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古代的“高考移民”:白居易“冒籍”考中进士

盘点古代的“高考移民”:白居易“冒籍”考中进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481 更新时间:2024/1/15 16:58:29

[摘要]:盘点古代的“高考移民”:白居易“冒籍”考中进士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古代科举考试有哪些作弊方法?被抓到作弊会受到什么惩罚?在科举考试存在的1300年里,中国的文人士子面前只有科举考试这一条路,每个人都得拼命奔前程,有人彻夜苦读,也有人走歪门邪道。01.行卷与通榜在唐代行卷、通...徐凝的《庐山瀑布》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你喜欢哪一首?李白的《望泸山瀑布》是格律诗,徐凝的《庐山瀑布》是古体诗,二者不在同一层次。格律诗有严格的平仄替对粘韵律基本规则,古体诗不拘

白居易紧随其后,这个祖籍山西、出生河南、户籍陕西的毛头小伙,竟跑到安徽宣城参加“高考”,一下子逮个进士第四名,喜欢得屁颠屁颠地跑了。

本文摘自:《羊城晚报》2016年11月17日第B04版,作者:刘鹏飞,原题:古代的“高考移民”

王维或开“高考移民”之先河。籍贯本是蒲州人士的王维,爹娘让他小时候参加过音乐培训班,故弹得一手好琵琶,颇受皇帝女儿的青睐,几经周折,他便参加了京兆府的解试,蟾宫折桂。

白居易紧随其后,这个祖籍山西、出生河南、户籍陕西的毛头小伙,竟跑到安徽宣城参加“高考”,一下子逮个进士第四名,喜欢得屁颠屁颠地跑了。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科考,与现在的高考大同小异,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否则就是“冒籍”,一经查出,绝不轻饶。王维、白居易能在法律非常严谨的唐代异地“高考”,肯定有其原因,有名正言顺的理由,不然不会一路绿灯,直达终点。

宋代“高考”也很严格,要求考生必须在本籍报考。《诗话总龟》这样说:“国家申严条约,不许寄籍。”但同时又规定,如果在当地有田产,可以在当地参加“高考”。庐州(今合肥)考生王济为了在开封府参加“高考”,竟称在那里有18亩田地的哥哥王修己为爹,留下千古笑柄。南宋章仲衡是处州考生,当年处州录取指标只有区区4人,而京城临安(今杭州)的指标却是100人。为了能在临安参加“高考”,章仲衡让父亲把自己过继给临安的一个亲戚,找个爹就找个“冒籍”的理由,结果考中进士后被同学告发,朝廷查清后予以取消。这个倒霉蛋撞到枪口上了,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说,还白叫人家几天爹。

元代“高考”更让蒙古人受不了,由于“冒籍”太多,蒙古人、色目人很少考上,徐一夔在《始丰稿》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自余所见,科目之行所历五六年,吾邑仅得一人!”明朝“冒籍”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钱仲实、张和等人改名“冒籍”参加顺天府“高考”,不但功名被革去,还吃了官司,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得不偿失。

清代康熙十二年(1673年),癸丑科会元、状元韩菼系长州人士,“冒籍”嘉定参加“高考”,拔取后又被革除。乾隆年间,苏州城一家弟兄俩听说北京进士好考,让父亲在北京所辖的顺义县买一座破房子,顺理成章地参加了北京的“高考”,弟兄俩双双考中,成了一对幸运儿,皆大欢喜。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挖空心思去“冒籍”去“移民”呢?当然是差别甚大的“高考”录取率。

柳宗元在《送辛生下第序略》中说道:“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欧阳修也曾给皇帝写信说:“东南州军进士取解者,二三千人处只解二三十人,是百人取一人……西北州军取解至多处不过百人,而所解至十余人,是十人取一人。”录取率高的省份是十分之一,录取率低的省份是百分之一,怎能不让人去此趋彼。

作为官府,为了防止考生“冒籍”,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例如清朝曾规定,你只要在当地置有房产,并愿意与当地人一样“一体当差”,就可以迁移户口,参加当地“高考”。《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五规定:“如祖父入籍二十年以上,坟、田、宅俱有的据,方许应试。”后来在《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七中又规定,只有考生本人“入籍二十年以上,方准应试”。可见防止“冒籍”的政策也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完善的。但制度再严,一千多年来,仍有不少人铤而走险,顶风作案,这都是因为利益使然。

关于“盘点古代的“高考移民”:白居易“冒籍”考中进士”的问题

古代科举考试有哪些作弊方法?被抓到作弊会受到什么惩罚?

在科举考试存在的1300年里,中国的文人士子面前只有科举考试这一条路,每个人都得拼命奔前程,有人彻夜苦读,也有人走歪门邪道。01.行卷与通榜在唐代行卷、通...

徐凝的《庐山瀑布》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你喜欢哪一首?

李白的《望泸山瀑布》是格律诗,徐凝的《庐山瀑布》是古体诗,二者不在同一层次。格律诗有严格的平仄替对粘韵律基本规则,古体诗不拘平仄押韵规则,所以在技术含...

