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代攻城战死伤极大,士兵却总抢着爬云梯,他们真的不怕死吗?

历代攻城战死伤极大,士兵却总抢着爬云梯,他们真的不怕死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909 更新时间:2024/2/5 22:57:36

孙子兵法》有云:“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其实攻城这一举动在何时都是最后的选择,盖因攻城战是古代战争中最为艰苦和惨烈的一种战斗形式。

攻城战皆死伤惨重,士兵们必须越过陷阱、填平护城河,推着云梯来到城下攻城,他们需要攻克敌方城墙,这就意味着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城墙上的箭矢、石块和热油等物理攻击,还有城墙下的深坑、陷阱等防御工事。

攻城士兵不仅需要克服自然地形的障碍,还需要面对敌方军队的防御,在这样艰苦的战斗形式下,士兵们却总是愿意抢着爬云梯,难道他们真的不惧生死吗?

攻城之战万般险,前赴后继上云梯

在战争的关键时期,如果其结果可能取决于攻占某座城池,那么攻城战便至关重要。如果能够攻占城池,将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战略优势,从而能够更好地推进战争的进程。因此攻城战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攻城战争的胜负关键在于攻城方能否突破城墙,进入城池并攻占城池。而云梯是攻城方翻越城墙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没有热武器的古代,云梯可以让攻城方的士兵们迅速攀爬城墙,吸引战火,减少攻城方的伤亡,同时更快地压制城内的抵抗。

《资治通鉴》中隋朝大将李密攻破郑国城时:

“密乃令士卒斫木为梯,作山,斫梁为桥,拆房屋以夯城门。梯、山、桥高广皆且数十丈。夯城门者日夜不辍。”

那时候的云梯已然具备一定的形式组合,多样化的装备直面敌军,亦有一番声势浩大之觉。如此,一旦攻城士兵登上城墙,面临的便是激烈的厮杀和直面生死的残酷,这也是攻城战的死亡率和伤亡率都远高于其他类型战斗的原因。

《金史》中的《南京本纪》中也记载了金朝攻打南京城时使用云梯的情况,“虏为两梯,一攻堞,一攻门,越城而上,相次射击。”形势严峻,装备齐全,一声令下,便是向敌军城池进发,对于士兵们而言,可谓以命相搏的惨烈。

尽管形势对于攻城的士兵们是那么的残酷,他们仍旧前赴后继,涌向云梯,涌入城墙,以命为基去搏那一份城破的成就。那么将自己摆放在生死的天平上,攻城爬云梯的将士们,究竟是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下一刻殒命的觉悟呢?

爬云梯纵然惨烈,重赏下勇将不绝

事实上,爬云梯可以带来的丰厚回报足以让在攻城战中的士兵们抢着去爬云梯。在古代社会中,人们普遍重视荣誉和地位,这是封建制度下不可避免的历史价值观。

当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不仅仅决定了他的经济状况,还决定了他的婚姻、教育、政治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命运。

参加攻城战可以让士兵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大大提升,并获得更高的荣誉,这对于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的社会地位晋升的机会。

更遑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当时,参与爬云梯的士兵们必有重赏。在《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攻打刘邦时,在攻城战中,项羽为了攻破城墙,亲自领军攀爬城墙,当攻城战取得胜利后,他向参战的士兵发放了丰厚的赏赐。

据记载,他封了一万户为列侯,并赏赐了各种财物和美女。其中,爬上城墙攻占城池的士兵得到的奖赏尤为丰厚。重赏之下,又怎么会有人不为之拼搏一二。

其中若为先登者,受赏便更是他人的几倍、十倍有余。唐朝猛将张士贵,更是因为曾在攻打高句丽的战争中屡次先登,深受信赖和提拔。

唐太宗专门说:“卿有先登的功勋,有超恒准,赐奴婢八十口、绢彩千余段、金一百卅挺。”

众人更耳熟能详一点的汉朝樊哙,亦是因他在秦末起义战争中屡次成为先登,帮助刘邦打败章邯,而在论功行赏之时得以封为侯爵。先登者必然拥有高回报,这也是士兵们勇向云梯之由。

愿以此身向吾国,继铸千秋万代业

而在战乱纷飞的年代,阶级差异的微妙转化伴随着战争的四起,爬云梯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一种身份认同感。

众所周知,战争是一种充满荣耀和英雄主义色彩的活动,士兵们在战争中扮演了英勇、勇敢和忠诚的角色,成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英雄。

