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怀王为什么有国不能回?其他国家也不收留他呢

楚怀王为什么有国不能回?其他国家也不收留他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121 更新时间:2024/1/26 17:47:18

楚怀王熊槐,是楚威王之子,在他执政初期,楚国的经济和军事都非常强大,与当时风头正健的齐国和秦车并列诸侯三强。那么,楚怀王是如何走到被秦国俘获,有家不能回的境地?他最后已经逃脱了,为何又回到秦国呢?

(楚怀王剧照)

想要知道答案,必须先了解下楚怀王这个人。

一、英明神武的楚怀王。

后世一提到楚怀王,就说他是个淫奢好逸的昏君,原因嘛,就是宠幸妖妃郑袖和佞臣子兰等人。而对于良臣屈原却百般排斥,以至于国事日非,他却不自省。

其实,楚怀王开始也不是这样的。

公元前328年,27岁的楚怀王继承了王位,他很快理顺了政务,并尊贤任能,从谏如流。这样一来,楚国人才济济,楚国大业也蒸蒸日上。同时楚怀王针对时弊进行了一系列变法和改革,因此强大的楚国一片生机盎然。

国泰民安后,楚怀王开疆拓土,先率大军攻打魏国,直到魏国同意割让8座城池才收兵;紧接着又以绝对的实力让赵国和魏国归顺于他,并联合燕、赵、魏、义渠、齐、韩攻打实力强大的秦国。

很快,在楚怀王的指挥下,齐楚联军攻下了秦国的曲沃,也就是断了秦国东出的路。

二、贪婪愚蠢的楚怀王。

见识了齐楚联军的强大后,秦惠文王深感压力山大,但他又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就在这时,国相张仪毛遂自荐,愿意去楚国走一趟。

张仪作为使臣带着厚礼见到楚怀王后,表示只要他和齐国断交,秦国就割让600里地给楚国。

楚怀王虽然能干,但人却贪婪,这优厚的条件让他顿时动了心,不光视张仪为上宾,还立刻写了封信给齐国,表示和他们断交,并在信中把齐国国君狠狠骂了一顿。

既然目的达到了,张仪便起身回秦国。楚怀王赶紧派使臣与他一道去秦国接收土地。不曾想张仪回到秦国却闭口不提割地的事。楚怀王怕他还有疑虑,所以再次写信痛骂了齐国一顿,并表示永不结盟。

在楚使的催促下,张仪才不情不愿地说,他家秦王赏赐的是6里地,愿意就拿去。

楚使无法,只得向楚怀王汇报。楚怀王这才知道他被张仪耍了,气得立刻整军攻打秦国。然而秦国已经与齐国结盟,楚怀王不但没有报仇,还被他们攻陷了四座城池。

由于楚怀王没有遵守盟约,韩、赵、魏等国也拒绝与他结盟。被孤立后的楚国四面受敌,国力进一步凋敝。

(张仪剧照)

三、进退两难的楚怀王。

公元前299年,秦国国君已经是秦昭襄王,然而楚国依然是秦国吊打的对象,这次,秦昭襄王轻而易举又夺取了楚国8座城池。被逼无奈的楚怀王,只得向齐国求和,并把太子熊横送到齐国为质。

秦国得到消息后,立刻给楚怀王写了封信,声言以前秦楚两国在黄棘立下盟约后,两国如兄弟般友爱。后来是楚国太子凌辱诛杀了秦国贵族,又连个招呼也不打就跑回楚国,秦国这才攻打楚国是我。现在听说贵国派太子到齐国做人质,想到秦楚本是姻亲之国,又是友邦关系,有什么误会解除不了呢?这样吧,我们在武关相见,并好好谈谈,再结盟而归,你看如何?

楚怀王拿着信就像拿着一块烫手的山芋。去吧,实在被秦国骗怕了;不去吧,会不会秦国以此为由,又吊打楚国?

大臣们也分成两派,一派是以昭睢为首的老臣,坚决不同意去。认为秦国有吞并天下的狼子野心,去了必定凶多吉少。还一派是以公子兰,也就是楚怀王的次子为首的王族们,极力支持楚怀王去。他们认为这是秦昭襄王的诚意,怎么可以拒绝呢!

楚怀王也觉得按亲戚来算,秦昭襄王他妈还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呢,而秦昭襄王也算得上是外甥,好歹都是亲戚,还能对自己下黑手?所以在公子兰等人的鼓动下,他带着不多的随从,就去了武关。

(秦昭襄王剧照)

