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秦30万军队才占领的河南地,为何卫青率数万骑就能拿下?

大秦30万军队才占领的河南地,为何卫青率数万骑就能拿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825 更新时间:2023/12/13 5:55:03

[摘要]:大秦30万军队才占领的河南地,为何卫青率数万骑就能拿下?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谁能清楚的讲明,当刘邦、项羽在争的不可开交之时,大秦铁骑都到哪里去了?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到秦末天下大乱,再到秦朝灭亡,刘邦与项羽楚汉之争时,不过是短短的15年时间而已,15年前大秦铁骑和锐士傲视六国,锐不可挡,一统天下,15年后...陈。北方的威胁来自()A.西域B.大秦C.匈奴D.鲜卑】作业帮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漠北一战彻底击溃了匈奴,以武力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故选C

公元前119年,匈奴伊稚斜单于再次被宿敌西汉大将军卫青击败,带着残兵败将远遁漠北。

他想起多年前,自己的兄长军臣单于是在卫青夺取河南地不久后含恨而终的。那时的卫青还不是大将军,却率领数万骑纵横千里,把匈奴赶出了阴山与河南地(黄河河套及以南之地),重新修缮秦朝大将军蒙恬建造的要塞。

蒙恬是第一位经营河南地的华夏名将,他曾经打得胡人不敢南下牧马。与卫青不同,他投入了三十万虎狼之师才将匈奴驱逐出境。同样是攻打河南地,为什么秦将蒙恬兴师动众三十万,汉将卫青却只用了数万骑呢?

刘伯承元帅说过:“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他的“五行”指的是任务、我情、敌情、时间和地形。通过对比蒙恬和卫青的“五行”,上述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任务:驱逐匈奴,扩大防御纵深

任务指的是具体的作战目标。总体而言,卫青与蒙恬的作战任务没什么区别,都是驱逐河南地的匈奴部众,把这块辽阔的战略要地变成帝国的边郡。

秦与西汉皆定都关中平原。关中平原以北是地形复杂的黄土高原,秦在这里从东到西设置了上郡、北地郡与陇西郡,三个边郡北面就是辽阔的河南地。

先秦时代的西北气候比今天温暖湿润,河南地森林密布、水草丰茂,土地肥沃,农牧皆宜。河南地比黄土高原平坦,利于游牧民族骑兵驱驰,农耕民族很难在这片缺乏险要地形拱卫的地盘上站稳脚跟。因此,河南地在战国时代长期被诸胡控制。

秦昭王三十五年,秦国举兵消灭了时降时叛的义渠国,威震西北诸胡。但强秦的主要精力在东征六国,腾不出手来驱逐盘踞在河南地的诸胡,而诸胡也无力攻入秦国腹地。为此,秦昭王在北方三郡修筑了一道长城。双方以此为界,暂且相安无事。

匈奴长期游牧于秦赵边境,一度趁赵国被秦国打得元气大伤时侵吞了大片地盘。后因赵国名将李牧痛击而远离赵境,在河南地繁衍生息。

到了秦灭六国之时,匈奴已初露草原霸主之相,对关中秦地的威胁与日俱增。这便是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驱匈奴的背景。

秦朝灭亡之际,冒顿单于夺回河南地,让匈奴重得挺进关中的跳板。初汉因战争失利,不得不采取战略守势。但匈奴并不满足于和亲与贸易带来的利益,依然凭借河南地屡次寇边。

胡骑曾经在汉文帝时攻破萧关,一度威胁首都长安。这给汉朝军民留下了深重的阴影。

若能收复河南地,匈奴将损失数千里牧场,综合实力大大下降。而汉朝不仅能得肥沃的河套平原,还能扩大首都圈的防御纵深。这一仗如果打不赢,汉朝将继续处于战略被动局势。

我情:秦军与汉军的战备状况

“我情”指的是我方战备状况。蒙恬与卫青的任务虽然相同,但秦朝与汉朝的“我情”有较大差异。从军事角度来看,蒙恬收复河南地的战备状况优于卫青。

秦朝敢于北伐,是因为对军力充满自信。秦军因能攻善守而被列国称为“虎狼之师”。秦军的战术体系以步兵大兵团为主力,以车骑为机动力量。匈奴难以冲破秦军步兵方阵,与秦军车骑的正面交锋也落于下风。

