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协助刘邦建立西汉,为何最后会含冤而死?

韩信协助刘邦建立西汉,为何最后会含冤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841 更新时间:2023/12/12 19:11:03

韩信萧何张良并称汉初三杰。在秦末大乱之际,要说谁能打败项羽,那就只有韩信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项羽号称西楚霸王,力能扛鼎,是那个年代战神的化身。他曾经在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打败章邯数十万大军。刘邦曾经组织诸侯二十万大军讨伐项羽,却被他一举击溃,打得刘邦连老婆孩子都来不及带走。

韩信看似无名小卒,在项羽军中常被排挤,只能给霸王看营帐大门。可是到了汉军后,受到刘邦和萧何的极力推荐,拜为大将军,统领刘邦手下所有兵马。最后在垓下一战成名,不仅击溃项羽部队,而且逼得霸王乌江自刎。

然而同为汉初三杰的韩信,他的下场比另外两位惨太多了。除了因为刘邦忌惮功臣外,他自己也有许多作死的成分。当年刘邦为了笼络人才,对投降的将领大肆封赏,韩信原本是刘邦本部人马,可是因为常年征战在外,也受到了封王的待遇。

楚汉争霸的五年,对于刘邦集团来说,可以分为刘邦挨打三年,韩信打人两年。头三年刘邦与项羽在鸿沟一带对峙,那时的项羽勇猛无敌,手下将士奋勇无畏,刘邦的部队被打得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好在有萧何在后方持续提供兵员和粮草,要不汉高祖早就嗝屁儿了。

不过刘邦不是完全的被动挨打,他派出了韩信沿北线收复齐国等地。韩信果然不负众望,率军入齐,成功收复齐国,为此,刘邦还将韩信封为齐王。眼见项羽后方已经平息,可以成包夹之势了,刘邦立即命令韩信从后方夹击项羽,可是韩信犹豫了。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韩信就是这么做的。他犹豫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现在他已经统领齐国境内,可以和刘邦、项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在人臣和人君的抉择上,韩信举棋不定。帐下的谋士不断地劝说韩信拥兵自立,韩信则感激刘邦提携之恩,不愿背弃。

当时的战况并没有完全满足合围条件。楚军虽然已经略显疲劳,不过项羽乃是霸王转世,绝对不可小觑。如果起全国之兵与项羽证明较量,胜负未知。与其冒险一搏,不如静待时机,等到楚军士气低落,再从后方包围,可以一举歼灭项羽。

韩信准备等待,等待的代价就是让自己的主公刘邦继续挨项羽的打。而刘邦哪里是肯吃亏的主,眼看自己手下的将领用出卖自己的方式获取成功,心里那叫一个恨。可是眼下的刘邦还没有办法,只能让韩信继续卖自己。

终于熬完了楚汉争霸,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也到了该收拾韩信的时候了。某一日,韩信接到刘邦的命令,让他进京述职。而在未央宫等待韩信的却是吕后。曾经刘邦答应韩信三不死,见天地不死,见面不死,见金不死。

于是吕后将韩信用布包起来,吊在未央宫的房梁上,让宫女们用竹签将韩信刺死。可怜的一代兵仙韩信,竟然死在了最恶毒的女人手上,当年他把敌人打成筛子,现在被人戳成刺猬。韩信临死之前仍然不忘高喊一句“我不服”,来表达内心的怨恨。

刘邦杀死韩信后,又先后处死了英布彭越等诸侯王。最后在众臣面前杀白马盟誓,非刘姓者不封王。可惜历史不像刘邦所设计地那样发展,不久之后,刘邦去世,吕后掌权,将吕家子弟全部封王。平定吕后之乱后,刘姓的诸侯王又起兵造反,也就是后来的七国之乱。

结语:国家的治理不是靠一两个人的英明决策就能完善的,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结晶。汉朝文景之治靠的是两代皇帝的心血,明朝仁宣之治则是四代人努力的结果。唐太宗如果没有隋朝和老爸李渊的支持,也不可能建立贞观之治。

韩信虽然冤屈,但他也换得了青史留名。他的悲剧不能完全怪他自己,不过韩信本人仍有不能推卸的责任。为何他不能与刘邦及时沟通战略部署,所有的矛盾都不可能来自于某一方,刘邦与韩信两人都是造成最后悲剧的起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韩信秦末

