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明朝医学家
明朝医学家
明代名医徐春甫,嘉靖钦点御医,千年徽州杰出历史人物,名传千古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3 4:04:09阅读:3251
据史料记载,祁门县中药资源丰富,品种多达895种,祁术、祁蛇等道地药材久负盛名,而且当地十分重视教育,不管家道如何,一家首要之事就是读书。祁门是新安医学的发源地之一,在明清两代先后产生20多位御医,因此有“御医之乡”的美誉。学医之后,徐春甫博览医书,非常刻苦。由于文化功底很深,因此学习《内经》等经典
温补学派:立足于先后天,或侧重脾胃,或侧重肾命,而善用甘温之味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4 11:15:40阅读:194
继河间(刘完素)、丹溪(朱丹溪)之学广为传播之后,明代时医用药每多偏执于苦寒,常损伤脾胃,克伐真阳,又形成了新的寒凉时弊。鉴于此,以薛己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李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进而探讨肾和命门病机,从阴阳水火不足的角度探讨脏腑虚损的病机与辨证治疗,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列
赵献可的命门学说是怎么一回事?有着怎样的科学依据(温补学派)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3 0:55:14阅读:2886
赵氏创立命门理论,阐发肾命水火的关系,并将其广泛应用于临证。如痰证、血证、咳嗽、吐血、喘证、喉咽痛、眼目病、齿病、口疮、耳病、消渴、中满、噎膈、泻痢、大便不通、小便不通与失禁等多种病证,不仅从其一般辨证规律进行施治,而且均注意到从肾命水火亏虚方面进行分析,广泛使用六味、八味诸方,为治疗以上疾病提供了
赵献可的命门学说是怎么一回事?有着怎样的科学依据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13:11:34阅读:3935
赵氏创立命门理论,阐发肾命水火的关系,并将其广泛应用于临证。如痰证、血证、咳嗽、吐血、喘证、喉咽痛、眼目病、齿病、口疮、耳病、消渴、中满、噎膈、泻痢、大便不通、小便不通与失禁等多种病证,不仅从其一般辨证规律进行施治,而且均注意到从肾命水火亏虚方面进行分析,广泛使用六味、八味诸方,为治疗以上疾病提供了
张景岳有着哪些医学著作?都分别讲述了什么医学理论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9:30:50阅读:3064
张氏中年以后著书立说,著作首推《类经》,其编撰“凡历岁者三旬,易稿者数四,方就其业。”成书于天启四年(1624年)。张景岳对《内经》研习近三十年,认为《内经》是医学至高经典,学医者必应学习。但《内经》“经文奥衍,研阅诚难”,确有注释的必要。《内经》自唐以来注述甚丰,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注》为最有影响
关于张景岳的评价是什么样的?他有着怎样的医学思想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17:11:49阅读:2379
《景岳全书》内容丰富,囊括理论、本草、成方、临床各科疾病,是一部全面而系统的临床参考书。景岳才学博洽,文采好,善雄辩,文章气势宏阔,议论纵横,多方引证,演绎推理,逻辑性强,故《景岳全书》得以广为流传。后世叶桂亦多承张氏的理论和方法。清道光八年(1828年)章楠《医门棒喝》初集成,论《全书》云:“或曰
张景岳:明代杰出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的创始者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1 2:45:36阅读:2115
张景岳(1563-1640年),本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的创始者。祖上以军功起家,世袭绍兴卫指挥使,食禄千户,家境富裕。善用熟地黄,人称“张熟地”,“医术中杰士”、“仲景以后,千古一人”,著有《类经》、《类经图翼》
李中梓: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明朝医学家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 2:17:50阅读:403
李中梓(1588~1655年),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汉族,上海浦东惠南镇人。他父亲是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故中梓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幼年时擅长文学、兵法,因屡试不第,加之体弱多病,乃弃仕途而学医。他悉心钻研医学名家的著作,深得其中精要,对中草药物的药性进行反复研究,并用于临床实践,在
赵献可有着怎样的医学理论?主要阐述了什么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7 2:54:47阅读:1691
赵献可认为命门为人身之大主,强调了命门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人的发育过程,先有命门,而后生成五脏六腑,命门为十二脏腑之根,为生命之原。命门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者,乃命门内具之相火,他把相火比喻人体的命门,认为人体五脏六腑之所以能发挥正常作用,同样依赖于命门相火的作用,充分反
万密斋有着哪些轶事典故?他有着哪些有趣的治病故事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9 16:40:56阅读:4528
县学训导马公顺,蜀人也,一孙五岁出痘,至八九日脓成将靥,忽腹痛烦哭,大便秘,马公惊惶不安。万密斋曰:此结粪也,当急下之。马公曰:痘疮首尾不可下,今当收靥,中气要实,岂敢下耶?密斋思如不急下,加腹胀、气喘将不救。乃作桂枝汤,暗入酒蒸大黄,煎服,下燥粪,腹痛即止,痘靥而安。马公知之,谢曰:非子通变,几误
