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神秘消失的三国四大名将?辉煌过后均不知所终?

神秘消失的三国四大名将?辉煌过后均不知所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801 更新时间:2024/1/13 18:04:33

经历过辉煌,“江湖”上留下过大名,但辉煌过去,转眼又不知所终了。

一将成名万古枯,能成为一代名将而留名史册的无不身经百战,经历过九死一生。但也有这样一些名将:

当然,不是说他们遁入山林或人间蒸发,而是史书对他们的事再也只字未提,令喜欢他们、关注他们的人扼腕兴叹。这样的名将,在三国时期就有好几位。

第一位:麹义

“麹”这个姓很少见,有的书干脆把它写成“鞠义”,其实有很大不同。“麹”姓可能与边地少数民族有关,史书上也说麹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说明麹义是一员猛将。

他大概是个直肠子,在优柔寡断、心思很重且懦弱无能的韩馥手下做事心情不大痛快。

麹义原是韩馥手下的头号将领。麹义与韩馥最终走向决裂,具体经过不太清楚,总之二人兵戎相见,结果韩馥很丢人,没有打过自己的手下。

把身边的策反专家派了过去,游说韩馥主动让位,韩馥胆小,结果就让了。

袁绍抓住机会迅速与麹义联络,麹义投降了袁绍。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麹义之叛就是袁绍策反的。麹义归降令袁绍士气大振,韩馥却陷入惊惶失措中。袁绍又不失时机加了一把火,暗中联络北方的公孙瓒,邀他和自己一块夹击韩馥,事成之后平分冀州。韩馥连手下人都打不过,更打不过勇猛异常的幽州铁骑,结果大败。袁绍看了看,觉得火候到了,

“曲义自恃有功,骄纵不轨,绍召杀之,而并其众。”

所以,麹义是袁绍夺取冀州的头号功臣,按照他的名气和地位,自然也应该是袁绍阵营里的头号将领,但袁绍手下所谓的“河北四庭柱”里竟然没有麹义的名字,《三国志》也没有麹义结局的记载,原因成谜。只有《后汉书》里有一条记载:如果这里的“曲义”就是麹义,倒是一条线索,不过这条没有前后文的记载实在太简略了,让人不知道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二位:马岱

很多人误以为马岱是马超的亲弟弟,其实不是,马岱是马超的从弟。古人以共曾祖父而不共父亲又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为从弟,简单地说,就是没有出“五服”的本家兄弟。

马超在潼关大战中败给了曹操,之后到凉州发展,马岱一直跟随。

马超后来在凉州无法立足,不得已投汉中的张鲁,那时马超的身边已经没有多少亲信了,马岱是其中之一。再后来,马岱随马超赴益州投刘备,他们二人为成都的“和平解放”做出过贡献。

让马岱名声顿起的,是他率部诛杀了魏延。

没过多少年,马超就病逝于成都,临终前给刘备留下遗书,别的事都没有提,只请求刘备照顾马岱。诸葛亮北伐,马岱都参加了,但军职不详,应该不属于一线将领。

诸葛亮死后,杨仪和魏延闹翻,双方各率一支人马回汉中。杨仪先命王平前去战魏延,王平到南口,斥责魏延的手下说:“丞相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你们怎敢如此?”自己人不打自己人,魏延手下都知道魏延理亏,于是不战而散。堂堂征西大将军,最后只得单人独骑跟几个儿子一起逃往南郑,杨仪再派马岱前往追拿,马岱把魏延父子斩首。马岱将魏延的首级交给杨仪,杨仪站起来一脚踏上,骂道:“狗奴才,看你还能做恶不?”

