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宫廷盖碗:乾隆皇帝独特的“饮茶小嗜好”

宫廷盖碗:乾隆皇帝独特的“饮茶小嗜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283 更新时间:2023/12/20 4:28:30

我们的陶瓷茶具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化内容,可谓举世瞩目。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陶瓷盖碗,在其延续与更新的进程中,不断为陶瓷艺术增辉,成为民族文化的

象征,也体现了永不衰落的人文价值。

清代皇帝雅好翰墨之娱,对于品茶也是情有独钟,从品茶到茶具,都很讲究。宫廷在景德镇御窑厂定制了大量的盖碗茶具,这

些盖碗造型基本无异,装饰纹饰题材、内容和形式却多种多样,但毋庸置疑,这些盖碗的装饰形成是受到宫廷饮茶文化和礼仪制度的影响。

盖碗的组成

所言盖碗由盖、碗、托三部分组成。盖呈蝶形,有高圈足做提手;碗为大口小底,有底圈足;托为中心下陷的一个浅盘,其下陷部位正好与碗底吻合。托可免烫

手之,盖既可保温,利于茶汁渗出,又可于饮茶时拨浮沫飘茶之用。

道光梅兰竹菊纹盖碗

而且,盖碗茶盏三部分的完美组合还被赋予了“天、地、人”三才的哲学意味,富有“天承之,

地载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哲学内涵,表

现了我们茶陶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梁实秋在《喝茶》一文中曾感叹道:“盖碗究竟是最好的茶具。”

康熙青花矾红彩云龙纹碗

鲁迅在《准时尚谈·喝茶》中,根据自己喝茶的体会也指出:“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味而清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文中所说的盖

茶碗是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盛行的一种新的的陶瓷茶具。

碗上加盖是对长时期用盏饮茶的一种改进,用以弥补盏茶易冷和落尘等缺点。盖碗上者数康熙豆青釉五彩盖碗和雍正粉彩盖碗。清代茶具中盖碗和小壶盛行,表明

人们对茶的品评要求更高,清代饮茶,是用开水直接冲饮,所以茶具密封程度严,能很好地享受到色、香味型的妙处。

清代宫廷饮茶文化对盖碗装饰特点形成

清初,设立御茶房,位于中和殿东围房内。御茶房,是专门伺候皇帝饮茶的机构,主要职责是提供皇帝所需要的茶水、果品和皇帝所在及可能前往宫室的饮品,

还负责宫中各宫室的贡品,参与备办宫廷节令宴席。

据乾隆《大清会典》记载:“清代设立御茶房,设管理事务大臣一人,负责御茶房事务,由皇帝特简深信

之人担任这一职务。御茶房的茶叶主要是各地进呈的贡茶,以安徽六安茶为主,宫中每年接受安徽进贡的六安茶约九十袋。御茶房的职责是负责大内的茶膳。

清代宫廷设立御茶房和茶库足以显示其对饮茶的重视,这也促进了茶具艺术的发展。皇家贵族对生活用具高规格、高品质以及凸显御用性的特点同样也延展到了

宫廷饮茶器具之中,综观清代历朝所烧制的官窑瓷器盖碗,无不是百里挑一,带有任一点瑕疵的产品都不可能被挑选进入宫廷。

巨大的饮茶量和各种名目繁多的茶宴及节庆饮茶活动,直接导致大量饮茶器具的被需求,宫中造办处则根据这些不同

场合的需要设计相应的装饰纹样,甚至有时皇帝会亲自参与到设计中来,将自己的喜好融入到盖碗装饰设计中,更彰显了御制的特征。

因此,不难想象,宫廷饮茶所使用的盖碗与其他御用瓷器一样,都是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最好的制作工艺烧制而成

的,每一件都是完美的艺术品,反映了宫廷饮茶的特点。

盖碗装饰与皇帝饮茶

乾隆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当然是三清诗茶碗了。这种乾隆皇帝一生钟爱的三清诗茶碗,有青花的,有矾红的。宫中《陈设档》记载了许多茶具,有关三清诗茶具,

