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本战败后,蒋介石为什么说:不要日本的赔偿金

日本战败后,蒋介石为什么说:不要日本的赔偿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504 更新时间:2023/12/4 18:47:53

战争赔偿是战争遗留问题的重要内容。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对日本的战争索赔政策经历过一次重大的变化。战后初期,国民党在对日索赔问题上,还是能够从国家民族的利益出发的,想通过对日索赔来达到削弱日本赖以发动战争的经济能力,同时也想通过此举来增强中国工业的复兴能力。

1943年11月开罗会议期间,蒋介石也同美国总统罗斯福谈到过日本战后的赔偿问题。蒋介石当时主要想让日本对中国进行实物赔偿,即把日本的一些工业设备和车船设备等移交中国充作赔偿。

抗战胜利后,对日战争索赔问题很快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考虑到对日索赔所涉及的国家比较多,国民政府提出将来所得之赔偿应当占到日本赔偿实物与赔款总额的一半以上。

然而,美国在战后初期制定的对日政策的最高目标是既不让日本将来再构成对美国的威胁,也不让日本对将来的世界和平构成威胁。由于盟国内部对各自应当所得的份额争议很大,所以赔偿方案迟迟未能形成一致意见。

国民政府虽然在战后初期就对日本赔偿问题进行过反复研讨,多次提出了自己的主,但由于对日索赔直接涉及各方的利益,故矛盾十分尖锐,使对日索赔政策的统一和实施变得十分困难。

1951年9月,美国一手操纵的对日媾和会议在旧金山召开。《旧金山和约》的第14条至第16条是关于战争赔偿的条款,和约一方面表示日本应对其战争中引起损害及痛苦给盟国以赔偿,但同时又表示“如欲维持可以生存的经济,则日本的资源目前不足以全部赔偿此种损害及痛苦,并同时履行其他义务”,因此各受害国除了扣留日本在本国的财产充作赔偿外,只可以要求日本提供劳务性服务(即“服务补偿”),作为修复所受损害的费用。除此之外,各盟国及其国民放弃对日本的一切战争赔偿要求。

对于美国对日媾和七原则中关于日本赔偿的规定,台湾当局起初并不完全赞成,表示“要中国完全放弃赔偿要求是困难的”。但一切靠美国撑腰的台湾当局最终还是不可能违背美国的意愿,稍后即表示在日本赔偿问题上“对美方主张,应力图接近”,“于不得已时可酌情核减或全部放弃”。为了变被动为主动,台湾当局还作出了一副对日宽大的样子。

1950年底,菲律宾总统特使在台湾拜会蒋介石,在谈到日本赔偿问题时,蒋介石问菲方做如准备,对方回答说菲律宾要日本索赔80亿美元。

菲方代表反问蒋介石,中国要索赔多少?

蒋介石答道:我们一个钱也不要。他还进一步解释说,日本战败后,国穷民困,同盟国实不应再加重其负担,尤其要避免日本被“赤化”。

1952年,台湾与日本缔结《日华合约》。在4月28日签订的条约中,关于战争赔偿的条款,只在议定书里这样规定:为对日本人民表示宽大与友好起见,“中华民国”自动放弃根据《旧金山和约》日本国所应供应之服务之利益。

在条约中,台湾当局连《旧金山和约》中所规定的日本应承担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服务补偿”也未争取到,最后不得不完全放弃对日本的索赔要求,这既是其追随美国政策的结果,也是在日本的外交压迫下作出的屈辱让步。

标签: 抗日战争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满清时期最牛姓氏?满清第一美女,出现6位皇后,生了3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在这个姓氏下,隔代就出皇帝或者皇后,而且,有不少的大臣都是这个家族,就算到了现在,这个家族依旧是人才辈出,现在比较出名的就是那英。根据满族人留下的家族族谱记载,这个姓氏是满族的大姓,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家族逐渐分成了很多个部族,这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到现在也很常见,就算是一个姓,慢慢的也会分成

  • 独孤皇后为什么不喜欢太子杨勇,反而更喜欢杨广?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独孤皇后,隋朝,杨勇,历史解密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内容,今天小编要说的是杨广和杨勇。在我国的封建社会里,诞生了很多的帝王。在隋朝的历史上,最出名的应该是杨坚一家了。不管是隋文帝杨坚,还是独孤皇后,还是废太子杨勇和隋炀帝杨广。因为他们贯穿了整个隋朝的历史。可是在隋朝的历史上,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杨广和杨勇都是独孤皇后的儿子,

