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规定贪污超过60两就处死刑 这60两是现在的多少钱

朱元璋规定贪污超过60两就处死刑 这60两是现在的多少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656 更新时间:2023/12/13 5:46:40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六十两,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况钟《饯别诗》: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棉。

从古至今,只要有官场的存在,那么就一定会有贪污腐败的苗头。虽然现今社会这样的现象已经被整治的所剩无几了,但依旧还是会有一些官员,会知法犯法,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当然,这种现象并不是只出现在当今社会的,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官员腐败的现象了。几乎每一位君主在当上皇帝之后,都会对国家的法律制度、官员的任职做出相对应的调整,以方便统治管理。

那么,古代的皇帝如果发现了在朝官员中出现了腐败现象,他们都是怎么整治的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元朝的皇帝朱元璋了,对待贪官污吏,他有着自己的一套解决办法。朱元璋就曾经下旨:贪污60两以上的银子,就直接处死。这条法令,让各位官员们都收敛了自己的利益心。为什么朱元璋这么的痛恨贪官污吏呢?这还要从他的出身所说起。众所周知,朱元璋并不是出生于皇室家族,也没有皇亲国戚的血脉。用现在的话说,他其实是一位“草根”。他出生在一个极为贫穷的农村家庭,幼年时也没有读过什么书,从小的时候就开始过上了食不果腹的日子。为了能让自己的生活稍微好一点,他还去给邻居家放过牛。

在他小时,很多农村家庭的人都几乎没有吃上过饱饭。而这主要也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贪官污吏之风盛行。很多官员为了能填满自己的腰带,肆意搜刮民脂民膏,丝毫不给老百姓留活路,所以朱元璋从小就对这种贪官污吏是十分痛恨的。为了能使自己生存下去,朱元璋吃了很多的苦,从小吃的苦就让他时刻铭记着那一份心酸,并且立志要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所以后来在他建立了大明朝以后,就开始整治官员的腐败之风,为此,他还特意修改了在当时负有法律意义的《大明律》。

朱元璋一共对这部法典进行了四次的修改。其中对于官员如果出现腐败现象,应该如处置也是做出了详细的描述。朱元璋在法典里强调了,如果官员的贪污数量超过了60两银子,一律判处死刑。这条法律的出现也使得官员们开始收敛了自己的行为,不敢轻举妄动了。那么,60两银子放到现在,到底值多少钱呢?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笔财产,让朱元璋下定决心,要用处死的方法去让其他官员吸取教训,让一个官员因为六十两银子就丢掉脑袋,到底算不算一项严格的惩罚呢?我们用今天的价格,去换算一下元朝时期六十两银子的价格。

首先,在当时社会,一两银子在粮食铺里可以买到两石大米,两石的重量用现在的计量单位去换算,大概有三百六十斤左右。就按照我国现在粮食市场上的普通大米的卖价去估算,基本上一斤大米是六块钱左右,按照这样的比例进行换算,在明朝时期,一两银子就相当于现今社会的两千元左右,而六十两银子就约等于现如今的十万块钱。

十万块钱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就算是在现今社会,官员因为贪污了十万块钱就被判处死刑,确实有点太过了。所以可见,在明朝时期,对于官员腐败的整治到底是有多么的严格。朱元璋无疑是个后世的各位皇帝们做出了一个表率,官员腐败就应该严惩,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人民的利益。或许这也是明朝时期经济社会以及管理体系都比前朝更为清明的原因之一吧。

在朱元璋掌权的十多年里,就所发现和斩杀的有过贪污现象的官员,就有十多万人,可见这位皇帝为人处世的狠辣与杀伐果决。当然,对于一些轻度贪污的人,他也有自己的一套整治方法。甚至为了避免各位官员在内部出现包庇的现象,他还设立了“鸣冤鼔”,为的就是让官员可以自行的检举揭发出现贪污现象的官员,做到内部和外部共同发力,来彻底杜绝贪污的现象。

虽然在朱元璋的统治之下,整个明朝很少再出现有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了。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算是在当今这个法治严明的社会里,也依旧会有一些人铤而走险,去争夺并不属于他的财产。从主至今都是这个样子,那么即便明朝的惩治措施十分的毒辣,也依旧没有办法让所有的官员都放下自己的私心。也还是会有一些官员,冒着风险继续进行贪污腐败的勾当。这是没有办法杜绝的。所以在朱元璋的统治后期,他也逐渐明白了,要想真正的杜绝贪污腐败,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官员的存在,就会有腐败。无奈的朱元璋,只好感慨一句:“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

