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娥:“狸猫换太子”中刘妃的原型,差点成为历史上第二个武则天

刘娥:“狸猫换太子”中刘妃的原型,差点成为历史上第二个武则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858 更新时间:2024/1/5 11:10:06

说起刘娥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她是哪位人物,其实刘娥在历史上是可以和武则天比肩的人物。她是宋朝时候宋真宗赵恒的皇后,主要的是她也是宋朝第一位摄政的皇后。

而且刘娥的一生也是极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女子到皇后,刘娥的确也经历了许多。并且刘娥也是很有能力,确实为了大宋的江山付出了许多。

在历史上,对于刘娥的评价也是极高的。也正是因为她功绩赫赫,所以常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而且史书上对其的评价是:“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年轻时期的颠沛流离

刘娥被封为皇后其实不是没有原因的。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其实刘娥和宋真宗赵恒很早便相识了。早在赵恒还不是皇帝的时候,而且当时的赵恒也不是太子,连名字也还叫赵元侃。

此时的刘娥也才十五岁,而当时被封为襄王的赵元侃已经到了弱冠之年。两人最初是在赵恒的襄王府中,而关于赵恒如何能够在此时与刘娥相识,其实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当时的刘娥其实是跟着龚美才去到当时的京城开封的。而关于刘娥与龚美之间的关系,现在也没有太明确的考证。因为有说刘娥年轻时期就被嫁给龚美,但也有说两人只是相识,并相认为表兄妹的。

总之,也正是因为这名年轻银匠龚美手艺出众,并且为人比较和善,又善于结交朋友。于是就渐渐与当时襄王府中的人认识,最后也使刘娥才貌双绝的名声传到了当时赵恒的耳中。

于是赵恒便想方设法地打听到了刘娥,而且龚美当时也很识趣,得知襄王府选姬后,也便主动让刘娥去参加选姬。最终成功地使刘娥与当时的襄王赵恒相识。

但是她与当时的襄王赵恒相识后的发展并不顺利。原因就出在当时赵恒的乳母秦国夫人的身上,她瞧不起刘娥的出身,也不止因为刘娥当时只是一名在开封讨生活的平民百姓。

而且刘娥的家庭也并不是很好。在刘娥刚刚出生的时候她便没有了父亲,一直随母亲庞氏在娘家长大,之后便有传闻被庞氏嫁给了银匠龚美。

所以在秦国夫人不认同刘娥后,便要求刘娥同赵恒分开,而刘娥当时与赵恒早已如胶似漆,根本不能舍得对方,之后还是秦国夫人请奏太宗赵光义,一道圣旨逐刘娥出京。

而赵恒当然舍不得离开刘娥,但是又不能违背皇帝的旨意,便将刘娥偷偷藏在了王宫指挥使张耆家中,而在这期间便与刘娥时不时的偷偷幽会,因而两人的感情甚是亲密。

进入皇宫开传奇

而当宋太宗赵光义驾崩后,已经在太子之位居两年之久的赵恒自然即位称帝。而且此时也不用有所顾忌,便将刘娥接进宫中。虽然此时的刘娥已经三十六岁,但是她的才情与温柔,一直使真宗难以割舍。

此时的刘娥也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初入京城的小姑娘,常年的幽居使得刘娥默默地将自己提高。长时间的研习琴棋书画,博览群书,使得刘娥的才华已是相当的出众。

虽然此时的刘娥已经被宋真宗封为一品德妃,但是当时的皇后还是之前由太宗赐婚的郭氏。直到几年过后郭氏也离开人世,真宗也在考虑立刘娥为皇后。

但是刘娥低微的出身和没有为真宗诞下子嗣这两点,群臣也都是极力反对这件事,而宋真宗赵恒也迫于来自朝臣的压力,便将立后的事情搁置一边,干脆使后位空缺。

所以,对于此时的刘娥来说,成为皇后的阻碍只剩下了子嗣这一点。于是最后便想出了“借腹生子”的方法,可能有人对于“借腹生子”有点陌生,但是说起另外一个故事一定是人尽皆知。