包括:“青花白地诗意茶盅十件、红花白地诗意茶盅十件以及乾隆宜兴朱泥三清诗茶壶、乾隆珐琅彩三清诗茶壶等。”

三清茶诗,是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一年春季写的。那一年,他三十六岁,巡视五台山。回京时,经过定兴,突然遭遇大雪。浪漫多情的乾隆皇帝站在皇帝御用

的黄色毡帐中,让侍卫以雪水烹煮三清茶。乾隆皇帝品尝之后,感觉十分幸福,兴之所致,挥笔写下了《三清茶诗》。

乾隆十四年(1749年)正月,乾隆皇帝陪同母亲西巡五台山,特地在清凉寺以雪水烹三清茶,

乘兴写下了《雪水茶》诗。乾隆皇帝多次谈到三清茶,他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御制诗》中,有“三清瓯满啜三清”一句,他在注解中说:“以三清名茶,因制瓷

瓯书咏其上,每于雪后烹茶用之。”说到《三清茶诗》,就要讲到重华宫三清茶宴了。

乾隆皇帝在重华宫长大家庭,结婚生子,与重华宫结下了很深的茶缘。因为,重华宫是乾隆皇帝登上皇帝宝座前的

旧邸,这里的一切他都感觉亲切。所以,即位以后,乾隆皇帝经常来到这里,举行各种私人性的宴会和家庭式的聚餐活动。

乾隆皇帝一生喜爱喝茶,讲究品茶,对茶叶、水质、品茶器具都很挑剔,务求至美。以风雅自属的乾隆皇帝别出心裁,在龙潜之地的

重华宫创设了一种特殊的宴席,称之为茶宴,人称三清茶宴,或者叫重华宫茶宴。

重华宫茶宴上,君臣共品的茶不是普通的茶,而是乾隆皇帝发明的清雅茶品,称为“三清茶”。什么是三清茶?

就是将松实、梅花、佛手三样清雅的材料,通过雪化的水烹制而成的宫廷茶品。乾隆皇帝很讲究不雅和品位,对于品茶特别讲究。每当京

城大雪,乾隆皇帝总要吩咐宫人和侍臣,采集最干净的积雪,保存起来。然后,将积雪融化,从中选出最纯净的雪水,用于烹制三清茶。

乾隆喜爱沃雪烹茶,他自然喜欢在御用的瓷瓯上,刻上御制、御笔的咏三清茶

诗。夏仁虎的清宫词赞道:“松仁佛手与梅英,沃雪烹茶集近臣。传出柏梁诗句好,诗肠先为涤三清。”

纵观历史,文化的发展无不是动态演进的,从商周到秦汉再到明清,每个阶段的文化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文化不是僵伤的、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

发展而发展,在一个大的社会经济、政治变革的时期,往往也伴随着文化的变革。

清代盖碗茶具的发展也是如此,饮茶方式的改变导致新的器具的产生,盖碗在清代

盛行的饮茶之风中发展起来,尤其是官窑盖碗装饰的设机完全取决于宫廷饮茶文化的需要,加之清代陶瓷制作技术发展到历史鼎盛时期,使得清代盖碗的装饰迸发出赞新的艺术面貌,区别于其他朝代的陶瓷艺术装饰。清朝的盖碗喝茶方式,也因实用沿用至今,让大家更多的了解了古人的智慧。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最后一位汉人皇帝的遗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崇祯帝朱由检,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从他17年的皇帝经历看,他在各个方面都没有昏君的行为,相反还是大明最勤政的皇帝之一。他还有志向,厉行节俭,一心想要重振河山。但是很遗憾的是,大明王朝的问题已经深入骨髓,它整个烂掉了。这就绕不开明朝大太监——魏忠贤。当时朝