参考资料:《饯别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朱元璋明朝银子

更多文章

  • 秦国最后一位名将:章邯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战国

    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曾经出现了7个国家,他们分别是秦,楚,燕,赵,韩,魏,齐,最后统一天下的就是秦国,在漫长的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利用商鞅变法强国,奖励耕种,奖励军功,也出现了很多名将,比如魏冉,白起,尉缭子,王翦,蒙恬,他们都是秦国著名的军事奇才,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兼并了其余国家,建立了大秦王朝

  • 说曹操曹操到,这句俗语的来历是什么?有哪些故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曹操

    说曹操曹操到是一句民间俗语,形容刚说到某个人,某个人就应声而至,那么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与三国时期的曹丞相扯上关系的呢?自古以来,民间说法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献帝刘协在汉军将领李催与郭汜火拼时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后继续追捕汉献帝,有人献计推荐曹操,说他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

  • 刘备入川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 刘备为什么只带上庞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诸葛亮

    诸葛亮和庞统身为谋士,刘备入川的时候,刘备为什么选择带上庞统而不是诸葛亮呢?正史中,诸葛亮刚开始的时候,是充当过刘备身边一段时间的谋士,但刘备赤壁之战夺取四郡之后,刘备就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负责掌管一些民政事务。而庞统虽然说也是军师中郎将,但庞统工作方向更偏向谋士。再说了,刘备把庞统带在身边,是

  • 历史上真的有香妃这个人吗?她的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香妃

    还珠格格中的香妃美丽动人,最为奇特的是她的身体自带奇异芳香,甚至能够招蜂引蝶,十分令人惊奇,那么历史上真的存在这样一位妃子吗?关于香妃,有一个动人的传说。香妃原本是新疆一位反清酋长的妻子,长得十分漂亮,又因为她通体生香,很受人们喜爱。清军人疆后,酋长战死,定边将军兆惠把她带回京城献给乾隆。乾隆对香妃

  • 宋王朝之所以成为变成“弱宋“与士大夫有什么关联?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士大夫,宋朝

    宋王朝之所以成为变成“弱宋“与士大夫有什么关联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会采取“以文治国”的施政方针,并不是在《宋史》中所讲的一样,只是出于“一时之好尚”,而是赵匡胤根据当时立国之初的时代背景、政治状况,才结合当时背景做出最符合当时情况的一个理性决定

  • 为了脱离曹营,徐庶献出了此生最毒的计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徐庶,三国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徐庶虽然出现的时间极短,但是地位却是极为重要,甚至有人认为徐庶的才能与诸葛亮、庞统等人相差无几;而后来徐庶为了救母而不得不离开刘备而去投靠曹操,更是让无数人对徐庶这个悲壮的孝子充满着好感。但最为关键的是,徐庶离开刘备后,发誓不对曹操献一计一策,从而被认为是与关羽齐名的忠臣。接下

  • 董卓为什么要拥立刘协为皇帝呢?他是怎么考虑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董卓

    东汉末年皇权衰弱,董卓拥立汉献帝继位,天下群雄共讨伐之,在这样一个乱世,为什么董卓不选择篡位称帝,而选择拥立一个傀儡皇帝呢?他与汉献帝刘协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董卓与汉献帝的关系,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董卓是一个残忍嗜杀之人,更是废除汉少帝刘辨立汉献帝刘协为天子,那么汉献帝刘协和董卓有什么样的关系

  • 历史上下场最惨烈的状元,最后被处以车裂之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桉,元朝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孟郊自隋朝大业元年推行科举制度以来,金榜题名是无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巅峰时刻。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大明洪武三十年,五月,南京城外一片肃杀。随着主事官员的一声令下,五匹健马扬蹄奋起,生生将身后的人犯撕扯成

  • 明朝的灭亡与清朝的灭亡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清朝

    先说两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这个共性是有的,就是制度的落后,以及由此导致出来的表现在各个方面的腐败,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等,最后,导致任何救亡都成为不可能的灭亡。所谓“无可奈何花落去”这个属于毫无办法,别说是崇祯和溥仪,换了任何一个人,走到那最后一步的时候,都无能为力。比如清末的时候,一个身材高

  • 元朝皇帝含“铁”为什么那么高 除了崇拜成吉思汗外还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元朝,皇帝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元朝皇帝含“铁”,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元朝作为我国历史上首次以少数民族为主体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带给大家最深的印象,就是所向披靡、冷血无情的蒙古铁骑,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但事实上,这个朝代也有不少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在执行笞刑的时候,从前朝唐宋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