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火红年华》:钢铁意志、工业史诗,淬炼大时代人物弧光

《火红年华》:钢铁意志、工业史诗,淬炼大时代人物弧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568 更新时间:2024/1/17 9:37:27

大时代的一粒沙,都是先辈用身体撑起的一座山。

烈火淬炼出的三线精神,深深凝结在每个建设者的骨血里。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激昂故事有很多,真正在影视化过程中还原先辈们的热血年华却太难太难。

该剧以国家“三线建设”为背景,以十九冶、攀钢、攀煤等位于四川的著名三线工业企业为故事原型,全景式展现建设者们响应党的号召来到攀西大裂谷深处,怀揣炙热理想,创新升级新工业体系,带领企业踏上新征程的光辉历程。

没有“流量”的《火红年华》,为什么能感动这么多观众?

甫一开场,《火红年华》就用快节奏紧紧抓住观众眼球。

1965年,男主夏方舟(林江国饰)作为一名冶建专业大学生来到即将兴建的川南钢铁-金江二号信箱实习,恰好遇到一线工人“四大金刚”之首陈国民(朱宏嘉饰)等所率施工队遭遇吊车装卸难题。

年轻气盛的夏方舟当即指出工人师傅不按技术规范操作的问题,断言人力无法战胜科学原理,但陈国民等人迎难而上,用经年积累下的实践经验完成任务。夏方舟为工人师傅们创造装卸奇迹的智慧所折服,陈国民也为他过目不忘、一眼指出设计图纸缺陷的冶建知识所惊叹,一老一少自此结下深厚友谊。

几场矛盾冲突,就立住了夏方舟实事求是、年轻气盛中略带固执的天才工程师形象。同时也定下了全剧在钢花铁火中淬炼出的实干家基调,天才知识分子与一线熟练工人碰撞交流、彼此学习,共同促进国家建设发展。

三年后,随着大批青年学生来到川南钢铁,怀着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一腔热情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把最初只能建在2.5平方公里“弄弄坪”上的金川钢铁,建设成新中国的钢铁心脏城市攀枝花,在一片不之地中创造了世界级钢铁奇迹。

剧中人物刻画格外鲜明,扎根一线的退伍老兵陈国民、急于凸显个人价值的季成钢、好勇斗狠但又仗义善良的武本奇、一片热忱坦荡追爱的心梅……“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那个年代一线建设热火朝天的工人群像、工业史诗,呼之欲出。

剧情故事线也在人物交锋中逐渐推进,川南钢铁项目改进、落成、出铁,改革开放后市场化改制,每个重大变革,都对应了新中国钢铁冶建行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同时,时代进步也反馈在剧中人物本身,无论是夏方舟、秦晓丹,还是性格更为复杂的季成钢、武本奇,都在投身建设中实现了从个人主义到家国主义的成长转变。

人物、剧情、价值观,都在钢铁意志中得到淬炼、升华。

《火红年华》精准抓取、截选,展现了一部时代和个人的命运交响曲。人物在时代中的起伏淬炼,展现了老一辈建设者的精神图景。

正如近期热门电影《长津湖》,从七连一线战士伍千里的视角出发,以小见大,描摹长津湖战役中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战士群像,“关乎国家命运,值得为之献身。”

虽然描写的是不同时代背景故事,但本质内核高度一致,都展现了不同年代中为国拼搏的爱国者群像,展现的爱国情怀荡气回肠。

“走过高山大川,苦累也是浪漫。风起云涌的岁月啊,我记住了你只有信仰的容颜。”

筚路蓝缕,以山林。

不同年代走在奉献道路上的爱国建设者们,始终执着为党写史,为人民立传,为城市写芳华。

作为一部以大三线钢铁工业建设为背景的年代剧,历史背景复杂、内容专业度高,《火红年华》注定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全体主创团队潜心打磨,为观众呈现了最好的行业剧作。

导演杰从业35年,曾执导过多部优质年代剧、献礼剧,此次严格把控《火红年华》制作水准,追求实景拍摄,力求从各种细节上还原、塑造年代感。

剧中人物身上穿的蓝工装、海魂衫,用的搪瓷茶缸、军用水壶,住的草席搭起来的简易暂住棚,经历过两次意外失火之后才住上石灰板房……等等细节,都一比一还原了当年大三线建设者们所经历的艰苦生活图景。

