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景昉提出一项建议延缓明朝灭亡,为何崇祯拒绝了呢?

黄景昉提出一项建议延缓明朝灭亡,为何崇祯拒绝了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758 更新时间:2023/12/31 17:27:19

明朝最后时期社会很乱,只不过在这段时间里,出现了一些为国效力的忠臣,他们竭尽全力的想要保存国家,只可惜皇帝昏庸,周围又有很多的大臣阻碍,所以导致最终他们没有发挥自己的作用。甚至曾经有些人也想出了,让明朝延续下去的方法,只可惜当时的崇祯竟然忽视了,并没有在意。

这个人就是当年明朝末年的一位将领,它叫做黄景芳,很聪明,而且对明朝也绝对忠诚。当年皇帝本想要废除刘伯温的后人,还想要罢免惠世扬的官职,可是他作为大臣却提出了反对的意见,觉得皇帝这么做不妥。皇帝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非常生气,当年崇祯想要把自己的国家变好,这个人有些愚笨,对一些宦官比较亲近,有些大臣所说出的话他并不是很满意,再加上当时的黄景芳提出了反对意见,所以皇帝并不待见这位学士,为了保命,他连忙上书辞职,告老还乡。

虽然他当官的时间很短,但还是希望国家能够过得好,所以之后天天给皇帝上书,根据当时的实际作出了分析说,皇帝如果想要平静当时的乱局,可以给地方的一些官员或者是一些势力,让他们组建自己的军队,这样才可以起到镇压效果。如果时局稳定,这样的提议一定会被杀头,但是在明末如此混乱以及如此动荡的年代,让地方的豪强组建军队去代替官兵,打败那些起义军和满清并不是不可以。

毕竟这些人还是明朝的人,他们不可能想着让其他的少数民族攻进自己的地盘,所以如果当时皇帝真这么做了,或许效果会很好。而黄景昉也怕皇帝会误会,还提出了很多意见,甚至还把皇帝分析了一下当时的时局。

他说当年因为农民起义,很多地方的治安已经不好了,再加上驿站已经很多年不经营了,收不上税,有些拿不到钱的官员到处克扣百姓的钱财,这样会进一步的激化矛盾。但是他如果给地方人分发权利让他们亲兵的话,或许他们还能够抵抗当时的起义军,有了自己的武装部队,虽然在后期有可能谋反,但是现阶段想要打破或者是稳定时局,这么做还很好。

可惜当时皇帝觉得这么做,会出现更大问题,所以果断拒绝了,其实在明朝末年除了这个大臣之外,还有其他人和他的想法一样,比如说秦良玉,他想着把自己家的钱拨出来一半,去支持当时的官兵对抗,起义军只可惜因为官员之间的矛盾,导致这个计划并没有实施。

当时的明朝军队在北方驻守的军队实力不行,再加上没有军饷也没有钱,士兵又生病了,北方的边境就被满清给打败了。之后因为朝廷把所有的军饷都送到了山海关,可是山海关被打败之后,明朝彻底没有钱,面对这样的结局真的很无奈,结果就上吊自杀了,所以说当年如果他真的听取了黄景昉的建议,能够抵抗一段时间,甚至这个国家也不至于在最后灭亡,只可惜他没听去,因为自己的愚笨葬送了整个国家。

而且后期满清的命运,也算是从侧面的证明了,这位大臣当初的想法正确,在满清末年国家,也算是非常动荡,不过当朝的大臣决定自己组建武装部队,正是因为这些人组建了乡兵,所以结束了当时的反动事件,之后虽然没打败西方军队,但也算是顽强抵抗了一段时间,要不是因为实力差距太大的话,或许乡兵真的能够打败对方。

不管怎么样,黄景昉在自己死前真的做了很多错事,无论是在政治方面的处理,还是在用人方面都十分错误,本来是应该远离小人,可是并没有,反倒是听一些宦官的话。他刚继位时的确是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杀了当时的魏忠贤,可是从那之后国家的状态越来越不好,可以说当年作为一个皇帝,他的治国能力还不如那位大太监。

