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有35个皇子20个公主,为什么还要收养女?

康熙有35个皇子20个公主,为什么还要收养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250 更新时间:2024/1/3 10:19:12

在清朝的十二位帝中,康熙皇帝不光是在位时间最长的,还是后宫嫔妃最多,生育子嗣最多的。他一生共抚育35位皇子,20位公主,绝对是历史上都赫赫有名的多产皇帝。可是令我们疑惑的是,在康熙皇帝众多的孩子当中还有一位收养的女儿,那就是恭亲王常宁的长女——固伦纯禧公主。康熙皇帝自己已经有那么多子嗣,为何还要另外收养一个女儿呢?做任何事、下达任何命令都有其用意的康熙皇帝,收养养女是出自何目的呢?这和康熙皇帝的弟弟常宁之间有无必然关系?让我们重回康熙朝,从历史的缝隙中找到原因!

1、康熙朝早期诸子早夭,需要收养

纯禧公主生于康熙十年,其生父爱新觉罗·常宁系顺治皇帝第五子,康熙皇帝的亲弟弟,当时常宁还未满15岁。康熙皇帝一生虽然生育子嗣众多,但在康熙十年之前,其所生的三位皇子两位公主全部早夭,这让康熙皇帝很是痛惜。恰在此时,常宁的庶福晋生下一女,五位皇嗣的早夭让康熙皇帝渴望孩子围在自己身边的感觉,哪怕不是亲生的。所以,纯禧公主出生不久就被带到宫中抚养,成为康熙皇帝的养女,按照年龄排序,纯禧公主排位第一,也被人们称为长公主。

在康熙皇帝的众多皇嗣中,有16位皇子8位公主出生在康熙二十年之前,也就说早期的时候,康熙皇帝非常注重皇嗣的繁育和大清皇室的繁荣昌盛。可是偏偏命运作弄人,在这24位早期的皇嗣中竟然有14位早夭。当然这和康熙皇帝年龄尚幼便繁育子嗣有很大关系,但是作为皇帝,他必须为大清江山以后的传承考虑,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后来接连的皇子出世,康熙皇帝肯定还会收养子嗣,甚至收养皇子留在身边。

2、两位公主早夭,让常用公主维护江山统治的大清皇帝有些捉襟见肘

其实,康熙皇帝收养纯禧公主的另一个理由有些不尽仁道,但这也作为皇帝的他必须采取的弥补办法。我们都知道,清朝的公主们自从生下以后就只有一个最终归宿,那就是为了大清皇帝维护江山统治、巩固皇权而进行政治联姻。清朝公主们或下嫁有功之臣的子弟,或远嫁蒙古、外藩部盟贵族子弟,无一例外。

你想想,直到康熙十年,康熙皇帝才仅生下两位公主,还早早夭亡。当时的朝局尚未稳定,边疆战事频发。准格尔蠢蠢欲动、台湾频频骚扰内陆地区、三藩也在酝酿着为祸之心,当时的康熙皇帝是最需要群臣支持、蒙古等部盟拥护的时候。可是,对于清朝而言,最常用的笼络手段——政治联姻缺少了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那就是皇室公主的缺少。好不容易生下两位公主,还早早的夭亡,这肯定会让康熙皇帝觉得慌张,所以他必须收养公主,才能帮助自己完成这必须的政治任务。

3、爱新觉罗·常宁的缘故

顺治皇帝共生育了8位皇子,可是最后存活下来的,除康熙皇帝外,只有皇次子裕亲王福全、皇五子恭亲王常宁和皇七子纯亲王隆禧。而纯亲王隆禧又在20岁的时候因病去世,所以康熙皇帝便只剩下福全和常宁两位兄弟。福全,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位自平定准格尔叛乱之时,就征战沙场,屡立战功的王爷备受康熙皇帝恩宠。康熙四十二年,50岁的福全因病薨逝,远在塞外出巡的康熙皇帝赶回京城,亲自祭奠长兄,而且在福全出殡之时,更是扶棺痛哭,很是痛苦和惋惜。

而常宁,这个比康熙皇帝小三岁的弟弟却名不见经传,少为人知。常宁和康熙皇帝是不是有矛盾,矛盾因何而起,历史献中并无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常宁和康熙皇帝的关系比照福全而言,差的太远了。就在福全去世的前几天,常宁因病去世,康熙皇帝只是派了几位皇子前去吊唁,自己并未现身,甚至连谥号都未赐给常宁。常宁的待遇比不过福全还有情可原,毕竟福全为大清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受康熙皇帝敬重和厚爱。但是,康熙皇帝的七弟爱新觉罗·隆禧20岁薨逝的时候,康熙皇帝还痛苦不已,辍朝三日表示哀思,亲赐谥号,并且让其子了不降爵位的承袭了纯亲王爵位。

和隆禧的待遇一样,福全去世以后,康熙皇帝除了表示出极大地悲痛以外,还命其子保泰承袭裕亲王爵位,可谓是龙恩浩荡。可是到了常宁身上呢,康熙皇帝非但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伤心,还将他儿子原本应该降爵承继的郡王爵位降到了贝勒。可见,康熙皇帝和常宁之间的关系并不好,常宁甚至并不支持自己的皇帝哥哥。可是,在康熙十年的光景,康熙皇帝是最为需要朝臣和皇室支持的时候,他不能将两人的矛盾公开化。而且,一以“仁孝”治国的康熙皇帝即使和常宁有矛盾,也只会悄悄处理,慢慢拉拢而不会像雍正皇帝那样冷血处理。所以,将常宁的长女收为自己的养女,很大程度上也是康熙皇帝为了拉拢常宁,向常宁示好的举动。

