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代科举大案——南北榜争

明代科举大案——南北榜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382 更新时间:2023/12/25 12:13:51

[摘要]:明代科举大案——南北榜争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朱元璋要实行科举南北榜制度?老衲侃春秋现在来和大家一起“关注历史,讲述历史,解读历史”我们今天所说的高考,和古代的科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什么这么说?它们的相同点都是牵动全国...河。朱元璋南北榜之争全过程?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试。后发榜,陈䢿为第一,取录宋琮等51名,是为春榜。因所录51名全系南方人,故...明朝对科举考试舞

科举考试在古代就和今天的高考一样,是选取人才的国之大事。高考若是出了问题,肯定会有一大批人受到处罚。科举也一样,甚至于在古代刑罚更为严重。斩头、族诛、罢官等,都曾经在科举案件中出现。

一般说到科举大案,大家想到的一定是科举舞弊案。但实际上科举大案,并不单单指舞弊案。砸明朝初年,就有一个科举大案南北榜争,又叫南北榜案、春夏榜案等。

当时这件案子是以科举舞弊而定性的,但实际上这场科举考试,并不存在舞弊的情况。它其实是一场南北士子争风和上层统治者扩大统治基础,笼络人心的政治事件。

这场科举考试于洪武三十年开考,彼时朝廷经历了蓝玉案,许多官员牵连其内。作为这场大的政治动荡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对于当时的政局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科举是为了国家选取人才的考试,这场考试之后,新的血液补充进入官场,对于刚经历“蓝玉案”风波的朝廷而言,是很好的。但没想到,这次考试却成为了另一场动荡。

朱元璋对此次考试也十分重视,特地选取了在儒士间很有声望的刘三吾担任主考官。刘三吾是元朝旧臣,元末时曾担任过广西提学。进入明朝之后,许多科举制度的规章条例就是他制定的。在接受这项任务的时候,刘三吾已经是78岁的高龄。

这场考试顺利结束,考试中途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但是放榜之后,却引发了大争议。科举放榜,共录取五十一名。而这五十一名全都是南方人,北方士子无一人在榜内。

这种情况前所未见,所以当时人将此次榜单称为南榜。若是不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顶多当个茶饭后的谈资。但是对于参加科举考试,特别是北方书生而言,这样的一个榜单可就并不那么好看了。一时间北方士子群情激奋,上书说刘三吾以及另一位考官白信蹈偏似南方士子。

刘三吾的确是南方人,这种说法似乎说的过去。于是朱元璋就下命彻查,将试卷呈上来重新批阅。

北方士子的试卷呈上来之后,的确理不佳,甚至有些还有犯禁忌之语。于是又有人说,是刘三吾等人特意选取不佳的试卷呈上。

事实当然不是如此,但是事件已经闹大,北方士子的怒火需要有人来浇灭。朱元璋于是下旨处罚与此次考试有关的官员,考官刘三吾被定为蓝玉党,以老戍边。白信蹈﹑张信等被凌迟处死。剩下的人也遭到遣戍,只有戴彝﹑尹昌隆免罪。

朱元璋重新命人增加北方士子录取名额,因为当时增加录取的人全都是北方士子,于是又称谓北榜。这次事件开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到洪熙年间这个制度完全确定。

作为统治者的朱元璋,利用此次事件,进一步打击江南地主,同时收取北方人心,也是操作犀利。而刘三吾等人公正录取,却不想飞来横祸,才真是可惜可叹,令人同情。

关于“明代科举大案——南北榜争”的问题

朱元璋为何要实行科举南北榜制度?

老衲侃春秋现在来和大家一起“关注历史,讲述历史,解读历史”我们今天所说的高考,和古代的科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什么这么说?它们的相同点都是牵动全国...河。

朱元璋南北榜之争全过程?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试。后发榜,陈䢿为第一,取录宋琮等51名,是为春榜。因所录51名全系南方人,故...

明朝对科举考试舞弊是如何惩治?

但无论对作弊采取怎样严格的审查手段和严酷的惩罚措施,清朝选贤任能的科举制度,已和它自身命运一样,日落西山啦。明清时期对科考舞弊处理较严,但若较真说起来,明。

明初的春夏榜案,真的是一起舞弊案吗?有何见解?

明朝洪武三十年(1397年),爆发了一场著名的“科举舞弊案”,因朝廷先后于春夏发榜两次,故称“春夏榜案”,又因两榜分别录取南北学子,因此也称“南北榜案”、...首。

科举南北榜制度真的有利于选拔人才吗?

科举制度不单纯是一个人才选拔制度,它是关乎整个社会体系的一个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设计。就这一点,科举制度一定要在事实上具有普遍性。否则就不能发挥它作为。

南北榜之争的看法?

明朝开创南北分榜后,北方士人有了上升通道,增强了全国的人心凝聚力,而且满清入主中原后,还增加了旗人的名额,影响到现代。本人认为,主要影响有两个方面:...明。

古代科举考试中冒名顶替录取者,在明朝清朝会如何处罚?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这种情况如果在明代,或许会成为奸臣、宦官诛锄异已...乾。

明朝有哪些不可思议的大案?

洪武三十年五月,发生了一件震动全国的大事。当时科举考试已经结束了一个多月,朱元璋却突然下令:取消五十一名南方考生的进士资格,将状元陈安车裂,主考刘三吾...

明朝皇帝仁宗说:科举考试“须南北兼顾。南人虽善文词,而北...