剧中大多主要角色,也都有各自真实人物原型。

“四大金刚”之首的退伍军人、工人代表陈国民,原型正是一位抗美援朝退伍老兵,后来参与到三线建设中,成为一位优秀的技术工人骨干。

包括剧集故事所处的复杂历史背景、时代风云变幻,《火红年华》也在细节处做足伏笔铺垫。

有观众质疑,夏方舟作为男主角,先是发现金江局部设计问题,后又质疑整个川南钢铁存在重大涉及隐患,整个川南上万人,偏偏只有他能看出这些问题,是不是金手指开太大?

其实这里涉及到上世纪60年代攀枝花钢铁基地真实发生过的“设计革命运动”,要求把工人变成设计的主人,原本真正掌握设计核心的技术人员只能从旁辅助,所以出现了种种看似可行、但存在众多隐患的设计项目。以夏方舟为首的技术人员,不得不抗住上下众多压力,尽可能修整、维护工程顺利进行。

仿佛随着剧情,真正进入到那个年代的那片土地,感受一代中国建设者们的鲜活人生。

《火红年华》的种种成绩也证明,经历过烈火淬炼的作品才能经得起观众考验。

剧作对于大三线工业建设的深度还原,不仅得到了老一辈三线建设者的认可,也收获了新时代青年建设者的感动。

许多曾参与大三线工程的一线退休职工互相约定一起收看这部剧,交口称赞剧情的真实还原,仿佛透过电视屏幕,穿越回半个世纪前他们倾注在那片土地上的火红年华。

跟随亲人一起收看剧集的“攀二代、攀三代”年轻人们,也终于真切了解到父辈昔年所经历的艰苦岁月,以及在艰难中不断奋进、迎难而上、打下中国钢铁事业关键战役的“大三线”精神。

随着《火红年华》热播,当地还掀起了一阵“攀枝花热”,四川三线建设遗址也随之爆火,成为许多年轻人新的“网红打卡点”。

年轻人拒绝被说教,但往往拥有更强烈的共情力、同理心,他们是真的看进去了这部剧,也是真的把前辈们的艰苦开拓精神烙印进心里。

优秀年代剧的魔力大抵如此,让新一代年轻人更能贴近先辈们创下的工业史诗,并继往开来,把这份精神传承下去。

作为四川电视剧龙头、四川唯一一家甲种证企业,四川星空影视以三部高收视大剧,为当下影视制作市场探索出了一条颇为不同的道路。

品质大剧多维发力、以现实主义突破圈层,构建新收视时代天花板,四川星空影视在路上。

虽然影视作品对峥嵘岁月的描述在残酷度上跟真实历史仍然存在距离,但《火红年华》根植宏大历史背景下的细腻叙事、对攀枝花钢铁工业史诗的全景式还原,都得到了观众的收视认可。

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年代剧不好做,反映专属行业发展历程的年代剧更加难做,但高难度也意味着高潜力。

《火红年华》的成功,侧面证实了此类型故事的庞大市场价值。中国并不缺乏IP,每一个历史节点背后的人民故事,都自带其受众土壤,具备亟待挖掘的高度情怀价值。

现实主义公共IP,会成为影视剧市场的新蓝海吗?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走过世纪》今晚亮相讲述追逐红星的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纪录片《走过世纪》讲述了郑律成、马海德、傅莱、汉斯·米勒、爱泼斯坦、中西功六位功勋卓著的中国共产党“外籍”党员的人生故事。寻访、回忆、讲述,一幅幅感人至深的世纪画卷被缓缓拉开:为何他们投身艰苦的中国革命?是怎样的力量吸引了他们?这些深藏于历史深处的珍贵记忆,将穿越百年,重新绽放。六位传奇追逐“红星”

