇”,不如成为当红士子的侍妾,所以侯方域本人才是李香君悲剧的源头所在。因此本文主要诉说的是侯方域的生平事迹。

李香君

侯方域,1618年生,河南商丘人,出生于官宦世家且是东林世家。其父、其祖父皆为东林党。侯家曾站在反阉一线,因而遭到阉党的报复。侯家遂迁居江南。

至崇祯时期,阉党覆灭,侯方域的父亲侯恂因反阉有功,被推荐为户部尚书。但崇祯朝并非铁板一块,阉党余孽和清流之间的斗争仍在继续。崇祯九年(1636年),首辅温体仁开始排挤东林党,侯恂遂被下狱关押,直到北京沦陷前夕才被释放。

这段时间侯方域已长成为青年士子,他的主要精力是用来学习文化,但凭借家族背景,他已经了解了朝廷政局概况。侯方域高谈阔论、指点江山、谈论社稷的水平已经成为士子中的佼佼者。加上他家有钱,通过营造效应,在加入复社后,侯方域地位更加出众,和冒辟疆、陈贞慧、方以智并称“金陵四公子”或“复社四公子”,而他本人则是复社领袖。

侯方域

二、科举失败情场得意?

李香君死后,侯方域为李香君写了一本传记《李姬传》来洗白自己。传记中说,崇祯十二年(已卯年,1639年),侯方域在江南参加科考失败后,去秦淮河划船散心。就在此时间他结识了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1624年生),此时李香君15岁,侯方域21岁。侯方域是名满江南的大才子,反阉名门之后,家中多金,人长得又帅;而李香君其身份类似于今天的顶级大网红,美貌才艺都属一流。二人因此结缘,许下山盟海誓。

但后人认为,侯方域说的时间不对。二人结识的应该更早。第一,侯方域靠金钱贿赂早就取得了南京国子监监生的身份,他在南京生活已有10余年。当时士子逛秦淮青楼是常态和时尚,作为士子偶像,侯方域平时不可能不逛青楼。第二,孔尚任在《桃花扇》中说侯李二人结缘于癸未年,即崇祯十六年(1643年),这又给其时间造成了冲突。因无法确定二人结识的真正时间,所以目前学界暂将时间定为1639年。为何时间问题如此重要?这就涉及到了侯方域的人格问题,间接导致了此后李香君的地位和结局。

侯方域、李香君

《李姬传》、《桃花扇》或其他传奇小说中,侯方域可不是色中恶鬼,他纳李香君为妾,绝对不是因为李香君长得好看,而是因为侯方域参加考试时,文章写的太好、太过真实,痛斥时弊,矛头直指大明体制弊端,所以才名落孙山。而科举失败后,侯方域到秦淮散心,在秦淮受到了李香君的温柔开导和语言安慰,李香君算是填补了侯方域心灵上的空白,由此二人才一见钟情。就和《人民的名义》里高育良书记只是喜欢和高小凤谈论《万历十五年》,绝不是贪图她的美色和贿赂一个套路。所以,在侯方域的自述中,必须把和李香君结识,放在科举失败之后,是李香君主动倒贴,侯方域迎合而已。而不是侯方域刷跑车刷的多,才得到了李香君的青睐。侯之虚伪,可见一斑,这也就注定了李香君的悲剧。

李香君

三、侯方域罹难之事

1644年北京沦陷后,南明阉党扶植了弘光帝。南京政权的框架为弘光帝垂拱,阉党马士英执政,马士英的好朋友、著名剧作家阮大铖马上被提拔为兵部尚书(国防部长),成了马士英的一号谋臣。作为阉党政权,阮大铖马上开始报复清流,头号目标就是复社,侯方域逃亡失败,随即被逮捕入狱。

侯方域和阮大铖的矛盾开始于1638年。这年,闲居南京的阉党阮大铖有可能复出,甚至有可能当首辅。消息传到南京,南京士子在东林、复社的鼓动下,上街游行,反对阮大铖起复。其中有人写了一篇《留都防乱公揭》,作为士子们的口号和政治主张。一般认为,《公揭》署名者是吴应箕,但主要创作者是复社的头目们。阮大铖无奈地狼狈逃离南京,宣布不再复出。自此阮大铖彻底恨上了这些清流。

