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人再被判灭九族的时候 家里的亲属为什么不直接逃跑

古人再被判灭九族的时候 家里的亲属为什么不直接逃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896 更新时间:2023/12/22 20:25:19

还不知道:古人被判灭九族时,家中亲属为何不逃跑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克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靖难成功后,朱棣打算在奉天殿继承皇位,遂命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坚决不从,还以周成王的典故嘲讽朱棣,惹得朱棣龙颜大怒,不顾道衍和尚的劝阻,下旨诛方孝孺十族。

在封建律法中,因为得罪皇帝或者是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比如谋反,欺君,大不敬,忤逆等,都有可能被处以族诛的惩罚。所谓的族诛,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将犯人的整个家族都诛杀,例如人们常说的诛九族,就是族诛的一种。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来看,在古代被皇帝下旨诛九族的人其实并不多,像方孝孺这样被诛十族的更是仅此一例。不过,在严苛的封建律法中,诛九族或者诛十族还并非是最严厉的惩罚,有一种古代俗称“瓜蔓抄”的刑罚才是最严厉的。

所谓的“瓜蔓抄”,其实也是族诛的一种,但是比诛九族和诛十族更严厉,除了惩罚犯人的亲族之外,连犯人的同乡邻居也会受到惩罚。历史上被“瓜蔓抄”的人,除了方孝孺之外还有一人,此人就是景清

景清和方孝孺一样,都是建文旧臣,也都坚决反对朱棣称帝。方孝孺因为拒写即位诏书被朱棣诛十族后,并没能阻止其他建文旧臣的反抗决心,毕竟并非所有人都能像李景隆那样随意改换门庭。

有一天,景清在上朝时暗中携带宝刀,打算在早朝时刺杀朱棣。然而朱棣对此早有预防,因此景清刚入宫就被侍卫发现端倪,所藏的宝刀也被当场搜了出来。朱棣大为震怒,不但凌迟了景清一人,还下旨族诛景氏一族,并且籍其乡,转相攀连,景家所在的村子都被夷为废墟。

现代人可能不太了解古代刑罚的残酷,对于那些犯下欺君之罪或者谋逆造反的人来说,一旦事情败露,他们以及他们的族人都会受到牵连。不过,在古代历史上被诛九族的人并不多,一般情况下都是夷三族。

这主要是因为九族牵扯的人太多了,尤其是对于那些勋贵大臣或者皇亲国戚来说,他们与皇帝家大多都有亲戚关系,倘若诛九族的话,难免会牵连到皇族中人。因为九族一般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而皇家难免会和大臣们结为姻亲,这样一来就容易搞到自己头上。

在秦汉时期,最严厉的惩罚就是夷三族。比如汉初名将韩信,他被诛杀于长乐宫后,为了防止他的后代造反,吕雉又下令夷三族,将韩信的后代还有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的族人全都杀掉。

再后来,古代皇帝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逐渐将夷三族增加到五族、七族,最后演变成了诛九族。也就是说,如果有人犯下了谋逆大罪,基本上这一支家族的族人都难以幸存。只有极少数个别情况,才会有后代幸存,例如有亲族早已被发配边疆,事发时一般不会受到牵连。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古人被皇帝诛九族的时候,家中亲属不选择悄悄逃跑呢?毕竟古代交通和通讯都十分落后,也不像现代社会到处都是监控,逃跑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吗?其实,选择逃跑的人才是真的愚蠢。

在古代,被皇帝宣布诛九族,有时候并不是说非死不可,有时候皇帝也会网开一面,在主犯被处死之后,将他的亲族改为发配或者贬为奴仆。因为对于古代皇帝来说,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太过杀戮,这样会引起大臣们的反感。也就是说,如果不逃跑的话,也许还有着一线生机,可是一旦逃跑,被抓住后立刻处死,还会连累其他的亲族。

而且,就算想逃跑也不一定逃得掉,大概率还没出城就会被抓住。古代虽然没有监控,但是古人可不傻,尤其是古代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制订了一系列的苛刻律法和管控办法。比如说,古代朝廷规定邻里之间要互相监督,有人犯事要立刻报官,不然自己就会受到牵连。

