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监系列:这个太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汉奸

太监系列:这个太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汉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18 更新时间:2024/1/22 18:35:06

[摘要]:太监系列:这个太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汉奸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汉奸是谁?“汉奸,汉奸”顾名思义,就是汉朝的奸细。原指出卖汉族利益的人,后来引申为背叛国家利益投敌罪不可赦之人。比如说中国近代史上抗日战争期间,一些为日本人卖命...汉武大帝电视剧里的降匈奴的太监中行说真有其人吗有。被称为历史上第一个汉奸。中行说(ZhōnghángYuè),西汉文帝时人,原为宫廷太监。后来,因为汉文帝强迫中行说陪送公主到匈奴和亲,中行说对汉王。汉朝时期逃到匈

老上稽粥单于初立,文帝复遣宗室公主为单于阏氏,使宦者燕人中行说傅翁主。说不行,汉强使之。说曰:“必我也,为汉患者。”中行说既至,因降单于,单于爱幸之。《史记·匈奴列传》

译文:

老上稽粥单于刚刚继位,孝文皇帝又派遣皇族公主去做单于的阏氏,让宦官燕国人中行说去当公主的辅佐者。中行说不愿意去,汉朝强迫他。他说:“一定让我去,我将成为汉朝的祸患。”中行说到达后,就投降了单于,单于特别宠信他。

百度了一下“汉奸”。

百度上是这样说的:原指出卖汉族利益的败类,后引申为背叛中国投敌罪无可赦之人。

《辞海》的解释是:原指汉族的败类,现泛指中华民族中投靠外国侵略者,甘心受其驱使,或引诱外国入侵中国,出卖祖国利益的人。

差不多,这个应该没收费,不会有竞价排名,呵呵。

言归正传,今天要说的这个太监,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汉奸,他的名字叫中行说。

中行说,姓中行,这里的“行”读作“hang”,第二声。

中行是一个很有渊源的姓氏,是荀姓的一个分支。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有个叫荀林父的手下,晋文公组织了三支步兵部队防备北方胡人的入侵,称为“三行”。

“三行”分为左行、中行、右行,荀林父担任的就是“中行将”,所以,后来荀林父的一部分后代就改姓“中行”。

因为防备胡人而得到的姓氏,后人居然投靠胡人,荀林父不知道会不会从坟里气得爬出来。

还有一个渊源,著名的荀子也是荀林父的后代。

所以说,中行说这个汉奸和荀子也有着亲戚关系,中行说用自己的行为,为荀子的“性恶论”做出了完美地注解。

西汉初年,正是北方匈奴最强盛的时候,而汉朝还没有从秦末的战乱中恢复过来。

为了赢得休养生息的时间,汉朝采用了屈辱的“和亲”政策,希望和匈奴人和平共处。

一般来说,真正的公主是不太会去“和亲”的,普遍的做法是挑选一个宗室女人,甚至是一个宫女,给一个公主的封号,然后打包送去匈奴。

汉文帝时期,曾经在白登山包围汉高祖刘邦冒顿单于死了,他的儿子当上了匈奴人的王,称为老上单于。

人家新君继位,这边就要准备送老婆。所谓的公主不可能孤身一个人去北方,多少总也要有些随从,一个名叫中行说的太监,因为会说匈奴话,被选入随从的名单。

谁也不想抛弃丰衣足食的文明生活,去过茹毛饮血的苦日子,太监也是一样的想法。中行说明确表态“我不去!”甚至半真半假地放出狠话:“必我也,为汉患者。”意思是:非要让我去的话,我也不会让你们好过!

但是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威胁哀求统统无效,讨价还价没有用处,大汉朝强硬的行政命令还是强迫中行说踏上了北去的旅程。

这一去,就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汉奸。

中行说言出必行,一到匈奴就捧起单于的臭脚,成了一名“汉黑”。

中行说首先为匈奴人讲解了“和亲”政策的内幕。

a、公主是假的,你们都上当了;

b、和亲是假的,就是想要喘息的时间,只有不断骚扰掠夺,才能让汉朝不太平,未来的报复也就来的更晚些。

嫁过去的公主是什么样的命运已经不得而知了,但边境的老百姓算是倒了八辈子大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无数人命被匈奴铁骑夺走,这一切,就因为中行说对“和亲”的解读。

和亲政策还有一个更长远的目的,就是通过赠送和兜售汉朝的产品,让匈奴人成为“汉粉”,以达到同化的最终结果。

中行说又跳了出来。

他说,如果匈奴人改变原有的风俗,去喜欢汉朝制造,那么到后来就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会变成汉朝的跟班。

