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魏,三国实力最强的魏国为何最先亡国?

曹魏,三国实力最强的魏国为何最先亡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59 更新时间:2023/12/19 20:00:57

[摘要]:曹魏,三国实力最强的魏国为何最先亡国?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三国中最先亡国的是国力最强的魏国的原因蜀汉最先亡国,其次魏国,最后是吴国。自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起,华夏大地硝烟弥漫,战事不断。最终魏、蜀汉、吴笑到了最后,形成三国鼎立之局面,然而经过一场持...为。魏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从正月初六到正月初十,司马懿只用了五天就把曹魏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曹爽给办了。在之后的几个月,有五千多人因受到“曹爽谋反案”。三国时期曹魏国力

曹魏(三国时期政权)魏国(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由于曹魏在三国中占据中原地区,国力远胜于蜀汉和东吴。曹魏一朝,最重要的改革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对两晋南北朝的政治产生深远影响。在疆域上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在毌丘俭征伐高句丽后将朝鲜半岛北部并入了版图,南部诸州大致以秦岭淮河与蜀、吴为界。公元263年,攻灭蜀汉将益州和南中纳入版图,曹魏国土约达四百万平方公里。

三国实力最强的魏国为何最先亡国?曹魏灭亡原因

对于这样一个题目,可能有不少人会提出疑问:在历史上,蜀国亡于263年,魏国亡于265年,吴国亡于280年,三国中最先亡国的应该是蜀国,不应该是魏国,是不是搞错了?其实,魏国在司马师、司马昭兄弟轮番辅政的时候,就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先是在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废掉魏国第三任皇帝曹芳,另立高贵乡公曹髦为第四任皇帝,司马师独掌大权;其次在景元元年(260年),司马昭派人杀死了曹髦,另立曹奂为魏国的第五任皇帝。曹芳、曹髦、曹奂名为一国之君,但皇权旁落,他们不过是司马氏兄弟及司马炎操控下的傀儡而已。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魏国是三国中最先亡国的,是名存实亡。

经过数十年的战争消耗,到了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的人口数量都有了大幅度减少,当时蜀国仅有二十八万户,人口约九十四万;吴国只有五十二万户,人口约二百三十万;而魏国有一百三万户,人口四百四十三万。三国中,魏国的面积最大,人口最广,吴蜀两国人口加起来,也不如魏国多。然而,实力最强的魏国却最早亡了国,这让很多研究三国历史的学者感到不可思议。

笔者认为,魏国之所以先亡国,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篡位的负面影响。

魏国的最初奠定者曹操,一开始是东汉的官员,但后来却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实力,挟天子以令诸侯,独揽大权,把持朝政,让汉献帝沦为傀儡皇帝。曹操自己虽然迫于形势没敢称帝,却暗示让他的儿子曹丕废汉立魏,取而代之。曹操死后,曹丕继承其位,便强迫汉献帝把皇位“禅让”于他。尽管曹丕在篡位过程中,为了堵住众人之口,三番两次的表示谦让,做足了表面文章,但最终还是颠覆了汉朝四百年的基业,自己当上了魏国的第一任皇帝。曹丕的这种作为,为后来逐步崛起的司马氏做出了榜样,只要实力强大,条件允许,就可以取而代之。后来,曹氏衰败,司马氏崛起,司马炎依葫芦画瓢,像当年曹丕那样篡夺神器的恶性循环再次上演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二,人才的严重匮乏。

曹操在位时,很注意招贤纳士,文臣武将蜂拥而至,且多为心腹。到了曹丕、曹曹叡时代,他们则更看重曹氏家族的将才,没有及时发掘外姓的能臣,人才变得比较匮乏,军事指挥上几乎完全依赖司马懿,甚至出现了出兵打仗全靠司马懿一人支撑的尴尬局面。魏国的将才或者说是人才虽然不少,但称之为曹氏的心腹却很少,他们绝大多数都站在司马氏这一边,唯司马氏之命是从。后来的邓艾钟会,则是司马懿父子发掘的杰出军事人才。人才由谁推荐提携,必然心向之,魏国在人才方面已经被司马氏垄断了。

其三,特殊的特殊位置。

魏国地处广袤的中原,人口密集,经济强盛,是每一个有野心的人物都垂涎已久、望眼欲穿的地方。而中原,历来被看作是正统。可以说,谁占领了中原,谁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霸主。因此,中原成了有野心的人最想得到的地方,其他的弱国、小国都虎视眈眈,一有机会就发起战争。诸葛亮为了攻取中原,曾六出祁山。