标签: 庐山瀑布科举

更多文章

  • 唐朝李恪,吴王李恪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王,太宗,陇西

    [摘要]:唐朝李恪,吴王李恪是怎么死的?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唐太宗第三子李恪是怎么被冤死的?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也是隋炀帝外孙,身具两朝血统、又是一位文武双全、才华出众的大唐皇子吴王李恪,可惜他的出身,注定了他悲惨的结局。不幸成为一场皇权斗争。唐朝吴王李恪有儿子吗了?其子四人:李仁(李千里)、李玮

  • 吕禄的生平简介,吕禄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上宾,平阳,皇后

    [摘要]:吕禄的生平简介,吕禄是什么结局?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王娡的儿女中汉武帝成了一代贤君,剩下四个女儿是怎样的结局?王娡的儿子是刘彻吗?《汉武大帝》中王皇后为什么要从郅都手上拿走刘荣写给太后的信?汉文帝名字叫什么?历史上吕雉的真实事迹?孝景皇后王娡送入太子宫前就已婚有子,她是如何入宫并登上后位

  • 1905年3月28日 清末外交官、诗人黄遵宪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光学家,德国,旅顺

    [摘要]:1905年3月28日清末外交官、诗人黄遵宪逝世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1905年的逝世人物?1月14日——恩斯特·阿贝,德国物理学家和光学家(出生于1840年)2月2日——阿道夫·巴斯蒂安,德国人类学家(出生于1826年)2月11日——奥托·哈特雷本,德国作...1905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历史

  • 唐朝宰相元载的收藏怪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偶像剧,真实,都是

    [摘要]:唐朝宰相元载的收藏怪癖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个人不爱看偶像剧,有哪些好看的破案剧?90年代至2000年纪实性刑侦剧非常经典,都是真实案例,而且片中的👮‍♀️大多数都是真实出演,拍摄各种类型的刑侦影视剧,第一是为了教化群众们不要犯罪,第二则...公元777年,唐朝宰相元载伏诛。抄家时抄到的

  • 为何宋仁宗迟迟不肯立太子?有何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仁宗,宋朝,真宗

    [摘要]:为何宋仁宗迟迟不肯立太子?有何缘由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为什么一个儿子都没有呢?宋仁宗赵祯是宋真宗赵恒第六子。乾兴元年(1022年)三月,宋真宗病逝于延庆殿,赵祯奉遗诏即皇帝位,年仅十三岁。赵祯即位后,奉遗诏尊刘皇后(刘娥)为皇太后...从上。宋仁宗赵祯为何无子?我觉得

  • 霍去病杀李敢之谜:揭秘霍去病为什么杀李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匈奴,李广,汉武帝

    [摘要]:霍去病杀李敢之谜:揭秘霍去病为什么杀李敢?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霍去病为什么杀李敢?是的,历史上霍去病真的杀死了李敢。霍去病是在汉武大帝的眼皮子底下,又在大臣侍卫众目睽睽之中,一箭将当朝重臣李敢给射死了。霍去病比李敢有头脑,趁机作案。霍去病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后,付出了怎样的代价?霍去病射

  • 南京莫愁湖畔“胜棋楼”得名来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京,朱元璋,金陵

    [摘要]:南京莫愁湖畔“胜棋楼”得名来源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秋业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作业帮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与徐达在南京莫愁湖畔下棋.两人棋艺相当,各有输赢.恰逢朱元璋棋兴勃发,遂以莫愁湖作赌注,若是徐达赢了,便把莫愁湖赐给他.结果经过。朱元璋徐达下棋,棋盘上出现“万岁

  • 唐初年士族与庶族通婚索取“陪门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士族,皇权,隋唐

    [摘要]:唐初年士族与庶族通婚索取“陪门财”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李世民想打倒的山东士族到底有多强,为何连皇室求婚都敢拒绝?大唐皇家原来只是三等氏族?山东氏族到底有多大声望,连皇室求婚都敢拒绝?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把古代皇权描述得...门。士族地主阶级在唐末

  • 袁盎上言 汉文帝教周勃知进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文帝,淮南,项羽

    [摘要]:袁盎上言汉文帝教周勃知进退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汉文帝的老师是谁?晁错是汉景帝的老师晁错是颍川人,年少时拜张恢为师,学习法家思想。汉文帝在位时,晁错奉命向伏生学习《尚书》,成为一位儒法兼备的人物。之后,汉文帝就让晁...刘。袁盎是如何劝谏汉文帝刘恒约束亲弟刘长的?淮南王刘长之死的善后是怎样

  • 袁天罡和窦轨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给窦轨看了3次相?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天罡,明朝,洛阳

    [摘要]:袁天罡和窦轨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给窦轨看了3次相?结果如何?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历史上袁天罡到底是怎样的人?明朝有袁天罡吗?明朝没有袁天罡,袁天罡是唐朝人。年少孤苦贫寒,爱读书,好学问,精通技艺,对相术深有研究。大业元年(605年)应友人张柬之邀赴洛阳任资官令。初到洛阳时,...明。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