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嫡长子继承制的起源是什么时候?在历史上是怎么一步步完善的

嫡长子继承制的起源是什么时候?在历史上是怎么一步步完善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317 更新时间:2024/1/18 12:38:27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实行的一种继承原则(制度),是维系宗法制的核心制度之一。嫡即正妻、原配,正妻所生之长子为嫡长子。法律规定嫡长子享有继承优先权。该制度起于商末,定于周初。具体规定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在奴隶制(礼制)时代,主要适用于宗祧继承中--此时家国一体,宗祧继承可涵盖王位继承、爵位继承、官位继承。进入封建时代,法律严格区别嫡庶,在王位继承、爵位继承、官位继承和宗祧继承中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在财产继承中诸子均有继承权,嫡长子仍处于优势地位--王位、爵位、官位、宗祧不可分割,财产可以分割是原因之一。这种制度体现了等级观念,与宗法制度、妻妾制度相表里;但在当时多妻(妾)制条件下,一定程度避免了继承中的矛盾冲突。

商代的继承制度是父死子继,辅之以兄终弟及。(商朝前期,主要实行兄终弟及制,从商朝后期起,王位继承发展的趋势是向嫡长子继承制转变)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始行嫡长子继承制。周制:统治阶级内部划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财产和地位,世世相传,实行世袭制。在各个等级中,继承财产和职位者,必须是嫡妻长子;如果嫡妻无子,则立庶妻中地位最尊的贵妾之子。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这种继承制度与商制相比,有效地避免了统治阶级内部兄弟之间为争夺权位和财产的继承而引发的祸乱,从而维护了王权的威严和社会的稳定。

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就是所谓的嫡长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的意思是:王位的继承人必须自己的嫡亲长子,不管他是否贤能。王位的继承人首先应该是国君的嫡亲儿子,在国君的众位儿子中间,以年龄的长幼来定由谁来继承。“立子以贵不以长”的意思是:王位的继承人都是自己嫡亲的儿子,但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并且可能王后的儿子不是长子,这时就有“立子以贵不以长”这一条来确定继承人:王位的继承人必须是妻所生的长子。如果哥哥的母亲为妾(妃嫔),但弟弟的母亲为妻(王后),只要有妻(王后)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妃嫔)的儿子为太子。如妻(王后)没有儿子,就只能立妾的儿子(在这中间仍然以妾中较为贵的一人的儿子为太子),不管其年龄如何。历史上的商纣王就依据此规定,当上国君的。商纣王有两个同母的哥哥,长兄叫微子。纣王的父母都想让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法力争,说:生微子启时商纣王的母亲为妾,生纣王时其母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虽然是同一位母亲。

嫡长子继承制度能解释一些奇怪的历史现象。例如,在明朝朱元璋为什么一定要把他的皇位传给长孙朱允炆,而不传给他的儿子朱棣?其实,原因很简单,用嫡长子继承制度来解释这个问题就能茅塞顿开。因为朱允炆是朱元璋长子朱标的儿子,是他的嫡长孙,而朱棣不是他的长子。选立大子的儿子(嫡长孙)为法定继承人,理由就是“皇孙世嫡,富于春秋,正位储极,四海系心。”后来明成祖舍去功勋卓著的次子朱高煦,立嫡长子朱高炽为太子,也是基于“长嫡承统,万世正法”的认识。虽然朱棣到后来有这样的认识,在位时也有很多历史功绩,但仍遭人非议,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的皇位不是合法继承的。无独有偶,唐朝刚建立之初,唐高祖李渊有三个儿子,按照封建社会的继承制度应该由大子李建成任太子,但是次子李世民无论在能力上还是在战功上都高出太子,但他还是没有权利继承皇位。而且太子李建成和弟弟加害李世民,迫使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射杀了太子和弟弟。不久,李渊就退位,把皇位传给了李世民即唐太宗。唐太宗即位后,实施了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唐朝第一个比较清明的时期,即“贞观之治”,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一个著名的杰出皇帝,但是,他也遭来了非议,原因是他的皇位是发动“玄武门之变”大义灭亲后取得的,在封建社会来看,是不义之举,他不是嫡长子。