  • 如平阳公主还活着,还会不会发生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平阳公主,唐朝,历史解密

    唐朝在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是一个对世界产生很大影响的朝代,知道现在,我们华人在世界上,还是有着“唐人”的称号,由此可见,唐朝的对于历史做出的贡献。而这一却,全部都得益于当年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世界对于唐朝的印象,也全部汇集到了李世民的身上。但是甚少有人知道,唐朝还有一位人,他的

  • 清朝皇贵妃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位 她的权利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皇贵妃,清朝,历史解密

    皇贵妃这个职位,最早起源于明朝。拥有这个位置的嫔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因为是刚刚设立的关系,皇贵妃职位为后宫带来许多弊端。因为皇贵妃在嫔妃中最有分量,又得皇帝喜爱,所以可以直接对皇后产生威胁。这也造成后宫的混乱争斗。当清朝继承明朝制度后,就对皇贵妃制度,进行了诸多改变。到康熙时,清朝的后宫制度已经基本

  • 明代的七品小官,为什么连皇亲国戚都畏惧?他们的权利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这个官职就是巡按御史,巡查御史顾名思义就是去地方进行巡查的官员,虽然巡查御史的官职只有七品,但是巡查御史手中的权力非常大。他们去地方进行巡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代表的是皇帝。也就是说他们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的,这也是巡查御史特殊的地方。巡查御史作为一个七品的官员,手中的权力有多大?他们可以代天子在各地进行

  • 清朝小官受贿二十一万两,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云南报销案的发生,起源于同治年间云南地区的连绵不绝的农民起义。当时清政府为了稳定局面,调兵遣将,地方官员也花费了大量精力财力,直到光绪五年(1879)才平定了当地的起义,但多年来的军费开支一直没有向朝廷报销。云南巡抚杜瑞联曾多次饬催当地善后总局造册报销,但直到光绪七年(1881)依旧没有任何进展。这

  • 鬼方国到底有什么神圣之处 鬼方国又是怎么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鬼方,商朝,历史解密

    “鬼方”这个词,在甲骨文、钟鼎文、《易经》《诗经《竹书纪年》中都有记载。后来的研究者觉得对“鬼方”的描述还不够清楚,于是便产生了“鬼方北方说”和“鬼方南方说”。而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鬼方”为“方国”,是基于商朝有许多小国都称“方”而考量的,例如土方、吕方、苦方、龙方、马方、蜀方、孟方、羌方、周方等

  • 历史上的乌孙国经历了什么?是怎么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乌孙国,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当中,有一民族,名为“哈萨克”,哈萨克即是乌孙的对音。有学者指出,哈萨克一族,并非十五世纪才有,而是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存在了。虽然如今已经踪影飘渺,远在战国秦汉时期,乌孙就在自河西走廊到新疆这一大片土地的历史舞台上,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乌孙是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其族落过着游牧的生活。据

  • 在清朝及其以前,中国一直位于封建王朝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封建王朝,秦朝,历史解密

    在清朝及其以前,中国一直都是封建王朝吗?实则不然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封建朝代,是周朝,这个看法也许出乎大多出人意料,但就是如此。“封建”是古代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封建制也叫分封制,它起源于周朝。武王伐纣夺取天下的领导权后,面对胜利的果实周王室由最初的喜悦逐渐陷入了沉思。强大富有的商王朝被周武王振臂

  • 清朝领侍卫内大臣的权力大吗 是几品官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领侍卫内大臣,历史解密

    领侍卫内大臣是清朝的官名。清代制度设“侍卫处”,领侍卫内大臣是皇帝贴身警卫的指挥、调度人,领侍卫内大臣是正一品,建威将军、领侍卫内大臣、掌卫事大臣、八旗都统、各省驻防将军、提督”等均穿戴一品麒麟补服。鳌拜、索额图、明珠、胤祥、傅恒、兆惠、阿桂、和珅、福康安等满洲亲贵都曾任领侍卫内大臣。紫禁城戒备森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