在战争中,训练有素的士兵们利用自己的训练成果,在战争中拼命厮杀,去展示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这无疑是一种对自己、对他人的莫大鼓舞。因此,攀爬城墙也成为了士兵们体现自己身份和价值的一种方式。

此外,攻城战的胜利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攻城方不能成功地攻占城池,那么往往会面临的就是被围攻的险境,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军队的覆灭。

因此,士兵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攀爬云梯,为攻城战争的胜利而奋斗。因为自他们决定踏上战场,进入爬云梯一列那一刻,便已经没有退路了。

当然,在那时,人们情愿为之搏命洒热血的绝不单单是重赏和全然的利益。事实上,许多士兵愿意参加攻城战,是因为他们仍有家国情怀和崇高的理想。

在历史长河中,国家之间的领土斗争是常有的事情,而攻城战往往是一次决定胜负的关键战役。攻城战的士兵们一般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作战,面临着极大的生命危险。

然而,他们毅然地决定了攻城,这一方面意味着他们对攻城战的胜利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他们已经决心要为自己的国家和家人争取更好的未来。

对于参与战争的士兵们而言,攻城战是一项任务和责任,他们是忠诚、勇敢和无私的战士,他们会为了国家和军队的胜利而冒险,因为他们认为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

他们将国家和家人的利益视为至高无上,他们会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攻城战中,即使代价可能是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云梯纵横历史,今人受益匪浅

攻城战爬云梯是一种古老而又经典的战争策略,纵横于历史之中,又反哺于历史。今人更是在吸收历史经验的精妙的同时,也发觉了爬云梯的应用可能性,使其在现代军事中也同样拥有了重要的意义。

在古代社会中,攻城战是攻占敌方城池的战争行动。而爬云梯则是作为攻城战中常用的一种攻击手段存在,它可以让攻城方的士兵越过城墙,进入敌方城池进行攻击。攻城战爬云梯被称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战术在于它可以打破敌方城池的防御,为攻城方取得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在现代军事中,攻城战爬云梯也体现了它独有的重要的意义。现代城市战争中,城市地形复杂,城市中心往往是重要的战略目标。

攻城战爬云梯可以让士兵越过城市的高楼大厦等障碍物,进入敌方控制区域进行攻击,这种战术非常适合城市战争。

此外,在特种部队的行动中,攀登与跳伞、潜水等一样被视为关键技能,攀爬高墙、建筑物,占领战略制高点等都需要这种技能,在某种程度上,它有时候能够决定行动的成功与否。

攻城战爬云梯自身含有的价值和引申的价值在历史进程中越发显得独特重要,人们从中看到了历史流淌的痕迹,并将其精华引用于建设更美好的现代生活中去。攻城战爬云梯的士兵们大概也不会知道,在若干年后,他们曾经的英勇行动被现在的人们概念化了其中的意义,再次将其反哺于自己的国家。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为众所称道的有名人物并不少,但其实更多的是历史中的小人物——那些没有被正式记录在史书上,或者只是在史书中被简单提及的人物。他们名声并不显赫,但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完整的历史。

以在攻城战爬云梯的士兵们为代表,历史中的小人物其实隐隐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命运。现实中的历史大事件,记录的往往只有少数人物的行动,而那些小人物们则代表着普通百姓的经历。

他们同样历经苦难和挑战,同样在历史的洪流中扎根,一点一滴镌刻成如今历史的模样。

他们名不经传,但他们不容忽视。他们的身影在历史的缩影里模糊不清,但是他们的意志——忠诚坚守着自己所属的国家,保护身后千千万万的百姓的这种信念,仍旧在尘封的历史中熠熠生辉。而这正是历史的由来和文明的开始。

纵横过去现在和未来历史中的人们,永远心怀感恩,永远热泪盈眶!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人只能用“洗脸盆”开采黄金?不要被谣言骗了,古人没那么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黄金,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黄金数量的多少,可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人的富有程度的标准。时至今日,黄金依然价格不菲,很多人都以收藏黄金作为理财的方法。古人用千金作为王侯将相的女儿的代称,可见黄金还能成为身份的代表。从物理属性来看,黄金是矿物的一种。既然是矿物,那黄金自然是深埋于地下,是需要勘探