参加科举取士的不是富商大贾,故A项错误;据材料“南人十六,北人十四”可知南北科举取士人数大致均衡,有利于均衡政治势力,故B项正确;材料“南人虽善。

隋唐科考南北比例?

隋唐时期,科举制创立,通过公开考试选举官员,阶级之间可以流动,这拓宽统治基础,维护社会稳定,可在明朝科举考试却分为南卷和北卷,这对于读书人而言是不是存...

标签: 制度明朝科举

更多文章

  • 张献忠江口沉银是真事?专家找到了关键“证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献忠,江口,都是

    [摘要]:张献忠江口沉银是真事?专家找到了关键“证据”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江口沉银是怎么回事?史料记载,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占领成都,建立大西国,改元大顺。1647年7月,张献忠率部与明朝残将、川西地方将领杨展在彭山江口激战...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

  • 东厂和西厂有什么关系,和锦衣卫谁比较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厂,明朝,锦衣卫

    [摘要]:东厂和西厂有什么关系,和锦衣卫谁比较厉害?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朝的东厂,西厂和锦衣卫哪个机构最厉害?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封建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由于明朝的开国者朱元璋出身寒微,从小禁受了很多苦难。所以登上皇位之后,对贪官污吏十。明朝东厂和西厂是一个概念吗?明代的

  • 明末清初黄河水患为何非常严重:南宋决了黄河大堤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北宋,都城,黄河

    [摘要]:明末清初黄河水患为何非常严重:南宋决了黄河大堤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民国时期黄河从哪里入海?有过几次改道?历史上黄河改道极为频繁,而民国前的最后一次改道发生在咸丰五年(1855年),改道之后黄河河道便与今天一致了。直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为阻止日军侵占郑州...古。宋朝时期黄河是怎

  • 《推背图》的作者之一李淳风是谁?他精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天罡,推背图,李淳风

    [摘要]:《推背图》的作者之一李淳风是谁?他精通什么?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推背图》存在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推背图》是由李淳风、袁天罡合著,是中国古代流传的几部著名的预言推算书之一,专门预言历代王朝的盛衰兴亡,至今仍有不少版本,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今天...中国的《推背图》是谁著的?你好,中国的

  • 揭秘汉昭帝刘弗陵英年早逝之谜:历史上刘弗陵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八岁,汉武帝,皇帝

    [摘要]:揭秘汉昭帝刘弗陵英年早逝之谜:历史上刘弗陵之死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汉昭帝刘弗陵是怎么死的?公元前87年3月29日,一代雄主汉武帝病逝。翌日,年仅八岁的刘弗陵继位,成为西汉的第8位皇帝(包括吕后专政期间的前少帝和后少帝)。死前,汉武帝指定霍光、上官...黄。正史上的汉昭帝刘弗陵是个怎样的人

  • 吴三桂的功过怎么评价?如何评价吴三桂?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崇祯,明朝,清朝

    [摘要]:吴三桂的功过怎么评价?如何评价吴三桂?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吴三桂是卖国贼吗?李鸿章呢?都不是。后来的人们,总爱用演义的眼光回看历史人物和事件,然后再联想一番——如果当初那个谁不那么做,后来也不至于发生那样的事,然后我们现在的世界也许不...同工不同酬?同是清朝重臣,为何吴三桂和曾国藩历史

  • 汉武帝男宠韩嫣拒绝勾搭丞相 为何被太后毒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上,汉武帝,男宠

    [摘要]:汉武帝男宠韩嫣拒绝勾搭丞相为何被太后毒死?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历史上的韩嫣是怎么死的?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韩嫣是汉武帝的男宠,汉朝皇帝们在男女之事方面那是各种奔放,汉朝龙阳之好那是屡见不鲜,几乎是父传子,子传孙。高皇帝有男宠籍孺,惠...这。千古一后卫子夫,汉武帝的最爱,为何最后选择自

  • 罗成最好的朋友是程咬金吗?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程咬金,罗成,隋唐

    [摘要]:罗成最好的朋友是程咬金吗?为什么?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罗成为什么打了程咬金?受了别人挑拨,罗成打了程咬金。靠山王的大太保罗方或罗周是罗成的哥哥,但是罗成夜打登州杀了他,有说罗成是在洛阳的时候打了程咬金一顿拳。二、枪法没传全。作为结拜兄弟,罗成和单雄信为什么不和,最终是谁负了谁?“罗单斗”

  • “私生子” 霍去病和卫青,挺起一个民族的脊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匈奴,平阳,河东

    [摘要]:“私生子”霍去病和卫青,挺起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卫青霍去病破匈奴简介霍去病(公元前140—117年),是西汉时河东郡平阳县人,是霍中孺和平阳侯家侍女卫少儿的私生子,霍去病直到做为骠骑将军率军进击匈奴路经河东郡才得以认。卫青和霍去病做过什么对国家有奉献的?卫青和霍去病在打击匈

  • 古代最美的男子:既是皇帝情人也是皇帝大舅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相濡以沫,西施

    [摘要]:古代最美的男子:既是皇帝情人也是皇帝大舅哥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唐玄宗李隆基到底有多风流?若要评选唐朝天字一号风流浪子,李隆基排第二的话,就没人敢排第一。先来看看他的战绩。唐玄宗一生共有30个儿子、29个女儿,风流程度可想而知。另外,据不完。历史上,有哪些相濡以沫的皇帝夫妇?何谓“相濡以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