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称帝最早的袁术,他最后是怎么倒台的?

三国称帝最早的袁术,他最后是怎么倒台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52 更新时间:2023/12/8 13:27:32

在三国这样一个战乱纷飞、政权不定的年代里。涌现出了大量的能人将士,有战争就有统治者,各大诸侯盘踞一方,各自都有势力,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各大诸侯对待称帝这件事都比较避讳的,不敢轻易称帝,但是有个人实力不怎么样,自我感觉良好,就敢称帝,他就是袁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袁术的皇帝梦!

我们知道曹操英雄一生,大权在握,到头来终究也不敢篡汉称帝。而远在曹丕刘备孙权等人建立帝号二十多年之前,有位老兄却当过一阵子的皇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位抢先当皇帝的仁兄,就是袁术。袁术的家世很好,我们之前说过袁绍家世“四世三公”,父亲袁逢担任过司空,《三国志》说袁家”势倾天下"。袁绍还只是庶出(婢女所生),袁术却是袁逄的嫡长子,出身比袁绍要正宗。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就是亲兄弟,袁术却一直看不起袁绍、不愿意和他合作,反而互相攻击的原因。

袁术靠着父祖庇荫而能担任官职,后来当上南阳尹。董卓为了拉拢他,又封他为后将军,但是袁术认为和董卓合作,迟早要倒霉,于是跑回南阳。他在南阳行事放纵,史称袁术”奢淫肆欲,征敛无度,百姓苦之”。可见袁术这个人,心中只顾着自己的享乐,毫不以人民为念,当然也没有任何群众基础。

他的名声其实很坏,曹操、袁绍很轻视他,孙策更觉得袁术是个纨绔子弟,早想离开他;说得不好听些,袁公路(袁术,字公路)先生在当时,其实是被天下英雄"鄙视”的。

偏偏袁术有个致命的人格特质:无自知之明,也就是弄不清天下大势,自我感觉良好,硬要逆天而行。他自认家世高贵,现在汉室又衰微,说:姓袁的该当王,所以袁术觉得当皇帝的时候到了,于是就在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的冬天,不听手下劝阻僭号(冒用天子名号),自己当上皇帝!袁术不当皇帝还好,一宣布即位,马上就遭到围剿。首先是被吕布攻破,后来又两次遭曹操击败,孙策接着和他划清界限,袁术走投无路,想把皇位送给老哥袁绍,却在半路上病死。

标签: 袁术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晚清经济是日本的五倍 为什么会被给日本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晚清,日本,历史解密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清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但是在清朝末年,由于种种原因,清朝不仅被西方列强所欺辱,就连日本都敢欺负中国。其实在第一场鸦片战争期间,晚清仍然很强大,晚清的经济体量仍然是世界第一,是日本的五倍,但为何会败给日本呢?首先是政治腐败,第一次鸦片

  • 古代“员外”是什么意思?是对土财主的称呼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元朝,历史解密

    “员外”确实是对土财主的称呼。元杂剧《灰阑记》说:“俺们这里有几贯钱的人,都称他做员外,无过是个土财主,没品职的。”有人认为员外是”员外郞“的简称,其实不对。旧时,中央六部下设各司,司的长官为郎中,而员外郞则是各司郎中的副职。但员外原本是指编外之官,跟员外郎没有关系。细究起来,”员外“的称呼,源自唐

  • 隆裕签了退位诏书后,临终时又为什么后悔?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退位诏书,汉朝,退位,历史解密

    1912年2月12日,清朝的最后一个太后,隆裕太后在养心殿被迫下达“清帝逊位”的诏书,延续了两百多年的清朝就此落幕。在此之前,拥兵自重的袁世凯多次面见并威胁裕隆太后,一边要求召开皇族会议,逼迫隆裕太后“速定方针”“以息兵祸而顺民心”,一边宣传法兰西革命时,其皇族不肯顺应民意而被送上断头台的典故。隆裕

  • 历史悠久的汉族宫殿建筑:养心殿的历史沿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养心殿,清朝,历史解密

    养心殿是历史悠久的汉族宫殿建筑,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后居住在养心殿。养心殿,明代嘉靖年建,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清初顺治皇帝病逝于此地。紫禁城的建造者只把养心殿作为一座为皇帝临时休息而设的宫殿,仅此而已。康熙年间,这里曾经作为宫中造办处的作坊,专门制作宫廷御用物品。

  • 此明朝开国功臣是朱元璋发小,却因儿子与皇帝抢女人而遭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元末明初那个乱世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朱元璋就是一位时势造就的英雄。但是,大明王朝的建立却绝非他朱元璋一个人的功绩,而是诸多文臣武将共同奋斗十余年的结果。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中,不但有文臣李善长、.刘伯温,武将徐达、常遇春,还有不少是朱元璋从小玩到大的发小,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汤和与周德兴。虽然徐达等人也都

  • 古代炎炎夏日 皇帝和百姓是怎么熬过夏天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皇宫,百姓,历史解密

    我们先说下宫廷有钱的人家的方式。第一、拿扇子和大风扇这些人的家里会有很多的佣人,所以在他们坐着或者吃饭的时候旁边都会有佣人给他们扇扇子,这样他们会感觉更凉快些。另外在汉朝的时候被发明了一种大风扇,这种扇子是一种7叶子的风扇,特别大,但是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煽动起来。扇起来之后,一屋子里的人都能感觉到凉

  • 他本是一和尚,因一首诗名扬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贾岛,唐朝,历史解密

    在唐朝时期,诗歌艺术达到巅峰,尤其是李白在这个巅峰插上了万众瞩目的旗帜。在诗仙陨落之后,唐朝的诗人们继续向那面旗帜攀登,各种流派层出不穷,在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就倡导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文应该浅白,但也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比如有一个叫做无本的和尚,就完全不同。他早年与苦吟派诗人孟郊相识,都喜欢刻意追

  • 古代帝王平均寿命为什么不过40?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帝王,寿命,唐朝,历史解密

    有专家对皇帝这份工作的生命风险进行了统计,发现自秦始皇到溥仪这一阶段,有两百来个皇帝能够确认具体的生卒,对这些个皇帝老儿们的寿命平均计算后得出,这些帝王的平均寿命值都过不了四十!古代皇帝享有最好的生活,为何很难活过四十岁呢?当然在这些皇帝当中寿命最高和最小的差距也不小,最小的娃娃皇帝东汉殇帝才两岁就

  • 狸猫换太子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涉及到一桩宫廷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狸猫换太子,宋朝,历史解密

    《狸猫换太子》是戏剧中较为经典的一个戏码,也多次被改编出现在影视作品中,放到现代没有人会相信人竟然能够生下狸猫,但是在封建迷信的古代,尤其是皇宫中,这是被视为邪祟作怪的凶兆,这样看似荒唐的情节引发了随后一系列的事情。在戏中,是由青天大老爷包拯负责查清此事,按照剧中背景,也只有包拯这样一丝不苟,不畏皇

  • 清朝时期,宫女太监对嫔妃的称呼真的是“小主”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近些年来,清宫影视剧大行其道,主要讲述的是后宫之事,嫔妃之间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实在是精彩,但观众心中也都明白这些剧情只是杜撰的,只有部分剧情的走向是按照历史事实的,最起码皇帝肯定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其他的就不能保证了。比如在一部严谨点儿的清宫剧中,关于后宫礼仪是由专门的相关人员负责的,他们对于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