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孟庆树:长得落落大方,19岁嫁给王明,生下3个娃后结局怎么样?

孟庆树:长得落落大方,19岁嫁给王明,生下3个娃后结局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102 更新时间:2024/1/9 15:03:29

上世纪三十年代,国内革命形势危急,大量革命者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作为第三期的学员,孟庆树结识了比自己大六岁的明。作为战友,王明在学习上给了她很大的帮助。

在回到莫斯科中山大学的路上,王明递上了他在异国他乡的第一封信:“这里面有我的一首诗,回去以后,请你看看,提提意见。”

孟庆树百思不得其解:什么样的诗不可以当面讨论,还要回去看看?

回到宿舍,孟庆树打开了信封,令她感到意外的是,这原来是一首示爱的情诗!

一、大家闺秀,风华正茂

提起王明,这个集“功过是非”于一身的人,大家并不陌生,然而,他的妻子孟庆树却很少有人提及。

1926年从中学毕业后,孟庆树恰好遇到了黄埔军校招收第一批女学员,凭借着聪颖天资,她考入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由于遇到了大革命失败,这批学员提前结业。

一年之后,在第二方面军做了一段时间的护士以后,她受到组织派遣,和唐仪贞、刘英等人,一同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孟庆树知性美丽、落落大方,而这批刚刚来到异国他乡的青年,也多多少少受到了彼时的异国的浪漫环境影响,有很多人被孟庆树的姣好容颜和独特气质所吸引。

所谓花香蝶自来,孟庆树的追求者一个接着一个,这些人中,就包括王明。

现在谈婚论嫁、儿女情长,都讲究郎才女貌,门当户对。

王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就有“无冕之王”的美誉,而且,王明脑子活,他的俄语在当时是学得最快最好的,深受校长米夫的赏识。

可是,孟庆树丝毫不逊色于他,孟庆树在黄埔军校时期,就被大家公认为“校花”,而且她身世了得,出生在安徽寿县的一个地主家庭,从小吃穿不愁,祖上又是医生世家,受人景仰。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女人,怎么可能看上身高不到1.6米的王明?王明的示好在孟庆树看来,颇有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嫌疑。

王明见写出去的信没了回音,自然不会死心,此后,更是在闲暇之以“老乡”的名义,一次次接近孟庆树,她示好,不过都不了了之。

二、患难与共,结为伉俪

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王明也在校长米夫的全力举荐下,担任此次会议的翻译科主任。

刚上任的王明,就被通知要让他挑选大会的工作人员,负责统筹安排各项事宜,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实则极为复杂。

国内革命的路子,当时是在苏联的参照下进行的,统筹人员不仅要俄语精通,还要有策划和决断的能力,更主要的是,这个人还要对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刻的认识。

因为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决定着会议的走向,而此时的中国刚刚经历革命的失败,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革命当下的基本矛盾仍需要解决。

王明对着材料思考了许久,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拍桌子:孟庆树!

这一决定虽然有王明的小心思在内,同时他也是深思熟虑后才下的决定。

其一,孟庆树的娘家亲属是老同盟会的会员。再加上书香世家,也因此,她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大量的进步思想,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又有参加革命的经验,这在当时那个年代无疑是难能可贵的,她有觉悟。

其二,孟庆树当时在中共沪东区委的妇委会工作,着重解决妇女地位在解放工作中的作用问题。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孟庆树经要到基层考察。沪东区的纱厂、纺织厂有大量的女工,因此,这些地方成为了她经常光顾的场所,她有经验。至于俄语,是王明的强项,他有事没事就去找孟庆树传授经验,孟庆树也虚心学习,所以这也不在话下。

由此看来,孟庆树是最合适的人选,果不其然,会议最后顺利结束。

也因为这件事,孟庆树在内心对王明树立起来的坚冰,也渐渐融化。但是,真正让孟庆树彻底接受王明的,是一件死里逃生的事情。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孟庆树长期暴露在公众视野,危险一触即发。

很平常的一天,孟庆树在一所工厂和女工们交流,却突然被提前埋伏好的特务包围,并被抓捕带走。

得知险情的王明,知道这次必定是凶多吉少,因为有太多的人进入了上海龙华看守所,就再也没出来。为此,他多次冒着被发现的危险去探监,人在危难之中,常常需要一个精神寄托;王明的义无反顾,给了在狱中的孟庆树很大的鼓舞。

1930年11月22日,孟庆树在组织的营救下,转危为安。

就是王明的无微不至,让她彻底接纳了王明,也因为这件事,两个人在危难中结为了革命夫妻,此后一起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努力,彼时,孟庆树年仅19岁。

三、斯人已逝,薪火相传

44年间,两个人在危难中相互扶持,由于王明后来在重大决断中出现严重错误,迎来了政治和生活的多方面挫败,丢掉职位后,孟庆树不仅没有嗔怪他,反而不离不弃。

建国以后,王明的身体越发糟糕,多次前往苏联治病。1956年1月30日,在去往莫斯科的飞机上,王明突然心脏衰竭,随行的医生带了6包注射器,可是,在这紧要关头,竟没有一个针头可用。

孟庆树掏出了自己准备好的备用针头,这才让王明用上了强心剂,躲过一劫。可以这么说,孟庆树对王明的爱,全部都在生活的细节里。

孩子会成为爱情的见证,这对伉俪也一样。

婚后,二人生下的两儿一女,有各自的人生轨迹,也都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毫无疑问的是,同他们的父辈一样,这几个人都与苏联有着脱不开的联系。