虎狼之师在十年统一战争中击败了各种各样的对手,哪怕一时战败,也能迅速卷土重来,向劲敌复仇雪耻。秦军兵多将广,军事素质过硬,上下皆有决战决胜的气魄,军心可用。

蒙恬首战告捷,头曼单于完全不敌,只能仗着马多不断北逃。可惜秦军车骑数量较少,持续追击能力较差,才让匈奴侥幸逃出生天。

与秦军相比,武帝初期的汉军战斗力较弱。

自白登之围以来,汉军仅有两次击败匈奴。一次是卫青在汉武帝元光五年的茏城之战,另一次是卫青在元朔元年率领三万骑出雁门破虏。

更早之前汉武帝曾集结三十余万大军在马邑设伏,企图聚歼军臣单于的十万骑兵。由于情报泄露,匈奴急忙撤兵,汉军各部竟然无人敢追击。

也就是说,除了卫青部汉军之外,其余汉军还打不过匈奴。匈奴对汉军还有较大的心理优势,不会像当年对秦作战那样畏敌如虎。

不过,汉军也有秦军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骑兵数量更多。蒙恬三十万大军中有多少骑兵已经不可考,而卫青麾下至少有三万骑,能够对机动力极强的匈奴骑兵穷追猛打。这使得卫青能以较少的兵力打出较大的战果。

关于“大秦30万军队才占领的河南地,为何卫青率数万骑就能拿下?”的问题

谁能清楚的讲明,当刘邦、项羽在争的不可开交之时,大秦铁骑都到哪里去了?

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到秦末天下大乱,再到秦朝灭亡,刘邦与项羽楚汉之争时,不过是短短的15年时间而已,15年前大秦铁骑和锐士傲视六国,锐不可挡,一统天下,15年后...陈。

北方的威胁来自()A.西域B.大秦C.匈奴D.鲜卑】作业帮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漠北一战彻底击溃了匈奴,以武力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故选C.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派卫青、霍去病北。

汉武帝半生穷兵黩武,为何却能比肩秦始皇?

公元前141年即位,到公元前87年去世的汉武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比较广泛而深远的一位皇帝。汉武帝在位时间更是长达54年之久,作为西汉王朝的第七位皇帝,...

有人说秦军攻打匈奴轻而易举,还可获大量土地,那为何秦始皇偏要修长城?

大秦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史记,秦始皇本纪》打匈奴不...

古代中国为何要拼命拿下西域?西域有那么重要吗?

“狭义”上的西域是指阳关、玉门关以西、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天山之南北的广大地区,这也是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地理范围,比今天的新疆要大得多。可以说,在...

汉武帝以好战威服四方,在他统治下的大汉鼎盛时期版图有多大?你如何评价?

我是三维策论,历史爱好者,在这里回答你的问题。汉武帝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政治上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削弱了各地...

汉武帝北伐匈奴死伤十几万就耗空国力,为什么战国时期各国连年征战,却越打越强?

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呢?只要是战争,对战争的任何一方而言都是消耗!没有例外。但是,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与战国时期七国之间的战争是有着本质不同的。汉武帝对于...

汉武帝的“寇可往,吾亦可往”是一种怎样的霸气?

谢谢邀请:"寇可往、吾亦可往″,是否出自汉武帝刘彻之口无从查考,但汉武帝的确是中国历史上继秦始皇之后又一个非常霸气的杰出统治。公元前141年,汉景帝死后...

曾占据武器排行榜首位的战车,在春秋时期辉煌一时,为何却被淘汰?

“车者,军之羽翼,所以陷坚阵,要强敌,遮走北也;骑者,军之伺候,也所以踵败军,绝粮道,击便寇也。”先秦军事著作《六韬·均兵篇》这样描述“战车”和“骑兵...对方。

冯嫽是我国第一个女外交家吗?你知道她的事迹吗?

