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监系列:坑人也要照章办事的太监

太监系列:坑人也要照章办事的太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607 更新时间:2024/1/8 22:28:58

[摘要]:太监系列:坑人也要照章办事的太监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明朝最知名的大太监魏忠贤,为何会得到天皇帝的宠信呢?明朝最知名的大太监魏忠贤,为何会得到天启皇帝的宠信呢?要说明朝时期名声最坏的估计就是各种太监了,毕竟从一开始的太监专权到后来直接就被人传为太监误国,...如何评价明武宗朱厚照这个人,他真的像史书里说的那么不堪吗?谢谢邀请,明武宗朱厚照,年号“”正德“”所以又叫正德皇帝。历史上对他的记载是一个非常荒唐的无道昏君。但是我个人认为他并没有史书上写

是时,元帝被疾,不亲政事,方隆好于音乐,以显久典事,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遂委以政。事无小大,因显白决,贵幸倾朝,百僚皆敬事显。《汉书·佞幸传》

译文:

当时,元帝患病在身,不能亲理政事,只对音乐非常喜欢,由于石显长时间管理政事,少骨肉之亲,没婚姻之家,精诚专一值得信赖,于是就将政事委托给他。事无大小,由石显自己决断,位显受宠倾于朝廷,百官都恭敬地侍奉石显。

他精通官场学,坑人要找到法律依据,不但让被坑的人有苦说不出,自己也可以撇得干干净净;

他熟稔心理学,欲擒故纵,瞒天过海,利用人性的弱点,让人不知不觉就掉进了坑里;

他通晓致富学,懂得低调挣钱的道理,没有恶形恶状的贪污受贿敲诈勒索,只是顺应大势,你情我愿,主要拿安全的钱,轻松跻身亿万富豪的行列。

他就是西汉著名太监石显。

如果西汉的时候有公务员考试,那么石显肯定会轻松通过,因为虽然他是个太监,却有着出色的公务处理能力,实践经验丰富,日常政务对他来说,完全是小菜一碟。

朝廷的文官都死绝了吗?要用太监处理政务?当然不是,事情的根子在汉元帝刘奭(shì)甚至他爹汉宣帝刘洵身上。

汉宣帝是个不怎么喜欢儒家的皇帝,相比那些动不动就“子曰”的家伙,他更喜欢按法律条文办事,所以培养了两个太监处理日常政务,这两个太监,一个叫弘恭,另一个就是石显。

汉宣帝算是一个明君,虽然信任太监,但也并不是完全放权,所以弘恭和石显并没有扑腾出什么动静。

但皇帝换成汉元帝刘奭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要比昏庸程度,汉元帝要比他爹强出好几条马路。身体不太好,兴趣爱好也不在国家大事上,有太监帮着干活,乐得清闲。

人家汉元帝也很有道理,一个太监,没有七大姑八大姨,没有座师门徒,能够从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太监也不可能谋反,又有能力,多好的人形办公机器啊!

这个时候,1.0版人形办公机器弘恭已经死了,2.0版的石显隆重登场。

皇帝偷懒,大小事务都由石显决定,文武百官全部听命于石显。

但平心而论,石显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事务性的工作门清,尤其精通法律条文。

工作效率高,公文处理规范,滴水不漏。

精明能干,有啥猫腻一眼就能看出来。

总之,石显办事,皇帝放心。

汉元帝虽然把工作都推给石显,但他的老师萧望之却对太监掌握权力很不满。

萧望之认为朝廷的权力集中在太监和外戚身上是很危险的事情,所以多次吐槽,萧望之是皇帝的老师,肯定是个大V级别的人物。

石显很懂得避嫌的道理,萧大V骂太监的时候,石显蒙头不说话,萧大V骂外戚的时候,石显发动了。

石显找了两个人和萧大V撕逼,说萧大V骂外戚,实际上是为了破坏皇帝的夫妻关系,然后自己浑水摸鱼。

老萧当然否认自己要破坏皇帝的夫妻感情,但承认的确有整治外戚的打算。

石显的处理意见上报给皇帝,给皇帝挖了一个大坑。

处理意见主要是六个字“谒者召致廷尉”。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逮捕下狱,可是皇帝不明白啊,皇帝以为就是例行询问,就批准了。

萧望之被自己的皇帝学生亲手送进了大牢。

石显倒是没有在监狱里对老萧下死手,因为老萧毕竟是皇帝的老师,再说,也不合规矩,不合规矩的事情,石公公是不做的。

还是皇帝因为很长时间没看到老萧,一问才知道自己的老师在大牢里蹲着呐,还是自己下的命令。

皇帝想要把自己老师放出来官复原职,石显说,您才当上皇上就关了自己的老师,大家都认为你是大义灭亲,现在无缘无故放了,还要官复原职,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吗?