大儿子王丹芝,次子王丹丁以及女儿王芳妮都留在了莫斯科工作,在化、军事领域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也为促进中苏友谊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苏联解体后,王丹丁又着手在俄罗斯把中国武术文化带向世界。

在这之间还有个小插曲,女儿王芳妮的一生都留在了这片土地。1937年11月,王明夫妇回国参加抗战,把女儿王芳妮交给了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做养女,但是,二人十分想念这个孩子,王明在《忆芳儿》中写下的诗句:“一别十年久,时艰音问稀。双亲常梦女,多半诉离思。”正表达了对女儿的思念之情。

1983年9月5日,孟庆树在莫斯科逝世,这个女中豪杰,巾帼英雄,爱情事业都圆满了,若要说有什么遗憾,就是去世的时候,没能回到祖国的怀抱吧。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西方人3次奇葩的侵略事件,平均几百人灭亡一个庞大王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总有一些让人扼腕惊叹的事情,没有我们想不到的,只有我们对之不甚了解。历史上曾经发生过3次奇葩的王国灭亡事件,如果单从灭亡他们的对手人数上看,你会觉得这几乎是天方夜谭的事情。但事实就这么发生了,不容我们质疑,我们需要做的,是去寻找这一奇葩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第一件,阿兹特克帝国的灭亡阿兹特克帝国

  • 秀才一上联:“墙边柳,枕边妻,无叶不青,无夜不亲”,下联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对联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经过了上千年的沉淀,在文学载体中,可谓是一枝独秀,它的出现,受到了广大文人仕子们的喜爱,也成为了读书人最喜爱的交流方式之一,历朝历代的才子们对它情有独钟,像宋朝的苏东坡,明朝的解缙,清朝的纪晓岚等等,这些个历史名人,都流传下来不少的对联趣事。明朝的时候,山东济南有个神

  • 我党的百战将军,20天攻下32座县城,授衔中将却遭到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木兰辞这首诗我们在中学都是有学过的,大家也了解,木兰辞中有一句话非常的出名: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得出一个将领要想成为百战将领,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在我们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确有这么一位真正的身经百战的将领,他的名字叫做赖传珠。1927年赖传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年是蒋介石

  • 尉迟恭和秦叔宝曾经干过一仗,两人谁厉害?现在告诉你,其实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尉迟恭和秦叔宝曾经干过一仗,两人谁厉害?现在告诉你,其实是他首先亮出我的答案,我觉得秦琼更胜一筹,也就是说,秦琼更厉害一些。有人可能提出异议,唐太宗的凌烟阁24功臣像,尉迟恭排名在第七位,而秦琼排名倒数第一,这作何解释呢?其实这是秦琼没有参加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政变的缘故,那时候秦琼年纪也大了,不愿意

  • 武则天写给李治的情诗,饱含相思之苦,有一句非常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贞观二十三年,唐朝最伟大的皇帝天可汗李世民驾崩。他彪炳千古,然而临走的时候,也带不了一丝一毫。除了大量的陪葬品送入昭陵后,庞大的后宫也需要处理,有子女的妃子们继续留在宫中,而没有子女的女人们,则送入了长安感业寺出家为尼。这其中就包括并不引人注目的武则天。她的确不被人注意,在后宫之中,她的容貌算不上最

  • 西汉第一家族,权倾朝野70年,却因贪得无厌被夷族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民国,有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权势滔天,作威作福,而在西汉,有一个家族比他们还厉害。这个家族出过三位皇后、两位大将军、一位托孤重臣,权倾朝野70年,可谓是西汉第一家族。这个家族就是西汉卫家。卫家是从卫子夫母亲卫媪这一代记入史册的。卫媪是平阳侯家的女奴,跟一位卫姓男子生下三女一子,长女卫君孺,次女卫少儿,

  • 徐茂公曾给罗成算命:你阳寿有73年,可为何23岁就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自古以来,占卜算卦之风盛行,就连如今科学技术如此发达,迷信思想已经不那么浓重了,还是有不少人没事就爱去算算命。说来也邪乎,有时候算卦占卜之人倒也有些神通。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讲讲英勇善战的罗成,故事有些传奇,大家就当解解闷,且听一听。实际上,历史上是没有罗成这个人的,罗成实际上是《说唐》里面的一个人

  • 古代有那么多圣旨,为啥传到现在的却很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圣旨即“圣人的旨意”,在秦始皇之前也并非是皇帝的专属,所有诸侯国的国君传达的策书、制书、诏书、戒书,都可以被认为是圣旨,不过秦始皇之后就只有秦始皇用书文下达的旨意被称为圣旨,后来汉朝继承秦朝的制度,又建立起来了一套完备的皇帝制度,圣旨就被直接定性为皇帝的专属。不过大家也知道我们上下5000年的历史,

  • 看古代帝王如何渲染出生异像,将“君权神授”的思想根植于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大凡一个伟大人物出生,总是伴随着种平日里不常见的景象发生,这一点,在古代,尤其是在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身上尤为明显,各种史料中也都有相关的记载,在民间野史的传说中更加的夸张和神秘.那么,这所谓的异象,是真实发生过吗?这些现象的背后,又隐喻着什么目的呢?第一,通过传奇出身打造非凡身份属性古代帝位的传承中

  • 我们古代有位皇帝,在位15年,换了14个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众所周知,我们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而在这数千年的文明史中,涌现出了许多皇帝,其中不少颇具个性。有的皇帝,喜欢打猎;有的皇帝,喜欢歌舞;有的皇帝,喜欢诗词;还有的皇帝,喜欢做木匠活。总之,千奇百怪,很有个性!其中,就有这么一位皇帝,在位15年,换了14个年号,几乎是每年换一个年号!而且,她还创造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