历史上的“狸猫换太子”

所谓“借腹生子”便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历奇案“狸猫换太子”。这件事在当时可是闹得沸沸扬扬,而且时至今日都是被人们时常在茶余饭后提起的事情。

当时的刘娥的确因为没有能够生下子嗣而选择了借她人生子的方法,但是这个生孩子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刘娥的身边侍女李氏,而这个李氏也正是历史上“狸猫换太子”的另一个主人公—李婉儿。

在刘娥进入宫中的同时,作为刘娥侍女的婉儿自然也一并入宫,而且刘娥对于婉儿也是情同姐妹,在刘娥没能生出孩子的时候,真宗皇帝就与刘娥协商让婉儿代生孩子。

虽然故事中的婉儿是被刘娥和真宗一起坑害了李婉儿,以一只狸猫换取了她的孩子。但是在历史记载中,刘娥需要李婉儿代生孩子这件事确是与婉儿协商好的。

在这之后真宗皇帝便力排众议,刘娥自然也就顺利地成为了皇后。其实,在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来,真宗赵恒对于刘娥确实是宠爱至极,无论如何也要力挺刘娥。

当然,刘娥所表露出来的实力与才能确实是担当得起她皇后的身份,在真宗在位的时候,无论任何时候,只要真宗在处理朝政的时候,刘娥必然在一旁协助。

在真宗驾崩后,就由仁宗即位,宋仁宗其实就是婉儿所生,但是从小以刘娥为母的赵祯。在真宗病重之时,因为赵祯年轻不足以担大任,所以真宗也说是“此后由皇太子赵祯在资善堂听政,皇后贤明,从旁辅助。”也正是这个诏书,给了刘娥处理朝政的权利。

但刘娥对于朝政确实是十分勤勉,而且对于赵祯也是视如己出,恪尽母职。也重用贤臣,赏罚分明,将大宋的朝堂治理得井井有条。这对于当时年幼的赵祯来说,确实是让赵祯以后少了很多压力。

当然,对于当时的刘娥来说,免不了有人谗言让刘娥成为武则天第二,但是刘娥自身也很有自知之明,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第二个女帝。而且她自己也说过,不能做对不起祖先之事。

当然,作为一个女性来说,长久执政也难免会少不了这种想法,在她病重之时,她也说过想要穿一次天子的衮服,虽然众人为其换上了天子衮服,但在她弥留之际,还是觉得自己这样愧对先帝,最终仁宗又为其换上了皇后衣物。

其实,在这之后就有人对仁宗说其生母李氏,也就是李婉儿可能为刘娥所害,但是当仁宗打开婉儿的棺椁后,看到婉儿葬品如一品夫人,甚至身穿皇后服,仁宗便十分悔恨,叹道:“人言岂可尽信。”

虽然如此,但是婉儿的棺材中还有一物,正是先帝真宗的一份遗诏,虽然婉儿至死也没有公告出来,但其实遗诏的内容已经相当明了,正是害怕刘娥会废黜仁宗,成为第二个武曌

刘娥与真宗相爱一生,多少年的风风雨雨都没有让两人产生隔阂,虽然真宗此举是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就是不知道刘娥知道之后会有何感想,当然,这些都已经是后话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司马懿为何能胜过诸葛亮,结束三分天下的混乱局面?有两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根据世人的点评上看,诸葛亮的名声胜过司马懿良多,他是忠臣的典范,为报知遇之恩不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从历史成败的结局分析,司马懿又是三国中最大的赢家,他结束了三分天下的混乱局面,为晋朝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比,他输在了哪里呢?其实有两个方面。一是输在心态上。诸葛亮急于发动战争,

  • 诸葛亮否定子午谷奇谋,果真是因为不信任魏延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子午谷奇谋是三国时代的一个谜。许多人都认为,当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时,诸葛亮武断进行了否定,错过了出其不意占领长安的最佳机会,从此蜀汉的北伐陷入了战略被动,哪怕诸葛亮在战术上再是出彩,都无法挽回战略颓势。考虑到小说中关于魏延“脑后有反骨”的桥段,这不禁让后世许多人都觉得,诸葛亮是因为不信任魏延所以才否