皇帝觉得石显的话有道理,就下命令释放了萧望之,但没有官复原职,而是削职为民。

几个月过去了,皇帝越想越觉得对不起老师,于是给萧望之加了爵位,并想提拔他当总理。

按理说,老萧同志来当这个总理就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但老萧的儿子小萧不解风情地跳出来,重用我爸没问题,咱先掰扯掰扯老爸坐牢的事情,必须平反,严惩责任人。

责任人是谁?皇帝自己啊!皇帝很生气,我顾念师生情,给了你台阶,你下来就是了,瞎咋呼啥?

石显见皇帝憋屈得难受,又说话了,让老头去大牢反省一下,对他以后掌权有好处。

于是,老萧同志二进宫。

这边皇帝憋屈,那边老萧也郁闷得不得了。

我都快70的人了,都可以拿老年卡了,短短半年,二进宫,太耻辱了。

老头一时没想通,服毒自杀了。

老萧的资历和名声在那里放着,他死了肯定是大事啊,虽说是自杀的,但肯定了受了委屈啊,一时间,各大论坛帖子不断,其中有不少就是指向石显的。

石显很冷静,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扭转了舆论的风向,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老萧是个大V,但不是唯一的大V。石显向皇帝极力推荐另一个大V贡禹,让贡禹当上了御史大夫,对新上任的御史大夫尊敬有加。

于是,“石黑”刚喷完,一大群人就跳出来,谁说石显是坏人,人家举贤任能,是不是没推荐你,你不满啊?

石显完美布局,巧妙扳倒了看似不可能扳倒的人物,自己借势脱身屁事没有,只有皇帝在那里继续憋气。

不信邪的读书人还是很多的。

继萧望之之后,皇帝的另一个老师光禄大夫周堪、大中大夫张猛、魏郡太守京房、御史中丞陈咸等人相继发文吐槽石显,但石显轻松应对,一切以法律为准绳,给这些人找个实实在在的岔子,免官的免官,杀头的杀头。

石显知道很多人恨他,但拿他没办法。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要想太平,必须防患于未然。

石显设了一个局。

那个时候,皇宫的大门是不许再夜里随便打开的,石显借着一件重要的正事,向皇帝请示,晚上破个例给我开个门,皇帝同意了。这天晚上,石显很是招摇地深夜开宫门进了皇宫。

过了几天,不出石显所料,弹劾他的奏章像集束手榴弹一样成捆地飞向皇帝。

皇帝笑呵呵地把奏章给石显看,石显趁机发嗲,我辛辛苦苦,一切按章办事,但是总有人嫉妒,总有人陷害,幸亏皇上是个明白人,要不我都死几百回了。我看我以后也不要处理这些公务了,扫扫皇宫,既清闲,还锻炼身体,我现在这么受累,何必啊?

