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陵之战的典故,马陵之战的成语有什么?

马陵之战的典故,马陵之战的成语有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263 更新时间:2023/12/9 1:44:56

马陵之战,是指齐军在马陵大败魏军的战役,这次大战也成就了齐军的军师孙膑,齐国在这次大战后声名鹊起,从一个弱小的国家逐渐成为战国时期的大国。

魏国在桂陵之战被齐军击败,又被秦国夺去了几个旧都,但是他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周显王二十五年,魏国又召集了鲁、宋、卫等国会盟,自称为王。但是齐国、韩国、楚国对此表示不满,拒绝参加会盟。第二年,魏国就命令庞涓对韩国进行讨伐。

韩国因为国力弱小无法对抗魏国,于是向齐国进行求救。孙膑认为在韩、魏两国兵力薄弱的时候出兵,既可以让韩国完全地归顺于齐国,又可以有很大的把握战胜魏国。于是齐威王采取了孙膑的意见,等到两国两败俱伤之时再出兵,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援韩国。

孙膑仍然以“围魏救赵”的战法,直奔魏国的大梁,庞涓听闻齐军进军国都于是撤军回大梁,但是齐军知道韩国已经被救,便想要撤兵回齐国。但魏国不甘心自己的计划落空,想要一举歼灭坏它好事的齐国,命庞涓率领十万士兵追击齐军。孙膑察觉到魏军的来势凶猛,于是利用地势进行埋伏,用每天减少灶坑的方式来进行示弱。庞涓果然中了孙膑的计谋,认为齐军已经所剩无几了,竟然大意到只率领轻车锐卒进行追赶。魏军如期而至,走进了齐军的圈套内,齐军万弩齐发,全面出击,魏军实力大损,落败而逃。

马陵之战成语

“增兵减灶”是出自马陵之战的成语,是一种迷惑敌军的战术。运用这种战术的人是齐国的一名军师孙膑,孙膑在马陵之战中展示了高超的谋略艺术,在马陵之战后他名震天下,实现了他的宏伟抱负。

这个成语是出自《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增兵减灶”用表面上的兵力来迷惑对方,让敌方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兵力,从而使得自己在战争上取得有利的主导优势。

周显王二十六年,魏惠王命庞涓去攻打韩国,韩国的兵力薄弱,于是不断向齐国进行求救。齐国答应了韩国的请求,让孙膑做军师去营救韩国。这一次,孙膑用的还是之前救赵国时用的计策,不直接去营救韩国,而是去攻打魏国。

这个方法果然奏效,庞涓率领军队日夜兼程往魏国赶,不过这时候齐国已经占领了魏国的好几个地方。这次,孙膑的计策是下令齐军退兵,庞涓见齐军不断撤退,便一直紧紧跟随在齐军的后面。连续三天追到齐军的扎过的军营,发现他们的灶坑在逐渐变少。他以为齐国胆小怕事,士兵早已逃跑了许多。但是令他想不到的是,孙膑利用马陵的地形进行埋伏,命令数万名弓箭手藏于道路两旁,结果就是导致魏军全军覆没,最终庞涓选择了自杀,魏国的太子申被俘获。

从此,孙膑的名气因为这场战役而被传遍了各国,他“增兵减灶”的战术也被许多人效仿。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被怀疑是穿越者的王莽,管仲他们还不算,她才是最有可能的穿越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当你在搜索栏输入“穿越者”的时候,一定会跳出这几个人,王莽、管仲、“扯淡碑主”,因为这几个人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情过于超前,被怀疑为现代社会的穿越者。如王莽,他不仅把盐、铁、酒、钱币、、矿山、山川河流什么的都收归国有了,禁止私人买卖,还开始征收商税,而且土地也国有化了,在之前这些都是共有的,也没哪个皇帝

  • 张飞为逃命丢了刘备老婆,刘备冷冷道出2句话,如今变成黑帮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刘备因为率兵前来徐州救援,退敌以后得到了徐州各大士族、官商还有徐州牧陶谦的支持,三让徐州之后拿下了徐州整块地盘,同时野心开始膨胀,想争霸天下。但曹操回去击败吕布后,吕布前来投靠刘备。刘备本想利用吕布作为打手抵御曹操的,但在征讨袁术的过程中,吕布在间谍的里应外合下,成功攻破徐州城。镇守徐州的张飞仓皇逃