他不知道该重用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该如组建自己的军队,只是一味的前线输送补给和军饷,再加上前期臣和武将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特别好,导致朝中没有几个他能够信任的人。可以重振旗鼓,去对抗当时的政权和反动,最终只能接受国家灭亡的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明朝黄景昉

更多文章

  • 万历多年不上场,为什么没人敢谋朝篡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万历

    不论是哪朝哪代当了皇帝的人都会怕皇位不保,都不会长时间的不上朝。但是在明朝就有一位非常奇葩的皇帝,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都不上朝,他说的就是万历,就是在今天也难想象,但是他却把皇位坐的还挺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没人谋朝篡位呢?下面就给大家说说个中的原因。一,有不错的大臣基础。万历还是非常知人善用

  • 古人再被判灭九族的时候 家里的亲属为什么不直接逃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代,诛九族

    还不知道:古人被判灭九族时,家中亲属为何不逃跑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克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靖难成功后,朱棣打算在奉天殿继承皇位,遂命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坚决不从,还以周成王的典故嘲讽朱棣,惹得朱棣龙颜大怒,不顾道衍和尚的劝阻,

  • 赵匡胤为什么把皇传位给弟弟?他是自愿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匡胤,宋朝

    自古以来,皇帝的继承一般都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但是宋朝赵匡胤在去世之后,继承他皇位的人就不是他的嫡长子,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如此古怪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呢?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以下猜想,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吧。虽然宋朝的宋太祖赵匡胤在选择自己继承人的时候,他的做法让所有人都很费解,但是这么多年来

  • 灭亡秦朝的为何是刘邦,而不是六国的后裔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刘邦

    为什么刘邦在秦朝末年的混乱之后统一了整个世界,而不是六国的后裔秦朝是一个强权的时代,但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之下,也存在着各种矛盾和问题。可以说,正是通过压制这些矛盾,秦国才成为秦国,从诸侯到四海之王。但帝国扩张过快,矛盾不断累积。当一个强者掌权时,他就能压制巨大的矛盾。一旦铁腕人物离开战场,这些矛盾就会

  • 三国时期曹家人才辈出,为什么最后存在感那么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魏

    魏国,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学家多称曹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是以蜀国的视角展开的,作者以大量笔墨描写了蜀国人物和故事。但主题毕竟是三国,除了蜀汉之外戏份最多的当属曹魏,至于孙吴,可以用打酱油来形容。三国自曹操刺董后,曹家就一直

  • 刘备真的是汉室宗亲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刘备

    很多人读《三国演义》,对刘备的汉室宗亲态度很怀疑,但奇怪的是,里面的人物,从帝王将相到百姓布衣,似乎都对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深信不疑。这是怎么回事呢?刘备究竟是不是汉室宗亲呢?其实,演义中的“刘皇叔”说法是杜撰的!在《三国演义》里,刘备是有家谱的,曹操带刘备去见献帝,献帝一听刘备是汉室宗亲让人就把皇家

  • 古代纳妾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人想纳妾就纳妾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纳妾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古代纳妾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看完这个纳妾规定,你是否退缩?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听到很多中国男人说,要是生在中国古代该有多好啊,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而且还是合法的,谁也不会说你是渣男之类的。但是我想有这样的想法的男人可能是对中国古代的纳妾法律不是很

  •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面对着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李世民

    唐朝(618年-907年),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疆域空前辽阔,接纳各国学习交流,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唐朝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接下来历史故

  • 崔护是什么人?他在历史上有何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崔护,唐朝

    人面桃花指女子的容貌与桃花相辉映,最早出自于唐·孟棨《本事诗·情感》。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便是一首撩妹诗。而且凭借这首诗,心上人起死回生,成就一段佳话。“人面桃花”的故事不是悲剧是喜剧。崔护这位书生,才貌双全。参加科举考试结束后,他觉得考得很理

  • 刘备是汉室后裔建立蜀汉 该政权为什么不属于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蜀汉

    刘备建立的蜀汉,为什么不属于汉朝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朝(前202年—8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较强盛的时代之一。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