再说,古代虽然没有身份证,但是并不代表古代没有证明身份的文件,比如说唐僧取西经,他手中的通关文牒就是身份证明。古代的普通人远行,也是要有官府颁发的路引,并非是随意流徒迁徙。就算侥幸逃出去,面对官府发下的海捕文书,基本上也没有逃脱的可能,除非一辈子躲在深山里不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古代诛九族

更多文章

  • 赵匡胤为什么把皇传位给弟弟?他是自愿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匡胤,宋朝

    自古以来,皇帝的继承一般都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但是宋朝赵匡胤在去世之后,继承他皇位的人就不是他的嫡长子,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如此古怪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呢?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以下猜想,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吧。虽然宋朝的宋太祖赵匡胤在选择自己继承人的时候,他的做法让所有人都很费解,但是这么多年来

  • 灭亡秦朝的为何是刘邦,而不是六国的后裔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刘邦

    为什么刘邦在秦朝末年的混乱之后统一了整个世界,而不是六国的后裔秦朝是一个强权的时代,但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之下,也存在着各种矛盾和问题。可以说,正是通过压制这些矛盾,秦国才成为秦国,从诸侯到四海之王。但帝国扩张过快,矛盾不断累积。当一个强者掌权时,他就能压制巨大的矛盾。一旦铁腕人物离开战场,这些矛盾就会

  • 三国时期曹家人才辈出,为什么最后存在感那么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魏

    魏国,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学家多称曹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是以蜀国的视角展开的,作者以大量笔墨描写了蜀国人物和故事。但主题毕竟是三国,除了蜀汉之外戏份最多的当属曹魏,至于孙吴,可以用打酱油来形容。三国自曹操刺董后,曹家就一直

  • 刘备真的是汉室宗亲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刘备

    很多人读《三国演义》,对刘备的汉室宗亲态度很怀疑,但奇怪的是,里面的人物,从帝王将相到百姓布衣,似乎都对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深信不疑。这是怎么回事呢?刘备究竟是不是汉室宗亲呢?其实,演义中的“刘皇叔”说法是杜撰的!在《三国演义》里,刘备是有家谱的,曹操带刘备去见献帝,献帝一听刘备是汉室宗亲让人就把皇家

  • 古代纳妾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人想纳妾就纳妾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纳妾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古代纳妾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看完这个纳妾规定,你是否退缩?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听到很多中国男人说,要是生在中国古代该有多好啊,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而且还是合法的,谁也不会说你是渣男之类的。但是我想有这样的想法的男人可能是对中国古代的纳妾法律不是很

  •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面对着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李世民

    唐朝(618年-907年),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疆域空前辽阔,接纳各国学习交流,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唐朝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接下来历史故

  • 崔护是什么人?他在历史上有何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崔护,唐朝

    人面桃花指女子的容貌与桃花相辉映,最早出自于唐·孟棨《本事诗·情感》。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便是一首撩妹诗。而且凭借这首诗,心上人起死回生,成就一段佳话。“人面桃花”的故事不是悲剧是喜剧。崔护这位书生,才貌双全。参加科举考试结束后,他觉得考得很理

  • 刘备是汉室后裔建立蜀汉 该政权为什么不属于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蜀汉

    刘备建立的蜀汉,为什么不属于汉朝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朝(前202年—8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较强盛的时代之一。对于

  • 历史上真实的吴起变法是什么样的?对楚国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吴起变法,战国

    历史上真实的吴起变法是什么样的?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前381年,已经步入战国时代的楚国,发生了一件楚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大事。这一年,楚国的第33位楚王,楚悼王,因病去世。楚悼王去世之后,楚国高层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替这位楚王送行。但是,就在葬礼刚刚开始后

  • 李隆基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晚年为何如此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隆基,唐朝

    宝应元年四月甲寅日(762年5月3日),唐玄宗李隆基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这位在中国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唐朝帝王,死时可以说是相当的凄凉,为什么会这样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时李隆基手中所有权力都已经被自己的儿子李亨夺走,身边的亲信更是被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