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非名言,韩非子名言

韩非名言,韩非子名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846 更新时间:2023/12/17 12:42:23

[摘要]:韩非名言,韩非子名言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韩非子有关法止什么名言?1、【韩非子名言】人之治民,先治者强,先战者胜”(圣人治国,未等用刑,人民就服法,这样国力就强大;未等开战,就稳操胜券,这样必胜无疑)【解释】圣人就是...1、。孔子韩非子孟子的名言_作业帮孔子:1、不学礼,无以立.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韩非子:1、爱臣太亲,必危主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2、欲为其国,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将聚众.孟子:1、。韩非子的名言十个字的?小

韩非名言

1、私行胜,则少公功。

2、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

3、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4、自见之谓明。

5、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6、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7、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

8、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9、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10、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

11、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

12、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

13、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

14、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15、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16、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17、臣得树人,则主失党。

18、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

19、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20、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

21、远听而近视以审内外之失,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

22、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

23、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24、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於法之外,不为惠於法之内,动无非法。

25、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26、饕贪而无餍,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

27、自胜谓之强。

28、千里之马时一,其利缓;驽马日售,其利。

29、势不足以化则除之。

30、行成于思,毁于隋。业精于勤,荒于嬉。

31、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

32、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33、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34、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35、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36、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

37、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38、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

39、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40、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41、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42、无私贤哲之臣,无私事能之士。

43、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

44、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45、君无见其所欲。

46、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47、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48、非知之难也,处之则难也。

49、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欲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

50、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

51、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

52、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53、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

54、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55、以俭得之,以奢失之。

56、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

57、圣人之治民,先治者强,先战者胜。

58、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

59、慈母有败子。

60、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61、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

62、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

63、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64、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

65、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

66、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67、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6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69、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

70、不吹毛而求小疵。

71、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72、明主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盲者处平而不遇深溪,愚者守静而不陷险危。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

73、散其党,收其余,闭其门,夺其辅,国乃无虎。

74、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75、恬淡有趋舍之义,平安知祸福之计。

76、倒言反事以尝所疑。

77、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

78、事有举之而有败,而贤其毋举之者。

79、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

80、因可势,求易道。

81、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

82、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83、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84、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85、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86、欲速则不达。

87、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

韩非子名言

1.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法一定要让人明了,而术一定不能被人觉察)

2.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清真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3.虚静无事,以暗见疵。(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为漏洞)

4.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所以应该将亲近好厌恶等情绪一并抛弃,才能成功地使用权谋之术)

5.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6.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7.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君主喜欢任用贤能之士,那么臣下就会自我粉饰迎合来君主)

8.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群臣本来的面目显现出来,那么君主就不会受到蒙蔽了)

9.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不用智慧可以明察,不显贤能可以成就大业,不逞勇武依然强大)

10.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看见就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11.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如果是君主所厌恶的,那么群臣就会将其隐匿起来;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么群臣就会弄虚作假来迎合)

12.倒言反事以尝所疑。(故意正话反说或正事反做,来试探臣下)

13.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14.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具体事务交由各级负责人去执行,而君主应保证中央权力的巩固。只要君主能在准确把握全局,那么四方的臣民就会效劳)

15.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欲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众人会全力帮助他,身边的人乐于结交他,远方的人真心赞誉他,权高位重的人也会推崇他)

16.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君主听凭臣下私自施予刑罚与恩德,这样一来就会反为臣下所控制)

17.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生杀予夺之权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来君主就有失势的危机)

18.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过于宠溺臣下,法令就难以确立。缺乏威严就会被臣下欺凌)

19.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过于宠信臣下,必然会危及君主自身;臣下权势过重,必然有篡位之心)

20.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君主维修丧失转而要仰仗臣下了)

21.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假装喜爱,就无法对其再加以憎恶;假装憎恶,就无法再对其施以恩惠)

22.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种植橘柚,吃起来是甜的,闻起来是香的;而种植荆棘,长大了却会刺伤人。)(说明∶栽培人时应个格外谨慎)

23.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24.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25.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

26.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商君书》

27.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28.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29.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30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

31.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32.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33.自胜之谓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34.自见之谓明。(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35.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36.欲成其事,先败其事。(想要做成这件事,可能首先遇到的是失败于这件事。)

37.言无二贵,法不两适。(除了国君的命令,没有第二尊贵的言论,国家的法令不能同时迎合公私双方)

38.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关于“韩非名言,韩非子名言”的问题

韩非子有关法止什么名言?

1、【韩非子名言】人之治民,先治者强,先战者胜”(圣人治国,未等用刑,人民就服法,这样国力就强大;未等开战,就稳操胜券,这样必胜无疑)【解释】圣人就是...1、。

孔子韩非子孟子的名言_作业帮

孔子:1、不学礼,无以立.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韩非子:1、爱臣太亲,必危主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2、欲为其国,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将聚众.孟子:1、。

韩非子的名言十个字的?

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正义可以提升一个民族。——韩非子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及其名言著作和成语】作业帮

孔子:《尚书》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成语:有教无类,不耻下问孟子:《孟子》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成语:舍生取义;生于忧患死于安。

诚实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0句有关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言之有理,深得人心。1.小信成则大信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小的诚信树立了,大的诚信才能树立。2.国以信而治天...

关于节俭的名言警句谚语?

1、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2、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3、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刻的节约。——。

商鞅申不害、韩非之间的思想有何异同?谁更能代表法家?

