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药师弟子中最不出名的冯默风,做了一件事却无人能及

黄药师弟子中最不出名的冯默风,做了一件事却无人能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801 更新时间:2023/12/9 8:04:04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能让人铭记的人,总是为国为民出过力气的。现实如此,金庸武侠小说中也是如此。乔峰之所以令人钦佩,是他雁门关的自刎,拯救了两国百姓;郭靖之所以令人敬仰,是因为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守卫襄阳,最后壮烈牺牲;杨过之所以称之为大侠,是他击毙了蒙古大汗;袁崇焕之所以令人难忘,是他的大义,他的气节。以上这几位是很出名的,其实还有一位不出名的,也是被大家忽略的一位,可是他的壮举,却不比上面几位差,还曾经用自己的行动狠狠打了杨过的脸。

这位不出名的大侠是谁呢?他就是黄药师的徒弟,最小的徒弟,冯默风。冯默风这个名字不如梅超风、陈玄风、陆乘风等人出名,可以说是众多弟子中最不出名的一个。他本来是很聪明的,可是呢因为被陈玄风和梅超风牵连,被黄药师打断了腿,逐出了师门。此后黄药师便再也没有见到他,虽然黄药师对他很残忍,但是他对师父还是一如既往的尊重,当听到莫愁大骂自己的师父的时候,冯默风怒了,要跟李莫愁拼命。

冯默风被黄药师逐出师门,也没有意志消沉,而是潜伏在宋蒙边境,打探蒙古的军情。冯默风就这样一直默默付出着,要不是杨过和程英等人的到来,恐怕这个冯默风一辈子就籍籍无名了。冯默风救了杨过、程英等人,临走之前,曾劝杨过加入军队,替国家出力。可是呢,杨过却对此不屑,还说出来天下百姓管我何事,令冯默风很鄙视。虽然冯默风很鄙视杨过这种自私的行为,但是当杨过和郭靖陷入敌营,被金轮法等人围攻的时候,又是冯默风挺身而出,去救他们。而冯默风自己呢,被金轮法王杀死,杨过看到这一幕黯然愧疚。冯默风的死,冯默风的大义,狠狠打了杨过的脸,给杨过上了很深刻的一堂课,一个残疾人都这样,我杨过为何如此?所以,刺杀郭靖的念头渐渐退去,还在关键时刻救了郭靖,抵挡了蒙古兵的进攻。

古今多少英雄籍籍无名,冯默风就这样死了,英雄就这样消散了,连尸骨都不知在何处,令人感叹。但是冯默风干的这件壮举之事,为国为民的大义,却狠狠的打脸了杨过,狠狠的教育了杨过,从此杨过开始转变。

标签: 冯默风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神秘消失的三国四大名将?辉煌过后均不知所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经历过辉煌,“江湖”上留下过大名,但辉煌过去,转眼又不知所终了。一将成名万古枯,能成为一代名将而留名史册的无不身经百战,经历过九死一生。但也有这样一些名将:当然,不是说他们遁入山林或人间蒸发,而是史书对他们的事再也只字未提,令喜欢他们、关注他们的人扼腕兴叹。这样的名将,在三国时期就有好几位。第一位:

  • 秦孝公为何如此信任商鞅?甚至于晚年还想把君位都传给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秦孝公和商鞅剧照其实秦孝公与商鞅的君臣关系跟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比较相似,其二人基本就像一个整体,他们有着共同的政治抱负,而且彼此都很需要对方的成全,二人除了是上下级关系以外在性格上也比较投缘。秦孝公刚刚继位的时候,秦国正处于十分动乱的时期,国力已经大为削弱,又因为秦国处在偏僻的西北地区,不参加中原和

  • 明明知道商鞅是被冤枉的 为什么还要将他车裂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国,商鞅,历史解密

    在商鞅之前,秦国是一个任人欺辱的弱国,所以秦孝公才在流芳千古的《招贤令》中说:商鞅入秦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然而到商鞅之后,经过商鞅一系列努力,秦国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强国,逼得以前的老敌人、一直看不起秦国的魏国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很委屈的割地求和。历史上也有这样的公论:秦穆公以后,秦国一个非常重要

  • 关于记载西施的三种结局 哪一个才是你心中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施,越国,历史解密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王维这几句诗基本描述了四大美人之一西施的工作履历,基本上西施的前半生就在这四句话里面。作为浙江诸暨的一个美女,西施的美名早已天下闻名。而作为吴越战争失败一方的越国,越王勾践想尽一切办法,目的就是打败吴王夫差。为此,勾践什么手段都要使出来。终于谋臣范

  • 赵氏灭族的罪魁祸首不是屠岸贾,而是赵庄姬通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春秋中期,以晋楚为轴心的霸权之争仍在继续。然而,此时各诸侯国内部政治格局悄然发生着变化,公室出现衰弱迹象,而卿大夫家族则日趋强大,公室与世族之间以及世族与世族之间的矛盾日益构成社会的主要矛盾。期间,“各世族大抵皆转其视听以内向”,[1](P66)致力于内部的争权与兼并,各国世族之兴替此起彼伏,权力之

  • 朱棣靖难之时,30万沐家军为什么不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沐英,明朝,历史解密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结束了在陕西的视察工作,不久后在南京城因病去世。朱标是朱元璋嫡长子,也是大明帝国最优秀的接班人,在众兄弟之中的威望无人能比。摆在64岁的老皇帝朱元璋面前的,是要重新选择接班人。最终,他跳过自己剩下的二十几个儿子,选择了朱标的嫡长子、年仅15岁的朱允炆。朱允炆

  • 章邯在废丘城内撑足了半年,为什么项羽没来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章邯,秦朝,历史解密

    当章邯的废丘也被刘邦的汉军围困住了,刘邦这时才分军去战陈仓咸阳之外围,周勃带军去把北边的漆县、汧(音千)县拿下来了,回过头又跟樊哙一起把原先拉在陈咸路上的郿县也夺了过来。关中这块属于章邯的这部分除了废丘都定下来了,这时灌婴正在打咸阳以东塞王司马欣的都城栎阳,刘邦又派樊哙去帮灌婴,周勃则去打塞国频阳,

  • 他为何带兵打自己人?背后真相也是身不由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左良玉,明朝,历史解密

    李自成进入京城之后,崇祯就自缢了,后来福王在南京重新建立了一个南明政权。而当时在南明,左良玉是拥有着几十万兵马的将军,也是当时南明最大的军事集团了,为什么他却没有帮助南明呢?当时作为最有实力的左良玉,居然还被排挤出去了,在南明一点的地位都没有,虽然没有人胆敢无视他的存在,但是在内部,却没有人愿意听从

  • 李思齐为什么会舍得自断一臂给王保保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王保保,历史解密

    朱元璋想要得到元将王保保(本名扩廓帖木儿),于是派李思齐为使者,前去招降王保保。李思齐去后,王保保对李思齐礼遇有加,好吃好喝一通招待,并表示投降朱元璋的事,可以“考虑考虑”。李思齐要回去的时候,王保保还专门派了一队骑兵护送。送到边境的时候,骑兵对李思齐说,我们主帅说了,请你留下一点礼物再走。李思齐心

  • 有子有着哪些思想理论?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有子,孔子,历史解密

    孝悌为本有子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即以孝敬父母,敬重兄长作为实行仁爱的根本所在。现实社会的治乱兴衰是孔子儒学关注的重心所在。孔子认为,社会的和谐有序,有赖人人修己守礼。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人人做到“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