马岱此后受到重用,因功升为平北将军,进入了蜀汉高级将领行列。

由于“站队”正确,马超的族弟,又诛杀过魏延,名气应该越来越显才对,但升为平北将军后马岱的名字再也没有出现在史书里,原因不明。

第三位:严颜

严颜原是刘璋的手下,任巴郡太守,他的名气主要来自于张飞“义释严颜”,这不是小说的虚构,历史上确有其事。

时任巴郡太守的严颜组织抵抗,双方展开了激战。

刘备进入益州一年多后,诸葛亮率张飞、赵云前往益州,其中张飞独立率一支人马在前面开路,首战巴东郡,将其故克,之后继续向前推进,来到巴郡,将郡治江州包围。

张飞被严颜凛然之气所感动,下令把他释放,尊之为宾客。

江州即今重庆市,是益州东部重镇,刘璋的巴郡太守是严颜,他一向反对引刘备入益州。经过一番激战,张飞攻破了江州,并将严颜生擒。严颜被带到了张飞跟前,张飞抓住了严颜,斥责道:“我大军已至,你怎敢不投降而拒战?”严颜毫不畏不惧,回答道:“是你们不讲理,侵占我们的土地,我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张飞听了很生气,大怒,让命左右把将严颜拉下去砍头。严颜脸色不变,对张飞道:“砍头就砍头,发什么火?”

据史书记载,严颜被释放后的身份是“宾客”,并不是太守,

这是一段历史佳话,如果严颜被抓后主动求降、如果张飞把严颜真的杀了,这段佳话也都没有了,严颜被俘后表现出的节气、张飞释放严颜表现出的仁义共同成就了这段佳话。有人认为张飞继续让严颜当巴郡太守,直到严颜最终病逝于此,这个说法没有依据,推测起来可能性也不大。出于战略安全的考虑,巴西郡这个重地被攻克后,刘备、诸葛亮肯定会安排更可靠的人去管理。

宋时苏轼曾过严颜墓,写下一首诗:

严颜的事后来也没有记载了,最有可能的是他在江州或其它地方得到了善终。至今巴蜀地区共有3座严颜的墓,一座在重庆市忠县,一座在四川省巴中市,一座四川省蓬安县。一人三墓,说明后人把他视为忠义形象给予推崇,不过也存在一些争论,“先主反刘璋,兵意颇不义。孔明古豪杰,何乃为此事。刘璋固庸主,谁为死不二。严子独何贤,谈笑傲碪几。国亡君已执,嗟子死谁为。何人刻山石,使我空涕泪。吁嗟断头将,千古为病悸。”

严颜是一位战败后没有杀身成仁的将领,这与传统节义观似乎并不一致,

从上面这首名为《严颜碑》的诗来看,苏轼对刘备入蜀的正义性有所质疑,对严颜也不乏微辞。他在后世能受到推崇,这一点很不容易。

第四名:高览

高览原是袁绍的部将,史书对他记载很少,但他的名气却很大,主要是因为他名列所谓“河北四庭柱”之中。关于“河北四庭柱”,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当代苏州评话大师张国良《平话三国》中提出的,史书里没有这个概念。

担心袁绍追究,干脆来了个“战场起义”,成为官渡之战中压垮袁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高览在史书里出现,基本上只有一次,就是官渡之战进入到关键阶段,曹操突袭乌巢,袁绍为解围,不顾反对,命张郃、高览强攻曹军大营,二人奋战未果,

尽管“河北四庭柱”只是民间说法,但袁绍能让高览与张郃一起执行重要任务,说明高览在当时的军职不会太低。张郃投降曹操后,立即被拜为偏将军,封都亭侯,高览担任何职则不详,即使比偏将军低,至少也应该是中郎将或校尉什么的,也属于高级将领了,但作为“起义将领”的高览,却从此没有了任何讯息。

标签: 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孝公为何如此信任商鞅?甚至于晚年还想把君位都传给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秦孝公和商鞅剧照其实秦孝公与商鞅的君臣关系跟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比较相似,其二人基本就像一个整体,他们有着共同的政治抱负,而且彼此都很需要对方的成全,二人除了是上下级关系以外在性格上也比较投缘。秦孝公刚刚继位的时候,秦国正处于十分动乱的时期,国力已经大为削弱,又因为秦国处在偏僻的西北地区,不参加中原和

  • 明明知道商鞅是被冤枉的 为什么还要将他车裂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国,商鞅,历史解密

    在商鞅之前,秦国是一个任人欺辱的弱国,所以秦孝公才在流芳千古的《招贤令》中说:商鞅入秦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然而到商鞅之后,经过商鞅一系列努力,秦国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强国,逼得以前的老敌人、一直看不起秦国的魏国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很委屈的割地求和。历史上也有这样的公论:秦穆公以后,秦国一个非常重要

