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浅谈唐朝在大非川之战中的战略战术

浅谈唐朝在大非川之战中的战略战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72 更新时间:2024/1/15 20:17:59

[摘要]:浅谈唐朝在大非川之战中的战略战术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大非川之战唐朝十万精锐全军覆没,他们到底是怎么败的呢?是因为当时敌方的出其不意,导致十万精锐全军覆没的,而且当时的地势也不利于他们。一向以猛将著称的唐陇右节度使王君勠这次却采取了出人意料的对策。大唐与吐蕃的百年战争,唐朝吐蕃战争结局如何?唐朝吐蕃战争,持续百年的“唐吐”之战吐(tǔ)蕃(bō),7~9世纪时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是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国,由松赞干布到达磨延续两百多年,是西

大非川之战发生在唐总章三年(咸亨元年,670年)四月至八月,在这一场战争中唐朝和吐蕃两方为争夺龟兹四镇在大非川一带展开的争夺战。以大非川之战为起点唐朝和吐蕃双方在西北地区进行了近两个世纪之久的对峙和征战。为什么一开始亲密的唐吐关系会变得剑拔弩张?在此战中唐朝的主帅薛仁贵与吐蕃之间都采用了什么样的战略战术打击对方?唐军为何先胜后败,本文将一一解析。

众所周知唐朝曾将文成公主嫁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吐蕃达成了十几年的和平,但是吐蕃在松赞干布的统治下蒸蒸日上的时候,这位英明的君主却抛下他倾尽一生心血的王朝,溘然长逝。他的幼子继承大保,于是便由吐蕃著名的禄东赞辅政,一起都起源于此。

失败原因的探讨

导致大非川之战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首先,吐蕃王朝国势方盛,奴隶主贵族怀有不可遏制的对外扩张欲望;通过战争掠夺领土和财富,扩大奴隶来源,这是由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所决定的。从唐朝的角度看,为了本国在周围地区的利益,尤其从自身安全考虑,不能坐视吐蕃在自己的周围地区穷兵默武,甚至把战火烧到自己的国门口。特别是松赞干布死后由于在吐蕃王廷专国的噶尔家族积

极推行北方领土扩张政策,占领吐谷浑地区并向西域逐步渗透,严重威胁到唐朝在西北地区的利益,双方关系急剧恶化。

战前准备和双方动向

在禄东赞的带领下吐蕃开始吞并吐谷浑,翻阅《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从659到666年之间,专吐蕃国大权的大论东赞一直“在吐谷浑境”。很明显,这是吐蕃大相倾举国之兵

欲灭吐谷浑的重要动向。吐蕃之所以也遣使向唐朝“求援”,其用意无非是禄东赞对消灭吐谷浑的重大举动还感到不踏实,故尔遣使者试探唐朝对吐蕃攻灭吐谷浑的态度。假若唐朝做出支持吐谷浑的反应,则吐蕃或许还得思虑再三。可是唐高宗做出了“皆不许”的错误决定。于是禄东赞便放宽心率大军进攻吐谷浑。恰逢吐谷浑之臣素和贵逃奔吐蕃具言吐谷浑虚实,吐蕃更是如虎添翼,不久便攻破吐谷浑。诺曷钵与弘化公主只率数千帐弃国逃奔到凉州,请徙居内地。自此,存在了三百五十年的吐谷浑灭亡。这样一来吐谷浑这个战略要地便被吐蕃占领对于唐朝统治者来说这是很难接受的。

吐蕃于670年迅速攻占吐谷浑,隔断安西四镇。唐也迅速做出反应,派出的是当时在高句丽、契丹两方面均取得重大战果,也可说当时名将之首的薛仁贵(“咸亨元年,入残羁縻十八州,率于阗取龟兹拨换城,于是安西四镇并废。诏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自副,出讨吐蕃,并护吐谷浑还国。”——《新唐书吐蕃传》)

