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靖难之役时,朱元璋最喜爱的女婿梅殷拥兵40万为什么不救建文帝?

靖难之役时,朱元璋最喜爱的女婿梅殷拥兵40万为什么不救建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942 更新时间:2023/12/6 3:46:01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于贫寒,元末天下大乱之际,要过饭也做过僧侣的朱元璋后来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一路戎马于是后来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把自己的儿子都分封到了各地为王。并且还制定了一条祖训,那就是当皇帝身边出现奸佞之臣时,藩王有起兵清君侧之权利。

朱元璋大肆分封诸侯王并制定这么一条祖训,目的很明显是为了明朝能够长治久安,为了加强皇室本身的力量故而这样做。但是他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当藩王的势力没有节制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定对皇权构成一种威胁。其实这一点平遥县训导叶伯巨早就跟朱元璋提过醒,但朱元璋非但不听还杀了叶伯巨。

听人劝吃饱饭,虽然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再也没饿着过。但是他去世后,他的长孙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却因藩王势力过大丢了皇位和江山,最终朱允炆的生死也成了个谜。说是建文帝即位后削藩力度太大,最终激发了燕王朱棣的起兵造反。其实,这朱棣对侄子继承皇位本就心存不满。朱允炆刚即位就急着削藩,不过是让朱棣造反找了个理由罢了。

在当年朱元璋的祖训的指导下,1399年燕王朱棣自北京起兵,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挥师南下,开始了他冠冕堂皇的夺位之争,史称靖难之役。靖难之役之初,朱允炆派出了老将耿炳文北上平叛。但因为耿炳文的一战失利,便将主帅更换为了李景隆

这李景隆虽然也是名将之后,开国功勋的儿子。但其实这家伙和纸上谈兵的赵括是一路货色,谈兵可以真打起仗来就不行了。李景隆自从接过主帅大旗,就从未打过一场漂亮仗。结果是损兵折将,东躲西藏。因而导致了本来占上风的建文帝很快便转攻为守起来。

朱棣乘胜追击,到了1402年,明朝都城南京已经岌岌可危了。当时朱棣大军要攻打南京,经过淮安是最便利的。当时驻守在淮安的将领叫梅殷。梅殷是朱元璋的女婿,建文帝的姑父。1378年娶了朱元璋的次女宁国公主,在朱元璋的众多女婿中是最受朱元璋喜爱的一位。因而,梅殷在明初很吃香。朱元璋去世后曾留下密诏,让梅殷辅佐朱允炆。

1402年,朱棣以向明太祖朱元璋进香为由,想借道淮安攻打南京。但是梅殷不许,并且还把朱元璋搬了出来,说进香之事朱元璋早就有禁令,谁不遵守就是不孝。意思很明显,就是不让朱棣通过。后来朱棣写信恐吓梅殷,说他兴兵清君侧是谁也挡不住的。结果送信的使者被梅殷割掉了耳朵和鼻子,只留下嘴巴。梅殷之所以留下使者的嘴巴,是为了让使者告诉朱棣什么是君臣大义。

朱棣一看气得不行,结果只能绕道扬州攻打南京了。两个月后,朱棣即攻破了南京城,而迎接燕军进城的正是那个李景隆。打仗不幸做叛徒倒是一流的。朱棣攻入南京城后,皇宫失了一场大火,之后朱允炆便不见了踪影。当时梅殷仍驻军在淮安,朱棣逼迫宁国公主给梅殷写了封血书劝降。梅殷捧着血书询问建文帝如何,使者说:死了。

梅殷听了故作悲痛的说道:我本应随君王而去,但看眼下形式,我姑且忍耐一会吧。然后在黄彦清的建议下,为建文帝发了丧,其后便进了南京城。当初梅殷不给朱棣让道,看似很忠君爱国。但拥兵40万的梅殷,在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时却见死不救,实则是伪君子一个。而且听说建文帝死了,梅殷非但没有以身殉国,反而还去了南京。如此看来,梅殷的品行的确有问题。

梅殷虽然选择了苟且偷生,但最终的下场也不光彩。1405年梅殷入朝时,被前军都督佥事谭深和锦衣卫指挥赵曦挤到了水中,结果活活淹死了。后来谭深、赵曦都被斩首抄家。这是明朝的官方说法。而实际上,是朱棣本人亲自安排了梅殷的死。因为《明史纪事本末》、《国朝献征录》中均记载,审判谭深、赵曦时,这二人都说是朱棣安排的。

又况且梅殷和朱棣素有嫌隙,当初朱棣借道淮安梅殷是拒绝了的。梅殷死后,宁国公主哭着跑到皇宫,扯着朱棣的衣服管朱棣索要梅殷的下落。朱棣只能说梅殷是为国捐躯了,后来朱棣封梅殷的两个儿子做了官,但这也是看在宁国公主的份儿上。