  • 关于记载西施的三种结局 哪一个才是你心中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施,越国,历史解密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王维这几句诗基本描述了四大美人之一西施的工作履历,基本上西施的前半生就在这四句话里面。作为浙江诸暨的一个美女,西施的美名早已天下闻名。而作为吴越战争失败一方的越国,越王勾践想尽一切办法,目的就是打败吴王夫差。为此,勾践什么手段都要使出来。终于谋臣范

  • 赵氏灭族的罪魁祸首不是屠岸贾,而是赵庄姬通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春秋中期,以晋楚为轴心的霸权之争仍在继续。然而,此时各诸侯国内部政治格局悄然发生着变化,公室出现衰弱迹象,而卿大夫家族则日趋强大,公室与世族之间以及世族与世族之间的矛盾日益构成社会的主要矛盾。期间,“各世族大抵皆转其视听以内向”,[1](P66)致力于内部的争权与兼并,各国世族之兴替此起彼伏,权力之

  • 朱棣靖难之时,30万沐家军为什么不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沐英,明朝,历史解密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结束了在陕西的视察工作,不久后在南京城因病去世。朱标是朱元璋嫡长子,也是大明帝国最优秀的接班人,在众兄弟之中的威望无人能比。摆在64岁的老皇帝朱元璋面前的,是要重新选择接班人。最终,他跳过自己剩下的二十几个儿子,选择了朱标的嫡长子、年仅15岁的朱允炆。朱允炆

  • 章邯在废丘城内撑足了半年,为什么项羽没来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章邯,秦朝,历史解密

    当章邯的废丘也被刘邦的汉军围困住了,刘邦这时才分军去战陈仓咸阳之外围,周勃带军去把北边的漆县、汧(音千)县拿下来了,回过头又跟樊哙一起把原先拉在陈咸路上的郿县也夺了过来。关中这块属于章邯的这部分除了废丘都定下来了,这时灌婴正在打咸阳以东塞王司马欣的都城栎阳,刘邦又派樊哙去帮灌婴,周勃则去打塞国频阳,

  • 他为何带兵打自己人?背后真相也是身不由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左良玉,明朝,历史解密

    李自成进入京城之后,崇祯就自缢了,后来福王在南京重新建立了一个南明政权。而当时在南明,左良玉是拥有着几十万兵马的将军,也是当时南明最大的军事集团了,为什么他却没有帮助南明呢?当时作为最有实力的左良玉,居然还被排挤出去了,在南明一点的地位都没有,虽然没有人胆敢无视他的存在,但是在内部,却没有人愿意听从

  • 李思齐为什么会舍得自断一臂给王保保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王保保,历史解密

    朱元璋想要得到元将王保保(本名扩廓帖木儿),于是派李思齐为使者,前去招降王保保。李思齐去后,王保保对李思齐礼遇有加,好吃好喝一通招待,并表示投降朱元璋的事,可以“考虑考虑”。李思齐要回去的时候,王保保还专门派了一队骑兵护送。送到边境的时候,骑兵对李思齐说,我们主帅说了,请你留下一点礼物再走。李思齐心

  • 有子有着哪些思想理论?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有子,孔子,历史解密

    孝悌为本有子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即以孝敬父母,敬重兄长作为实行仁爱的根本所在。现实社会的治乱兴衰是孔子儒学关注的重心所在。孔子认为,社会的和谐有序,有赖人人修己守礼。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人人做到“仁”。

  • 滑寿有哪些轶事典故?有哪些济世救人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滑寿,元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元代医学家。字伯仁,晚号樱宁生。祖籍襄城(今属河南),其祖父时迁居仪真(今属江苏)。初习儒,工诗文。京口名医王居中客居仪真时,滑寿师从之习医,精读《素问》、《难经》等古医书,深有领会,然亦发现《素问》多错简,因按脏腑、经络、脉候、病能、摄生、论治、色脉、针刺、阴阳、标本、运气、汇萃十二项,类聚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