阮大铖

在这一过程中,侯方域具体干了什么我们不知道,但他作为复社头目,必然参与其中。就是在这种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人的思想指导下,在弘光朝得势的阮大铖将复社头目之一的侯方域指定为一号报复对象。更火上浇油的是,侯方域在阮大铖得势后更加激进,直接写了《与阮光禄(阮大铖)书》,指斥阮大铖祸国。由此侯方域被逮捕入狱,惨遭酷刑。

在南明时期,侯方域真的坚贞不屈吗?

其实不然。侯方域此人圆滑得很,从以后他落水当汉奸的行为来看,他可是个十足的软骨头。所以《与阮光禄书》的写作时间也是学界讨论的热点。理由有二:

第一,侯方域的《壮悔堂文集》卷三说是1644年弘光朝刚成立之时,也就是阉党势力最鼎盛之时,侯方域自己公开给阮大铖写了《与阮光禄书》,骂阮大铖。因此,这展现了自己坚贞不屈、为民请命的形象。但和侯方域一道由明入清的诸多士子,比如周亮工、汪琬等人,都曾指责侯方域小人行径,说侯方域的文章“事实皆失”。这就给此书信的时间增添了疑问。

明朝士子

第二,今天有学者研究发现,这封书信文体不对。这封书信是古文创作,而侯方域的古文创作时间却是在清朝。所以今人推测这封书信应该是弘光朝灭亡、而且是当了汉奸的阮大铖死后才成书的。

可见这封书信的写作目的,不过是侯方域洗白自己。因为明清鼎革后,过去和自己身份相等的名士,比如陈贞慧、冒辟疆、吴应箕等人都坚贞不屈,坚持抗清,只有自己软骨头当了汉奸,被世人耻笑。为了防止臭名昭著,侯方域只能放大过去的抗阉功绩。

抗清志士

四、桃花扇

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李香君不过是网红出身,侯方域家又是名门大家,尤其是明清鼎革后,侯方域当了汉奸,在他的带动下,无数士子跟从出仕,给清廷的正统地位的确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在清廷,侯家依旧显贵。在这种情况下,李香君的悲剧便发生了。

南明时,侯方域入狱,有阉党成员田仰在阮大铖支持下想趁机霸占李香君。李香君当着秦淮众多达官显贵的面自刎,以展现对侯方域的忠诚,不过最后没死成,美人的颈上有血滴溅下滴在一柄白扇上,画家杨龙友以血扇为基础,画出几支桃花,桃花扇之名由此始。

血溅白扇

文史君说

弘光朝灭亡后,侯方域居住在南京,成了大清治下的良民、顺民,清军也不敢轻易招惹侯方域这种大名士,所以侯家在南京反而很自由。凭借清军的关照,侯方域终于纳李香君为妾。但加入侯家的李香君并不受侯家人待见,侯家自诩名门,怎么能招一个妓女网红进门,所以李香君便遭到侯家虐待。侯方域之父侯恂不顾李香君身孕强行让其搬离侯府,将李香君放逐到荒村别墅,身边只留一丫鬟伺候。而侯方域不忍放下家中资财,更不敢和家人决裂,骨头软得只得听从父亲的安排。1654年,30岁的李香君在孤独中去世。而侯方域则因为效忠清朝之事,为世人所不耻,其父侯恂甚至也不待见他,无奈之下侯方域只得尽心于文艺,想办法洗白自己,如此才有了《壮悔堂文集》之事。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新中国刚成立时,曾想选此地作首都,如今它却沦为四线小城市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渊远流长,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特色与领土范围,核心城市不仅限于当今的北京,许多地区都曾扮演过类似首的角色。日前,就有学者指出,位于当今河南的老城市“开封”,一度是新中国定都的选择之一。▲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定都考察。我们都知道,选首都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需要考察的层面众多,新中