姜维为了攻取中原,曾九伐中原。作为当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很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一点。灭了公孙渊以后,司马懿得知曹睿病危,没有在辽东那个破地方久住,就忙着班师回朝,急匆匆的赶回到了中原,以防中原这个好地方被他人占了去。如果说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那么中原就是杰出政治家的首选良所。

其四,用人的严重不当。

曹操临死前,把王位传给了曹丕,并安排曹洪、陈群、贾诩、司马懿四人辅政。曹操对司马懿是很有戒心的,但是考虑到司马懿军事才能卓著,如果不用他,自己死后儿子篡位,势必会引起蜀国和吴国的激愤,如果吴蜀两国联合起来就很难对付,只好派曹洪、陈群、贾诩来制约司马懿,即使司马懿有很大野心,也形不成气候。曹丕做了七年皇帝后,把皇位传给了曹睿,安排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辅政。

司马懿虽然和曹丕是好朋友,但曹丕深得父亲教诲,对司马懿也是有戒心的,安排了曹真、曹休、陈群来制约司马懿,也是正确的。曹睿做了十三年皇帝后,把皇位传给了曹芳,却安排了司马懿和曹爽两个人辅政。曹睿在这个问题上就显得不是很聪明了,不但把司马懿定为主要辅臣,而且只安排了一个无能的曹爽来牵制司马懿。作为三朝老臣,司马懿在魏国的地位和影响是无人能及的,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对付一个曹爽简直是绰绰有余,于是借曹爽外出之机,抓住机会一举消灭了曹爽,终于掌握了大权。

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更是肆无忌惮,索性把废了曹芳,把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魏国已经名存实亡了。

关于“曹魏,三国实力最强的魏国为何最先亡国?”的问题

三国中最先亡国的是国力最强的魏国的原因

蜀汉最先亡国,其次魏国,最后是吴国。自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起,华夏大地硝烟弥漫,战事不断。最终魏、蜀汉、吴笑到了最后,形成三国鼎立之局面,然而经过一场持...为。

魏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从正月初六到正月初十,司马懿只用了五天就把曹魏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曹爽给办了。在之后的几个月,有五千多人因受到“曹爽谋反案”。

三国时期曹魏国力强盛,为什么灭亡?

国力强盛并不代表不会灭亡,灭亡有两种:一种是外部的敌人进攻导致国家消亡,另外一种是内部敌人的进攻导致国家灭亡。细看国力强盛的曹魏,它的灭亡方式则属于第...

三国历史上,魏国为何先灭蜀国而不是吴国?

魏国之所以先灭蜀国而不灭吴国,存在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军事方面,虽然蜀国北伐几乎都是主动出击,但这掩盖不了蜀国兵力孱弱这一事实。另外巴蜀地区不产马匹...

三国鼎立,为什么魏国实力最强,越到后期越明显?

魏国综合国力最强,我认为有以下一些方面的原因。一,国土面积大,地理位置优越。三国时期,曹魏控制着长江以北的9个州,面积达到291万平方公里;东吴控制着江...魏。

战国七雄中韩国为什么最先灭亡?

在战国七雄中,韩国最没用存在感,它先于其他五国被秦国灭亡,有其必然性。下面,小牛就为你分析一下。一,韩国在七雄中面积最小,人口也在最少之列,综合国力...在战。

战国初期几乎把秦国灭国的魏国,是如何走上下坡路的?

魏国之败,在于国策方针的失败。魏国开国之初,在魏文侯的带领下,率先变法,魏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初期的第一强国。然而,魏国的国策方针则并不是特别高明的...魏。

为什么魏国最后能统一三国?

这个话题其实是比较大,比较宽泛的。魏最后能一统三国,有很多种原因。就个人分析而言,我暂定三个,请大家多多指教。一:曹操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人才。魏的文臣。

战国时期魏国有魏武卒,为什么还是被秦国给灭了?

魏武卒,与其说是被秦国给灭掉的,不如说是被齐国灭掉的。但是,这么说,也是简单化了和片面化了。魏国是因为国力雄厚,所以军力强悍。魏武卒是结果,不是原因...但。

战国七雄:魏国也是战国中的霸主,为什么感觉没什么人服魏?

我们印象中的魏国可能是那个“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的魏国。我们印象中的魏国,可能是经常被秦国欺负的那个魏国。实际上战国初年的魏国,完全...