标签: 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是为了陈圆圆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吴三桂,清朝,历史解密

    说起吴三桂,就会想到陈圆圆,说起陈圆圆,那自然要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圆圆和吴三桂,是两个羁绊特别深的人,也是影响了中国历史走向的俩人,那么,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引清兵入关,到底是不是因为陈圆圆呢?我们通过吴三桂的生平,来寻找答案,我们接着看。崇祯皇帝登基后,开设了武科取士,吴三桂经过层层选拔

  • 成贵妃:刚入宫就连升三级,之后又连降三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贵妃,清朝,历史解密

    道光帝的后宫中有一个女子可以说是比较传奇的,这个女子刚开始进入后宫的时候,非常的受道光帝的宠爱,在后宫中的地位一升再升,成功做到了宫中宠妃,但是后来却无故被连降三级,不过,虽然连降三级,但幸运的是在她晚年又“官复原职”,重新当上了贵妃,令人不得不叹服造化弄人,而且,此人重新当上贵妃还离不开一个家喻户

  • 闻一多不满包办婚姻,高孝贞花三年做了一件事让闻一多爱上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高孝贞,民国,历史解密

    在民国时期,包办婚姻还是很常见的,很多我们熟悉的名人,原配妻子也都是父母包办娶过来的,大多数民国时代的包办婚姻都没有什么好的结局,有的勉勉强强生活在一起、有的妻子在家独守空房、有的两个人直接分道扬镳,让人对旧式的包办婚姻一直没有什么好感。著名的爱国诗人和学者闻一多的婚姻也是父母包办的,但是同大多数包

  • 道光帝不好声色,为什么后宫却美女如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道光,清朝,历史解密

    道光帝是清朝历代皇帝中比较特殊的一位,他在位30年的时间,以生活节俭、不好声色闻名。比如道光帝继位不久,就发布了《御制声色货利谕》,以自己作为榜样,号召全天下的官员重义轻利、抵制声色。可是我们通过一些档案史料,却发现不好声色的道光帝,一直广纳美女,来充斥自己的后宫!根据相关史料统计,道光帝一生中有封

  • 因一篇文章而死的诗人,最后被朱元璋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高启,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首比较简单的诗词,但是诗词虽然简单,写诗的人可是不简单。他就是明代的高启,一个十分有才华,但结局却很悲惨的文人。高启是如今的江苏苏州人,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他与杨基、张羽、徐贲被一起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更是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人并称为“北郭十友”。虽然他十分

  • 明代300年中争议最多的一个人,他和严嵩狼狈为奸,却又帮助徐阶杀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陆炳是锦衣卫都指挥使,都是明代三公三孤惟一一起得到的人,能够说,全部明代连徐阶,张居正等人都没有陆炳的殊荣高,而陆炳为什么可以这般贡献呢?除开他的出生,也许即使得上他的八面玲珑了。陆炳的的爷爷就任职于锦衣卫中,他的爸爸接了祖父的班,依然任职于锦衣卫,只有上了他这新一代,全部事儿都发生变化,他的妈妈评

  • 大明朝的最后一位名将,被崇祯活活逼死,他一死明朝也基本完蛋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袁崇焕被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自己造成的,且不说他吹嘘五年平辽这件事,单单擅权诛杀毛文龙,就引起了崇祯皇帝的不满。因此,当皇太极兵临城下时,袁崇焕遭到崇祯的猜疑就不足为怪了。袁崇焕之死给大明带来的损失是难以估量,不过,崇祯害死的人可不止袁崇焕一个人。他还逼死了一位名将,有明史专家认为,这名大将被崇祯逼

  • 北方山水画派什么时候出现的?其特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方山水画派,宋朝,历史解密

    中国画流派之一, 中国山水画至北宋初,始分北方派系和江南派系。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唯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又说 :"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者,营丘之制也;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幽闲者,关氏之风也",李、关、范的画风

  • 杨钟健:中国恐龙研究界的泰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钟健,地质学家,历史解密

    杨钟健院士一生的科研领域几乎涵盖了从鱼到人的全部古脊椎动物学,重点是对中国古哺乳动物和古爬行动物化石及中、新生代地层的研究,同时对地质学的其他学科、生物学及考古学等多有涉猎。杰出的科学成就使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我国古生物学的一座丰碑。“回顾中国恐龙研究历史,我们无法相信,如果没有杨老的贡献,如果没有

  • 元朝最扑朔迷离的宫廷秘案:元顺帝竟是南宋恭帝赵显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顺帝,赵显,历史解密

    如果有人告诉你元朝皇帝元顺帝是南宋末帝宋恭帝赵显的儿子,你会相信吗?我想一般的人都不会相信。但是蒙古王公大臣们却相信了,而且深信不疑,数百年来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以至于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还找来赵家的子孙和蒙古皇室后裔比对遗传基因。那么,这件扑朔迷离的宫廷秘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话说南宋末帝赵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