中国封建社会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制,是一个成功并成熟的继承制度。这个继承制保证了政权的平稳过渡,使人心稳定,政权稳固。它是符合封建社会实际的行之有效的继承制。但是,封建社会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也有它的缺点。比如三个儿子,大儿子上白痴,小儿子聪明过人,能力,为人处世都胜人一筹,但按照祖宗之法皇位应由白痴儿子来继承。所以也就出现了朱棣谋反,李世民大义灭亲的事件。在我看来,我觉得这两人的能力,在所有继承人中是李世民最合适的,但苦于当时的继承制度,所以才做出了大逆不道之举。在中国封建社会,有许多皇帝是白痴或幼帝。如晋惠帝就是个白痴皇帝,当大臣告诉他百姓没有饭吃的时候,他却反问他们为什么不喝肉粥。还有很多小皇帝,历史上数不胜数。往往这样的皇帝在位的时候,大权被权臣或宦官或外戚把持,导致朝廷混乱,社会腐败。

各种权贵势力如干政的宦官、外戚后妃集团常常出于各自的利益,干扰嫡长制的实行。如东汉时期一些外戚后妃为了把持朝政,乃至故意“贪立幼主以久其政”;唐代中后期,宦官不仅把持朝政,甚至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而对皇帝废立生杀,当然也就谈不上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了。在这种情况下,势必出现嫡长制的某些变通或变态的情况;其一是兄弟相及。如唐敬宗无子传位于其弟文宗,文宗无嗣传位于另一皇弟武宗,宋哲宗无嗣传位于徽宗;其二是选择宗室子弟入继。通常是在皇帝无嗣的情况下,从皇室近亲子弟中过继一入,以填补皇位继承入的真空。如西汉宣帝、哀帝,东汉的安、质、桓、灵诸帝,宋代的英宗、孝宗、理宗,明代世宗等等,都属于这种情况。应当说,仅就皇位嫡长制本身来说,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继承制度下,无论是“立嫡”还是“立长”,都公开放弃了才德方面的要求。

君主也常常出于个人的好恶而干扰破坏嫡长制的实行。如汉武帝晚年喜爱少子刘弗陵,常常对人夸他“类我”,后来果然将其立为太子”。后世君主也常常以此为理由废嫡立爱。与外,皇帝对于太子生母的感情变化,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变数。因此,嫡长制下的继承人资格最终是根据生母的身份贵贱确定的,一旦皇位继承人的生母因失宠而动摇皇后地位,势必连带危及太子的地位。而在皇帝多内宠的情况下,受宠对象往往随时而变,必然使嫡长制不断遭到破坏。如汉武帝时卫后宠衰,太子刘据于是不保;光武帝刘秀由郭氏而移宠阴丽华,太子刘强只有惶恐让位与阴氏之子(明帝刘庄),都是著名的事例。

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在封建社会看来是一种成熟的继承制度,它对稳定社会有着重要作用。但在今天看来,他是一种非智能的制度,随着社会的进步,它必将被人抛弃,由进步的制度所代替。

更多文章

  • 金元两朝最危险的职业,12位太子没有一个好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金朝,宋朝,历史解密

    皇太子这个职位在封建王朝也是高危职业之一,很多皇太子都阵亡在距离皇位的一步之遥,但不管怎么说,以皇太子身份登上皇位并大展宏图的还是大有人在,唯有金国和元国两代,皇太子不吉的魔咒始终都没有被打破。金、元两代立皇太子皆不吉,不是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登位,就是侥幸登位了也不得善终,竟然没有一个享国者,“皆事

  • 汉朝时期对匈奴都是以女子为和亲政策 为什么汉人男子被抓非要娶胡人为妻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匈奴,历史解密