他说,等到匈奴人用惯了汉朝制造,一旦汉朝中断贸易,匈奴的脖子就被卡住了,匈奴的命运也就岌岌可危了。

他让匈奴人穿上汉朝制造的丝棉衣服,在荆棘丛中策马奔驰,结果,丝棉衣服很快变得破破烂烂。

匈奴人很直观的体会到还是自己的皮袄子实在。

那个时候,还没有可推广的造纸术,所以外交文书都是写在木片上的,不同的等级,木片的大小也有一定的规格。

汉朝写给匈奴的文书,写在规格为一尺一寸的木片上,中行说教唆匈奴人把回信用的木片规格放大到一尺两寸,把印章和封泥的尺寸都加长加宽加大。

木片大了就能显示国家的实力?很有点小儿科的意思。

根据礼仪,汉朝给匈奴的信,开头是:“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匈奴的回信开头应该是:“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中行说又出幺蛾子,亲自操刀,在匈奴大单于前面加上了“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八个字。

中行说除了成天为匈奴人出谋划策之外,还以匈奴代言人的身份,和汉朝使节就匈奴风俗展开辩论,千方百计为匈奴说好话。

反正,怎么让汉朝不爽,中行说就怎么干。

到了汉武帝当政的时候,汉朝终于开始对匈奴人发起进攻,但这个时候,中行说已经死了。

史书上并没有说中行说的死因,可能是水土不服吧。

即使是个死人,他还是对汉朝的进攻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他临死前留下遗言,经过我的仔细观察,我发现一些水源地如果有病死的马、牛、羊,水就开始有“毒”,人喝了之后,轻则拉肚子,重则死亡。我认为可以在战争的时候,故意破坏水源,降低汉朝军队的战斗力。

后来,匈奴人真的这么干了,据说连霍去病都中招了。

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细菌战,其创意居然出自一个已经死了的太监。

虽然中行说是汉奸的鼻祖,但是他还是比较初级的汉奸,至少,司马迁老爷爷很明确地把他写在《匈奴列传》里,阵营清晰。他自己也对自己的汉奸身份毫不避讳。

但是,现代社会汉奸的隐蔽性大大增强,可能是大V,可能是官员,可能出现在《儒林传》,也可能出现在《循吏传》,甚至有出现在“本纪”里的可能,这可如何是好?

关于“太监系列:这个太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汉奸”的问题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汉奸是谁?

“汉奸,汉奸”顾名思义,就是汉朝的奸细。原指出卖汉族利益的人,后来引申为背叛国家利益投敌罪不可赦之人。比如说中国近代史上抗日战争期间,一些为日本人卖命...

汉武大帝电视剧里的降匈奴的太监中行说真有其人吗

有。被称为历史上第一个汉奸。中行说(ZhōnghángYuè),西汉文帝时人,原为宫廷太监。后来,因为汉文帝强迫中行说陪送公主到匈奴和亲,中行说对汉王。

汉朝时期逃到匈奴的太监是谁?

中行说,号称中国历史第一位汉奸。具体的,百度会有很详细的介绍。中行说,号称中国历史第一位汉奸。具体的,百度会有很详细的介绍。

除了秦桧、吴三桂和汪精卫,历史上还有哪些大汉奸?

你好,我是@大眼嘚吧嘚吧荣幸答问。近代历史上,除了汪精卫,有名的汉奸还有以下几位:1、陈公博。汪伪二号。自称“乱世能臣”,加入中共不久就转投国民党,...说。

中国历史各个时期最出名的汉奸有哪些?

汉奸在《辞海》的解释是:“原指出卖汉族利益的败类,现在泛指中华民族中那些投靠外国侵略者,甘心受其驱使充当走狗,或引诱外国入侵中国,出卖祖国和人民利益的。

你心中的历史汉奸前三是谁?危害之大、排名第一的是谁?

笔者前一段时间曾经写过也在本平台发表过《兵部尚书献城,司礼太监背锅》的文章,已经详细论述了明朝在北方最后一任兵部尚书张缙彦的事情了:这东西先是拒绝采纳。

明朝末年第一大汉奸,投降清朝后泄露明朝和朝鲜联军计划,请问后来是什么下场??

明朝末年可以说是悲惨异常,边关有异族入寇,国中又有民军起义,朝廷之上党同伐异,帝王身侧有宦官弄权,这些条件哪一条拿出来都是亡国征兆,但是明朝末年还苦苦...明。

溥仪看到太监为什么吓得胆战心惊?

在中国历史上全部的皇帝当中,溥仪是极为特殊的一位,他一脚陷在旧时代的泥淖当中,一脚却已经跨入新时代的大门。溥仪的一生是极为复杂的,清朝皇帝、伪满洲国皇...

汉奸这个词语是从哪个朝代有的?

字典这样解释:原指汉族的投敌者,后泛指卖国求荣、效忠外敌的叛逆者。当前,“汉奸”的所指对象包括秦桧、范文程、洪承畴、施琅……这些在明...浅谈汉奸的出处😊。

汉奸一词的由来?