唐朝方面可谓踌躇满志,“以逻娑为出事之名,或许有胜利后直捣黄龙之意”,薛仁贵等率大军从鄯州向西南,深入到青海南边的大非川,然后准备进攻乌海。考虑到“乌海险远,行军甚难,辎重自随,难以趋利”,决定兵分两路:一路辎重部队由郭待封率领,在大非岭上设栅固守;一路主力部队由薛仁贵率领,倍道疾进,到达河口时击破吐蕃的一路部队,然后进屯青海。而郭待封因为耻居于薛仁贵之下,所以没有听从薛仁贵的意见在大非岭上建立阵地,而是带着辎重继续前进,刚到乌海地区就被突然出现的吐蕃军队击溃,辎重军粮全部损失。薛仁贵只好退屯到大非川(大坝河草原),在大非川遭到吐蕃军队毁灭性打击。只因薛仁贵与论钦陵约和,一些将士才得以生还。

战斗过程及失败原因

过程

据《旧唐书薛仁贵传》记载“咸亨元年,吐蕃入寇,又以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将军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等以击之。待封尝为鄯城镇守,耻在仁贵之下,多违节度。军至大非川,将发赴乌海,仁贵谓待封曰:“乌海险远,车行艰涩,若引辎重,将失事机,破贼即回,又烦转运。彼多瘴气,无宜久留。大非岭上足堪置栅,可留二万人作两栅,辎重等并留栅内,吾等轻锐倍道,掩其未整,即扑灭之矣。”仁贵遂率先行,至河口遇贼,击破之,斩获略尽,收其牛羊万余头,回至乌海城,以待后援。待封遂不从仁贵之命,领辎重继进。比至乌海,吐蕃二十余万悉众来救,邀击,待封败走趋山,军粮及辎重并为贼所掠。仁贵遂退军屯于大非川。吐蕃又益众四十余万来拒战,官军大败,仁贵遂与吐蕃大将论钦陵约和。

失败原因

对于此次战败《新唐书》记录了薛仁贵在战败后仰天长叹:“今岁在庚午,星在降娄(不应有事西方,邓艾所以死于蜀,吾固知必败。”

事实上薛仁贵擅长以精锐部队为尖刀,迅速击溃敌方部队,完成战略目的。这种做法在他之前对阵高句丽、契丹九姓的时候屡试不爽,大非川之战的唐军行军也是按照他的战略思路,一以贯之。但这次却失灵了。其次军事力量的悬殊也是这场战争惨败的原因唐军此次出战共派兵丁10万,又分兵而统之,而吐蕃方面袭击郭待封军粮辎重时用兵20万,在大非川与薛仁贵决战时,兵力达40万之众,皆以最大兵力求胜。其次,吐蕃作战的主要兵种是骑兵,而且装备精良加上吐蕃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诱敌深入,各个击破。

唐朝士兵无法适应高原反应、将帅不和都是此次失利的原因,大非川之战,唐军惨败,助吐谷浑复国希望破灭。让高宗既震惊又愤怒,三人还未到京,他便派大司宪乐彦玮赴军中,将薛仁贵、郭待封、阿史那道真三人“械送京师”。其实,大非川之败实在于郭待封的违命,薛仁贵与阿史那道真充其量只有次要责任,但盛怒的高宗将三人全部“免死除名”。

咸亨三年(672年),吐谷浑王室被迫离开青海,徙居灵州。唐高宗“以其部落置安乐州,以可汗诺曷钵为刺史”。此后,“吐谷浑故地皆入于吐蕃”。吐蕃既得吐谷浑故地,其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吐谷浑成为了吐蕃一个强大的军事给养基地连续不断地向吐蕃提供军事所需的人力和物力。吐蕃以吐谷浑故地为依托,就近供应,不断攻掠河西陇右,争取安西四镇,从此,成了唐帝国西北边境上的大敌。吐谷浑的亡国,使唐帝国失去了与吐蕃之间的缓冲地带。

后续影响

由此可见大非川是唐王朝扩张形势最鼎盛时期的一次惨败,使得“薛仁贵、郭待封覆我师徒,军人丧气,至今不振。”(《册府元龟卷九百九十一》),同时也让安西四镇转手吐蕃达9年之久,拉开了唐与吐蕃就安西四镇拉锯对峙局面的序幕。吐蕃第一名将论钦陵则迅速帮助葛尔家族稳定了权力更迭的震荡,并对后三十年的唐朝张开了尖利的爪牙。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

1.《旧唐书.薛仁贵传》

2.《新唐书.吐蕃传》

3.《册府元龟卷九百九十一》

4.《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

5.《新唐书.高宗本纪》

6.《旧唐书.吐蕃传》

关于“浅谈唐朝在大非川之战中的战略战术”的问题

大非川之战唐朝十万精锐全军覆没,他们到底是怎么败的呢?

