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尚可喜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儿子要挟造反呢

尚可喜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儿子要挟造反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108 更新时间:2024/1/17 4:47:14

尚可喜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儿子要挟造反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耿精忠反叛后,三藩中只有平南王尚可喜未叛。尚可喜“性笃忠贞”,对清朝不怀二心。吴三桂曾派人送信劝反,“可喜执其使,以逆书呈奏”但其子尚之信态度迥异。他十九岁奉父命,入侍顺治,至康熙十年,父亲尚可喜以年老多病,奏请康熙批准尚之信回广东管理王事。他嗜酒成性,多有恶行,常凌虐藩下人员,尚可喜很厌恶他。在考虑由谁继承王位上,可喜的心腹谋士金光坦诚进言:“安达公(指之信,“安达”是皇帝赐的号)刚而多虚,勇而寡仁,若以嗣位,必不利于国家,请废他,立次子之孝。”尚可喜也担心他拥兵自重,惹出祸来。

他听从了金光的建议,决定把王传给次子尚之孝。康熙十二年,尚可喜向朝廷奏言“臣察众子中惟次子都统尚之孝,律己端慎,驭下宽厚,可继臣职”,请求立次子尚之老承袭王位他可从旁“指挥调度,断不至有误封疆”。尚可喜在之前请求撤藩时,曾提出让长子尚之信袭王爵,留镇广东,他回辽东养老。朝中亲王大臣会议,认为藩王在世而让。此次可喜又提出把王爵让给次子尚之孝袭子承袭无此先例而未予允准,他从旁辅导,保证不误封疆大事,康熙细想此方案可行,就立即同意了。这完全是出自政治需要,值此变乱之际,康熙相信尚可喜坚贞不二,非常希望可喜保固广东,以利他集中精力平叛。

在三藩诸长子中,尚之信是唯一得赐“公爵”者,他自认为承袭平南王天经地义,毋庸置疑。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尚可喜疏留其嗣封,正合尚之信心愿。不料,清廷未准,其后尚可请归辽养老喜再次申请撤藩,朝廷下令撤藩,并正准备搬迁。尚之信异常懊恼,不仅失掉了经营已久的广东,而且又因父意不能袭封王爵,心中愤怒难平。其实,尚可喜多次请求撤藩,除了告老还乡、急流勇退之外,其主要忧虑就是对骄横不驯的长子尚之信顾虑之深。尚可喜有子女一百三十余人,诸子中,尚之信居长。

“尚之信生而神勇,嗜酒、不拘细行,临阵遇危,瞋目一呼,千人俱废,故终身无劲敌”。康熙十年(1671年),尚可喜以年老多病疏请年已三十五岁的尚之信回广东代理军务。清廷准尚可喜所请后,命尚之孝赴潮州征讨叛将刘进忠,旋又晋封为平南大将军。而尚之信则以讨寇将军协助征讨。明摆着藩主之位转移于其弟之孝了,地位遭贬、权力丧失、威望降低、遭人轻视,尚之信遭到接二连三沉重打击,他心里很是不服、郁恨。他怨父、妒弟,尤其仇恨金光,于是产生了背叛清廷的念头。康熙十五年(1676年)正月,广东境内叛乱蜂起,同时又处于吴三桂、耿精忠、孙延龄及台湾郑经所派兵员四面包围之中,郑经攻陷东莞,马雄兵困新会,孙延龄攻下梧州,形势十分危急。尚可喜已忧痛交加,卧床不起。

尚之孝屡战失利,退守惠州王事仍由尚之信代理。吴三桂能否夺取广东,对他至关重要。因为广东邻接广西、湖南、福建三省,而吴兵已进至湖南,广东如不拿下,足以构成三桂北进西扩的后顾之忧。在他的主导、煽动下,刘进忠祖泽清等重要将领先后叛变,引来台湾郑经军队与广西叛军,很短时间“粤东十郡,竟失其四”。广州“省会一区,亡在目前,人情汹汹,俱无故志。”吴紧对尚之信的引诱、答应事成后封之信为王,世守广东”吴三桂加这期间,吴三桂派军直接进攻广东,同时派人至广州劝降。总兵孙楷忠、苗之秀、副将吴镇、水师副将赵天元等纷纷反叛。据记载:“尚可喜子掩答公尚之信被废怨望,矫父命叛降贼”。“之信积不平,杀金光…劫父叛降三桂”。揭示出尚之信起兵反清的原因,同吴三桂、耿精忠如出一辙,都是因维护自身权益所致。史载,“尚之信欲其父尚可喜从贼,迫之不已”。并“约众谋逆,送印伪周,自称暂管辅德将军”。

“易服改旗帜,遣人守其父尚可喜第,以炮击我营,倡众作乱。镇南将军舒恕等引兵归,副都统莽依图自肇庆突围出,尚之信乃“移檄郡县,使皆纳款。”广东全面降附吴三桂,清廷对广东的统治不复存在。二月二十一日,尚之信发动兵变,封锁府第内外,接管了平南王权力,并接受了吴三桂招讨大将军的封号。尚之信起兵后,两广总督金光祖、巡抚佟养钜、陈洪明都听他号令,一齐降吴。尚可喜病重,苟延时日,一切听任之信摆布。延至十月二十九日,昏迷不醒,溘然而逝,年七十三岁。实际上,尚之信迫于形势,投降三桂,乃是假降。尚之信“叛变的消息,是江西总督董卫第一个向朝廷报告的,奏疏称:“尚之信阴与贼通,…倡兵作乱。

