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贵妃该不该死?杨贵妃为何一定要死?

杨贵妃该不该死?杨贵妃为何一定要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03 更新时间:2023/12/24 20:03:27

[摘要]:杨贵妃该不该死?杨贵妃为何一定要死?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关于杨贵妃之死,有哪些说法?迄今为止,关于唐朝李隆基的贵妃杨玉环之死有多种说法,依然是众说纷绘,莫衷一是,没固定结论。1.自缢说。这是现在大多影视作品中所持的观点:即杨贵妃为情势...安史之乱为什么一定要杀杨贵妃?安史之乱中,哗变的军队及将领之所以让唐玄宗李隆基赐死杨贵妃,李隆基之所以同意赐死杨贵妃,原因虽然没那么复杂,可也没那么简单。对于哗变的军队及将领而言...杨贵妃到底有没有被赐死

对于杨贵妃的死,我之前经常感到疑惑不解。杨贵妃她也没犯下什么大罪,为什么一定要她死呢?

我思考了很久,得出了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马嵬坡之变是军队哗变的结果,将士们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发泄不满情绪),无疑杨国忠就是一个很好的发泄对象,杨国忠本就死有余辜。至于要杨贵妃死则是基于斩草除根的目的。谁知道杨贵妃日后会不会怂恿唐玄宗追究自己的责任为杨家报仇呢(这不是没有可能)?未免留下祸患,她必须死。《旧唐书·玄宗本纪》云:“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

退一步讲,如果没有马嵬坡之变,杨贵妃的结局也不会好。安史之乱的爆发,总要落实责任人。虽然这本是唐玄宗的责任,但皇帝是不能问罪的,只有找臣子顶罪,杨国忠是个奸臣、当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正是理想的替罪羊。而且在古代,人们认为红颜祸水,喜欢把君王的罪行扣到他们宠幸的女人身上,比褒姒、妲己、西施等。在时人看来,皇帝是因为宠幸杨贵妃导致昏庸误国,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要杨贵妃死是除祸水。

再加上杨贵妃她那位臭名昭著的堂哥杨国忠多行不义、她及姊妹们也不懂得谨言慎行,明哲保身。正所谓:“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旧唐书》云:“及禄山反,露檄数国忠之罪。河北盗起,玄宗以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监抚军国事。国忠大惧,诸杨聚哭,贵妃衔土陈请,帝遂不行内禅……”《新唐书》云:“禄山反,以诛国忠为名,且指言妃及诸姨罪。帝欲以皇太子抚军,因禅位,诸杨大惧。哭于廷。国忠入白妃,妃衔块请死,帝意沮,乃止……”杨国忠、杨贵妃兄妹,早在“马嵬事变”之前,已经很清楚地知道,只要唐玄宗一退位,

末日就会到来,没有人能再罩着他们,他们很快会遭到清算。

杨贵妃之死,曾经百般讨好她的“干儿子”安禄山是重要有力的推手;后来(公元756年)在灵武继位的太子李亨(唐肃宗)也可能是“马嵬事变”里诛杀杨贵妃的幕后操手。

文/好古书生

关于“杨贵妃该不该死?杨贵妃为何一定要死?”的问题

关于杨贵妃之死,有哪些说法?

迄今为止,关于唐朝李隆基的贵妃杨玉环之死有多种说法,依然是众说纷绘,莫衷一是,没固定结论。1.自缢说。这是现在大多影视作品中所持的观点:即杨贵妃为情势...

安史之乱为什么一定要杀杨贵妃?

安史之乱中,哗变的军队及将领之所以让唐玄宗李隆基赐死杨贵妃,李隆基之所以同意赐死杨贵妃,原因虽然没那么复杂,可也没那么简单。对于哗变的军队及将领而言...

杨贵妃到底有没有被赐死,如果没有她的结局怎样?

研究历史的人,对杨贵妃的死亡存在一定的争议,说法之一是她在马嵬坡自缢身亡,真的死亡了。说法之二是她吃了假死的药,后来东渡到日本。说法这三是她根本没有死...

杨贵妃生死之谜

当地人传说,马嵬事变后,杨贵妃乔装打扮,翻秦岭,过巴中,跨州越县,终于来到太蓬山避难,立即得到道士们的同情和保护。而杨贵妃早年与道教关系密切,对。

杨贵妃的最后归宿在哪?是怎么死的?

杨贵妃最后的归宿马嵬坡。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从延秋门出长安,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公历7月15日),在马嵬驿...杨。

杨贵妃到底死了没有?

中、日两个国家共有四座杨贵妃墓杨贵妃共有四座陵墓,两座在中国,两座在日本,这在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中国的两座杨贵妃墓,一座在陕西兴平市马嵬坡;另一...日。

《妖猫传》里面杨贵妃为何一定要死?唐玄宗为何不偷偷派个人去救她?

其实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有争议,杨贵妃有可能没有死。但《妖猫传》一定让她死,那是编剧的事。唐玄宗为何不偷偷派个人去救她,这样杨贵妃就可以不死了。我觉的即使。

杨玉环之死?

历史上杨玉环是怎么死的杨玉环之死。杨玉环死于马崽坡。唐朝时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唐玄宗兵败带着杨玉环逃到了四川马崽坡,人家听闻杨贵妃的事迹后觉得杨玉...

为什么当年安禄山喜欢杨贵妃却在安史之乱中要她死?