是因为当时敌方的出其不意,导致十万精锐全军覆没的,而且当时的地势也不利于他们。一向以猛将著称的唐陇右节度使王君勠这次却采取了出人意料的对策。

大唐与吐蕃的百年战争,唐朝吐蕃战争结局如何?

唐朝吐蕃战争,持续百年的“唐吐”之战吐(tǔ)蕃(bō),7~9世纪时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是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国,由松赞干布到达磨延续两百多年,是西藏...于。

薜仁贵兵败大非川后,唐朝为何会派李敬玄去打吐蕃?

历史上对薜仁贵的说法不一,在《隋唐英雄传》中可能有点夸张说法,说是李世民的“应梦贤臣”等一系列略带神话色彩与梦幻之说,目的也是为了增添题材和可阅性,但...

唐朝的军事力量有多强?

唐朝的军事实力并不是一直很强的,事实上在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也曾出现过都城六失、天子九逃的惨象。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无不经历由弱到强又由盛转衰。

唐朝和吐蕃两百年的战争中,有哪些转折性的战役?唐朝一直打不过吐蕃吗?

万字长回答,算不算史上之最?此文会将唐蕃百年国战分成五大阶段,每一阶段用一个典型战例,来分析两国的战争态势。每一个转折和细节,都以史料记载作为支撑,尽...凤。

唐朝时的吐蕃真有网络上说的那么强大,可以“吊打”唐朝么?

吐蕃能打败大唐吗吐蕃为什1、争斗吐谷浑松赞干布在世时虽然还无法撼动大唐的强势,但他所奠定的强盛基础已为吐蕃国后来的大扩张准备了条件。在文成公主入藏。

盛唐解决不了的吐蕃,大元铁骑和大清铁骑能否解决?

唐朝的国力经过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又经过武则天时期的发展,到唐玄宗前期时,已经达到了中国古典封建王朝国力的巅峰。盛唐的“盛”字,是说社会的各个方面,经...

为什么吐蕃在唐朝时那么强悍?后来却没什么存在感了呢?

谢邀我是爱历史的老猫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着重来给大家分析一下,首先,吐蕃在唐朝的前中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王国,吐蕃王国实际上是由羌民族所建立的。当时的吐。

安史之乱之前,唐朝吐蕃交战胜负如何?

吐蕃王朝的实际建立者,应该就是松赞干布。这大兄弟可不一般,他敢于挑战自我,不断袭扰唐朝的边境。而当时唐朝是李世民执政期间,李世民是个喜欢打仗的皇帝,...小。

唐朝在河陇地区都有哪些著名的战役?

本文五千余字,将为您讲述两场河陇地区不为人所熟知的唐军大捷,因为这两个战例记载于两封贺表之中,故本文也可名为为《两封唐朝贺表中,藏着三次不为人知的河陇...

标签: 吐蕃唐朝松赞干布

更多文章

  • 慈禧西逃两个县令进贡美食:一个升官一个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慈禧,慈禧太后,联军

    [摘要]:慈禧西逃两个县令进贡美食:一个升官一个自杀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慈禧太后西逃,一顿饭将一个县官活活逼死,慈禧是如何做到的?慈禧太后真可谓中国历史上祸国第一的人。八国联军还没打进北京城,她就带着光绪帝弃国逃跑了。她们一路向西真真的鸡飞狗跳狼狈不堪。因为仓皇出逃没带多少食物。八国联军侵华慈禧西