标签: 战国秦国魏国

更多文章

  • 762年10月22日 李白因饮酒过度病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宝应,李白,诗人

    [摘要]:762年10月22日李白因饮酒过度病逝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李白是什么时间死的?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差不。李白是怎么死的?李白晚年窘困,溘然长逝。公元

  • 雍齿的生平简介,刘邦和雍齿之间有何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张良,魏国

    [摘要]:雍齿的生平简介,刘邦和雍齿之间有何恩怨?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雍齿是什么人?汉高祖刘邦何故既恨他,又封他为侯?刘邦封自己最讨厌的人雍齿为侯,主要是表现张良的计谋,而不是刘邦,接下来我会给大家分析。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刘邦能够取得天下并非是自己有能耐,而是有更...”。雍齿和刘邦之间的隔阂是

  • 汉昭帝简介,汉昭帝刘弗陵英年早逝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公元前,汉武帝,西汉

    [摘要]:汉昭帝简介,汉昭帝刘弗陵英年早逝之谜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汉昭帝年纪轻轻就去世,他是被霍光害死的吗?关于汉昭帝的死因,历史上有几种说法:第一是霍光把持朝政,汉昭帝刘弗陵劳心过度,最后在抑郁和矛盾中憋屈而死。第二是...除了自取灭亡,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汉昭帝在位时间?汉昭帝刘弗陵(前9

  • 汉武帝之子广陵王刘胥被熊挠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彻,夫人,汉武帝

    [摘要]:汉武帝之子广陵王刘胥被熊挠死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号称“拳夫人”的钩弋夫人,我觉得罪不至死,那为什么被汉武帝就处死了呢?历史上对钩弋夫人的死是有争议的,班固的《汉书》和褚少孙在《史记》里面的补记对钩弋夫人的死记载是不同的。《汉书》里面记载,她因为服侍在甘泉宫修养的汉武帝。汉废帝刘贺究竟干了

  • 271年4月3日 地图学家裴秀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地图,地理学家,闻喜县

    [摘要]:271年4月3日地图学家裴秀逝世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制图六体而被称为地图学家的是谁?制图六体,是晋代制图学家裴秀提出的绘制地图的六条原则.他总结了前人制图经验,提出了地图制图的六条原则,即"制图六体":一为"分率",用以反映面积、长...裴。谁被称为地图学家?裴秀裴秀(224年-271年

  • 韩非名言,韩非子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名言,孟子,韩非子

    [摘要]:韩非名言,韩非子名言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韩非子有关法止什么名言?1、【韩非子名言】人之治民,先治者强,先战者胜”(圣人治国,未等用刑,人民就服法,这样国力就强大;未等开战,就稳操胜券,这样必胜无疑)【解释】圣人就是...1、。孔子韩非子孟子的名言_作业帮孔子:1、不学礼,无以立.2、己所

  • 吕后哭而不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吕后,小题

    [摘要]:吕后哭而不哀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吕雉为何变得如此凶残?“凶残”成为了吕雉的标签,也从侧面印证了吕雉作为西汉女政治家的成熟性与不可替代性。倘若在刘邦驾崩后,面对昔日与刘邦一起出生入死、战功赫赫的文臣武将,吕。吕雉,一个原本善良多情的女人是怎样变成历史第一“毒妇”的?当她忍辱负重地作为人质回

  • 刘备简介,刘备是怎么死的?刘备墓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刘邦,白帝城

    [摘要]:刘备简介,刘备是怎么死的?刘备墓在哪?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刘备死的地方是现代的哪里?刘备攻打吴国失败后,退到了白帝城。于公元223年4月病逝。5月,诸葛亮扶灵柩回成都,8月下葬。人们根据史料的记载,认为刘备的墓葬就在成都武侯祠。因为上述的史。刘备主要经历20字?1、刘备出生于没落的汉朝皇

  • 长平之战秦国和赵国两败俱伤?楚国为何不进攻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之战,秦国,赵国

    [摘要]:长平之战秦国和赵国两败俱伤?楚国为何不进攻秦国?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长平之战后,秦国元气大伤,楚国为何没有趁机进攻呢?又是一个上帝视角看问题的!在楚国,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人,都不会选择在长平之战这个过程中动手长平之战是什么?那是一场“争霸战”,是秦赵两国“狗咬狗”,楚...所。长平之战后,

  • 三国魏延谋反是被冤枉的 历史真相是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蜀国,蜀汉,被杀

    [摘要]:三国魏延谋反是被冤枉的历史真相是怎样?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诬陷魏延的人是谁?是杨仪。诸葛亮刚去世时,杨仪利用激将法,使得自命清高的魏延提前率兵离开,然后杨仪就说魏延谋反,派人将其杀死。可怜的魏延就这样被冤死了。是杨仪。诸葛亮。魏延造反的原因是什么?三国演义里他是一个带反骨,将来必反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