  • 义和团大喊杀洋人的口号,两年里却只杀了两百多个洋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义和团大喊杀洋人的口号,两年里却只杀了两百多个洋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嘛,通往理想目标的路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不然那么多每天嚷嚷杀人的,真要动手的话,世界早就空了,全世界的监狱估计也就人口爆炸了。义和团的人,只是把杀洋人作为口号之一,实际上根本不具备具体操作的能力。其次,义和团的组织涣散,没有有效

  • 古人晚婚是罪吗?为何古人结婚都很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十几岁的年纪,正值青春年华,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对于我们来说似乎是一段美好的童年时光,而古代人十几岁就开始结婚生子了,对他们来说,早结婚早生,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那么古代人,为什么结婚对结婚这件事情如此着急呢?今天,秒看科普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根据相关的记载,我们可以发现古代时常有战争发生,而每当

  • 一个丑老头,没人看得起,却娶来封神里最漂亮的媳妇,方法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歪歪侃封神》第12期这个丑老头是谁?不是别人,元始天尊门下十二金仙之一惧留孙的徒弟——土行孙,土行孙:身不过四尺,面如土色。跟翩翩美男子毫不沾边,至于年纪,见到申公豹时就说,已在惧留孙门下修行百年,由此可知,他其时已百岁有余,比姜子牙还大,所以称之为丑老头毫不为过。这样的老头,投靠邓九公时,就引来

  • 满清覆灭后,大部分王爷穷困,而此人顺应时代却活到了2015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说到满清贵族,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老舍在《茶馆》里刻画的松二爷形象:一个旗人,在被八旗制度剥夺了劳动权利的同时,每月按时领着政府救济,成了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每天除了提笼架鸟,斗蛐蛐儿之外就没有别的事。1900年之后,大清一步步走向没落,他的生活也就一天比一天艰难,1912年大清垮台之后,他依然放不

  • 李白的悲剧的一生,都是自作自受,咎由自取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我国每年考公务员的人犹如江河之鱼,成千上万,多不胜数,足见当公务员有多香。但是,在我国唐朝,却又一个人太作,硬是把好好的编制给弄没了。要说这个人是谁?没错,就是大诗人李白。李白这人恃才傲物,狂放不羁。李白唐朝大诗人李白本来可以在高级公务员的职位上干到老的,干到死,但是就因为他作,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有

  • 扬长避短,这是任人的大纲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天下并不缺乏贤才,只看求和不求“四曰不终”,虽然任用了贤德之人,但是不能善始善终。君主和大臣应该像头脑和四肢一样,互相信任,没有任何疑虑、猜忌之心,这样才能任用贤才,善始善终。“五曰以小怨弃大德,六曰以小过黜大功,七曰以小短掩大美”,因为小的嫌隙而否定大的美德,因为小的过失而废弃大的功劳,因为小的缺

  • 古代青楼女子从良之后,为何没多久就被丈夫抛弃?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大家都知道,古代有一个特殊的行业就是青楼女子,对于这些女子来说,最好的出路也许就是从良,嫁做人妇,但是很多女子好不容易实现了这个愿望,却没多久又惨遭丈夫抛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都知道,青楼女子基本都是被拐卖或者穷人家养不起卖到青楼里的,而在青楼里面讨生活也是吃青春饭的,许多青楼女子在上了年纪

  • 李秀成供词为何到1963年才敢公布?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得到了清朝很多民间百姓的支持。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太平天国打出了人人平等的旗号,又借宗教之说,很快笼络了一大批人心,并飞速将势力扩张到了半个大清国。太平天国虽是农民起义,但也出了一些优秀的将才,他们出色的军事能力,让人才济济的满清朝廷,也充满忌惮。太平军最优秀

  • 一太监回忆:“皇后”太悲剧,被关猪笼10年,唯一孩子被丈夫弄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太监,是皇宫之中最特殊的一种人,虽然是男人,却能自由出入皇宫之中,在这里,伺候皇帝的后妃,事实上,根据史料记载,不是所有的太监都被去势,有些太监也是后妃的一种安慰,到了清朝,对于净身还有个规定,不能私自行事,按刑律规定,违者问斩。到了晚清就不那么严格了,孙耀庭就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太监,对于孙耀庭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