公元前126年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的张骞在历经12年后终于得以返回长安。张骞的这次出使把一个名词带到了汉武帝面前——这个词叫天下。中华民族很早就形成了大一。

标签: 匈奴汉武帝西域

更多文章

  • 张家口地名来自张姓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土木,张家口,张家界

    [摘要]:张家口地名来自张姓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谁知道张家口的历史,张家口在历代曾取名叫什么?张家口在古代就叫“张家口”,又名武城。明初曾数次大规模“备边”,尤其是永乐迁都北京之后的永乐、宣德间,作为“九边”之首的宣大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边防更。张家口、张家港、张家界、张家川为何都以“张”开头?张家

  • 解密唐朝大将侯君集为何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功臣,唐朝,的人

    [摘要]:解密唐朝大将侯君集为何谋反?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唐朝侯君集是怎么谋反的?为什么谋反?侯君集灭高昌后,在未奏请李世民的情况将一些没有罪的人发配,又私自将高昌国宝物据为己有。手下将士们知道后也开始盗取金银珠宝,侯君集害怕自己做的。唐朝侯君集是怎么谋反的?为什么谋反?侯君集灭高昌后,在未奏请李

  • 卫太子刘据生平简介,刘据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年,汉武帝,长子

    [摘要]:卫太子刘据生平简介,刘据是怎么死的?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刘据历史真实结局?刘据(前128年—前91年),西汉宗室,汉武帝刘彻嫡长子,汉宣帝刘询祖父,母为皇后卫子夫。元狩元年(前122年)立为皇太子,时年七岁。深得武帝喜爱,为其建博...主人。刘据是被谁下葬的?刘据应该是被他身边的亲信下葬

  • 北宋人性意识的觉醒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人性,宋朝,意识

    [摘要]:北宋人性意识的觉醒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北宋学者欧阳修曾言:“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说当学生思想阻滞不进时要启发引导,使之通达,如果有愚蒙不明就要指点开导,使之聪明起来意思是说当学生思想阻滞不进时要启发引导,使之通达,如果有愚蒙。宋明理学中关于

  • 李清照诗集,李清照词集,李清照诗词全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清照,章丘,词人

    [摘要]:李清照诗集,李清照词集,李清照诗词全集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李清照共有几首诗?提起李清照,我们都会想起“千古第一才女”这个称号,我却不以为然,才女这个称号,只能说明她有才,并不能匹配李清照的成就,我以为,李清照是能和李白杜甫苏轼...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集叫什么?李清照的词集名叫《漱玉

  • 南宋吴太后“垂帘”执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垂帘听政,太上皇,赶鸭子上架

    [摘要]:南宋吴太后“垂帘”执政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吴皇后垂帘听政多少天?一天1194年,孝宗驾崩,光宗心神俱疲,颓然病倒,也想做个太上皇。甚至连他亲爹的“祭奠之礼”,他也以病推托。这时朝廷已乱成一锅粥。群臣此时能信赖的,也只...历史上被赶鸭子上架当皇帝的有哪些?大臣们这才把嘉王赵扩从人群中拥出

  • 西汉大儒贾谊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国,秦朝,贾谊

    [摘要]:西汉大儒贾谊之死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贾谊被哪个皇帝贬官了?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是西汉著名的大儒,人称贾生、贾子、贾长沙。汉高帝七年(前200年),贾谊出生,这个时代正是西汉政权刚刚建立的年代,它既给贾。到底是什么谗言让才华横溢的贾谊被汉文帝疏远?如果说贾谊的不受重用

  • 司马光助大宋“太皇太后”纳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仁宗,古文,战国策

    [摘要]:司马光助大宋“太皇太后”纳谏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历史上的司马光,有《清平乐》中那么坏吗?赵徽柔婚姻的不幸,负有最大责任的,是拥有决定权的父亲。本质上,这是封建制度,士族观念酿出的苦果。后文会详细说明,但可以肯定的是,宦官和外戚,司马光都不...仁。为什么北宋有许多文官不畏生死、敢犯颜直谏

  • 1431年1月19日 郑和率二万余人最后一次出航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下西洋,洪武,郑和

    [摘要]:1431年1月19日郑和率二万余人最后一次出航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郑和的故事,你知道吗?故事一:1405年7月11日,奉成祖命,郑和偕王景弘率2.78万人第一次下西洋。沿途各国人民热情欢迎中国使者,纷纷派遣使节随中国宝船来华访问。在回航途中,船队。朱棣耗费国力让郑和7下西洋,朱棣死后,郑

  • 骆宾王《讨武氏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和顺,敬业,骆宾王

    [摘要]:骆宾王《讨武氏檄》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骈文双璧讨武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骆宾王)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2)。昔充太宗下陈(3),曾以更衣入侍(4)。洎乎晚节(5),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初。骆宾王的讨武照西原文?原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骆宾王伪临朝武氏者,性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