  • 诸葛亮神机妙算,为何曹操不请他出山?原因非常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都说乱世出英雄,这一句一点都没有错,在三国时期就出了非常多的英雄,不管是武将还是文臣,他们大部分都青史留名,当然有一些是好名,有一些则是不好的评价。在三国时期,最有名的就要数诸葛亮了,他甚至被神话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帮助他打天下,三顾茅庐才最终请动诸葛亮下山帮助他。然而诸

  • 关羽爱兵如子,他败走麦城时,却无忠心的手下,原因令人感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关羽爱兵如子,他败走麦城时,却无忠心的手下,原因令人感慨。说起我国历史上的一些名人轶事,出名的很多数之不尽,其中武将较为出名的就有关羽了,人们对于他是推崇备至,被称之为武神。在三国中,关羽对于刘备那是死忠,为人忠义双全,誓死不从曹操,武力无双,过五关斩六将,取颜良首级。可是就算是这么一个人物,却也有

  • 关羽为什么称武圣?仅三大功绩,其他都是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关羽在我国历史上有着超然的地位,明代神宗时让其取代岳飞,成为“武圣”。我国历史上曾有武圣三人,分别是姜子牙、关羽和岳飞,而今天人们承认的武圣,就只有关羽一人了。今时今日,关羽已经成为一种象征,各地都有关帝庙,世界各国都有人祭拜关羽,有人将关羽形象作为纹身,生意人将关羽像放在大堂,以求平安,财源广进。

  • 诸葛亮凭什么是杰出军事家?就凭这四点,您看够不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诸葛亮是杰出的军事家,原本毫无争议,却因为陈寿的一句“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产生了变数。诸葛亮为什么是杰出军事家,我总结了以下四点理由。第一,有出色的战略规划能力。《隆中对》是三国最杰出的战略规划之一,在军事史上的地位很高,体现了出色的军事谋略。上过军校的都知道,《隆中对》几乎是学校必讲的内容。

  • 诸葛亮最看好的人不是姜维,另有其人,此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朋友们都知道三国时期的蜀汉实力最弱,特别是刘备不听朝中大臣的劝阻发动了夷陵之战,而且居然还被陆逊打败!也正是这场战争让蜀国大厦将倾,幸好诸葛亮上位以后励精图治才让蜀汉恢复元气,可以说诸葛亮是蜀汉的参天大树都不为过。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总共掌权12年,期间也进行北伐以斗争求生存,但他54岁的时候积劳成疾病

  • 朱元璋成功的三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二十五岁以前,朱元璋一直沉沦于社会最底层,命运悲惨,一无所有。从二十五岁到二十八岁,朱元璋的命运曲线出现了一波迅猛的上升:回顾朱元璋从乞丐到帝王的道路,实在是太顺利了。中国历史上另一位著名的布衣皇帝刘邦,在称帝前经过了被项羽“发配”到四川、称帝后诸将连续

  • 这个地方比较独特,成吉思汗和日本都没有攻下来,到底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大家都知道成吉思汗对外发动战争,攻无不克,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由此建立了最大的蒙古帝国,但是有个地方却没有打下来,这个地方就是印度,在二战时候,日本几乎征服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唯独印度这个地方也没有攻下来,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成吉思汗没有攻下印度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印度的炎热的温度让蒙古

  • 杯酒释兵权为什么他们愿意放弃兵权?因为赵匡胤断了他们所有退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提到对于宋朝的印象,人们肯定会想到一个字,弱。事实上,宋朝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的确很羸弱,它的对外表现甚至还不如后周的柴荣。虽然也有学者为宋朝方案认为宋朝对外作战的胜率甚至比唐朝还要高,但事实上宋朝的胜率全都是防守作战的胜利,对外的开拓进取几乎都是负战绩。因此人们愿意追捧宋朝的文化,宋朝的经济,但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