说到“汉奸”,通常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那些在抗日战争时期出卖中华民族利益、投靠日本侵略者的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拥护“中日亲善”的汪精卫及其追随者们。但。

标签: 中行明朝汉奸

更多文章

  • 上金贝古墓是什么?上金贝古墓是建文帝坟墓?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建文帝,明朝,畲族

    [摘要]:上金贝古墓是什么?上金贝古墓是建文帝坟墓?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上金贝盛产什么?上金贝畲家寨是个纯畲族行政村,距宁德市区七公里,海拔325米,景区面积3.5平方公里,现有居民82户303人。自然环境优美,畲族风情浓郁,人文历史悠久。据《八闽。历史建文帝朱允炆最后到底去哪里了?君王多狠啊,为

  • 宋朝灭亡与唐朝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北宋,唐朝,宋朝

    [摘要]:宋朝灭亡与唐朝有关系吗?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唐宋中间隔了多少年?隔了没多少年,也就53年而已。不过这短短的53年里,有过5个朝代和10个国家,让人觉得似乎经过了很多年。因为汉、唐、宋、明、清都是动不动就几百年的国祚。当然。唐朝和宋朝相距只有短短的53年,但为何感觉像是隔了好几百年?核心的

  • 绝无仅有:仨同父异母亲兄弟先后登基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末,王朝,皇帝

    [摘要]:绝无仅有:仨同父异母亲兄弟先后登基为帝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刘辩当朝是哪一个朝代?刘辩(176年-190年3月6日)东汉第十三位皇帝,是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光熹元年四月十三戊午日至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即公元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大明王朝的难兄难弟朱由校跟朱由检,两者

  • 明朝文武双全的军事强人叶梦熊,却被言官骂成“误国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万历,尚方宝剑,金牌

    [摘要]:明朝文武双全的军事强人叶梦熊,却被言官骂成“误国奸臣”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杨应龙区区一播州土司,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他有胆量对抗大明帝国?杨应龙祖上29代人统治播州700年,历经唐、五代、两宋、元、明五朝。土皇帝当久了难免幻想要升级,于是野心胀破胸腔的杨应龙,一心想擦掉那个“土”字。家族富

  • 成化皇帝朱见深和万贞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城,贵妃,青州

    [摘要]:成化皇帝朱见深和万贞儿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万贞儿与明宪宗的情缘?万贞儿明宪宗朱见深妃嫔万贞儿(1430年—1487年),后世多称为“万贵妃”,青州诸城(今山东潍坊诸城县)人,明宪宗朱见深妃嫔,荣冠后宫。万贞儿四岁时就被...万。朱见深为何对万贞儿知情?因为万贞儿保护了年幼的朱见深万贞儿四

  • 754年1月22日 大唐高僧鉴真抵达日本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扶桑,日本,鉴真

    [摘要]:754年1月22日大唐高僧鉴真抵达日本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鉴真的主要事迹?鉴真,是唐朝著名的和尚。鉴真原姓淳于,14岁时在扬州出家。由于他刻苦好学,中年以后便成为有学问的和尚。724年,他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鉴真,是。终于在754年(天宝十三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作业帮

  • 李白丢官之谜:因为写诗诋毁杨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年羹尧,的人,雍正

    [摘要]:李白丢官之谜:因为写诗诋毁杨贵妃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古时候的人为什么劝人戒色?这就是古时的人为什么要让男人戒色,因为色欲过重,不仅伤身还会对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比如调戏异性強暴行为,都是因为色欲过重引起的不法行为,潜意识地戒掉...有。一世英雄薛仁贵对唐朝忠心耿耿,其孙却为何做了汉奸背叛

  • 柳永:貌丑穷困还很花心,仅此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人,李清照,诗词

    [摘要]:柳永:貌丑穷困还很花心,仅此一人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清平乐》有谁能评论一下吗?一直坚持到现在,快结束了,感觉可以评价一下了。总体感觉,优缺点并存,在近年来的古装剧里是好的,打个比方,地面上的花朵开得非常美,可惜土里的根是腐烂的。...最。你认为过得最惨的文人是谁?古代诗人的悲伤分几类:

  • 唐太宗被御史讥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太宗,王羲之,贞观

    [摘要]:唐太宗被御史讥讽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他采纳御史大】作业帮【答案】(1)特点:增加人数;增设下属部门;扩大职权(赋予拘禁权力)(2)原因: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分析:通过自省、纳谏防止或纠正决策失误;。唐太宗李世民和汉武帝刘彻相比到底哪个更强?实话实说,这两个皇帝

  • 女人系列:那个被苏武遗忘的匈奴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匈奴,苏武,西域

    [摘要]:女人系列:那个被苏武遗忘的匈奴女人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苏武的妻子结局?苏武被困匈奴19年的时间,曾经娶妻生子,他的儿子被带回了汉朝,妻子的下落史书中再也没有记载,很大概率依然留在匈奴地区。苏武在送走自己匈奴妻儿之后,可能并。苏武与匈奴女子生的儿子叫什么?苏武牧羊的故事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