更多文章

  • 都是战国初期的魏国是头号强国 当时的魏国到底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魏国,战国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魏国实力,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家分晋后,魏国在魏文侯时期达到了鼎盛,魏文侯任用李悝进行变法,魏国迅速强盛起来,同时魏文侯还任用了吴起等一批非常有才华的官员改革军事,设立魏武卒,魏国的军力因而得到了飞速的提升,那么魏国在战国初期到底有多强势呢?从公元前413年

  • 公孙胜的真实身份是什么?真的是一个道士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晁盖

    公孙胜不是一个好老道。不信,你看他刚出场时的样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当时晁盖正和吴用、刘唐、三阮商量劫生辰纲的事,庄客进来说有一个老道非要进来见晁盖。晁盖哥儿几个正聊到兴头上,哪儿有时间理他!于是叫庄客多给他点米打发走了算了。没想到,一会儿有庄客跑进来说,老道“把十来个庄

  • 晁盖本是梁山之主,为何会被宋江架空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晁盖

    晁盖比宋江先上梁山,并且做了梁山之主,整个梁山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为何宋江上了梁山之后,却很轻易击败晁盖。晁盖手握一手好牌,但最终被宋江架空,陷入了不利之地,除了他的江湖威望,权谋之术不如宋江外,还有他上梁山之后,在这两件事上,一错再错,不输才怪,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一、结交

  • 历史上真正的单刀赴会,主角其实是鲁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鲁肃

    单刀会是一段家喻户晓的三国故事,说的是东吴鲁肃设计,邀请关羽过江赴宴,打算趁机索取荆州。关羽只带着周仓一人,然后单刀赴会。在宴席上,智勇兼备的关羽从容不迫,挫败了东吴的计策,然后安然返回。然而,历史上的单刀会与小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角也不是关羽,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

  • 孙权为什么会接受了鲁肃的建议,选择抗曹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鲁肃

    正当江东上下为了曹操取得荆州一事乱成了一团,曹操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对,居然写了一封措辞强硬的信件给孙权。曹操在信上表明态度,认为自己是奉了皇帝命令来讨伐叛逆,旌麾南指,荆州刘琮无条件投降,现在自己率领八十万水军,准备与孙权来一场较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曹操的这封信让呈现慌乱

  • 宋江的各方面能力都不突出,为什么能当首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公孙胜

    梁山好汉义薄云天,肝胆相照,但这场江湖起义中是以失败而告终,甚至得以幸存的不过寥寥数人,可谓悲惨而又悲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纵观《水浒传》,这让读者气愤也最让人痛恨的无非就是及时雨宋江了吧?夺权位,走偏锋,认招安,征方腊,葬送兄弟也葬送自己,被世人评上虚伪、心计的名号。而

  • 公孙胜既然会法术,为何还会掺和梁山起义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公孙胜

    水浒传中,梁山的第一人寨主乃是王伦,不过由于王伦这个人并没有什么能耐,且最终被林冲斩杀,所以存在度并不高。王伦死后,晁盖成为了第二任寨主,晁盖比较出名,且深得人心,所以大家普遍认为,晁盖才是梁山的奠基之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在晁盖的创业路上,有一个人是不可不提的,这个人便

  • 康熙皇子们个个优秀 最后为什么是雍正夺得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康熙,九子夺嫡

    对九子夺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晚年时期发生九子夺嫡,最后为什么是雍正获得最后的胜利?雍正是怎么赢过其他兄弟的?九子夺嫡,可谓是封建王朝中皇子争夺皇位之战的巅峰。无论是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还是永乐帝的靖难之役,都无法与其媲“惨”。九位文武双全的皇子,为了能记

  • 为了实现抱负,李白曾两次来到长安,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白,唐朝

    李白为人爽朗大方,他虽然一生都在远游,但有着远大的理想,绝不甘心只做一个诗人,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提到想要“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李白曾两次来到长安。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经过了几年漫游之后,来到长安,求取

  • 鄢郢之战最后的结果怎么样?白起没有趁机消灭楚国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鄢郢之战,战国

    白起,就是战国时最著名的大将军,与之齐名的还有王翦、廉颇、李牧,他们四人合称为“战国四将”。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鄢郢之战,是指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79年-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