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封神演义》,纣王真的如那么残暴?

《封神演义》,纣王真的如那么残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879 更新时间:2024/1/20 19:55:22

电视剧《封神演义》正在热播。其中,商纣王在剧中格外耀眼。下面,笔者就谈谈他。在中国历史上,商纣王被认为是荒淫无道的暴君,大多数人也都认同着这个观点。但其实这是片面的,有抹黑的成分。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究竟是怎样的?

首先,介绍下商纣王的生平经历。帝辛(约公元前1105-公元前1045年),子姓,名受,沫邑(今河南淇县)人,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君主。谥号纣,世称殷纣王、商纣王。帝辛自幼聪敏过人。《荀子·非相篇》写到: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史记·殷本记》记载“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手格猛兽”。原本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他无法当上商朝的王,但因为后期的运作,其地位超过了同时期的微子,所以,他才得以继承王位。由此可见,纣王的能力异于常人。

再者,帝辛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他开始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尤其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一带。帝辛对东南夷的用兵,保卫了商朝的安全。他统一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另外,在农业方面,他重用费仲,大力推广牛耕和灌溉,鼓励百姓种植农桑,这才有后来商朝繁荣昌盛、万邦臣服的景象。历史学家郭沫若有诗句“中原统一肇此人”,并写道:“这个人是了不起的人才,对于中华民族的贡献非常之大。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向南发展,实属纣王之功”。

更重要的是,纣王废黜奴隶制度使封建神权制度开始动摇。古人有言曰: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因此,帝辛恢复部分奴隶自由,使他们得到重用。事实上,帝辛的这种行为对于古代中国摆脱神权统治是极其有利的,毕竟在遥远的商朝,王的权力并不集中,这是封建集权制度的障碍。因此,帝辛此番做法是对中国历史进程的一次强有力的推动。

当然,作为亡国之君,商纣王也有其历史罪过。其中,尽管有抹黑,但是以下之过是毋庸置疑的。史书上记载的纣王的罪行有:沉溺酒色,奢糜腐化。残忍暴虐,荼毒四海。那么有着伟大功绩的商纣王为何名声狼藉?

其一,纣王废黜奴隶制动摇了贵族的利益。当时的社会靠的主要就是奴隶来维持社会运转,靠大量的奴隶从事耕种,畜牧,劳作等活动,他改革奴隶制度对旧贵族发起的冲击可想而知。旧贵族发现自己的权力受到侵犯,不能再继续积蓄奴隶为自身效力,就会帝辛的改革不满,最重要的是旧贵族发现自己参政的权力也在缩水。因此,贵族和帝辛就此决裂。所以各大部落群起而攻之,加快了商朝的灭亡。

其二,历代史书对纣王的刻意摸黑。历史学家顾颉刚考证研究后发现,关于商纣王的罪名在《尚书》中只有六项,到了战国增加了二十项,西汉的时候增加了二十一项,东晋的时候又增加了十三项(见《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也就是说商纣王的罪名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是后人对商纣王的罪名层累积叠的堆积起来的,是不可信的。以及纣王最着名的"酒池肉林"、"炮烙"的事情,是由战国末期的韩非子首次描绘出来的:"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只是想证明自身的言论:"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的正确性。这种牵强附会的说法,把商亡国的主要原因归结于设想的"奢侈"。

子贡说过:“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商朝的灭亡,一方面是商朝君臣的怠政,商朝末代的几位王骄奢淫逸,官员腐败不堪,另一方面,是天降灾祸,暗示商朝气数已尽。可见,商朝覆灭的原因是多方面所致,因此,不能把所有的原因都归咎于商纣王。“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倘若,最后是商纣王平叛了战乱,稳固商朝统治,那么历史对商纣王的记载则是另一番景象。

标签: 商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封和马谡为什么都因一人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蜀国,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最有代表的人物估计就是孙权、曹操还有刘备了,其中曹操的势力远在孙刘二人之上。那么曹操之所以有那么大的成就,除了他重视人才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命好,长寿。曹操对于人才方面真的很珍惜,虽然他这个人天性多疑,而且怪毛病也非常多,但是在对待人才方面,他确实是真心实意的。也因为如此,许多有能之士都愿意跟