镇南将军舒想等引兵归”,这“引兵归”三字颇耐人寻味,即之信并未发兵攻击舒恕,让其自行退走。尚之信的假降三桂,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他父亲被封为义顺王,地位显赫。他是皇朝丰厚俸禄下长大的。在京十多年,享尽朝廷赐予很多厚惠。尚氏家族受清三朝重恩,五代受封,恩情深重,即以死报国,也是应该的。但吴三桂等兵势强大,难以抗衡只得虚与委蛇,以保广东地方安宁,不致造成重大兵乱灾难。所以,他在与朝廷达成默契情况下接受了吴三桂的招安。这一事实说明,吴三桂起兵反清,其兵锋所指已达到无坚不摧的地步,连广东的平南王尚藩都向他妥协让步。此时广东,已暂时为吴三桂强大兵力所控制,成为吴军肆行无阻的天下。而昊三桂也可借此向天下炫耀其“三藩并反”的巨大威势和鼓舞人心于将士斗志的号召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尚可喜清朝

更多文章

  • 吴三桂光兵力就比清军多几倍 为什么他还是被康熙所打败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吴三桂,康熙

    吴三桂为什么会被康熙打败,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吴三桂,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提到他,人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叛徒!”内奸”等这样的字眼。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历史人物。也是清朝军队能够进入中原的关键人物。他可谓是罪魁

  • 杨贵妃被处死后,唐玄宗的晚年究竟如何?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

    杨贵妃被处死后,唐玄宗的晚年究竟如何?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杨贵妃本名杨玉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也影响了李唐王朝的历史轨迹,杨玉环先是唐玄宗之子李瑁的王妃,后来又成为了唐玄宗的杨贵妃,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说的就是杨贵妃被处死后,唐玄宗的晚年生活究竟如何呢?

  • 揭秘历史上的千古奇冤 赵括并不是纸上谈兵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括,长平之战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赵括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赵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的关键战役,秦国的武安君白起因此威名大振,而赵国的赵括却留下了“纸上谈兵”的千古笑柄。成王败寇是历史铁律,作为失败者的赵括背负骂名无可厚非,可历史非身处其中不能感同身受,赵括其实并不是不堪大用的纨绔子弟,他的失败也

  • 靖康之耻到底有多耻辱?皇后妃子羞愧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

    1127年,金军南下攻宋后,由于宋钦宗一味地求和,甚至为此敞开大门。金军一路南下,几乎是畅通无阻。当金军兵临城下时,宋朝已经无力抵抗。汴京城破之后,宋朝皇室3000多人悉数被俘。自古亡国之际,女人总是饱受凌辱,宋朝的皇后和公主们也是如此。如果仅仅是皮肉之苦也就罢了,金人非要让他们行“牵羊礼”。金军南

  • 古代皇帝停尸一般都是几个月 大臣难道不怕尸身腐烂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皇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皇帝死后为何放几个月不下葬呢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丧葬习俗中,一直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亲人去世后,尸身一定要在灵堂里至少放置三天才下葬。究其原因,在于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被没有马上离开身体,而是等到第三天的时候才离开。而三天过后,没了灵魂的尸

  • 清朝时期的皇子每日都做些什么 清宫剧到底骗了你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皇子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朝的皇子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清宫剧,不得不说是影视界一大害人不浅的存在,各种宫斗、爱情题材,引来了很多观众的喜爱,但是却对历史极其不尊重,很多人只都从清宫剧里面看到了清朝皇帝、皇子们的享乐,整日没事就只是谈恋爱,风花雪月,基本上是不涉及当时的国事的,

  • 历史上倭寇存在了很长的时间 清朝时期为什么没有出现倭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倭寇

    还不知道:清朝为什么没有倭寇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倭患其实就是指的倭寇,也就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那些人,倭患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细心的网友会发现,那就是话说在清朝好像并没有什么倭患出现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大家想想也差不多知

  • 林冲的八十万禁军总教头官位究竟小不小 宋朝真的有八十万禁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禁军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宋朝禁军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看过水浒传的朋友都知道,林冲是80万禁军总教头,那这个禁军到底是用来干嘛的呢?在宋朝禁军就是中央军,也是皇帝的直属军队。那林冲能当上80万禁军的总教头官位是不是也不算小了。不过有人质疑在宋朝时期真的会有这么多的禁军么?答案是

  • 北汉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样的 北汉究竟特殊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汉,五代十国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北汉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中国历史上,除了汉唐这种大一统王朝、宋辽金这种对峙型的王朝外,还有数不胜数的地方小政权,这种政权出现最多的一共有两个时期,一个是五胡十六国、另一个就是五代十国。这些割据政权一般情况下都是大一统王朝末期实力虚弱,地方出现权力真空的

  • 五代十国时期分别出现前蜀和后蜀两个政权 前蜀和后蜀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前蜀,后蜀

    很多人都不了解前蜀和后蜀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唐朝灭亡后,中国再次进入到了一段十分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在这段时期的成都,分别出现了前蜀和后蜀两个政权,很多小伙伴好奇为什么会有两个蜀国,前蜀和后蜀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实际上前蜀和后蜀的开国皇帝并非一系,但又采用了同样的国号,所以才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