标签: 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同样是对待蒙古残余势力 为何明朝修长城而清朝却要修寺庙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清朝,历史解密

    对待蒙古残余势力,明朝和清朝的态度截然相反。有人就提出,明修长城清修庙,那么明朝修长城花了多少钱呢?(明朝和北元对抗地图)对待蒙古参与势力,明朝和蒙古的方法绝对不同。明朝习惯用法是修长城,而清朝则是修庙。方式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不同,明朝和蒙古打了200多年,也没有征服蒙古,而清朝则不同,最后征服了蒙

  • 和裕皇贵妃刘佳氏儿女双双早逝,苦了大半辈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和裕皇贵妃,清朝,皇贵妃,历史解密

    在古代时候,并没有像现在那么平等,在那个时候,人都是有分等级的,而在高等级的人就可以对下等人进行奴隶和支配。那个时候女婢下人的性命都是不受尊重的,后宫中的现象更是很明显,后宫女婢能够成为人上人的不多,而且她们也是很厉害的。通常这能够成为皇帝的妃子,大都她们的家世很好,有着雄厚的家庭背景的,这样才能在

  • 古代大臣被赐死时,可不可以不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史书中或各种影视剧中,常常会有大臣被君王赐死的情形,有的赐一杯毒酒,有的赐一把剑,更有玄乎点的,像三国里荀彧那样,被赐给一个空盒子。有时细细想来也觉得奇怪,你说这些大臣,君王都到让你死的份上了,你就非要去死?为啥就不逃呢?其实,不是大臣不想逃,而是,赐死这事儿,说白了,其实是个制度。怎么说呢?相信很

  • 皇太极猝死后,八旗势力是怎么分布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皇太极,清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皇太极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1643年,大清崇德八年,51岁的皇太极突然猝死。因为死得太突然,但史料中又找不到皇太极被谋害的蛛丝马迹,因此,后世史家猜测皇太极是死于突发脑溢血。皇太极死后,留给满清一个棘手的问题:皇太极生

  • 甘宁轻而易举就拿下曹洪,为何马超五十回合都赢不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马超,作为五虎上将之一,轮武艺来讲绝对算是数一数二的。而且,马超出生在民风剽悍的西凉,从小就跟随其父马腾四处征战,作战经验也是相当丰富的。尤其是在潼关之战的时候,马超为了给自己的父亲和兄长报仇,一路追的曹操险些丧命。如果当时不是有曹洪阻挡,即使曹操割须弃袍也注定会成为马超的刀下之魂。虽然马超号称有吕

  • 玄武门之变前,唐太宗李世民势力有多恐怖?怪不得不惜杀掉兄弟也要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历史解密

    在唐代替代隋朝贡献千秋霸业的全过程中,秦王李世民的奉献不容置疑是较大的,其实即便略微对历史时间有点儿知道的人都不容易对其造成提出质疑。那麼唐太宗对唐代创建的奉献到底反映在哪儿,将会就没是多少人知道了。公年618年5月,隋恭帝杨侑禅坐落于唐代,唐王李渊即皇上位,改国号为唐代,改元武德。武德年间,李渊封

  • 西汉,唯一一个因投票而灭亡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汉,历史解密

    说起我国封建王朝,我们知道有很多。我们知道的光是大一统王朝都是唐宋元明清等等。如果地方政权都算上去的话,就更是数不胜数了。不过在这些王朝中,有一个非常特殊,这个朝代被灭亡十几年之后又成功恢复了,而且又存在了195年。这个朝代就是西汉。而且西汉的灭亡非常特殊,是投票决定的,非常的民主。我们看一下具体的

  • 从戊戌政变到己亥建储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慈禧是怎么处置光绪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慈禧,历史解密

    1898年9月21日(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六日,农历戊戌年),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反动政变,结束了“戊戌变法”,公开处决了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并将光绪帝软禁于瀛台,临朝“训政”,再一次由幕后走向台前。康梁远逃海外,继续以保皇相号召,积极从事反对慈禧的斗争,又因戊戌变法期间,康梁、六君子等人曾密商武

  • 十四爷身为八爷党的人 那么八爷又为什么要提防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雍正,历史解密

    《雍正王朝》中从开始“九子夺嫡”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此时明珠、索额图都已经倒台,也就表示大爷党和太子党已经失去优势。三爷无心竞争,剩下的就是四爷党和八爷党,从明面上看实力最强的应该是八爷党。八爷的支持者有九爷、十爷、十四爷,还有八爷的“贤”名为自己招揽的文武百官和上书房大臣,这虽然看起来很强但其实

  • 揭秘:秦始皇之母赵姬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秦朝,历史解密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中国首位完成统一大业的霸主秦始皇,其人生并不像战场上那般所向披靡,心中终有难言之痛,以致其因宫帷之乱将母后赵姬囚于雍城,并明示与母亲断绝关系,永不再见。虽说秦始皇最终因大臣劝诫,将赵姬释放使其终得善终。可是儿子心中该有多恨,才会对母亲做出如此举动?那被秦始皇痛恨一生的母亲赵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