从哪里看出安禄山喜欢杨贵妃或要杨贵妃死了?安禄山在杨贵妃送礼物,认干娘等行为,本来就是想要采用李林甫和武氏宫内外相互合作的模式,给自己在宫内找一个盟。

杨贵妃到底是怎么死的?她为什么没有孩子?-红网问答

杨贵妃,生卒于公元719年—756年,在正史上没有其真名,有一说小名玉环,所以基本上世人都称之为杨玉环,出生于虢州阌乡(今河南三门峡灵宝),祖籍是山西。

标签: 安史之乱杨玉环贵妃

更多文章

  • 盘点古代的“高考移民”:白居易“冒籍”考中进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庐山,瀑布,科举

    [摘要]:盘点古代的“高考移民”:白居易“冒籍”考中进士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古代科举考试有哪些作弊方法?被抓到作弊会受到什么惩罚?在科举考试存在的1300年里,中国的文人士子面前只有科举考试这一条路,每个人都得拼命奔前程,有人彻夜苦读,也有人走歪门邪道。01.行卷与通榜在唐代行卷、通...徐凝的《

  • 唐朝李恪,吴王李恪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王,太宗,陇西

    [摘要]:唐朝李恪,吴王李恪是怎么死的?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唐太宗第三子李恪是怎么被冤死的?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也是隋炀帝外孙,身具两朝血统、又是一位文武双全、才华出众的大唐皇子吴王李恪,可惜他的出身,注定了他悲惨的结局。不幸成为一场皇权斗争。唐朝吴王李恪有儿子吗了?其子四人:李仁(李千里)、李玮

  • 吕禄的生平简介,吕禄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上宾,平阳,皇后

    [摘要]:吕禄的生平简介,吕禄是什么结局?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王娡的儿女中汉武帝成了一代贤君,剩下四个女儿是怎样的结局?王娡的儿子是刘彻吗?《汉武大帝》中王皇后为什么要从郅都手上拿走刘荣写给太后的信?汉文帝名字叫什么?历史上吕雉的真实事迹?孝景皇后王娡送入太子宫前就已婚有子,她是如何入宫并登上后位

  • 1905年3月28日 清末外交官、诗人黄遵宪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光学家,德国,旅顺

    [摘要]:1905年3月28日清末外交官、诗人黄遵宪逝世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1905年的逝世人物?1月14日——恩斯特·阿贝,德国物理学家和光学家(出生于1840年)2月2日——阿道夫·巴斯蒂安,德国人类学家(出生于1826年)2月11日——奥托·哈特雷本,德国作...1905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历史

  • 唐朝宰相元载的收藏怪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偶像剧,真实,都是

    [摘要]:唐朝宰相元载的收藏怪癖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个人不爱看偶像剧,有哪些好看的破案剧?90年代至2000年纪实性刑侦剧非常经典,都是真实案例,而且片中的👮‍♀️大多数都是真实出演,拍摄各种类型的刑侦影视剧,第一是为了教化群众们不要犯罪,第二则...公元777年,唐朝宰相元载伏诛。抄家时抄到的

  • 为何宋仁宗迟迟不肯立太子?有何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仁宗,宋朝,真宗

    [摘要]:为何宋仁宗迟迟不肯立太子?有何缘由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为什么一个儿子都没有呢?宋仁宗赵祯是宋真宗赵恒第六子。乾兴元年(1022年)三月,宋真宗病逝于延庆殿,赵祯奉遗诏即皇帝位,年仅十三岁。赵祯即位后,奉遗诏尊刘皇后(刘娥)为皇太后...从上。宋仁宗赵祯为何无子?我觉得

  • 霍去病杀李敢之谜:揭秘霍去病为什么杀李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匈奴,李广,汉武帝

    [摘要]:霍去病杀李敢之谜:揭秘霍去病为什么杀李敢?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霍去病为什么杀李敢?是的,历史上霍去病真的杀死了李敢。霍去病是在汉武大帝的眼皮子底下,又在大臣侍卫众目睽睽之中,一箭将当朝重臣李敢给射死了。霍去病比李敢有头脑,趁机作案。霍去病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后,付出了怎样的代价?霍去病射

  • 南京莫愁湖畔“胜棋楼”得名来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京,朱元璋,金陵

    [摘要]:南京莫愁湖畔“胜棋楼”得名来源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秋业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作业帮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与徐达在南京莫愁湖畔下棋.两人棋艺相当,各有输赢.恰逢朱元璋棋兴勃发,遂以莫愁湖作赌注,若是徐达赢了,便把莫愁湖赐给他.结果经过。朱元璋徐达下棋,棋盘上出现“万岁

  • 唐初年士族与庶族通婚索取“陪门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士族,皇权,隋唐

    [摘要]:唐初年士族与庶族通婚索取“陪门财”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李世民想打倒的山东士族到底有多强,为何连皇室求婚都敢拒绝?大唐皇家原来只是三等氏族?山东氏族到底有多大声望,连皇室求婚都敢拒绝?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把古代皇权描述得...门。士族地主阶级在唐末

  • 袁盎上言 汉文帝教周勃知进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文帝,淮南,项羽

    [摘要]:袁盎上言汉文帝教周勃知进退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汉文帝的老师是谁?晁错是汉景帝的老师晁错是颍川人,年少时拜张恢为师,学习法家思想。汉文帝在位时,晁错奉命向伏生学习《尚书》,成为一位儒法兼备的人物。之后,汉文帝就让晁...刘。袁盎是如何劝谏汉文帝刘恒约束亲弟刘长的?淮南王刘长之死的善后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