  • 秦桧怎么死的,秦桧夫妇跪像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岳飞,忠骨,秦桧

    [摘要]:秦桧怎么死的,秦桧夫妇跪像的由来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历史上的秦桧是怎么死的?秦桧字会之,祖籍江宁,就是现在的南京。南宋高宗赵构的宰相,主和派和投降派的铁杆代表。在世人的心目中,秦桧可谓是臭名昭著,有句话怎么说来的,罄南山之竹,...秦。岳王坟前跪着的四个人是谁?都什么来历四人:秦桧、王氏

  • 唐代颜真卿行书《祭侄文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文稿,行书,颜真卿

    [摘要]:唐代颜真卿行书《祭侄文稿》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真的是“丑书”吗?颜氏一门是孔子最欣赏的弟子颜回的后代,南北朝时期颜回后人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我《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全称为《祭侄赠赞。颜真卿行书全部作品?颜真卿行书有《祭

  • 明代黄道周《草书千字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墨迹,小楷,王羲之

    [摘要]:明代黄道周《草书千字文》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书法中的“草书”是一种什么字体?有哪些经典作品?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对于《书法中的“草书”是一种什么字体?有哪些经典作品?》这个问题,垂钓客既非常感兴趣与大家讨论交流,也有非常靠谱的观点与大家分享...写草书不按照古人的字贴,自己信手写(只要

  • 古代“去妻”理由五花八门 哪一种最让人啼笑皆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奇葩,理由,让人

    [摘要]:古代“去妻”理由五花八门哪一种最让人啼笑皆非?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男人偷情的哪些借口是烂借口?-红网问答在今天,欲望横流,偷情无处不在,实在让人触目惊心。而偷情的借口或理由,更是五花八门,让人啼笑皆非。在这场偷情的游戏中,男人永远比女人多,而男人。娶新娘时你都遇到过那些奇葩的事?结婚奇葩

  • 宋仁宗​的母亲是谁?​宋仁宗​的老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仁宗,皇后,贵妃

    [摘要]:宋仁宗​的母亲是谁?​宋仁宗​的老婆是谁?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为什么宋仁宗不废掉刘娥太后之位,让自己亲妈当太后?宋仁宗赵祯(初名受益)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生母李氏原是宫女,后封宸妃。因章献皇后刘氏(民间称其为刘娥)无子,赵祯一直由章献皇后抚养长大。宋真宗本生有...刘。宋仁宗一共几个老

  • 明清北京传教士利玛窦墓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教士,车公庄,顺治

    [摘要]:明清北京传教士利玛窦墓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传教士利玛窦眼中的明朝为什么强于英国人马戛尔尼眼中的清朝?1552年,利玛窦出生于意大利马尔凯省马切拉塔城,原名马蒂奥•利奇(MatteoRicci)。而此刻,在悠远的我国广东海面一个叫作“上川”的小岛上,方济各•沙勿略(St.Fran。车公庄属

  • 周渔璜的生平简介,周渔璜的妻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对联,晚清,重臣

    [摘要]:周渔璜的生平简介,周渔璜的妻子是谁?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贵州省最具有影响力的人是谁?贵州虽然地处偏远,经济也较为落后,但是,贵州却走出了很多叱诧风云的人物,如晚清重臣张之洞,王若飞,王阳明和何应钦,其中张之洞是晚清重臣,王若非是是毛主...1855。历史上有哪些流传于世的绝佳对联?背后有

  • 李岩是谁?李岩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崇祯,文官,杞县

    [摘要]:李岩是谁?李岩是怎么死的?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历史上有没有李岩这个人?他是怎么死的?李岩,明末清初上极具争议的人物,这倒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出名的事情,而是李自成究竟有没有这个手下,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都众说纷纭。又或者他是以某个历史人物...李岩是李自成最信任的谋士,既然最信任为何还被李自

  • 刘瑾为何创办内行厂?内行厂权利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厂,明朝,锦衣卫

    [摘要]:刘瑾为何创办内行厂?内行厂权利有多大?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朝大太监刘瑾为什么自己不当东厂或西厂提督而是成立内行厂呢?刘瑾的野心并不满足于东厂和西厂以及锦衣卫,他另设内行厂,权力在东厂和西厂以及锦衣卫之上。刘瑾在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的宠溺下权倾朝野,人称“千岁...明朝为什么设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