皇帝包了一个超级大红包安慰石显,对他更信任了。

石显久经官场考验,当然知道外援的重要性。

起初他的外援是个叫史高的外戚,是前任皇帝的表叔,后来岁数大了回家养老了。石显继续寻找目标,看上了一个叫冯逡的人。

不是冯逡多有才能,而是他有个姐姐是皇帝宠爱的妃子。但冯逡看不起太监,得到石显的引荐之后,居然第一件事就是说石显坏话,连皇帝都看不过去了,直接把小冯同学轰出去了。

后来,冯妃的另一个弟弟有希望升官,石显还记着上次的乌龙,对皇帝说,这属于外戚,外戚的权力要是太大,这帮大臣又要吵吵了,还是算了吧。

皇帝觉得石显是在为自己考虑,接受了石显的意见。

像小冯这样让石显看走眼的人并不多,主动抱大腿的比比皆是。所有靠上码头的全部加官晋爵,所有努力工作等提拔的全部等到猴年马月,所有敢于反抗的全部下岗回家。

一朝天子一朝臣,汉元帝死了之后,汉成帝继位,汉成帝没啥权力,主要是外戚掌握朝政。

外戚要掌权当然要踢开石显这块绊脚石,但外戚想找石显的错处置他于死地,居然找不出大一点的把柄,结果只好找了个似是而非的理由让他告老还乡。

曾经红极一时,如今黯然回乡,石显过不了自己这一关,生闷气,在回乡的途中,把自己活活气死了。

石显是好人吗?史书上认为他“为人外巧慧而内阴险”,是一个坏人。

为啥呢?他睚眦必报,善于坑人,还让受害人有苦说不出。他为人圆滑,精于自保,人家抓不到他的把柄。

史书上只是笼统的说石显专权,但并没有什么有说服力的例子,坑萧望之的事情完全可以归到政治斗争的范畴。

史书上说石显有家产一个亿,但并没有说他是如何敛财,这一个亿中,最大的来源其实是皇帝赏的。

所以,说石显是坏人并没有有力的证据。

但是石显高举皇帝大旗,都坑了些什么人呢?基本上都是儒家。

写史书的也是儒家,石显害了儒家的人,所以石显是坏人。再加上石显是太监,太监是坏人,所以石显是坏人。

就是这个逻辑。

关于“太监系列:坑人也要照章办事的太监”的问题

明朝最知名的大太监魏忠贤,为何会得到天启皇帝的宠信呢?

明朝最知名的大太监魏忠贤,为何会得到天启皇帝的宠信呢?要说明朝时期名声最坏的估计就是各种太监了,毕竟从一开始的太监专权到后来直接就被人传为太监误国,...

如何评价明武宗朱厚照这个人,他真的像史书里说的那么不堪吗?

谢谢邀请,明武宗朱厚照,年号“”正德“”所以又叫正德皇帝。历史上对他的记载是一个非常荒唐的无道昏君。但是我个人认为他并没有史书上写的那么不堪,之所以会。

晚清的“黄赌毒”达到了怎样的历史高度?

《晚清黄、毒、赌,前朝害人魔》伴随着中国几个租界的开埠,晚清的‘’黄赌毒‘’达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各种历史记载很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光怪陆离的社会。...

明朝统治两百七十多年,为何没出现后宫干政、外戚专权?

有明一代,虽有种种问题,如皇帝多“奇葩”,宦官多乱政,但却始终都没有出现过如之前朝代所出现的“后宫干政,外戚专权”的局面,这不得不说是明朝朝堂上一道不...从。

清朝“宗人府”是干什么的?为何妃子们闻之色变,宁死不去?

简单地说,宗人府就是明清时期专司管理皇家宗族事务的衙门,类似于那种大宗族的宗祠办公机构,其一项职责就是负责处罚那些犯了错的皇族成员。但实事求是地说,宗。

万历皇帝明明可以强制立福王为太子,为什么不这样做?

在封建社会,太子之位的确立向来都受“立嫡立长”,这个老规矩的制约。万历皇帝深爱郑贵妇,对长子朱常洛的母亲又不喜欢,爱屋及屋也罢,是真心疼爱也罢。万历皇。

有人说海瑞一生都未被重用,这是为什么?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问得好,为什么海瑞为官清廉,又深受百姓的爱戴,但始终得不到朝廷重用?海瑞之所以出名,在于他曾给嘉靖的一份奏疏,名为《治安疏》。奏折中痛斥嘉靖...海。

在古代,当臣子高举免死金牌时,皇帝是如何处理的?

那就要看皇帝的心情了,是免死还是催命,全凭皇帝一念之间。需要纠正的是,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免死金牌”这个东西,它的官方名字,最早...

海瑞升迁过程中,主要得益于什么?

海瑞这个人是中国古代官场上的一个异数!他一生清廉,这并没什么,中国古代的清官虽然不多,但还是有一些的。他性格刚直,甚至在《治安疏》中把明世宗嘉靖帝朱厚...

白居易晚年为何会沉迷歌舞?

白居易晚年沉迷歌舞?这让很多没有深入了解过他的朋友会有点意外。白居易为官正直敢于谏言而多次遭贬谪,做学问勤勉精进,其诗作大多针砭时弊、心系百姓。所以。

标签: 太监明朝皇帝

更多文章

  • 唐朝皇帝有胡人血统?清朝皇帝身上的汉人血统竟比满人血统还多?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血统,鲜卑

    [摘要]:唐朝皇帝有胡人血统?清朝皇帝身上的汉人血统竟比满人血统还多?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乾隆是汉族血统吗?大千世界听我说,一名历史领域的创作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根据史料记载,乾隆确实拥有汉族血统,只是真相远比想象中复杂的多。我们来梳理一下。乾隆可能是...唐朝开国皇帝身上有鲜卑血统,请问唐朝

