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光绪的老师,光绪有翁同龢这样的老师真失败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谁应当为大清在甲午战争的失败负责?甲午战争的失败当时的人们都有一定的责任,无论是慈禧太后,李鸿章,满清官兵,还是人民群众,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百余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一...更。光绪皇帝为什么不拉拢李鸿章?去掉美化色彩,光绪是一个不幸的人,父母不能相认,兄弟不能相亲,夫妻不能相爱,君臣不能相依,从他亲政后,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就能看出他的个人能力很不够。...其外。什么原因让翁
光绪的老师:翁同龢。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
大学生翁心存之子,咸丰六年(1866年)状元,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卒后追谥文恭。
翁同龢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幼学欧、褚,初学董其昌、米芾,中年后由钱沣上追颜真卿,又不受颜字束缚,结体宽博开张,笔画刚劲有力,风格苍浑遒劲,朴茂雍容,著有《翁文恭公日记》《瓶庐诗文稿》等。
光绪有翁同龢这样的老师真失败
许多人都说,清朝是祸害中国的朝代,慈禧是祸害清朝的悍妇,光绪是惧怕慈禧的废物!
这话一点都不假。特别是光绪掌政以后,西方列强和东方日本都看出中国是一块肥得流油的肉,纷纷持刀扛枪,意欲对中国宰割。
但是甲午海战失败、把中国推向列强砧板,这绝不仅仅是慈禧光绪的原因,背后更有很多瞎鼓捣的人。
翁同龢在书法艺术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以楷书和行书最为擅长。在清代书坛占有重要地位,评价甚高。著有《瓶庐之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等。
翁同龢自幼禀性好学,通读《四书》、《五经》,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常熟县学游文书院。1845年应院试考中秀才;1856年考中状元。
1865年,翁同龢奉旨在弘德殿行走,授读同治帝。1875年又奉旨在毓庆宫行走,授读光绪帝,前后达20余年。
翁同龢学识渊博,除了正常教授《四书》《五经》等儒家必读课外,还特意安排了许多中外史地、科技和早期改良主义著作,新学旧学兼顾,中学西学结合,循循善诱,引导光绪帝关心现实政治,留意中外大势,清除积弊,力振纲纪。
翁同龢把他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渗透在他从政、从教的实践活动中,对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堪称近代教育的第一导师。翁同龢的教育使光绪帝扩大了知识领域,为以后发动维新变法运动打下了思想基础。
如此看来这翁同龢不是挺好的吗?但这人都有两面性,翁同龢好处虽有,坏处却更可怕。
翁同龢以帝师自居,对光绪言语失礼。据时人记载称,一次与光绪争执,翁同龢竟拿起砚台扔向光绪,虽没有击中,但墨汁溅在光绪衣服上,翁的跋扈是公开的秘密。
翁同龢的政治面相颇为复杂,他能总揽大权,并非因政绩过人,而是靠其帝王师的身份,光绪皇帝的信任是他唯一的资源,因此翁同龢有极强的争宠意识,在具体问题上,经常窥伺上意,见风使舵,立场极为飘忽。
在戊戌变法前,翁同龢的地位已经不稳,因他在甲午战争中是坚决的“主战派”,结果清军惨败,“洋务运动”多年成果虚掷,清帝国陷入空前的危机中。翁同龢主战,并不建立在对事实了解的基础上,而是他看出光绪想借此战扩张自己的权力,故主动奉迎君意。此外,翁同龢别有私心,刻意借此营造自己忠君、坚韧、不妥协的历史形象。
他虽是光绪的老师,但却站在慈禧一边,天天给慈禧捧臭脚。而且他是清流派帝党的头子,在朝中一呼百应,势力非常大。只可惜,这么大的势力却不为国家命运着想,只想着排除异己,窝里反,起内哄,把光绪的脑子全都给搅乱了。
他和以李鸿章为首洋务派针锋相对,在日军舰队入侵的关键时刻,他们不一致对外,却明争暗斗,结果让日本人钻了空子。翁同龢主管的军机处掌管军事,不但不补充军备,反而克扣军费,致使北洋水师装备老化,弹药过期,直接导致战争失败。
七千余水军葬身海底,中国被迫与日军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的面子彻底丢光,日本彻底疯了,以至后来大举侵华,糟蹋中国达八年之久。
甲午败后,翁同龢千方百计逃避责任,将失败的原因推到李鸿章的头上,认为李接战不力,甚至提议将其斩首。
因为清朝,中国的历史倒退了三百年,国威扫地,元气大伤。其中太多这样的人物,为一己之利而伤害了国家。
关于“光绪的老师,光绪有翁同龢这样的老师真失败”的问题
谁应当为大清在甲午战争的失败负责?
甲午战争的失败当时的人们都有一定的责任,无论是慈禧太后,李鸿章,满清官兵,还是人民群众,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百余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一...更。
光绪皇帝为什么不拉拢李鸿章?
去掉美化色彩,光绪是一个不幸的人,父母不能相认,兄弟不能相亲,夫妻不能相爱,君臣不能相依,从他亲政后,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就能看出他的个人能力很不够。...其外。
什么原因让翁同龢变成正面人物?他可是把光绪和大清毁掉的人?
翁同龢,清朝晚期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同时也是同治帝、光绪帝帝师。公元1830年,翁同龢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常熟,字叔平,号松禅。翁同龢,清朝晚期著名的政...他。
俾斯麦尔是光绪帝的老师吗?
不是。翁同龢是两帝之师,也是光绪和同治的老师,翁同龢中状元后,曾暂代刑部右侍郎。俾斯麦尔是德国铁血宰相,不是光绪帝老师
翁同龢最后结局?
翁同龢结局被罢官免职,解甲归田老死在乡。翁同龢是江苏常熟人,常熟翁氏自翁拱辰在明万历年间以举人入仕以后,成为科举仕宦之家。不过到翁同龢的高祖、曾祖辈。
如何评价翁同龢?
应该如何评价光绪皇帝?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袁。
爱新觉罗·载湉的老师是谁?
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其父奕譞是道光皇帝第七子,其母叶赫那拉·婉贞是慈禧亲妹妹。同治十三年(1875年)十二月,同治皇帝驾崩,无子嗣,结果年仅4岁的载...爱。
维新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客观原因如下:1、守旧派势力强大,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光绪皇帝手中,而为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所掌握。维新派只有少数几个人,没有实权。西太后最初。
翁同龢算不算奸臣?
晚清的官场上,有两个重要人物,是不得不提的,一个是李鸿章,一个就是翁同龢。两个人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既同朝为官,又属不同的阵营,还是私人感情...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