    汉族男子被匈奴被抓之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颇为强盛的一个朝代,当时四海升平,各国都服从汉朝的管制,边疆唯一的一个隐患就是匈奴,而汉朝对于匈奴是又恨又无奈,很多时候只能采取和亲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安抚。除了将女子嫁到匈奴之外,汉朝的

  • 岳家军的军饷是怎么来 十万军队的正常开支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岳飞,南宋,历史解密

    岳飞将军世人皆知,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之一。在岳家军与金兵的正面战场上,岳家军所向披靡,就连金军都无奈感慨到“撼山容易,撼岳家军难”。可是南宋当时正是经济十分落败的时期,岳飞是通过什么办法保证将近十万的军队正常开支呢?军队可是需要大量粮饷的。在古代打仗可不是闹着玩,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如果没有足够

  • 西欧封建制度是怎么盛行起来的?什么时候达到顶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欧封建制度,君主制,历史解密

    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封建王国,其影响最重要的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经过不断扩张,囊括了西欧的大片土地,建立了查理曼帝国。在长期的军事征服过程中,法兰克人的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转化,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化过程就是西欧封建化的过程。在西欧封建制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西欧几个主

  • 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历史上对这件事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君士坦丁,基督教,历史解密

    历史意义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的历史意义罗马帝国最初信奉传统的氏族、家庭的神祇,反对异教,特别是反对基督教在帝国境内传播。这是因为基督教的传人否定罗马神,危及罗马统治者的神权统治。所以,就导致罗马帝国对它的迫害与镇压。 但罗马帝国的残酷迫害不能阻止基督教的传播,甚至连戴克里先皇帝的妻子也信奉了基督教。

  • 什么是古代的宫刑?揭露古代宫刑的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刑罚,历史解密

    什么是宫刑?对于宫刑你了解多少?所谓的宫刑就是指奸淫罪,男子受到处罚的形式是被阉割,女人受到的处罚形式是幽闭,次死之刑”。宫刑对男女都有,对男无须多言。宫刑对女性实施是确定的,至少至明代仍然对女性施行。但实施方法,则众说纷纭,较复杂。一起来看看古代残忍的宫刑。司马迁与宫刑的故事司马迁就是

  • 侄子赢得了继承权,却没能把王位传给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商朝,历史解密

    帝仲丁在位仅仅九年就离世了,而就在他刚刚离世的时候,这第二个热闹就来了。这第二个热闹不是别的,就是王位被他的弟弟外壬夺走了。帝外壬,姓子名发(《竹书》所记之名),他的这次继位看似只是普通的兄终弟及,但似乎并不是哥哥帝仲丁主动立的继承人,也不是先帝突然驾崩未立子嗣而由大臣们推举的。从一些史料记载的内容

  • 谁是史上看不起汉、唐、宋、元的“最牛战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汉人统治的王朝,以汉、唐、宋、明为最强盛时期,史称“强汉”、“盛唐”、“富宋”、“刚明”,其中明朝是中国最有血性的王朝,无汉之“和亲”,唐之结盟,宋之岁币,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也是宁死不辱,上吊死的。明朝天子有骨气,大将也刚性者多。如果说最有骨气,最刚性的大将,当属明朝开国元勋

  • 朱重八为什么会改名为朱元璋?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来说说:朱重八为什么会改名为朱元璋?我们认为,原因有两点。朱元璋出生于公元1328年10月21日,时年正值元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出生后,在家中排行老八,于是,父亲朱五四便将其取名为:朱重八。其实,在濠州农村,朱重八这个名字,并没有什么异样,大家都是庄稼人,也没啥文化,名字只是个符号。所

  • 爱才、善用降将的曹操,他为何要杀掉主动归降的吕布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吕布,曹操,历史解密

    建安三年(198年),三国曹操历经奋战总算完全战胜了占有徐州的军伐吕布,吕布自己也被自身的属下活捉送给了三国曹操。而被活捉的吕布积极表达要归顺三国曹操,但最终却被三国曹操杀掉在白门楼。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曹操一直以不计前嫌、善用人才而知名,麾下很多大将都是曾经的敌人,比如大将张辽就曾经是吕布的部下。既