  • 扶苏和蒙恬离去,并非愚忠,而是在秦始皇生前布局下,走投无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秦始皇伤后,在北方长城军团监军的皇长子扶苏,在接到胡亥、李斯等人发出的赐伤诏命后,不顾大将蒙恬劝阻,选择离去。而蒙恬失去了支持的皇子,束手无措下也跟着离去。扶苏此举,一直被后世很多论者认为他过于“愚忠”“愚孝”,甚至是让秦朝再无希望。对秦帝国的二世而亡,负有间接责任。秦朝皇长子:扶苏然而,如果从秦始

  • 《清平乐》中的郭皇后,在历史上她为什么会被宋仁宗废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郭氏出身在代北名门望族之家,祖先时代代北酋长,祖父郭崇是北宋平卢军节度使,父亲郭允恭是忠武军节度使兼侍中。天圣二年(1024年),郭氏与已故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张氏一同进宫选秀。因为张氏姿色美丽被尚未亲政的宋仁宗看上,想要娶她做皇后。但是把持朝政的太后刘娥则更加喜欢郭氏,因此太后刘娥也想把郭氏扶持为宋

  • 清朝皇帝的奢侈,一般人还真消受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清朝皇帝吃饭是极讲究的,不仅有最高的伙食标准、高大上的餐具,还有用膳时的摆谱和术语,更有不能让外人知晓的饮食偏好。这一切都归功于皇帝拥有高水平,且庞大的御膳房团队。【皇帝用膳时间】清皇室源起于东北满族,因此在饮食上沿袭了东北满族的饮食习惯,每天只吃两顿正餐,称为早膳和晚膳。早膳一般在早上六点至八点半

  • 宋仁宗的生伤两皇后,一朵红玫瑰,一朵白玫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清平乐》已经播放到31集了,大家的怒火有点按捺不住了,骄横跋扈的张妼晗还没有薨,而且恩宠未减。看官们恨得咬牙切齿,这种智商在《甄嬛传》里活不到两集,现在居然还在剧里作天作地,她到底要晃多久?大伙都盼着她早点到三十一岁,然后消失在观众的视野中。这个张贵妃可能是全剧的愤点了,现在正在遭受着追剧人的唾说

  • 皇后饲养男宠皇帝不敢反对,暗中支持,为何皇帝如此惧怕皇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女帝武则天圈养男宠被受后人诟病,但在唐朝还有另外一个女人,和武则天相比有过之而无不仅,她就是唐中总李显的皇后韦氏。韦皇后要强在那里呢?在历史上面以后记载,在先帝还在世的时候韦皇后就在后宫圈养男宠,但唐中宗知道又此时,不但没有反对,还在明里撮合他们,在暗中支持。韦氏的身份并不高贵,虽然世代都是当官的,

  • 一代枭雄杜月笙:曾经叱咤风云的“上海皇帝”,何以落得晚景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标签:历史

  • 国家公祭日:我们是否会逐渐忘却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距离那段令我们失去30多万同胞,也令无数个家庭支离破碎的惨痛历史已有足足84个春秋。所有中国人,在这一天,都沉浸于同样的悲伤之中。1937年的今天,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进行了40多天惨无人道的血腥屠戮。奸淫、放火、抢劫、枪杀、活埋、火烧,平均每12秒就有一条鲜活的生命消逝。战争的伤痕撕裂了整座城

  • 认清古宅年代,更解英国情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像英国一样怀旧,英国的历史住宅存量位居欧洲前列。英国国家统计局202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超1/3的房屋建于二战前,近1/6的英格兰房屋和超1/5的威尔士房屋于1900年以前建造。也正是英国人的怀旧情怀,我们才能在现代的英国看到来自各个时期的古典民宅。“黄金时代”的都铎式建筑如果你去过

  • 一生功勋卓著,备受军民爱戴,从不逛公园的他只因害怕被骂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1956年夏天,北海公园门前,一位首长大声斥责着身边的工作人员。为了迎接他的到来,公安人员奉上级指令闭园迎接,首长得知后勃然大怒:“这么大的公园,我来了,别人就不能来了?这样的规矩,在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里绝对不能有!”原来,这位首长就是彭德怀。图|彭德怀身为新中国功勋卓著的元帅,毕生都受到军民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