四、宁死不屈的楚怀王。

秦昭襄王早就派了人马埋伏在武关,所以楚怀王一走进埋伏圈,就被控制了,随后被劫持到咸阳。

当楚怀王被带到秦昭襄王面前时,秦昭襄王对他相当冷淡,完全没有对诸侯王该有的礼节。秦昭襄王要挟他,如果割让巫和黔中两个城市,就放他回楚国。

被骗了一次又一次的楚怀王怒不可遏,坚决不答应秦昭襄王,于是被囚禁了起来。

秦国又公然对楚国表示,只要同意割让巫和黔中,就放他们的大王回国。

楚国大臣在短暂的慌乱后,迅速冷静下来,向外宣称楚怀王暴病身亡。然后去齐国迎回了太子熊横。在大臣的拥立下,熊横继位,是为楚顷襄王。

这就像明朝的明英宗一样,人未死国君之位却易了主。人质的价值瞬间贬值,秦昭襄王见要挟失败,不禁大怒,于是率兵打楚国,又夺了16座城池。

由于楚怀王的价值已经失去了,看管也就没有那么严密了。楚怀王瞅了个机会仓皇而逃,打算逃回楚国。

遗憾的是,秦军发现他出逃后,很快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路。

楚怀王只得抄小路到赵国,可惜此时赵武灵王已经去世,而新君根本不愿意招惹是非。楚怀王无奈只得又逃往魏国,然而最终没能逃出秦军的追捕。

楚怀王深知再无可能逃生,饱受绝望和痛苦折磨的他,很快就病逝了。

秦昭襄王得知后,便让使臣把楚怀王的尸体送回了楚国。

此时的楚国已经被秦国打得服服贴贴。面对冤死的楚怀王,竟一点脾气也没有。

秦昭襄王大概觉得过意不去,于是在宛邑和亲,让楚顷襄王迎娶了秦国贵族的女子为皇后,自此秦楚再次结盟,友好往来。

这样看来,楚怀王并不是宁可在秦国为囚,也不愿在楚国为王,而是没有一个收留他,他也回不去了。

标签: 楚怀王楚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最开始叫后金,金朝和清朝有什么联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金朝,历史解密

    清朝与金朝都是女真族所建立的,只不过清朝前身是后金政权,为努尔哈赤所立,国号与金朝是一样的为“大金”,后世为了加以区分称之为后金,努尔哈赤儿子皇太极继位后于1635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大金国号为大清。金朝与清朝都是女真族建立的,只不过金朝之后女真族在清太宗皇太极时期被改名,而且还改了国号

  • 明朝太监和其他朝代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太监,历史解密

    太监是中国古代服务帝王家的奴仆,但是皇宫之中不仅嫔妃是皇帝的,宫中所有女性都属于皇帝所有,所以将皇宫中除自己外的所有男性生殖器全部阉割。太监是中国古代皇权至上的产物,存在历史悠久;而历史上太监误国也就是深受阉党毒害最深的无非汉,唐,明三朝。然而明朝情况又和唐汉不同,不论唐还是汉,阉党专权极盛时期其权

  • 清朝兴盛因孤儿寡母,败落也因孤儿寡母,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玄乎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于是有人说,清朝成也孤儿寡母,败也孤儿寡母,并且,都与叶赫那拉家族有关,这当中到底有什么玄乎的故事呢?说清朝的兴起是孤儿寡母带来的,就不得不提及孝庄太后以及顺治帝和康熙皇帝,孝庄太后是一个女强人,皇太极去世之后,她的儿子福临在多尔衮的拥护下登基为帝,但那时的福临还是一个几岁的小孩子,是不懂朝政大事的

  • 多行不义必自毙,你觉得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多行不义必自毙,历史解密

    从小我们就在语文课本当中读过那么一句话叫做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要因为一件小事,她是善良的事情,你就不去做它了,不要因为一件事情,你觉得他没有犯太大的错误,而就去犯这个错误,简而言之,就是每个人都要有底线,好的,事情和坏的事情一定要能够正确的区分开来,并且做出正确的事情,还

  • 韩愈约白居易游江被拒,写了一首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韩愈,唐朝,历史解密

    大约在1200多年前,在西安的曲江,有一场特殊的约会。这场约会的主人公是唐代的三位顶级诗人,一位是诗王白居易,一位是唐宋八大家的韩愈,一个是写出了“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张籍。那是一年春天,一场大雨后韩愈约白居易和张籍一起游曲江,这三位平日里就是至交好友,难得这一年都在西安,能一起出游,

  • 这位皇帝死的太窝囊,因酒后一句戏言,妃子竟用被子杀死一代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晋朝,历史解密

    司马曜喜欢喝酒喜欢到每天都以酒过生活,就算上朝,也是一身酒气。据说他的皇后也喜欢喝酒,但是他就不允许了,把人家的皇后身份给废掉了。司马曜每天都沉浸在酒当中,可以说就连朝廷的事情也不管不顾了。真的是把酒看作比生命还重要呀!司马曜被自己的女人杀死的原因:司马曜是死在了自己爱妃手里的,还是因为喝酒后的一句

  • 历史上秦始皇有几个子女?最后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始皇,秦朝,历史解密

    根据《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那么这些公子和公主,是不是真的如同载的那样都殉葬了呢?位于陕西省的上焦村也许会给我们带来答案。陕西上焦村,坐落在武功县两条省道的交汇处,交通位置非常方便,村庄整洁大方,村风非常文明,是一个基础建设完善的现代化文明村,然而在上世纪

  • 为什么说浩罕国是自己作死弄没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沙俄,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每个国家都有着每个国家的发展史,而世界上,最具有文化历史价值的国家,我们中国就是其中一个了,而且中国的发展史也是最为颠簸的,新中国还未成立以前,我们中国经历了许多朝代,更换了许多统治者,我们有过唐朝的盛世,有过宋朝的繁荣,也有过元朝的强大,但是,奈何这些朝代这么强大,最终也躲不了灭亡的命

  • 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他们几个谁的官职最大,谁最受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没有曹操的三国,显然就会变得黯淡失色。然而《三国演义》对曹操形象的刻画描写,明显带有艺术加工的成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奸诈阴毒、脸厚心黑、狡猾多疑、残忍不堪。当然,罗贯中有他的心思,我们没必要过多揣摩他的心态。但是,历史上的曹操的确还是一个“多疑”的人。因为曹操的多疑,后人有了借题发挥的空间,创造出了

  • 超人类主义:人和机器完美的融合为一体,甚至获得永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超人类主义,资本主义,历史解密

    技术增强我们的身体,这一想法并不新鲜。但是,超人类主义者对这一想法更加激进。在硅谷,有100多具“尸体”被存储在冰箱里,等待复活和增强。超人主义的野心正逐渐成为一个学术议题,但辩论刚刚开始。马克·奥康奈尔(Mark O’Connell)在他的著作《成为机器》(To Be a Machine)中总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