  • 历史上一个短暂却辉煌的王朝,影响后世千年,创造了多项历史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在我们历史上有很多很有争议的帝王,我们今天要谈到的这个皇帝也是其中之一。关于他的争议不仅在他执政方面的举措,就连他的出生也充满着争议。新的王朝取而代之,他本人有着雄才大略,但同时也会居功自傲,这使得他成为了一位有争议的皇帝。西方人以他人的身份来客观看待隋文帝,其实是比较科学的。我们我们人却往往不能正

  • 韩国历史书是怎样讲述国家起源的?说开国祖先活了1908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根据我国的史书记载,朝鲜半岛最早的国家是由箕子在公元前1120年前后建立的。箕子原是商纣王的庶兄,商朝灭亡后,箕子不愿做周天子的臣民,就率领商朝的遗老故旧来到朝鲜半岛建立政权。周王朝默认了这一事实,封其为侯。这就是箕子朝鲜的由来。不过,韩国历史书在讲述这段历史时,为了避免箕子成为他们的祖先,就造出一

  • 碎语杂记 | 历史小说不是历史(20230228)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读了篇文章,说《三国演义》上很多典故,比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和三英战吕布,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和五关斩六将,比如诸葛亮火烧博望坡和舌战群儒,等等,还有很多,都是罗贯中虚构的。有些历史上压根就没这事儿;有些历史上有这么个事儿,但人不对,罗贯中张冠李戴了;有些历史上多少有那么点事儿,人也是那个人,但没那么夸

  • 王家善是如何率领五十八师起义的?攻克营口锁咽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王家善先生生于1903年,原籍黑龙江省巴彦县。他青年离家,外出求学,中学毕业后,留学日本。先在日本东京师大,读二年级时,因同情郭松龄反奉被开除学籍,后入铁道学院,学习两年归国,在黑龙江省政府教育科任职。不久去天津谋事,经其父的一个朋友帮助,再次东渡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从此开始了一生的军事生涯。王家

  • 鲁迅的最后一天:坚持读报,奋斗至生命终结,伟大亦平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鲁迅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最著名、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鼓励所有的中国青年们:“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鲁迅先生的作品可以是武器,他以笔为矛,告诉众人文人可以同军人一样,为国斗争。终其一生,鲁迅先生一直致力于文学战斗,他说:笔就是他的手枪,他会一直拿着笔同

  • 隋唐崛起后,如何对待吐谷浑与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权力一直是一个很敏感的词。不管是在古代政治还是现代的一些国际关系中,权利都是一个重要的词。诸国在当今的世界中,都开始比拼自己国家的综合实力,以此来获得世界上的优势地位。在古代同样如此,隋唐时期,中国是处于世界上的优势地位,对于吐谷浑和高句丽这样的中等国家来说,是政策改变的开始。那么在权利转移下的崛起

  • 黄埔军校出身的传奇杀手 一人暗杀20名军官 日军吓得不敢单独上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说起抗日战争,很多人都会想起烽火硝烟的正面战场,却很少有人了解敌后战场。正面战场想要杀死一名军官,难度其实是很大的。但是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杀手,光有资料记载的,他一人就暗杀了20名军官,他的名字一度成为了死亡的代名词,吓得日军不敢单独上街行走。他就是抗日壮士军统传奇杀手蒋安华,由于身份的原因,很少

  • 顺治皇帝死亡之谜终被揭开,专家:被郑成功用炮炸死,已找到铁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1661年,顺治皇帝又打算出家,但他没有成功,原因是他猝死了,顺治皇帝究竟因何而死?后世各有各有的说法,有人说顺治皇帝实际是出家了,没死;有人说顺治皇帝突染疾病而死,百年来,顺治皇帝真实死因成谜,不过谜团也有揭开的那天,专家:被郑成功炮轰而死,证据已找到。顺治帝在位期间,他虽是一国君王,但却被权臣多

  • 马王堆文物将巡回到沪,呈现两千年前西汉风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长沙马王堆汉墓于1972-1974年发掘,是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要发现。三座墓葬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余件,包括漆木器、彩绘陶器、铜器、帛书帛画、丝织衣物等十几个种类,其中1号墓中出土的辛追夫人遗体,外形完整,全身润泽,甚至手脚指纹仍清晰可见,堪称延续了两千年的永生奇迹。澎湃新闻了解到,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