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中梓: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明朝医学家

李中梓: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明朝医学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03 更新时间:2024/1/3 2:17:50

中梓(1588~1655年),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汉族,上海浦东惠南镇人。他父亲是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故中梓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幼年时擅长学、兵法,因屡试不第,加之体弱多病,乃弃仕途而学医。他悉心钻研医学名家的著作,深得其中精要,对中草药物的药性进行反复研究,并用于临床实践,在实践中创立了自己的医学理论,成为一代名医。曾祖李府,字一乐,为抗击倭寇而捐躯。

李中梓伯父尚雅字伯安,号鹤汇,负异才,供弟尚兖读书。父尚兖,字补之,号震瀛,1589年中进士,曾任职兵部和吏部。兄中立,字士强,又字正宇,号念山,曾任浙江按察,四川主考,大理寺卿右评事。兄中植,号念曾,系著名学者,兼通医药。侄延,原名彦贞,字我生,后改辰山。又字期叔,亦曰寒村,号漫庵。师事中梓,着有《补撰药品化议》(一作《辨药指南》)14卷、《医学口诀》、《脉诀汇辨》10卷、《痘疹全书》。

李氏少年博览群书,青年时曾应科举,后因痛感两亲子被庸医药误致死及自己早岁多病,转而习医。—生对中医理论研究十分重视,兼取众家之长。其论述医理,颇能深入浅出。所著诸书,多能通俗易懂,最为初学、登堂入室之捷径,这在当时可称是一套最完整的中医教材。因而在吴中医界广为传诵,成为明清间江南一大医家与宗师,在中医学的普及方面作出较大贡献。

李中梓在医疗上注重脾肾治理。江苏金坛有一名医宇泰,年已八十,患脾泄,根据一般医理,泄病宜补,岂知愈补病势愈重。他便求教于中梓,中梓问明病源后对他说:“你体肥多痰,愈补愈滞,病当然不会好了,应反其规,用迅利药物涤之。”王听后称赞说:“当世之医,唯你我两人,你开方子,我服药,有疑哉!”中梓于是用巴豆霜给老医生服用,果然泄下许多痰涎,病也好了。

他注重实践,决不墨守成规,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对各种疑难杂症很有研究,时人称之为神医。有个叫鲁藩的人,得了一种怪病,在盛暑的大热天,虽将门窗紧闭,床上悬挂帐帷,身上又盖上三条貂皮被,还不断地喊。李中梓观察病情后,诊断为“伏热病”。古人用“冷水灌顶法”治疗,中梓略为变通一下,改服石膏三斛汤。他开了三帖药,第一帖吃了,病人去掉貂皮被;第二帖吃了,病人去掉帐帷;第三帖吃了,病人叫打开门窗,只见他大汗淋漓,热气腾腾,病全好了。还有个姓鞠的人,也得了一种怪病,发病时,伴有高热,在胡言乱语中,竟能说出室外所发生的事情,屡试屡验,经李中梓观察后,诊断为“离魂”病。施药后,高热消退,呓语中止,恢复了清醒状态,以后病症消失。

更多文章

  • 汉光帝刘秀倡导的以柔治国方案成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秀,汉朝,刘秀,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是以武统治天下的。不过这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在那种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中,武力有时候是最有用的办法。凡是皇帝,必定会注重兵权。而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叫刘秀的皇帝,他倡导以柔治国,并且真的就这样做了。那这一方法成功了吗?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于乱世中起兵,一统天下刘秀出生的时代不好,恰

  • 乾隆皇帝铭记了一生的女人是谁 为了她竟然砍死自己的两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乾隆,乾隆,历史解密

    清朝是我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这个王朝的历史虽然只延续了两百多年,但是期间发生的事情却很值得人们关注。在清王朝时期,还出现了我国封建统治中的最后一个盛世,那就是康乾盛世。而乾隆皇帝作为一个盛世君主,因此他的一生自然就和其他清朝的君主有所不同。靠着爷爷康熙和父亲雍正奠定的良好基础。乾隆轻而易举的就