  • 中国历史上的三类武术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契丹,武术,轻功

    [摘要]:中国历史上的三类武术大师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武术按运动形式可分为哪三类?武术按运动形式一般可分为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三大类。1.功法运动,我国武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种新兴的项目形式,以单个武术动作为主体练习,以达。历史上谁的轻功最好?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在现实的生活之中到底有

  • 盘点唐朝太监宦官杀死的哪些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宦官,文宗

    [摘要]:盘点唐朝太监宦官杀死的哪些丞相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唐代宗李豫连杀三大祸国殃民的宦官,为何之后仍有宦官横行?宦官横行不仅仅只发生在唐朝的中后期,在他之前秦有赵高,汉有十常侍,在他之后宋有童贯,明有刘瑾、魏忠贤,清有李莲英等,可以说哪个朝代没有权宦乱政?如果说...到。为什么唐朝后期宦官专政

  • 陈平反间计,陈平反间计解除荥阳之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陈平,项羽

    [摘要]:陈平反间计,陈平反间计解除荥阳之围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陈平是怎样除掉范增的?刘邦一次被项王围困在荥阳、成皋(都在今河南荥阳县)一带,谋士陈平便想出反间计,从楚军内部进行瓦解。刘邦邀请项羽和谈,项羽派虞子期到城内谈判。虞。陈平六出奇计是什么?陈平六出奇计是:第一条:反间计,离间项羽团队。刘

  • 电视剧《贞观之治》分级剧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有什么,电视剧

    [摘要]:电视剧《贞观之治》分级剧情介绍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贞观之治历史剧本?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该历史剧是第五代导演张建亚执导的首部电视剧,也是史学家孟宪实和作家阿城首次参与创作电视剧本的作品。全剧根。可以推荐几部介绍春秋战国的纪录片吗?导演:黄健中、延艺主演:侯勇、王志

  • “宋末三杰”——​陆秀夫​,惊世一跳,跳出南宋人的气节!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杰,南宋,名将

    [摘要]:“宋末三杰”——​陆秀夫​,惊世一跳,跳出南宋人的气节!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宋末三杰分别是谁?他们最后是怎么死的?导语:宋末三杰是南宋末年抗击元朝入侵的三位领军人物:文天祥、张世杰和陆秀夫。文天祥不幸被俘,他坚贞不屈,坚决拒绝了敌人的劝降,慷慨就义;张世杰在崖山...在。怎样看待陆秀夫抱

  • 明朝后期为什么彻底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大明,明朝,皇帝

    [摘要]:明朝后期为什么彻底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为什么明朝土木堡损失掉了京军主力,中央还没有对地方失去控制?土木堡是明朝的一个转折点,皇帝被俘虏,大批的武将功勋也被杀了,而明朝内部文官集团利用这个有利时机迅速崛起,控制了朝堂,也控制了全国,地方还是处在中央的...打。倭寇之乱几

  • 朱元璋祖坟:大明皇帝朱元璋祖坟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洪武,皇帝

    [摘要]:朱元璋祖坟:大明皇帝朱元璋祖坟在哪?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朱元璋的墓在哪里?洪武9年,在朱元璋49岁的时候,他准备筹建自己的万年吉壤,也就是后来的明孝陵。这位出身平民的皇帝,在他登上皇位之后,却忘记了生活的艰难,民生的疾苦,一心...洪。朱元璋祖坟有多牛?无论在哪个朝代,有权有势的王公贵族

  • 汉武帝母亲,汉武帝母亲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武帝,生母,皇后

    [摘要]:汉武帝母亲,汉武帝母亲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历史上汉武帝对母亲好吗?汉武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在他的计谋下,政权集中到了他一个人的手中,开了汉朝的先河。凡是这样的皇帝,都不喜欢别人对他肘掣。汉武帝的帝位和他母亲的计谋。汉武帝刘彻母亲?汉武帝刘彻的母亲叫王娡,为汉景帝第二

  • 顾况和白居易是什么关系?顾况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白居易,野火烧不尽,长安

    [摘要]:顾况和白居易是什么关系?顾况的结局如何?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有谁知道顾况的?如果还有翻译就更好了!_作业帮[唐]顾况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日影徘徊.意译:梦中我回到了故乡,看到黄叶满院,青苔满地,一片荒凉景象.拂晓梦醒以后。顾况对白居易的字变化为什么会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