  • 刘备的起点很低,可最后还是成就了霸业,他究竟靠什么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东汉末年,各方势力此消彼长,最后魏蜀吴三足鼎立,算是将天下给瓜分了。而在三国的形成过程中,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是那个时代最英雄的人物。曹操自然不用说,人家是世家大族,年轻时就拥有了很强的实力。孙权这边则是运气逆天,他主政东吴的时候,孙策已经把江山打下来了,孙权直接吃现成的。最艰难的是刘备,但同时也最具

  • 曹冲死后,曹操为何一定要处死神童周不疑?因他的才华掩盖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周不疑,字元直,荆州刘表别驾刘先的外甥,从小聪敏异常,有“三国神童”的美誉。荆州牧刘表很喜欢这个小孩子,希望他长大后能够辅佐自己的幼子刘琮,于是便亲自为他找了一个老师——刘巴(诸葛亮曾说:“运筹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这个子初指的就是刘巴)。但是周不疑仿佛看不上这位老师,一直不愿意前去拜师,转眼间刘

  • 群雄割据时期起因竟是后宫祸乱,为何曹操笑到最后,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中国封建王朝经历过许多次的群雄割据时期,比如说周王朝的分封,东汉末年的诸侯割据,而三国时期最为让人津津乐道,也留下了最多故事,那么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是如何形成的呢?到了三国时期,为何笑到最后的是曹操所在的北魏呢?先来说第一个问题,为何说群雄割据时期是后宫祸乱造成的呢?刘邦建立汉朝后,汉朝前后经历

  • 关羽兵败身死之后,诸葛亮为何平静如水,一点都不伤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诸葛亮一生都是蜀汉忠臣,关羽是前期为蜀汉奠定基业的大将,与诸葛亮和张飞被后世称为“蜀汉三杰”。诸葛亮为人胸襟宽广,且十分睿智,虽然关羽论年龄和资历都比诸葛亮老得多,对诸葛亮不是很尊重,但是毕竟关羽是难得的大将之材,诸葛亮不管从什么角度出发他都不可能盼着关羽死。而关羽战死之后诸葛亮之所以表现的平静如水

  • 刘备在袁绍帐下时,关羽连杀颜良文丑,刘备如何在袁绍那里活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说起关羽这一员大将,相信除开他温酒斩华雄这一成名战之外,最经典的桥段就数斩颜良、诛文丑了,甚至就因为杀颜良、文丑杀得太快,而和其他将领打的又很多回合,所以导致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关羽其实是刺客流的武将。也就是说关羽头三刀比较厉害,躲过头三刀,基本上就和关羽能战很久了。这种“关三刀”的说法确实也没有详细的

  • 刘备手下有两位大将,一个赛过关羽,一个胜过张飞,却都不受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长河中,英雄豪杰辈出,而三国时期更是英雄辈出的盛世,刘备、曹操、孙权等众多名将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然而,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总有些英雄被忽视,总有些英勇无敌的武将因种种原因而不受重用。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对英勇善战的武将,他们分别是赵云和马超,虽然在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

  • 刘备的谋主法正,如果不死其地位将远超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县人,刘备帐下第一谋士,是名士法真之孙。官宦世家出身,法正在刘备麾下的地位远超诸葛亮,但法正跟随刘备很晚,而刘备与法正一相遇,真的的可以说是三观契合,陈寿在三国志里评价,刘备得法正,犹如曹操与郭嘉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

  • 刘备皇族身份因时间跨度长而难以确证,各路诸侯各怀鬼胎未否认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刘备作为一代枭雄,其之所以能在东汉末年开创蜀汉基业,除了其以仁义为立身之本外,其汉室宗亲的光环同样对其助力不少。《三国志》便明确记载刘备乃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然而刘备与刘胜之间不仅相隔久远,且中山靖王刘胜子孙极多,刘备的身份很难得到证实。那么,刘备汉室宗亲这层身份,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