  • 虞诩刚正不阿,却因一件事愧疚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虞诩,汉朝,历史解密

    虞诩是汉和帝时期的人,因为他为人正直,性情刚烈,凡是看不惯的事情都要管一管,因此他在朝中树立了很多的敌人,而虞诩有非常厌恶抱团,也就没有人自讨没趣为了帮助他去得罪朝中的权贵,所以在其他大臣的排挤之下,虞诩最后得到了一个任务,这个人物就是让虞诩去治理朝歌。当时朝歌的时俺非常乱,盗贼横行,人民的生活受到

  • 唐代古民族,沙陀族的兴起与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数神秘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也曾有过自己的辉煌,比如古代史上有很多的时期,都是由外族们主导的,像鲜卑人影响的南北朝,西夏,契丹影响的宋辽夏时期,这些民族也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号,那么还有一个神秘民族,它在唐末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唐朝灭亡之后,华夏大地进入到了著名的五代十国

  • 乾隆60岁生日,刘墉为什么送了一桶生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墉,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刘墉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古往今来,送礼都是一门很有讲究的学问。礼物并非越贵越好,既要考虑到双方的身份、体面,也要顾及场合,比如给文人雅士贺寿,送一副字画就比较合适,而送金银珠宝就显得很俗气。在乾隆年间,就有一个臣子给皇

  • 清朝的一品官职有多厉害呢 他们的权力有多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官员,历史解密

    清朝的一品官职有多厉害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古代,对于官员等级的划分,每个朝代都不一样,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清朝的“九品十八级”制度,每一品的官员还有正和从的区别,这一套制度是根据前朝的官员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善而得到的,最小的就是九品官员,等

  • 内务府:清代官署名,职官多达三千人,掌宫廷事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内务府,清朝,历史解密

    内务府,清代官署名,掌宫廷事务。长官称总管大臣,无定员,由满族王公或满族大臣兼充,秩从二品,乾隆时改正二品。府内所属广储司掌银、皮、瓷、缎、衣、茶六库出纳,织造、织染局亦在其管辖之下。会稽司掌本府出纳;掌仪司掌本府祭祀及太监品级;都虞司掌武职铨选;慎刑司掌本府刑名;营造司掌本府缮修;庆丰司掌牛羊牺牡

  • 秦始皇与李斯的关系怎么样?李斯究竟有何能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知名的秦代宰相李斯,他本是楚国人,也是儒学莘莘学子,为什么最终跑到秦国来做官不用说,还变成了法家理论的坚决拥护者呢?李斯有经世之才,从小他就很聪明,后来他还拜在著名的儒家大师荀卿的门下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他就离开了楚国。为什么呢?因为李斯在楚国的时候,就只当了一个郡小吏的职务,官位很低。如果他一

  • 朱元璋父母去世时,地主拒绝安葬,地主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朱元璋一生从事很多职业,放牛娃、叫花子、和尚、士兵、将军、皇帝,可以说他是命运最坎坷,人生最波折的开国皇帝了。年轻时的朱元璋,那叫一个惨!元朝统治者将人分为四等:蒙古人一等,色目人为二等,汉人三等、南人四等人。朱元璋一家就是四等人,地位和奴隶差不多,命贱的甚至不如一只牲口。因为出生低贱,朱元璋一家连

  • 她的儿子成了皇帝,自己却成了“俘虏”后失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沈姑娘,唐朝,历史解密

    唐朝时期,沈姑娘是一位官家小姐。之后,沈姑娘进入皇宫之中,成为了一位宫女。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沈姑娘遇见了当时的太子李亨。李亨将沈姑娘赐给了自己的儿子李豫。沈姑娘知书达理,温柔体贴,十分受李豫的宠爱。沈姑娘和李豫之间生育了一位儿子,李适,即后来的唐德宗。著名的安史之乱发生之后,李豫带着自己的正室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