那么,谁的理论最完善?就是他自己。人家可不是个嘴炮,经过多年的分析总结,韩非子写下《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五十六篇论...变法。

8字名人名言短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书籍,是巨大的力量。追求目标,坚持不懈。重赏之。

关于知足常乐的名言警句?

欲;天下之祸,莫大于不...——[战国]《荀子》11.为人但知足,何处不安生?——[宋]耶律楚材12.知足者常足,不知足者无足矣。——[晋]《抱朴子》13.天下。

《韩非子》的作者是谁?

一般认为韩非子是韩国贵族,是不是韩王的的儿子不得而知,因为贵族并不一定完全等于是国君的儿子。韩非的确写过很多的著作,不过有遗失,现存的《韩非子》很多篇。

标签: 名言孟子韩非子

更多文章

  • 吕后哭而不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吕后,小题

    [摘要]:吕后哭而不哀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吕雉为何变得如此凶残?“凶残”成为了吕雉的标签,也从侧面印证了吕雉作为西汉女政治家的成熟性与不可替代性。倘若在刘邦驾崩后,面对昔日与刘邦一起出生入死、战功赫赫的文臣武将,吕。吕雉,一个原本善良多情的女人是怎样变成历史第一“毒妇”的?当她忍辱负重地作为人质回

  • 刘备简介,刘备是怎么死的?刘备墓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刘邦,白帝城

    [摘要]:刘备简介,刘备是怎么死的?刘备墓在哪?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刘备死的地方是现代的哪里?刘备攻打吴国失败后,退到了白帝城。于公元223年4月病逝。5月,诸葛亮扶灵柩回成都,8月下葬。人们根据史料的记载,认为刘备的墓葬就在成都武侯祠。因为上述的史。刘备主要经历20字?1、刘备出生于没落的汉朝皇

  • 长平之战秦国和赵国两败俱伤?楚国为何不进攻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之战,秦国,赵国

    [摘要]:长平之战秦国和赵国两败俱伤?楚国为何不进攻秦国?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长平之战后,秦国元气大伤,楚国为何没有趁机进攻呢?又是一个上帝视角看问题的!在楚国,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人,都不会选择在长平之战这个过程中动手长平之战是什么?那是一场“争霸战”,是秦赵两国“狗咬狗”,楚...所。长平之战后,

  • 三国魏延谋反是被冤枉的 历史真相是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蜀国,蜀汉,被杀

    [摘要]:三国魏延谋反是被冤枉的历史真相是怎样?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诬陷魏延的人是谁?是杨仪。诸葛亮刚去世时,杨仪利用激将法,使得自命清高的魏延提前率兵离开,然后杨仪就说魏延谋反,派人将其杀死。可怜的魏延就这样被冤死了。是杨仪。诸葛亮。魏延造反的原因是什么?三国演义里他是一个带反骨,将来必反的家伙

  • 诸葛亮的故事,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茅庐,草船借箭,诸葛

    [摘要]:诸葛亮的故事,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五个故事简要概括?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五个故事是:一,三顾茅庐刘备听了徐庶的推荐去请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请着第三次才请到了。二,草船借箭,孙刘联合抗操,由于东吴箭不够,诸葛...中最重要的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

  • 中国历史上以“畜牲”骂人始于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畜牲,禽兽,衣冠禽兽

    [摘要]:中国历史上以“畜牲”骂人始于谁?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中国人为什么给狗称为畜牲?在历史上,狗被归为六畜,即马、牛、羊、鸡、犬、豕,这些动物都可以飼养食用。别看狗被人当作宠物,但是它在人们心中形象并不佳,人们往往在骂人的貶意词中用。畜生还有什么叫法?畜生叫法很多,有叫畜口的,还有叫动物的。畜

  • 韩国夫人是谁?她与女儿魏国夫人与唐高宗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夫人,贺兰,魏国

    [摘要]:韩国夫人是谁?她与女儿魏国夫人与唐高宗的关系?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魏国夫人是多大的封号?是中国封建社会,王朝对官员之母及正妻之一种封号。有封号者,称为“命妇”。唐代文武官一品及国公之母、妻均封为“国夫人”。魏国夫人是一个杂号不是具...韩国夫人是什么意思韩国夫人,古代封建制度下外命妇中“

  • 1695年4月8日 北京故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再次改建竣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太和殿,故宫,金銮殿

    [摘要]:1695年4月8日北京故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再次改建竣工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太和殿有几层建筑?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古代宫殿建筑,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之一,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太和殿是皇权。故宫最高大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

  • 三国演义中50个真真假假的历史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多疑,演义

    [摘要]:三国演义中50个真真假假的历史事件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三国演义人物和情节都是真的吗人物真但情节很多根据民间传说比较假从事实角度上看,三国志更接近史实,三国演义人物有虚构的,情节也有,情节里还有很多那个时代不可避免的迷信思。历史上有哪些家喻户晓,但其实是虚构出来的人或者事?相传隋唐英雄李元

  • 康熙能关门扳倒鳌拜,为何汉献帝却无法关门诛杀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傀儡,汉献帝,都是

    [摘要]:康熙能关门扳倒鳌拜,为何汉献帝却无法关门诛杀曹操!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为什么康熙能关门扳倒鳌拜,而汉献帝却无法关门杀掉曹操?主弱臣强的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最典型的莫过于康熙与鳌拜、汉献帝跟曹操。但这两位弱主的命运完全不一样,康熙的弱只是暂时的,很快就收拾了鳌拜,由弱转...这。为何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