  • 灭亡后晋的第一功臣,为什么被辽太宗下令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后晋,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开运二年(公元946年)3月,后晋北面行营(北方军团)取得阳城大捷,击溃契丹八万铁骑,虏酋耶律德光“慌不择畜”,骑着骆驼逃回幽州。时任行营马军左厢都排阵使(骑兵左翼前敌总指挥)的张彦泽战绩彪炳,和李守贞、符彦卿等人同为一等功臣。战后,少帝石重贵擢升他为彰德节度使,出镇恒州(河北正定)。第二年九月,张

  • 最牛丞相燕帖木儿,曾娶皇后为妻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燕帖木儿,元朝,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皇室的地位一直都是至高无上的。而皇家的颜面,也是天下人心中最不可侵犯的地方。即便是在三国时期,曹操贵为汉相,又统一了整个北方,但是在名义上,他还是要对皇帝表示出尊敬之意,以此来堵住天下之人的口舌。而宰相一职,虽然是百官之首,地位可谓是极高的了。但是只要皇帝的一句话,看似权势很大的他们,也只

  • 让·西贝柳斯是怎么样一个人?他对世界音乐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让·西贝柳斯,芬兰音乐家,历史解密

    西贝柳斯一生都在为芬兰音乐的现实主义发展道路和芬兰音乐的民族独特性努力不懈,他的音乐作品体裁多样,题材广泛,凝聚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浓厚的民族特色,这些反映芬兰民族精神的音乐作品奠定了他作为世界作曲家的地位,并在世界音乐文化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宣称自己崇拜贝多芬高于其他一切作曲家,但是,许多人相

  • 雍正晚年最宠爱的妃子,却被乾隆连降两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安贵人,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甄嬛传》原本是一部架空历史的小说,拍摄电视剧的时候却将其历史背景放在了清朝雍正后宫,剧中的女人为了争宠可谓是勾心斗角,上演了一幕幕惨剧。然而,通过研究清朝雍正后宫史料发现,雍正后宫是所有清朝皇帝后宫中最风平浪静的一届,究其原因,不得不说与雍正皇帝的掌控有很大关系,而且,孝敬宪皇后和熹贵妃两任六宫之

  • 晚清军队的奇怪现状,士兵都有第二职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在晚清时代,带兵打仗是很容易发财的,换句话说,晚清军队是非常腐败的。你能想象到吗,在军营里的士兵普遍都有第二职业,这些军人一边当兵,一边还忙着做买卖,或者是种地、杀猪甚至是开茶馆。而这种现象在晚清军营遍地可见,这就是晚清军营的第一个怪现状。鸦片战争时期定海县官员向上级汇报时说,当时在定海的军人,有一

  • 清朝最高的武官手握三万精兵,为什么不敢轻易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古代社会权势最大的莫过于皇帝了,因此历朝皇帝都十分注重身边的防卫工作;每个安排宫中士兵都是要有忠心的保证的。毕竟这不仅关乎到皇帝自己的人生安全,还关系到天下局势的稳定;所以历代皇帝怎能不着重关注保卫自身的宫中士兵。在我们清朝的历史上,这种护卫皇帝安全的士兵的最高官职;从康熙帝时期还仅是二品官职,到嘉

  • 三晋之一的韩国基础不错,为何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韩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强盛国家,是战国七雄之一。韩国脱胎于春秋时代的超级大国晋国,继承了晋国的上党、南阳等核心地带,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尤其是商业和手工业非常发达,冶铁和武器制造业更是独步七雄。不过韩国条件那么好,但却一直在打酱油,实力在七雄中垫底。那么韩国底子那么好,为何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其实韩国没

  • 皇帝的圣旨都是怎么开头的 真的和电视剧演的那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帝,圣旨,历史解密

    说起圣旨,大家脑海里肯定会响起太监那句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我国古装剧的演绎下,似乎这八个字是皇帝圣旨的标准开头。那事实上真的如此吗?不仅读错了,每个朝代的甚至还不一样,“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是的确存在的,来源于朱元璋。朱元璋建国后觉得自己出身不像其他朝代的皇帝那么根正苗红,觉得要

  • 曹共公在位35年,却因为一件小事被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共公,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西周王权摇摇欲坠,众诸侯纷纷自立为王,新旧制度更迭,碰撞出一系列文化繁荣,其中不乏晋文公、孔子、商鞅等流传千古的伟人,也闹了不少曹共公这般搞出无厘头故事的笑话。曹共公是曹国君主,姓姬,名襄,是曹昭公的儿子,他在位35年,没有多少可圈可点的政绩,也被人评价为“做事荒唐”的无能君主。那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