  • 三国曹魏最大的老虎,不是司马懿,也不是许褚,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原来三国曹魏最大的老虎不是司马懿,也不是许褚,而是他曹仁,六虎将曹洪,七虎将夏侯渊,三国将领夏侯惇八虎队。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曹魏在三国最大的猛虎,那就是六虎将曹洪。曹洪和当今的许多猛虎一样,既贪财又好色,生活十分败坏。建安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18年,曹洪对战张飞和乌兰,曹洪大败乌兰。打胜仗后,曹洪举

  • 明兰是绿嫁衣,曹丹姝是红嫁衣,都是正午的剧,到底谁穿的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今天我们来从《知否》《清平乐》《风起洛阳》三部古装剧看古代的婚服讲究!在宋代婚服中,会遵循一个“低嫁穿红,高嫁穿绿”的规律。你看《知否》中,嫁去伯爵府的墨兰,以及嫁到侯府的明兰,她俩都属于“高嫁”穿的都是绿嫁衣。如兰嫁给文炎敬属于低嫁,虽然没有拍摄她出嫁时的场景,按当时的规矩来说,如兰穿的一定是红色

  • 乾隆选永琰作为太子,却被后来的史学家评为最“平庸无奇”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乾隆选永琰为太子,首先就是因为他没得选,矬子里选大个,也就这一个了,乾隆在晚年在写给军机大臣董诰的信里抱怨,他的儿子里没有一个成器的。很难在其中选择有为之君。自雍正设立秘密立储的方案之后,乾隆是一个获益者。因此在乾隆登基之后会,乾隆希望大清能够出现应该嫡长子的太子,因此第一次立储就是在乾隆元年,密立

  • 三国:论勇猛关羽抵不上马超,为什么却能被称为武圣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关羽,字允昌,他的英雄事迹流传千古。直到现在,很多人都称他为“关二爷”。如果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肯定会看到很多人的家里也挂着关二爷的画像。在我们心中,关二爷可以给我们带来财富,所以很多商人都会献上关二爷。关羽,自从在桃园与刘备、张飞结拜为兄弟,便与刘备生死相随,为蜀国大业立下汗马功劳。说起三国,大家

  • 三国的魏延做错了什么,竟被冤枉了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魏延第一次见到诸葛亮,被诸葛丞相认为脑后有谋反,并且他以后肯定会造反的。可怜魏延为帮助刘备立下的大功,没有得到丞相的认可,差点被拖出帐外杀掉。不过纵观整本书《三国演义》,就算把书撕了,也找不到魏延的叛逆。那么,三国的魏延到底做错了什么被冤枉了几千年呢?1个据《三国志》记载,建安十六年,

  • 三国大骗局:卧龙凤雏得一人则安天下,刘备得两为啥却第一个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原著三国诡计:卧龙凤雏得一人天下安,刘备得二人先亡。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卧龙凤崽代表着庞统和诸葛亮这两位顶尖谋士。其中一个可以赢得世界。我们知道,最终在三国夺得天下的是曹魏。准确的说,统一天下的是西晋。在历史上,刘备得到庞统和诸葛亮是非常幸运的。终未能得天下。相反,他是第一个灭亡的人。因此,很

  • 三国二十四名将只有这三人结局成谜,他们突然消失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很多人的结局都和正史大相径庭。举几个例子,比如黄忠在刘备伐吴之前就病死了,但是在演义中,他在攻吴的时候被马忠射死了。然后死了;太史慈早在赤壁之战前就病逝了,但在小说中,他在赤壁之战后的第一次合肥之战中被枪杀;再比如甘宁,他在吕蒙攻打荆州不久就死了,但是在演义中,他是在夷陵之战中被箭射死的

  • 金末元初,我国东北出现一个国家,实力非常强大,它具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实际上,在金末元初,东北地区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那就是东夏国,但是人们对于其的了解却是少之又少。这个东夏国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呢?东夏国是公元13世纪时,蒲鲜万奴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一个国家。蒲鲜万奴原为金朝将领,他于贞祐三年即1215年自立为天王,国号大真,年号天泰,金朝在东北的地盘全被其占据,这也标

  • 林彪坠机身亡后,在他家搜到一本泛黄小册子,毛主席看后百感交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1971年9月13日,林彪所乘坐的飞机坠毁,林彪当场死亡。消息传来,毛主席心中百感交集,他没想到,最后,林彪会是这样一个结局。随后,工作人员进入林彪家中,对他的遗物进行了搜查,没想到,却意外找到一本泛黄的小册子。很快,这本小册子被送到了毛主席手中,毛主席看后百感交集。物是人非这本小册子,是多年前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