王履到底是医师还是画家?他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7 3:06:09阅读:2119
人生际遇虽然看似难以琢磨,实则有必然规律。当初卫国内乱,夫子即知子羔当活,子路必死。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成败,无论如何,最终坚持的那一口气不能自我解构。失败可以接受,但不能乱了阵脚,胡乱作为。该坚持的还得坚持,天塌下来毕竟还有高个子顶着。是以对中国绘画领域的诸君来说,环境或好或坏,际遇或顺或舛,做
李中梓有着哪些著作理论?有着怎样的成就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9 10:54:03阅读:4803
著作著有《内经知要》、《药性解》6卷、《医宗必读》10卷、《伤寒括要》2卷、《本草通玄》2卷、《病机沙篆》2卷、《诊家正眼》2卷、《删补颐生微论》4卷、《李中梓医案》等。《诊家正眼》、《本草通玄》、《病机沙篆》三书,1667年汇刊在一起,署曰《士材三书》。《李中梓医案》本书共收医案50多则,不分门类
缪希雍有着哪些理论学说?分别都是对什么的见解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9 8:45:11阅读:1740
1.变而通之疗伤寒缪公论治伤寒病,综合时代与地点之不同,颇“多独开门户”,化裁仲景成法,如对太阳之治,弃麻桂而主用羌活汤。这是因为江南之域,“从无刚劲之风,多有湿热之患。”而羌活正是祛风散寒除湿之要品,故为君药。同时,病值秋深冬月加紫苏、葱白。如病人自觉烦躁,喜就清凉,不喜就热,兼口渴,即欲传入阳明
万密斋:我国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与李时珍齐名的著名医学家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6 13:36:16阅读:1686
万密斋 (1499 ~ 1582) 医圣。原名万全,号密斋。生于罗田(今属湖北)大河岸,是我国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与李时珍齐名的著名医学家,被国家中医管理局评定为明清时期30位著名的医学家之一。他治学严谨,医德高尚,行医五十多年,以儿科、妇科、痘诊科享有盛誉,在养生保健理论和实践方面独树一帜,誉满鄂、
缪希雍有哪些轶事典故?关于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4:12:17阅读:2032
他因事游京师,将老母委托康孟修赡养,其母泻痢,康氏夫妇以子媳身份护理之,死后“敛以美材”(见李延《是南吴旧话录》卷二),足见社交之广,尽皆休戚与共者。缪公“重气节,娴经济”,为当地豪士。杨涟始上任常熟知县时,首先拜访他,并虚心向其求教,仲淳推荐隐湖大富翁毛清帮助政府开发水利、传授种植谷物的经验,还怂
温补名方都有哪些?这些方子都有着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6 9:14:25阅读:980
桂附八味丸 肉桂、附子、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原方是崔氏袭千金方肾气丸法,易金匮肾气丸之桂枝为肉桂,故又称为八味地黄丸。原方治命门火衰而肾虚,或小便秘涩、或胞转溺阻、或夜多漩溺、或脚气入腹、少腹不仁、上气喘急、呕吐自汗、耳聩虚鸣。李政育喜用之加减,以治疗骨折、骨伤的患者服用之后,能令病
王肯堂有着哪些医疗学说?对后世有着什么影响贡献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8 4:04:04阅读:4311
1、王肯堂对伤寒的贡献。王肯堂虽然不能说是伤寒大家。但《伤寒准绳》却倾注了他一生学《伤寒论》、研究伤寒学说、治伤寒病、论伤寒学派得失的心血,对后世伤寒的研究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王肯堂尊祟张仲最。认为张仲景若儒门之孔子,2000年以来的名医。为后世所师承者未有不从仲景之书悟入者。他认为伤寒之法不仅仅可以
王肯堂:自号念西居士,江苏金坛人,著有《证治准绳》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6 8:20:09阅读:3013
王肯堂(约1552—1638年),字宇泰,一字损仲,号损庵,自号念西居士,江苏金坛人。祖父王皋,父王樵,均进士。王皋任过知府,迁山东按察副使,王樵官至刑部侍郎,右都御使。1579年,王肯堂乡试中举;1589年,中进士,同年选为翰林检讨,备员史馆4年。1592年授检讨,因上书抗御倭寇事,被诬以“浮躁”
吴有性:字又可,汉族,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12:55:26阅读:3463
吴有性(1582—1644),字又可,汉族,江苏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1642年,大明崇祯15年,全国瘟疫横行,十户九死。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间益盛,“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医生们都用伤寒法治疗,毫无效果。吴又可亲历了每次疫情,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缪希雍:明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学家、中药学家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8 18:51:42阅读:2929
缪希雍(约1546-1627年),字仲淳,明嘉靖、天启间人。17岁患久疟,自检方书治愈,遂嗜医。生平好游,寻师访友,旨在搜集方药,切磋学问,探讨医理。曾增益群方,几经修订,撰《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及多部医学典籍。缪希雍,字仲淳,号慕台,我国明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学家、中药学家,是李思塘(曾从吴兴名家朱远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