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在造反之前为什么要养五百只鹅 这些鹅是用来做什么的

朱棣在造反之前为什么要养五百只鹅 这些鹅是用来做什么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8 更新时间:2023/12/25 5:12:13

还不知道:朱棣养鹅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朱允炆当上皇帝后没多久,就听从黄子澄齐泰的建议削藩。眼看着其他藩王被废,朱棣忧心忡忡,虽然心里萌发了夺权篡位的念头,却一直不能下定决心。

有一天,心情郁闷的朱棣看着窗外的冬景随口说道:"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正在惆怅之际,朱棣忽然听见旁边有人说了一句:"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朱棣心中不由得一惊,回头一看,说此话的人原来是姚广孝,而朱棣正是在姚广孝的劝说下,才下定决心起兵的。

姚广孝,其祖上世代行医,但他却在年轻时出家为僧,法号道衍,可他却不想只当个诵经念佛的和尚,于是潜心钻研各种学问,静待时机。姚广孝年轻的时候曾经游历嵩山寺,在这里遇见了相士袁珙。袁珙看见他后,惊讶地说:"你这个僧人真奇怪,眼眶是三角形的,就和生病的老虎一般,必然嗜好杀戮,和刘秉忠是一样的人。"姚广孝听到这话后大喜。

那这个刘秉忠又是何人呢?此人和姚广孝一样,都是和尚,不过刘秉忠生活在元朝时期,被称为"元帝国的设计师",规划了北京城,为元朝制定官制,订立朝仪等各种制度,还根据《易经》确立了元朝的国号,可以说是功勋卓著。从姚广孝听到袁珙的话后"大喜"的表现来说,姚广孝心里是希望自己成为像刘秉忠一样的僧官的,而他后来也确实做到了,他和刘秉忠都被后人称为"黑衣宰相"。

姚广孝是在洪武十五年结识了燕王朱棣,两人一见如故,也许是姚广孝看出了朱棣注定不是池中之物,所以常常与朱棣往来。

再说那朱棣在决定起兵后,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广招贤士,并挑选青年壮士扩充护卫军,对外却称自己有病,韬光养晦。可要想造反,仅仅做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朱棣还要准备充足的粮食、制造足够的武器和训练士兵,但制造武器的声音很大,而且若是无缘无故地购买很多粮食也会引人怀疑,朱棣犯了难,只好去请教姚广孝。

姚广孝想了想后对朱棣说,只要朱棣买来五百只鹅养在府中就可以,鹅的叫声很大,可以用来掩盖打造武器的声音。朱棣听后立马去买了很多鹅和鸭子,把它们都养在后院。之后朱棣还借购买鹅食的名义,购买了很多粮食。

半年后,朱棣准备谋反的消息被朝廷知道,朝廷下令逮捕燕王府官属,实现得到消息的朱棣决定马上起兵,以"靖难"为名出征,从此开始了一场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靖难之役以朱棣取胜告终,朱允炆在混乱中不知去向,朱棣登上皇位。

因为姚广孝在靖难之役中的功绩,当了皇帝的朱棣待他比以前更加亲近,荣华富贵对于姚广孝来说不过是信手拈来之物,但他仍居住在寺庙,低调淡泊。

永乐十六年(1418年),姚广孝病逝,朱棣废朝二日,悲痛异常,赐谥恭靖。有着政治抱负的姚广孝,遇见了有执行力的朱棣,或许真的是缘分使然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朱棣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太上皇的地位最为玄妙 他们究竟有多大的权力和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太上皇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太上皇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中国传统除了天子以外另有太上皇。但是太上皇能够说是中国传统最玄妙的地位,数目也是极少。那么中国传统的太上皇究竟领有多大的权柄呢?在传统权柄系统中,最重要的权柄就是皇权。皇权顺然以天子为中间,“干系”与天子越密切的人获取大权

  • 古代皇帝和太监相比 太监为什么比皇帝的寿命还长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皇帝,太监

    很多人都不了解皇帝和太监寿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提起古代的皇帝,相信大家每个人都是充满了羡慕之情的,要知道皇帝可是真正的万人之上,而且拥有巨大的权力和财富。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件事,就是古代的皇帝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基本上都活不久。虽然在古代,一个人能够活到五十岁就已经是高

  • 古代宫女也需要净身吗 宫女净身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代,宫女

    对古代宫女净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太监和宫女在古代都是皇宫中不可缺少的服侍主子的人。可是每日和全国最尊贵的人在一起,难免会引起双方的猜忌。所以,无论是太监或是宫女,在古代那个男女有别不可互相接触的年代,在进宫之前都需要净身。一方面是为了遵循当时的严苛的社会舆论

  • 宋朝为什么没有暴君?一个权力被监督最严格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权力监管,宋朝

    每当一提起赵匡胤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宋代历代皇帝都延续了赵匡胤的重文轻武政策,大宋的士大夫犹如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俨然是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同时,士大夫的“膨胀”对于限制皇权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我国古代社会,士大夫由士而仕,把

  • 刘备真的是皇室中人吗 刘备和汉献帝之间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汉献帝,刘备

    对汉献帝和刘备关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描述汉献帝刘协第一次遇到刘备时,两人拉呱,汉献帝问:“卿祖何人?”刘备回答说:“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汉献帝于是派人找到宗谱查看,负责管理宗族事务的令宗正卿据谱宣读:“孝景

  • 获得朱元璋免死金牌的大臣为何都被杀了 最终的解释权由朱元璋说了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免死金牌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免死金牌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朱元璋建国后,大封李善长、徐达等34名功臣。其中6人被赐公爵,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等。汤和、傅友德等28位将军被赐侯爵。除了赐予爵位还有高官厚禄,李善长做中书省左丞相,徐达做右丞相。此外还把近4万个佃农分给他们,供养他们。朱元

  • 古代的“六艺五德”具体指的是哪六艺、哪五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朝,六艺五德

    古代君子的“六艺五德”是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

  • 第一个被骂祖宗十八代的人是谁?祖宗十八代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祖宗十八代,战国

    祖宗十八代具体指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有浓浓的寻根情结,所以族系渊源的重要性不可替代。依据东汉的《尔雅·释亲》和《春秋公羊传·庄公四年》等史书考证,才确定了中国人本族内"上下九辈"的称呼。这就有了“祖宗十八代”这个词。上序称谓:生己者为父,父之父为祖

  • 揭秘明朝四大罪臣,他们分别是谁?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祖大寿,明朝

    明朝4大罪臣,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先来说第一位,那就是祖大寿,他是明朝覆灭的导火索。这个人是明朝末期的将领,吴三桂的舅舅。本来就是当时袁崇焕的部将,当时他在看大将袁崇焕被崇祯下狱之后,当时的祖大寿害怕被受到牵连之后,便混到了山海关逃出,而当时的崇祯就命令袁崇焕写信招抚,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祖

  • 姜尚年龄很大的时候才受赏识,那他前半生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周朝,姜子牙

    姜子牙,名姜尚,又名姜尚,又称师尚父,太公望,齐太公,吕牙,子牙。炎帝的后裔,是炎帝的五十四世孙,伯夷三十二世孙。姜子牙虽是炎帝的后代,但这个身世并未能给他带来甚么荣耀。在未能遇到周文王的大半生里。姜尚一直过着穷困潦倒,动荡不安的生活。青年时,他自认为学得了满腹韬略,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为国家出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